重新认识艺考培训并完善培养方式
2023-09-06陈磊
陈磊
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在深化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中加强艺考培训规范管理的通知》,既反映了国家对艺考培训的重视,也反映了当下艺考培训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更有必要从源头上重新认识并作出有效的思考。
艺考生的高考之路与职业教育的定位
艺考是高考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它要求在高考之前就已经提前锁定专业、提前展开专业教育,并将专业成绩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考核部分,即必须有专业合格证才能填报艺术类专业(除个别高校的艺术理论专业不需要参加专业统考外)。这样的培训与考核形式,带有极强的职业教育的属性。从高等学校成立之初的校名也可以看出它们原初的定位,如综合性大学往往以“学堂”命名,如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而美术类院校则多以“专科学校”命名,如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是“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虽然从2011年开始,作为一级学科的“艺术学”从文学中独立出来,升级为第13个学科门类,但其短暂的教育历史、艺术培训中的乱象、艺术生文化课成绩普遍较低等问题,都影响着其学科与学术属性的定位。2022年末新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明确规定了美术、书法、设计展开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的培养方式;这可以看作是在高等教育层次对美术实践类研究生职业教育的定位,只是相对于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有了更高的培养层次罢了。
其实,职业教育并非意味着培养层次的低下。任何专业的培养,都必然会有职业教育,即服务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对而言,学术类的培养更具有理论性,是为学科、专业的长远发展服务的,而不是为具体的行业、职业服务的。既然艺考属于提前锁定的职业教育,那么艺考培训应该纳入到中级层次的专业教育中,即所谓的“中专”教育;与绝大多数学生进入普通高中并参考高考的道路不同,艺术生应该进入“艺术职业高中”并参加艺术类的统考、校考以及相应的文化课考试。
加强艺考培训管理应按照学科类培训管理对待
近年来,国家严厉打击学科类培训,将高中学习与高考备考纳入到正规学校的教育系统中来。那么,同样属于高考录取方式的艺考,也必须纳入到正规学校的教育系统中来。这是避免资本渗透、裹挟艺术教育的最佳方式。一切社会培训,都必然以应试教育和录取率为导向;甚至绝大多数高中的高考备考,都采用集训的方式,也是以提高升学率为核心目的。艺考培训也无法摆脱应试教育与以取得省统考、校考专业合格证为目的的导向。即使是个别有艺术兴趣与理想的学生,在顺利考上好的大学面前也只能暂时把兴趣与理想放到一旁。兴趣、理想的艺术学习道路的循序渐进跟快速取得合格证的模式化培训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虽然艺考培训对艺术的教学有重要的作用,如快速形成对艺术表现手法的认知,通过大量而又典型的艺术知识储备,奠定未来深度艺术学习的基础。但以应试为导向的艺术培训,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它们往往伤害了学生的艺术兴趣、好奇心、求知欲;虽然藝术培训可以在表面上快速形成一个较高水平的起点,但人才的培养是要看终身学习的,更是要展望艺术生艺术成就的终点的。
对完善艺考生培养与录取方式的建议
既然通过艺考参加高考的方式不可改变,那么对艺考生在高中阶段的培养与大学阶段的招生及培养方式就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建议如下:
第一,加大“艺术职业高中”的建设,以此取代社会上的艺考培训。艺考培训在当下的规模已经相当大了,选择通过艺考这条道路进入大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就应该将艺术生纳入到国家正规教育的系统中来。大力建设“艺术职业高中”,并吸纳当下具有艺考培训经验的教师,以便更好地监管,取缔诸多艺考培训的社会乱象,如艺术培训中的虚假宣传问题、安全问题、乱收费问题等。
第二,加大高等艺术院校的建设和独立招生。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中定位为专硕与专博的美术、书法、设计等艺术类专业,统一设置独立的美术学院、艺术学院,并且独立招生,探索新的招生方式(如适当参考当下专硕研究生的录取方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独立设置的美术学院、艺术学院可以脱离高等学校的文、理、工等学科的背景。即以文史哲的人文社科为背景,推动纯粹艺术创造的人文素养的教育;以材料、工程、制造等理、工科为背景,推动应用设计艺术创造与高科技发展的高度融合。独立设置的美术学院、艺术学院应该充分依托综合性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背景,实现高校资源的共享,尤其是在通识教育、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教师资源的共享,推动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共同发展。
(作者就职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