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看大集
2023-09-06韩蓓蓓
韩蓓蓓
赶集,是民俗
集市大约起源于殷、周时期。《易·系辞》曰:“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中国南北朝时的农村集市,称为草市;唐代南方农村集市称为“墟”,北方称为“集”,取“约时群集”之意。南方称为“墟”,则取“以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之意。旧时有“趁虚”、“赶市”等种种说法。
“赶集”这个名词出现在明朝谢肇淛的《五杂俎·地部一》之中。其实,赶集这种农产品交易形式在汉初就有了,是两位著名的政治家陆贾和陈平,通过官府明令指定,农村每10天内,也就是每旬的3、6、9这三天,或1、4、7,或2、5、8,这些日子就是农村产品和物资交换的日子,这就是原始的贸易交易的集市。
时间久了,就形成了北方地区的贸易集市。农村人可以在集市上把自己积攒的囤物,农产品或其它的物资拿到集市上进行物换物,或买卖交易,成了一种民间风俗文化。
现在农村仍然延续着历史赶集的文化风俗,不过,都是按照本地约定俗成的赶集日期,例如,有的3、8集,意思是每月逢3日、8日是集,在农村的口头禅是“赶大集”。
如今,到集市买卖称“上集”“赶集”,到集上随便看看称“逛集”“赶闲集”。
集市,是古代农村商业的依托和载体,是为了发展农村和城市的商品经济而建立起来的贸易交流场所,是农村产品和城市工业品的聚散地。集市,承载着历史,承载着记忆,承载着岁月。
“集”含“人与物相聚会”之意,赶集是很热闹的。不仅仅是农产品等其它物品的交换、交流、买卖,还有文化活动,例如唱戏、踩高跷、捏泥人、说快书、理发、字画、对联等等,使集市文化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
除了逛集市,集上还有精彩纷呈的地方戏曲和文艺演出,给辛劳一年的人们带来一场视觉与听觉的饕餮盛宴。
农村人喜欢赶集。逢集日,即使在离家很远的农田里劳作着,也会不时抬腕看看表,自己留点时间去赶集。不买东西,到集上逛一逛,不去集市总是个心事。
小时候鲁西南的大集,是一代人的美好记忆。有一种怀旧情怀叫“赶集”或“赶会”,赶出热闹,感受幸福,来寻找小时候的记忆和味道。
集市是一种民间风俗,也是中国人生活中最具市井气息的活动。邂逅过去,抚慰心灵。大集是记忆乡愁的汇聚地,一口美味,一段过往,一个场景,一场演出,都能直接撬动我们最朴素纯真的情感。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更是一个广大的市场。农村大集的优势是物质非常丰富,交易非常便利,既涵盖了群众的日常所需用品,又突出了地方特色活动,既可以交易大宗集成商品,又可以买卖农家自产手造的农副产品。
因为很多交易少了中间商环节,价格还非常便宜。赶农村大集,既能买到优质实用的商品,又能体验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还能体会到齐鲁农村文化的历史积淀。
特别是临近年关的农村大集,规模要比平时的大集大上一倍甚至几倍,各式各样的摊位,应有尽有的商品,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此起彼伏的吆喝声,热闹非凡。
虽然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年集各具特色,但大家过的是同一个年,迎的是同一个春。
大集带着浓浓的年味和温馨的烟火气,到处都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大人们脸上也都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
大集,是文艺
贸易的场地,手艺的空间,情谊的载体,文艺的舞台,大集延续数千年而烟火不息的乡愁。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大集接地气。
岁末年初,以“黄河大集”冠名的商贸文化活动,在山东各地瞬间弥漫。
大集,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聚与散结合的商贸场所,百姓的大集百姓的年,旧时今日,对老百姓来说,赶集是干什么?
大集是一种怎样的特别存在?其实,在百姓眼里,大集从来就不只是商品交易。
從古至今,一直有农村艺人活跃在农村大集上。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人也来自于生活。
艺人诞生于农村,也曾崭露在农村大集,特别是一到过年,到大集上卖自己画的年画,卖手工做的过门笺,还有到大集上唱戏,这些农村艺人靠自己的艺术才华换一点收入,既是生计,也是顾客对自己艺术水平的一个认可。
当年,世界小说之王的蒲松龄到济南参加秀才考试,正逢春节,家家户户赶年集,街道小巷的各类庆祝活动很多,人山人海,老幼摩肩接踵,挤得密不透风。摊位上货物繁多,品类齐全,鳞次栉比,多如繁星,热闹非凡。但给他印象最深的是看到一位杂技艺人在表演“大变活人”,那一年,他十八岁。后来就根据自己的观察写下了名篇《偷桃》。
老一辈人讲过去集市上的打花像时说过:打着竹板把街逛,店铺门外挨个唱。掌柜的给钱俺就走,不给俺就接着唱。一直唱到给钱才离开,如果店主时间长不给钱,打花像的就会把自己的头顶刺破,然后满脸是血,继续演唱,直至店主给了钱物。
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手绘年画被机器印刷品代替,手工过门笺被机器雕刻品代替,而唱戏人的舞台更被家家户户的电视屏代替,他们一度销声匿迹。
然而现在,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富起来的农民更多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也不再满足那千篇一律的工业品,更加青睐于“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旧貌换新颜,但赶年集仍旧魅力不减,年集作为民俗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展示,也成为了过年人们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活动。
这里既有糖画、剪纸、糖葫芦、贝艺、布艺等可赏可买的“年货”,还有踩高跷、二鬼摔跤、京剧、评剧、舞龙舞狮等非遗绝活的表演。
喜庆的秧歌、欢快的锣鼓、红火的春联、走俏的年货……“庆丰收”“老蒯迎新春”“白娘子借伞”等多个秧歌表演让人目不暇接。飘动的彩扇、轻盈的舞步、熟悉的鼓点,让观看的群众也加入秧歌队伍舞了起来。场上精彩不断,场外掌声此起彼伏,精彩的秧歌表演驱散了三九天的寒冷,让整个市集都充满了浓浓的新春气息。
在戏曲方面,电视机里没有大集上的有现场感、互动感,再加上政府对民间剧团的扶持,“一村一场戏”活动常态化,在农村大集演出,方便群众又有人气,特别是吸引了一些老年人观看。
新年里,大集又同庙会结合,把乡村文化活动的热闹推向顶峰。
另外,赶年集还有必看的亮点:新添的春联,来到春联摊前,看那红红火火的春联、过门钱子、窗花、灶王年画、中国结、大红灯笼,连成了一大片,让人久看眼花。
还有很多书画名家也来赶大集了,他们支下摊子,纷纷开始蘸墨挥毫,各自书写出不同寓意的新春祝福和美好画卷,给老百姓送来了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
以曾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称号的莒县为例,这里的农村走出了中国十大画派“沂蒙画派”,有白天扛锄头晚上挥毫泼墨的书画家;这里的农村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门笺”(特色剪纸)加工技艺;这里的农村有吹拉弹唱的农民音乐达人;这里的农村有雕工精美的网红砚台姐;这里的农村也走出了成为《诗刊》杂志社主编的农民诗人……
集市,是“烟火气”
集市是農村经济生活的晴雨表。国家富裕不富裕,农民富裕不富裕,年集最能体现出来。
传统集市承载着非常丰富的民俗文化,是乡村文化的根与魂。今天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或许一些民俗被淡化和丢失了,但乡情乡愁没有变,有滋有味的集市场景没有变。
每逢赶集,方圆七里八村的乡民纷纷向集市涌来,有看的,有卖的,有买的,一派红火热闹的景象。买不买不要紧,总得到大集上溜达溜达。这样会带给我们绵延一生的记忆。
尤其是逢年过节赶大集,更是热闹非凡。赶集的人一定是起早, 三三两两、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就会从远近不同的家中出发。集市熙攘的人群,潮水一般喧闹,在都市的边缘成为另一种精神和情调。
逛庙会、赶大集,红红火火过大年。
在祖国的天南地北、城市乡村,人们赏民俗、看表演、品美食,大街小巷到处洋溢着热腾腾的“烟火气”,汇成一幅幅充满活力的新春图景。
想当年,集市规模小,农民手头紧,平时全靠鸡蛋、杂粮、草鞋等“土特产”
换几个零花钱,买些油、盐等日用品。即使是年集,也办不起丰裕的年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集市用包容的心态不断推陈出新,一些新的文化元素被吸纳。现如今,农民在大集上,不但物资交易,而且,还感受着传统文化温馨。
当初的人们,谁能想到如今的大集上,买卖双方由传统的现金结算,改为微信、支付宝等工具,方便快捷。还有的开始注重品牌的打造,围绕本地的红薯、板栗、瓜果、煎饼、杂粮、肉禽等土特产品,创新自己的农产品特色品牌。
同时,注重销售的灵活多变,室外地摊、室内展厅、线下逢集、线上直播,畅销到全国各地。这些新元素的注入,使乡村市场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过去,传统的集市还有一些看点,例如听评书和看杂技表演,如今已被新生事物所替代,正如商品的千变万化一样,需要迎合大众的需要。
现如今,科技越来越进步,林立的超市越来越方便,生活越来越匆忙,传统而古老的交易集市也逐渐被边缘化。“文化集市”这一新概念却让集市重新回到都市人的眼中。
文化集市聚集着城市中最乐活的年轻人,可能在商业中心、书店、博物馆、景区等任何一个地方,通过逛集市的形式,用亲民的价格让艺术走进生活。
文化集市更接近于一个平民艺术舞台,是街头艺术的发源地,也可能是才华横溢的原创艺术家、设计师的事业起点, 还是都市人疲惫生活中的偶得惊喜,更是理想不灭的人们在闹市中创造的文艺乌托邦。
偶然遇见的文化集市,让赶集这一古老的贸易活动,更添了浓浓的现代气息,为世人展开了一幅气息浓郁、风情独特的画卷。热闹的集市上,人来人往,买家卖家都固守着自己的一方精神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