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招商“走出去”抢先开新局

2023-09-06徐茸

新航空 2023年3期
关键词:招商走出去南海

徐茸

重启全球招商

全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是中国当下的重点工作之一。1月初,广西经贸代表团先后赴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开展经贸交流和贸易促进活动;1月9日,吉林省赴俄罗斯的经贸团启程;辽宁组织110余人的经贸代表团,于1月7日至16日出访德国、瑞士、奥地利……通过“组团出海”,各地主动拥抱海外市场,经贸交流更加积极活跃。

“近几年我们与海外客户的交流大多是通过邮件、视频或电话。”广西美斯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康华说,此次赴海外交流有利于拓宽公司的“朋友圈”,同时增强客户与企业之间的黏合度。

为积极促进外贸企业“走出去”、将海外客商“请进来”,各地商务部门纷纷出实招、想办法。“组团”出访日韩的计划拟定后,天津各级商务部门将“邀请函”第一时间发送到了各区外贸企业的微信群中。天津自贸区于家堡环球购跨境贸易综合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益海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他介绍,公司主要从事化妆品、护肤品的进口贸易业务,产品产地以日韩为主,和这次出访活动正好契合。在日韩期间,他访问了十几家潜在客户,和3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

全力拼经济,南海政府招商团重启全球招商。2月15日,南海区招商团从广州飞往日本,开启三年来首次海外招商之旅。新春伊始,南海区镇两级正兵分多路走出去招商、走出去招工、走出去暖企、走出去抢订单。截至2月6日,南海全区的招商小分队共拜访46个项目,涉及投资额271.28亿元。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南海已经成功引进投资百亿元的项目星源材质锂电池隔膜生产基地,招商工作迎来“开门红”。如今,南海定下了全年力争项目签约总额1100亿元以上,确保不少于80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竣工投产的目标。

29年来,对日招商已经成为南海全球招商引资中持续时间最长、最成体系的一个区域。南海也因此成为日资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里投资最为集聚的一个区域。如今,南海已聚集日资企业近130家,包括本田、爱信精机、神户制钢、永旺等日资企业在南海扎根壮大。其中,本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先进的自动变速箱和混合动力变速箱,年产值超150亿元,成为南海9家超百亿元企业之一,是佛山市最大的外资汽车配件企业。去年本田汽车在中国投入的第一条全球化标准、深度混合动力变速箱生产线落地南海。

日本世界十大汽配供应商之一爱信集团在2004年与南海首次“结缘”,投资建设爱信车身项目,截至2021年销售额已突破25亿元。2022年,爱信集团在南海再落子一个项目,首次生产面向国内新能源车企的电动化汽配件。此外,神户制钢、电装、永旺等世界500强企业均在南海设立两个项目;东丽、旭化成、钟化等日本知名新材料企业等也在南海投资,有效地丰富了南海的产业形态。

拓展招商合作“朋友圈”

今年,廊坊、邯郸、秦皇岛、石家庄等市将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行动,拓展招商合作“朋友圈”。从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时可以看到,各地政府对招商平台建设和论坛展会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许多还针对招商活动的场次、项目数量和投资额等制定了具体目标。

廊坊市提出,依托临空经济区等平台载体, 用好廊坊经洽会和“ 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等重大活动。全年举办重大招商活动10次以上、大中型招商活动100次以上,洽谈、签约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500个和800个以上。

秦皇岛市提出,办好中国低碳发展论坛暨中国首台套重型燃气轮机下线仪式、北戴河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中国帆船年度盛典等活动。全年组织招商签约活动50场次以上,对接行业重点企业不少于800家,确保每月都有招商活动、每个行业都有引资成果。

前不久,无锡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顾国栋带领的无锡高新区欧洲科技经贸出访代表团返回无锡。此前,从1月30日启程,代表团马不停蹄,10天内辗转西班牙、比利时、德国的10座城市,与欧洲高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等接洽合作,并推介无锡的产业发展和营商环境。

谈及出访效果,顾国栋直言“远超预期”——围绕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代表团参加了巴塞罗那世界物联网解决方案大会,拜会了德国纽伦堡医谷、加泰罗尼亚数字联盟科技园、根特大学等20多家欧洲知名企业、机构和高校,还举办了多场创新合作推介会。代表团此行收获颇丰,总投资1亿美元的欧洲最大医学中心实验室、5000万美元的马科托集团增资项目相继签约,3家海外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山东在行动

1月23日,由山东省商务厅带队的欧盟招商团飞往欧洲开展商务洽谈活动。此次出访欧洲招商团,是疫情3年来首个政府组织的赴欧洲经贸代表团,包括淄博、潍坊等市商务部门、经济园区及部分企业负责人20多人组团参加。在外组成小分队,分别赴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国家,拜访了西门子、达能、诺力昂等一批世界500强公司和行业领军企业,落实前期合作意向,推进产业项目合作。

在德国慕尼黑,还举办了“山东省-巴伐利亚州产业合作交流会”,向德国工商界系统推介山东近年来新旧动能转换成果、“十强”产业发展情况、对欧合作园区载体及营商环境优势等,重点推动了与德国在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的产业对接合作。

为做好这次招商出访活动,山东省商务厅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和谋划,与相关地市和园区密切合作,系统梳理了近期山东省在欧洲重点合作项目,以促进项目落地为出发点,对行程路线以及项目合作方向进行了多次研究讨论,做到按图索骥、有的放矢,深化山东省对欧投资合作,为全省今年一季度外资开门红打下良好基础。

不打无准备之仗,为了拓展海外市场,外贸企业一直在准备着。位于安丘市的山东三涛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农产品种植、加工、出口贸易企业,此前产品多出口到美国市场。“这几年,企业一直想扩大日本市场的份额,但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业务人员多以电子邮件形式与客户交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开拓进度。”山东三涛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晨涛说。

年前,得知安丘市商务部门将组织企业赴日本商贸洽谈的消息后,郑晨涛第一时间报了名。“这次,我们精心准备了公司研发的十几款新品,逐一上门拜访了5家企业,有几家对我们的产品颇感兴趣,今年我们有望扩大日本市场的份额。”郑晨涛信心满满,企业还计划10月份到德国参加一场国际食品展会,力争“抢”到欧洲市场订单。

参加国际展会,有助于加快外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步伐。冠县亚星轴承有限公司是山东迪伯特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企业,在亚星轴承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批发往南非、墨西哥的轴承正在加班加点生产。“这是年前参加南非展会‘抢来的订单,去年我们参加了巴基斯坦、俄罗斯、南非的线上展会,不仅拿到了订单、开拓了市场,还更加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有助于我们做好产品改良。”山东迪伯特机械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陈春英说。

企业出海寻商机,还吸引一批外资项目簽约落地。近日,尼日利亚国际贸易供应链项目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成功注册,这是该区落户的首个尼日利亚投资项目,在黄渤海新区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增至55个。

尼日利亚投资项目落户烟台黄渤海新区,源于口碑相传的“以商招商”。“从朋友的口中,我多次听到了烟台黄渤海新区这个名字,通过招商人员的介绍,双方找到了很多彼此贸易结合点。”尼日利亚籍投资商阿德代吉·阿莫斯说道。

黄渤海新区招商局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黄渤海新区招商部门先后利用“出海”招商、“拜年”招商等契机,在项目合作、联合招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近30个,近期邀请30余家项目方来区考察洽谈,并促成一批项目落地。

成绩绝非一日之功。2022年以来,山东省共出台30余条稳外贸政策措施,“ 一企一策” 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通关、物流等问题诉求2800多个。早在去年初,山东省商务厅就发布了“2022年山东境外百展计划”,明确要强化计划组织,继续给予财政政策支持。山东还实现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16市全覆盖, 外贸“ 轻骑兵” 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些久久为功的铺垫,从长久来看, 是优化营商环境之举, 从当下来看,则是解企业燃眉之急。“走出去”是为企业海外出击铺路,更是为山东高质量发展筑基。

猜你喜欢

招商走出去南海
南海明珠
招商合作
北海北、南海南
园区项目招商
持续加持自由流,招商华软又添科技“神器”
南海的虎斑贝
南海随笔
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