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电子音乐制作方向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探究
2023-09-06白皓
[摘 要]电子音乐制作是一个集音乐创作、制作和“表演”为一体的新兴专业方向。作为一个艺术与科技交叉、应用性极强的专业方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尤其是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文将就艺术院校电子音乐制作专业方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新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电子音乐制作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 选修
课题: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利用陕北民歌博物馆资源优化中小学美育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SGH21Y0213)。
电子音乐制作方向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电子音樂数字化以及计算机在国内的逐步普及,率先在音乐院校中开设的一个集音乐创作、制作和“表演”为一体的艺术与科技交叉的新兴专业方向。它从传统作曲专业衍生而来,既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作曲功底,又要学生能够较好地驾驭计算机及相关专业设备,最终具备通过这些设备将作品制作并“表演”(通过电脑及专业设备还原乐器的演奏)出来的能力。
目前这一专业方向广泛存在于各大艺术院校及部分综合类大学之中,虽然各个艺术院校的专业名称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在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较多共性,而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各有特色,这主要取决于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
传统专业课程体系
电子音乐制作方向是在传统作曲专业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兴专业方向,它的专业课程体系大多以传统作曲专业为基础,以A院校为例,专业课程体系如下表所示:
表1 A院校专业课程体系表
1.学生课业负担重
A院校的这种专业课程体系基本可以视作传统作曲专业的“升级优化版”,不少院校亦是如此。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在这种体系中学生既要学习传统作曲专业如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等几乎所有课程,还要学习自己的专业主科以及一些相关的如音乐声学、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等专业内容,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
2.学生课程自主选择权小
从课程类别上看,A院校该专业课程体系以必修课为主体,仅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项学分就总计77分,而该专业的总学分为155分,它们占到了总学分的49.68%;专业选修课仅占总学分的10.32%,专业必修课比例明显过高。这不利于实施因材施教,也容易产生一系列问题,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权衡好各个课程之间的关系,会导致知识获取不均衡的问题。有些课程学生已经学得很好了,还需要重复再学;有些课程需要深入学习,但课时安排又较为有限,最终还会带来厌学或部分科目不及格等问题。此外,实践教学在A院校课程中占比较小,这会造成学生实践能力不足,这也是目前多数艺术类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针对以上问题,基于A院校的课程体系,笔者试提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如下表所示:
表2 新的专业课程体系表
1.突出专业特点,提升专业主科主体地位
专业课即专业主科,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主要内容。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新的体系突出了专业特点,提升了专业主课的主体地位,专业课占比压缩到了10.67%,主要调整是将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类课程,全部划归到专业基础课中,仅保留本专业的一些专有课程。在课程内容总体布局上,坚持音乐创作和音乐制作并行,流行音乐和管弦乐并行的原则,即“两线+两翼”,“两线”是音乐创作和音乐制作两条线并行发展,因为该专业的立身之本不仅仅是音乐制作,还应该包括音乐创作;“两翼”是流行音乐和管弦乐平衡式发展,学生在入校前两年主要围绕流行音乐的创作和制作展开学习,后一年半主要围绕管弦乐的创作和制作进行学习,最后一学期为自由创作阶段,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
专业课程具体由《电子音乐制作》和《电子音乐制作基础》组成。《电子音乐制作基础》课程在第一学年开设,主要包括《作曲基础》《流行音乐乐器法及其MIDI制作技巧》两项子课程,其中的《流行音乐乐器法及其MIDI制作技巧》可以采用线上或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方式进行,这一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在第一学年巩固学生的创作能力,学习乐器及相关制作技巧。第二学年开始进入《电子音乐制作》课程学习,主要围绕流行音乐创作与制作、管弦乐创作与制作展开教学。
2.提升专业基础课自主性,扩展专业学习内容
专业基础课是学生进行专业主科学习,扩展专业综合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表2可以看出,这一部分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的体系将原来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全部调整成了选修课,并将原有的专业选修课内容合并其中,选修课比例占到了总学分的41.33%,较之前增加了30%以上。这种方式使专业基础课形成了三大模块,每个模块代表一类课程,每个模块设定最低的学分选修值,这种设置方式类似学分制,但与真正的学分制还有差异,姑且称它为“准学分制”。由于这类课程需要与专业主干课配合学习,因此也存在比重问题:第一类是音乐史论类课程,占比约20%;第二类是作曲与作曲基础理论课程,占比约28%;第三类是专业理论与技能类课程,占比约52%。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一贯式”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课程,在“一贯式”模式下,部分学生因为被安排了一些不喜欢或者没有兴趣的课程,再或者有些课程本身已经学得比较好了,又不得不再次学习,这不但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关于第一类音乐史论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基础,代表课程有《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国音乐简史》《西方音乐简史》等,由于这些课程属于通识类课程,大部分院校的教学周期和时长都是相似的。以《西方音乐史》为例,大部分院校都是两学期学时,但是考虑到电子音乐制作专业方向在专业理论与技能课程方面后续还有《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课程,两者同等重要,因此可以将该课程压缩为一学期,改为《西方音乐简史》,但是课时压缩之后,如果按照常规教学又无法完成既定内容,因此还需要在内容上作出一些删减。如巴洛克时期以前内容可概述,主要从巴洛克部分开讲,并且可以适当压缩相关作曲家和作品的介绍,主要讲解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风格特征。此外,《西方音乐史》中的电子音乐部分,一直以来是各种西方音乐史教科书中较为缺失的,但作为该专业方向,必须要了解电子音乐的发展简史,因此在教学内容里也要进行补充。再如《中国音乐史》,由于古代史部分存在较多古文献,加之没有较多音频资源可听,学习起来较为枯燥,因此古代史部分也可以简讲,把重点放在近代史部分,将该课程压缩为一学期,改为《中国音乐简史》。在教学方式上,以上课程均可以采用线上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方式。
第二类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课程。作为从传统作曲专业衍生出来的新的专业方向,作曲“四大件”和传统作曲专业的“四大件”一样重要,听觉的训练也是保障创作的基础,因此代表课程有《视唱练耳》《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等。其中《视唱练耳》课虽然目前有分级考试制度,但该考试在学生大一入学后就会进行,考试之后会根据程度分配班级,一共三级,分班后需要维持两年不变,这些班级只是内容和进度不同而已。但笔者认为这种分级制自由度有限,因为有些学生在入学后可能只需要再学一年就可以,不用全程跟下来,但有些学生可能需要全程学习,因此可以将该课程变成两个甚至四个层级,以学年或者学期为单位进行选修,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之前的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层级。再如《复调》课,这门课程主要介绍复调音乐的写作技巧,但实际上纯复调音乐的写作在本专业方向的创作中使用极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觉得较为复杂,且实用性欠佳,因此建议改为《复调基础》,仅开设一学期,主要介绍复调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即可,实用性更强。《复调》课的另一种改革方式是总课时不变,仍为一年,但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以学期为单位选修。《和声》课也可以采用类似《视唱练耳》的分级制度,因为《和声》课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学习过一遍了,通过分级考试,学生如果对第一学期内容已经掌握得比较好,就可以直接选修第二学期课程。在教学方式上,部分课程如《和声》等可以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形式,即线上讲理论、技能,线下批改作业。
第三类是专业理论与技能类课程。这类课程是除专业主干课以外,与专业最为密切的课程,有不少课程都是专业课的基础性课程,或称前置性课程,因此这个板块划拨的最低学分最多,可选的课程也是最多的。这些课程又可以概括为三小类,第一小类是基础理论类,第二小类是基础专业技能类,第三小类是专业扩展类。在基础理论类课程中,像《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和《流行音乐作品分析》,基本对标的是传统音乐学课程中的《西方音乐史》和《曲式与作品分析》,前者可以看作是《西方音乐史》的延续,而后者可以看作《曲式与作品分析》的延伸。后者除了分析对象由古典音乐变成了流行音乐外,分析方式也有较大变化,它会结合专业软件和软音源进行分析,与专业主科密切相关。在基础专业技能类课程中,像《现代器乐演奏》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掌握至少一种现代乐器的演奏方法,这样在编曲中对乐器的使用就更为准确清晰。还有像《流行与爵士和声》,可以看做传统《和声学》的延续,但是它除了音乐风格变成了流行和爵士,还加入了键盘和声演奏的内容,因此它不只是一门理论课,而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再比如《混音基础》,主要是解决如何与混音师对接以及建立良好声音概念等问题,作为与本专业方向合作最密切的工种,这项内容也非常必要。以上两小类课程几乎都是该专业方向学生必修的内容,但是学生是否选修所有这类课程,还得看学生的知识储备。在专业扩展类课程中,代表课程如《音乐数字媒体基础》《声音设计基础》等,可以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可以进一步扩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的生存空间,所以这一部分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修。从往届学生毕业后个人发展和就业情况看,专业扩展类课程甚至会成为学生以后的重要生存技能之一,因此也不能忽视。在教学方式上,以上课程中的基础理论类可以采取线上教学方式,基础技能类和专业扩展类可以采取混合教学方式。
通过以上调整,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自主权得到了显著提高,这样他们就可以根据个人的知识储备和兴趣选修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较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对于刚刚考入大学的新生而言,合理选课对他们来说是有困难的,因此,为了让学生科学合理选课,教研室在新生进校之后可以给学生进行一次选课指导,给予建设性意见,避免学生盲目选课,从而减少因为选课失误造成知识不连贯等问题。
除以上课程,个人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开设一些跨学科领域更广、更新兴、更前沿的如音乐人工智能和音乐虚拟仿真等相关课程供学生选修,这些方面既是科技发展最热门的领域,也是未来艺术与科技专业发展的新趋势。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眼光的艺术院校相继展开了对这些领域的探索和研究,有的甚至已经开设了相关专业,涉及本科到博士研究生多个办学层次,部分院校可能未具备这方面的师资,但可以采取校际合作的方式进行相关研究和教学。这类课程的开设可以让学生提早接触到更前沿的学科领域,为学生就业或者升学提供更多可能性。
3.更新教学方式,给予学生较自由的学习空间
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方式上,前文也进行了描述。引入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尤其是一些通识类课程,现有各类线上教学平台,拥有海量的优质资源,我们应当合理利用,这样做可以减少学生坐在教室集中学习的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自由的学习空间,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4.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开设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实践性课程
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也是近两年教育部对高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指导思想,因此,新的体系将实践教学比例提升到了22%。首先,可以开设一门《电子音乐制作实践》课程,这门课程主要针对实际的音乐作品展开音乐创作与制作训练,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教学,既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发挥了组内各成员的优势,内容就是完成一个命题或者自命题作品。开课时间应该在第三学年,因为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专业积淀,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
其次,可以开设一门《综合艺术实践》课程,这门课程需要跨专业进行,因此就需要采用联合导师制,由不同教师针对所属专业内容进行分类指导。内容主要针对一个自命题作品,由电子音乐制作、录音艺术、音乐表演甚至音乐数字媒体等专业同学协同完成。开课时间应该在第四学年的上学期,因为这个时期学生的专业学习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专业综合素质也得到了较明显的提高。总之,该课程就是要训练学生与不同专业的融合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未来该课程还可以跨校进行,如聘请美术领域相关教師参与,这样学生作业的类别将会更加多样,最大程度发挥多学科优势,产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这对于合作双方都是非常有利的。另外,专业实习也应该作为该专业实践课的一部分。
5.课程实施的相关保障
有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之后,硬件、师资和机制等其他相关保障都是课程能否顺利、高质量实施的基本保障。硬件方面,需要有能够满足进行集体课教学的机房,还要有能够满足进行专业个别课和小组课的专业工作室;师资方面,由于所有的专业基础课全部变成了选修课,就需要有较多的教师进行授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选课需求,像专业实践类课程,除本校教师外,还可以聘请业内精英作为实践导师,这样既减轻了本校教师的工作压力,还可以让学生提早接触到音乐制作行业,对今后的就业有极大帮助;机制保障在专业实践类课程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它是这些课程得以顺利并且健康实施的基础,因此在机制方面也要进行建设和创新。
结 语
综上所述,这套新的电子音乐制作方向专业课程体系,更符合当下的教育新形势,即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也更符合新要求,即艺术类专业要大幅提高实践教学比例。这套体系在内容上突出了专业特色,给予了学生较大的课程自主选择权,并且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多的扩充,进一步扩大了专业知识面。因此,笔者认为这套新的课程体系更为科学、合理,它可以为艺术院校培养更多高质量的电子音乐制作人才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思洁.混合类电子音乐声音设计思考——以为独奏乐器创作的电子音乐为例[J].艺术大观,2022(16):19-21.
[2]王铉.艺术与科技并重——电子音乐制作专业的教学实践探讨[J].艺术教育,2010(9):16-17.
[3]刘源雪.试析现代电子音乐创作方式及编曲技法[J].中国民族博览,2022(7):174-176.
(白皓:西安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