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面舰艇护航任务中艇员疲劳状况调查及预防

2023-09-06肖春红高百春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7期
关键词:艇员水面舰艇发生率

肖春红,高百春

亚丁湾护航任务重、压力大、时间长、水域跨度大、海上训练强度大,加之海况复杂、甲板及船舱的特殊环境等,对艇员生理及心理方面均造成不利影响,极易诱发其身体疲劳。这种较高强度的应激状态下身体躯干及四肢等各部位的训练伤会加倍增加。因而,积极做好预防,减少非战斗减员,是保障护航任务圆满完成的关键。笔者2020 年9 月至2021 年3 月随海军编队出海护航,调查总结了护航任务中艇员疲劳及训练伤的特点。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参加护航任务的多艘舰艇90 名艇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8 名,年龄18~59 岁,平均年龄26.9 岁;女性2 名,年龄27~28 岁,平均年龄27.5 岁。舰上生活3 个月以上,平均住舰(3.2 ± 3.1)个月。按照海军规定,抵达护航任务区前,所有艇员均经过1 个月以上的针对心理、身体、技能等方面的严格封闭性训练。

1.2 调查方法采用日本产业卫生学会疲劳研究所撰写的《疲劳自觉症状调查表》调查艇员疲劳状况,将“困倦感”“注意力集中困难”和“身体局部不适”3 种症状作为3 个因子,每个因子有10 种症状,按0~4 分5 级评分:0 分为无;1 分为很少;2 分为有时;3 分为经常;4 分为总是如此。每个因子最低0 分,最高40 分;总分最低0 分,最高120 分,由随舰军医在护航任务期间第60 天、120 天、180 天分别进行记录测评,对90 名艇员发放3 次调查问卷共270 份,收回有效问卷249 份,回收有效率为92.22%。

1.3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航艇员总体疲劳状况本次调查资料显示,任务中艇员疲劳发生率较高。3 次调查结果显示,“任一种疲劳自觉症状”的发生率为85.94%,其中“经常或总是如此”为22.49%。见表1。

表1 护航艇员249 份疲劳自觉症状问卷3 次调查结果[份(%)]

2.2 护航艇员不同时期疲劳状况调查分析显示,艇员“困倦感”因子得分居首,上升趋势明显;护航第180 天“困倦感”因子得分明显高于护航第60 天。见表2。

表2 护航艇员不同时期疲劳状况平均得分(分,± s)

表2 护航艇员不同时期疲劳状况平均得分(分,± s)

注:与护航第120 天比较aP>0.05;与护航第60 天比较bP<0.01

第180 天10.61 ± 12.54ab 6.60 ± 7.71ab 7.98 ± 8.65ab 8.39 ± 9.12 25.19 ± 27.23项目困倦感注意力集中困难身体局部不适均值总分第60 天6.23 ± 6.11 5.35 ± 8.04 5.25 ± 5.95 5.81 ± 6.03 17.42 ± 16.75第120 天9.86 ± 12.21 5.94 ± 6.72 7.69 ± 8.93 7.64 ± 8.88 22.9 ± 24.96

3 讨论

3.1 水面舰艇护航任务中艇员疲劳发生率较高3次《疲劳状况问卷调查》显示,护航期间“困倦感”发生率为79.52%,其中“经常或总是如此”为18.07%,“注意力集中困难”发生率为64.66%,其中“经常或总是如此”为53.41%,“困倦感”因子得分高于胡金川等[1]的水面舰艇疲劳调查结果。疲劳分为体力疲劳及精神疲劳,其中体力疲劳表现为骨骼肌收缩力下降、收缩频率降低、全身乏力、工作能力下降,明显表现出困倦感;精神疲劳表现为睡眠不足或高度紧张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警戒性减低及反应迟钝等。由此可见,水面舰艇护航任务中艇员体力疲劳和精神疲劳发生率都比较高。可能与护航艇员训练及工作强度大、能量消耗多、训练时间久、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较紧张,伴同舰上持续受到震动、噪声、高热、有害气体、电磁辐射、气候变化及船体摇摆等特定环境中诸多不利因素的综合影响,诱发机体产生体力和精神疲劳。

3.2 水面舰艇护航任务中艇员疲劳程度随护航时长的延长呈加重趋势通过护航期间舰员第60 天、120 天、180 天《疲劳自觉症状调查表》分析发现,护航第120 天与护航第180 天困倦感、注意力集中困难、身体局部不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第180 天与护航第60 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随着护航时间的延长,艇员疲劳程度呈加重趋势,但超过2 个月以后疲劳状态趋于较严重的稳定状态。相关研究[2]认为疲劳分为主动疲劳状态和被动疲劳状态。主动疲劳状态是由长期和或高强度的应激反应引起,主要症状表现为交感张力增大。被动疲劳是由作业环境单调乏味、缺乏刺激或激励而引起。由此看出,较长时间的海上护航任务,艇员主动疲劳与被动疲劳同时存在,且随着海上护航任务时间的延长,疲劳程度呈加重趋势,直至趋于相对稳定。

3.3 水面舰艇护航任务中艇员疲劳的危害性长航艇员生理和心理负担较重,疲劳现象较突出,而疲劳状态对护航安全、作业状态及身心健康皆有消极影响,并且有可能造成非战斗减员。笔者曾做过调查,护航任务中特战队员训练伤检出率为36.67%[3],与补给、枪炮、观通、装备保障、后勤及指挥组等岗位比较检出率居首,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需要指出的是,据统计,特战队员“困倦感”发生率及“经常或总是如此”分别为88.53% 和42.15%,前者和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后者高于调查的总体水平,表明特战队员训练伤的发生率位居首位可能与疲劳程度有关[4]。经调查,特战队员每日训练次数、每次训练时间、训练强度及疲劳程度均高于其他部门艇员,任务中特战队员的训练场所大多位于快艇、舷梯、高空、狭窄的船舱通道及炎热的甲板,繁重的训练中既有容易诱发肌肉闭合性损伤或挫伤的躯干肢体突发多方向快速的对抗性运动,又有在行进的晃动船体上跳跃奔跑、擒拿散打格斗和加速攀爬等加速运动,也有极易引起肌腱肌肉慢性损伤的越野跑、枪械操作、引体向上、运动器械的频繁拉伸等高强度训练,更容易引起疲劳致训练伤发生。相对来说,其他各组训练强度较低、训练环境舒适,因此疲劳程度较轻,训练伤的发生率亦相对较低。

3.4 水面舰艇护航任务中艇员疲劳的预防随着护航时间的延长,护航艇员疲劳状况呈加强趋势,解除疲劳也就意味着提高注意力、提高警戒力、提高反应灵敏度、提高机体训练耐力。主要的预防手段应从多学科、多角度、多方面入手,提高出海作业艇员的睡眠质量,降低对疲劳及心理的影响[5],必要时应用催眠药物协助解除疲劳。

针对护航艇员,应从心理学、营养学、针灸按摩、音乐等方面缓解身体疲劳。有研究表明,军人疲劳水平与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密切相关[6]。可在平时心理健康教育中,从帮助官兵改变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角度出发,缓解其疲劳;其他研究也表明,心理保健操可缓解边防官兵疲劳程度,有效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7]。另外,加强海上专用训练伤诊断检测及诊断设备的配备,如训练伤检测、睡眠检测、各器官超声检测、心电图、血压动态观察检测仪器,早期预防疲劳与训练伤的发生。

因此,需严格执行《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改良训练计划,重视心理健康。随舰心理医生适时加强心理疏导并及时干预,加强艇员机体各器官适应高强度训练的能力。加强舰艇环境有害因素的监控和人员防护研究,以及加强应激源致病及致伤机制的调查研究,如噪声对听力的损伤[8]及疲劳的影响,船舶工程方面应制定护航船只军事作业噪声容许限值标准[9],降低震动、有害气体、射频电磁场及微波辐射等对人体的有害影响,缓解的办法除了保证充足的睡眠、训练量和训练内容适当调整外,膳食的保障也是缓解疲劳的重要因素,膳食中要保证糖类的充分摄入,使艇员体内糖原储备维持在较高水平,充足的微量营养素、维生素,如钙、铁、锌、硒和维生素C 的供给,促进艇员的免疫功能改善,提高抗体的抗氧化能力,缓解疲劳并促进康复[10]。

4 小结

本研究显示,水面舰艇护航任务中艇员疲劳的发生率较高,疲劳的产生与艇员主观因素、舰艇特殊的环境、任务时长等诸多因素相关。艇员的疲劳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卫勤管理人员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预防和缓解艇员的过度疲劳,保护艇员的身心健康,以保障护航任务顺利完成。本研究不足之处是任务前和任务后资料较少,将会在以后的研究中补充。

猜你喜欢

艇员水面舰艇发生率
美军海鸥无人水面舰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非药物干预对改善潜艇艇员睡眠质量的作用研究
当今水面舰艇装备的最新发展
水面舰艇齐射反舰导弹
水面舰艇水声对抗系统对抗声自导鱼雷仿真分析及评估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高压氧联合复方苦参碱治疗潜艇艇员银屑病11例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