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望

2023-09-06张敏敏

新航空 2023年3期
关键词:摄制组泰山纪录片

张敏敏

精品《大泰山》

全景式4K纪录片《大泰山》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山东广播电视台和中共泰安市委、泰安市人民政府联合出品,是深耕人文沃土、践行文化“两创”的一部精品力作。

《大泰山》共六集,每集50分钟,分为《河山元脉》《若登天然》《与国咸宁》《登高必自》《能成其大》《国泰民安》六集,分别从自然、历史、文化、民俗、哲学、美学、国际传播等不同维度,以“一体多维”的方式对泰山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解读。

纪录片《大泰山》总导演、山东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主任刘卫斌介绍,这六集的名字皆取自泰山石刻。它们各有侧重,第一集反映了泰山的自然属性,第二、三集彰显了泰山的神性,第四、五、六集则落脚于泰山对中国人社会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

第一集《河山元脉》以“生”为主题,从自然地质奇观回溯亿万年前的造山运动,从当下的人文故事回望数千年前的远古遗存,用“生生不息”的纽带沟通起古今文明传承的源远流长,用“生生不息”的理念连结起山水林田湖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共同体。

第二集《若登天然》,聚焦泰山登山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地点和建筑,通过讲述背后的故事,透过艺术和美学的视角,探究其背后承载的哲学思想、传统文化和东方智慧。

第三集《与国咸宁》,聚焦秦始皇修建驰道封禅泰山、汉武帝振兵释旅携霍嬗登封岱顶、汉光武帝刘秀改变登山线路、北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唐高宗和武则天帝后双祭、唐玄宗手书《纪泰山铭》播告群岳、宋真宗与《泰山神启跸回銮图》以及清代帝王祭祀等故事,由泰山的历史积淀与印记,通过特定节点的故事与人物,以及对泰山帝王封禅历史遗迹的解读,回溯中国历史的几个大时代,讲述泰山以其厚重沉淀成为国家安宁的符号与人民幸福生活的追求。

《大泰山》第四集《登高必自》,以泰山石刻为载体,传达胸有丘壑、笔下山河的精神追求和“重于泰山”的价值判断。正如本集名为《登高必自》,取自泰山起始处红门的一块碑刻,语出《中庸》“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道出的是中国人脚踏实地,积跬步至千里的决心。

第五集《能成其大》,把泰山解读成一个坐标(地理坐标、文化坐标、情感坐标、心理坐标、民族坐标等),讲述了域外视角与泰山之间的故事、泰山的国际传播与影响,从而阐释了泰山的能成其大和包容万物。故事呈现方面,讲述了中国著名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与泰山的渊源,以及他和两位“泰山北斗级”国际大师的交往故事。

第六集《国泰民安》,讲述泰山信仰在民间的传播,希望勾勒出一个充满烟火气、有着“泰山”存在的民间生活志。

强势出圈

《大泰山》是近年来山东广播电视台投入力量最多、投入经费最大、拍摄周期最长、动用装备最高端的一部作品,是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秉承“落实‘两创、高点定位,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围绕中心、配合节点”等十大原则生产创作的又一部佳作。

播出期间,《大泰山》及其系列短视频强势出圈、火爆全网,引发强烈反响,截至1月4日,《大泰山》相关内容全网总阅读量超1.5亿,在受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也受到了业界、学界专家的普遍好评。

微博方面,重点推出#凌晨四点半的泰山挑山工# 、#为什么我们需要泰山挑山工#、#泰山宝光开启2023#、#泰山无字碑发现神秘刻字#、#泰山国泰民安既视感#等,其中,#凌晨四点半的泰山挑山工#登全国热搜榜第6名,话题阅读量8062.3万; #泰山宝光开启2023#登全国热搜第19名,话题阅读量超过1340万。

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认为,泰山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人民的,也是全人类的。通过记录泰山的自然、历史、人文,彰显出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山东电视人的神圣职责,这部纪录片高扬了地方的文化优势,让泰山为中国人民、为世界人民更熟知,并由此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了解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趋势,是非常值得赞许的。

“纪录片自覺地彰显了中华美学精神,托物言志、寓理于情,非常凝练节制、言简意赅地表述了泰山的历史和现状、自然和人文,达到了‘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是一部志在高远、境界迷人的大美泰山,很值得我们认真地观赏。”仲呈祥说。

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俞虹说,新年伊始,我们相遇了《大泰山》——6集人文纪录片,一个恢宏、厚重、博大的泰山就这样坚定地矗立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走近它、聆听它、解读它。泰山,不仅是自然造化的、更是历史的、人文的,是深深蕴含着中国精神的文化图腾。因此,它必然是超越山东地界的,属于中国,属于每一个中华儿女,也是独具世界意义价值的。大哉泰山,国泰民安。读懂了这座山,或许就读懂了中国。

技术加持

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制作团队的付出。从策划之初,纪录片《大泰山》就站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高度,站在大历史大人文观的高度,站在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进行精心筹划。《大泰山》以故事化的表达方式,呈现泰山的自然之大、文化之大、精神之大和胸怀之大。在宏大的主题之下,微观的细节处理鲜活、生动,使纪录片的故事性、可视性得到提升。

比如对于泰山极顶无字碑的展现段落,通过专家夜间对无字碑上几个小残字的发现和解读,追溯起唐朝武则天时期的一段重要历史事件,充满神秘感、穿越感。

《大泰山》基本涵盖了春夏秋冬整个四季,为了把不同季节的泰山本体拍摄好、表现好,摄制组从拍摄之初就制定了详细的拍摄计划,泰山云海、旭日东升、泰山雾凇在几月份拍摄、在哪个位置拍摄最佳,摄制组都进行了重点安排。

蹲守是个熬人的活,一年之间,泰山极顶云海日出同时出现的次数不超过十次,按照以往经验,比较集中出现的概率是在4月下旬和7月下旬,这些日子摄制组就一直驻扎在山顶,每天提前半小时就到山顶,盼望着能有壮丽的景象出现。

功夫不负有心人,7月份,摄制组终于等到了一天云海日出的景象,但是这一天,风却特别大,航拍摄像冒风起飞,揪着一颗心,拍下了一组精彩的日出镜头。

一年的时间,摄制组如愿拍摄到了壮观的日出、变幻的云海、晶莹的雾凇,捕捉了到了泰山最有名的自然景观和自然奇观。在10月28日的清晨,摄制组还拍摄到了难得一见的“泰山宝光”。

相距泰山70余公里,纪录片《大泰山》摄制组从聊城市兴隆屯村上空2000米处首次拍摄到泰山黄河同框视频,蔚为壮观,这或许就是锦绣山河的顶配诠释。“ 我们自己看的时候, 心情很激动,山河不仅仅是自然的山河,更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家国,而这些都离不开新技术的加持。” 刘卫斌说, 《大泰山》的航拍团队是曾有过多次合作、经验颇丰的团队,他们也是《航拍中国》部分内容的拍摄者。“像我们所使用的电子摇臂12米长,整个拍摄器材物资能达到一两吨,近40天的时间从山脚岱庙一直拍摄到泰山极顶,这些器材物资全靠我们和挑山工肩背人扛。”

为全景式呈现泰山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历史之美,高质量完成纪录片《大泰山》拍摄, 摄制组克服疫情影响,历经一年多时间走进泰山、融入泰山,用脚步丈量泰山每一阶坚实石阶,用镜头讲述泰山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用汗水书写泰山每一幅壮美篇章。为真实记录泰山文化在海内外的传播和影响,摄制组还到北京、四川、云南、浙江、山西、福建、广东、河南,以及日本、韩国、法国等地进行了寻访拍摄,掌握了丰富的一手资料。

在泰山极顶,摄制组拍摄了环卫工人刘佐仓每天用他最简易的相机记录下泰山的气象万千、波澜壮阔,其实这就是他心中的山河;摄制组还跟随科研人员深山跋涉6小时,只为拍摄国宝级珍稀植物——野生泰山花楸。

走出泰山,摄制组看到云南、四川“泰山石敢当”的印记依然清晰;在浙江海宁徐志摩的故乡,还能感受到徐志摩对泰山深深的眷恋;在粤港澳大湾区,年轻的建筑设计师纪啸林将泰山元素设计到深圳新的地标建筑之中;在中国台湾孔庙拍摄的线刻孔子石像,与泰山孔庙的孔子石像出自同一母本,同宗同源。

大德曰生。泰山,就是一座生生不息的大山,一座萬物休戚与共的生灵之山。

泰山,不仅仅是一座山。纪录片《大泰山》所展现出的是一座生机勃勃、充满活力、雄而可亲的大山,也是一座传承着天人合一、登高必自、和而不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大山,更是一座蕴含着自强不息、美美与共、国泰民安等新时代价值与追求的大山。

猜你喜欢

摄制组泰山纪录片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就能帮到这里了,企鹅们,加油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影视剧中的无人机
在高温与严寒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