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枝茯苓丸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3-09-06王文洁杨继华闫可可

系统医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性激素茯苓桂枝

王文洁,杨继华,闫可可

巨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山东菏泽 274900

子宫肌瘤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又名子宫纤维肌瘤,以30~50 岁女性为高发病群体,可引起月经量增多、白带异常、痛经、经期缩短等病症,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流产或是贫血,较大的子宫肌瘤甚至可能导致女性不孕[1]。关于本病的治疗,当前临床主要有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案,手术治疗具有创伤,而且治疗费用较高[2]。药物治疗较为保守,一般多选用米非司酮,临床认为子宫肌瘤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采用米非司酮改变是性激素水平,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但从实践结果来看,可能会存在治疗不彻底以及复发的问题[3]。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在于寒邪侵袭、气滞血瘀,治疗上需坚持扶正祛邪,桂枝茯苓丸经临床验证有效。为进一步证实其疗效,本研究选取2022 年2 月—2023 年2 月巨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06 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106 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抛硬币法分组,各53 例。将米非司酮单药方案(对照组)、桂枝茯苓丸联合米非司酮方案(观察组)分别用于两组的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妇产科学》中的相关诊断描述[4];单个肌瘤直径在5.0 cm 以上,或是小直径肌瘤数量超过4 个;患者本人同意研究;符合药物适应证。

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患者;近期有相关治疗史的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药物过敏患者。

1.3 方法

将米非司酮(国药准字H20083780;规格:10 mg)单药方案用于对照组的治疗,25 mg/次,2 次/d,在月经来潮第2 天开始用药,连续治疗21 d,停药1 周,出现撤退性出血。按照以上周期治疗3 个月。

将桂枝茯苓丸+米非司酮方案用于观察组,米非司酮用法同对照组。桂枝茯苓丸(国药准字Z20093403;规格:4 g/袋)口服,9 粒/次,2 次/d,共治疗3 个月。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疗效:将临床疗效划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 个标准。瘤体消失,症状完全恢复则为痊愈;瘤体萎缩,直径低于1.5 cm,病症恢复,或是绝经为显效;瘤体萎缩,直径低于2.0 cm 为有效;在上述描述外为无效。(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每组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在月经周期第6 天抽取患者静脉血进行性激素测定,检测项目有雌二醇(estradiol, E2)、孕酮(progesterone, P)、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

抽取患者静脉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空腹状态下采集样本,检测项目有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

比较两组的免疫指标,检测项目为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性激素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性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性激素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性激素指标比较()

?

2.3 两组患者免疫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免疫指标比较()

表4 两组患者免疫指标比较()

?

2.4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表5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本病病理表现为子宫平滑肌细胞过度增生,形成了肿瘤[5-6]。关于本病的病因,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与雌激素、孕激素过多分泌相关。子宫肌瘤有一定的恶化风险,并且也会引起月经异常、白带异常、不孕等病症,因此在确诊后,需要积极进行治疗,否则将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7-9]。

近年来,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临床对于本病的治疗,一般选用手术或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中米非司酮是首选药物,本药是一种孕酮受体抗结剂,在与孕酮受体选择性结合之后,可以产生抗雌激素作用,从而抑制雌激素分泌。另外,本药可以作用于丘脑—垂体—靶腺轴,对其产生干扰作用,从而调节性激素分泌情况。但从临床的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单独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疗效不稳定,可能存在治疗不彻底或是复发情况。为避免患者反复治疗经受痛苦,必须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10-12]。

在中医学理论中,提出了子宫肌瘤的病机在于寒邪侵袭,引起身体阴阳失衡,肌瘤形成后,导致经期异常和痛经等病症,故在本病的治疗当中,需要从活血化瘀、调节气血以及书经通络为主。桂枝茯苓丸由桂枝、牡丹皮、芍药、茯苓等多味中药制成,具有散寒止痛、安神健脾、温经通脉、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等多种功效。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3.02%(P<0.05)。说明桂枝茯苓丸+米非司酮方案下取得的总有效率更高。现代临床研究证实:桂枝茯苓丸具有扩张微血管的作用,可以提升胃局部血流量,降低血液黏度,减轻子宫肌瘤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13-14]。在药理学研究中也证实了桂枝茯苓丸可以调节红细胞,对血小板聚集产生抑制作用,从而改善血液运行,降低血液中性激素水平,达到调控血液及激素水平的双重作用,有效治疗本病,并抑制其复发。郭艳艳[15]在其研究中指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其研究与本研究论证观点一致,仅具有较少数据差异,考虑与例数差异等因素相关。

在本研究中,治疗前,两组各项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性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印证了上述观点,血液运行及激素水平改善之后,肌瘤的复发风险将有效降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免疫指标进行对比发现,联合方案对患者免疫功能具有调节和改善作用。桂枝茯苓丸中重用黄芪,该中药被广泛的用于治疗各类恶性肿瘤疾病引起的免疫力下降问题,可调节机体免疫[15-18]。

综上所述,桂枝茯苓丸+米非司酮方案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比较理想,对调节免疫、血液流变学及改善性激素水平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性激素茯苓桂枝
Antihepatofibrotic effect of Guizhifuling pill (桂枝茯苓丸) on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liver fibrosis in mice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健脾安神话茯苓
茯苓健脾 孩子健康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桂枝香
桂枝茯苓透皮贴剂的制备
慢性焦虑刺激对成年雌性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性激素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