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根老区 敬业奉献

2023-09-06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山丹丹陕西省生态

2018年,延安大学生态环境创新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5年以来,团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批示精神,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坚持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在人才培养、师德师风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可喜成绩,为新时代延安大学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示范效应,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团队负责人陕西省教学名师刘长海教授表示,“团队要有‘拔地以参天的理想追求、要有‘根深才叶茂的务实精神、要有‘成材须百年的持久毅力,才能像黄大年同志一样,涵养定力、克服浮躁,始终保持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的精神,埋头苦干,厚积薄发。”

一、培根铸魂,科教报国,在实际工作中践行爱国精神和延安精神

延安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了优良的师德师风传统。团队在学习贯彻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同时,结合学校用延安精神熔铸师魂的优良传统,把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延安精神作为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教师扎根老区、科教报国,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5年以来,黄大年同志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高尚情操和延安精神已经内化为团队成员教书育人的精神印记和价值追求,取得了骄人成绩,得到了教育部及省、市等部门的充分认可与肯定。团队负责人刘长海于2018年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带领团队入选2022年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成员雷忻是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她所在的党支部相继被确立为“首批陕西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她本人于2019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18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团队3人于2021年入选延安市第一批“圣地英才”;王秀康近年来相继获得“陕西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陕西省普通高校首批杰出青年人才支持计划”等荣誉;苑彩霞荣获第十三届陕西省青年科技标兵和青年科技奖。

团队核心骨干齐向英副教授为首席专家,助力山丹丹花为陕西省特色花卉的代表,在第十届中国国际花卉博览会和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布展,并搭载神舟十一号进行山丹丹太空育种,大气层航天诱变育种实验已顺利实施。2022年12月,培养选育的“延丹1号”通过陕西省林木和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初审,山丹丹家族添新成员,提升了山丹丹的品质,推动了山丹丹高质量研究。

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

团队成员继承和弘扬黄大年同志的爱国奉献精神,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不忘教育初心,守住教师本分,潜心教书育人,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5年以来,生态环境创新教师团队指导国家大创项目和资政育人项目等30余项;指导学生发表SCI等高水平论文80余篇,获全国和省级优秀成果及国家奖学金等奖项50余人次,团队全部教授为本科生上课。雷忻教授主讲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遗传学》被认定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及省级教学团队。她执著地坚守践行科教报国的初心,用爱与责任守护教育本真。

刘长海教授经常头戴草帽,身穿老式的迷彩服,手拿铁锨和取土钻,脚蹬胶鞋,面朝黄土背朝天地采集标本。他谆谆告诫青年教师和学生:“我们搞生态做科研,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把根深深扎进黄土地,就解决不了问题,也发现不了问题,这是做生态研究的基本功。”看着被汗水浸湿衣服的刘长海,学生们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吃苦钻研的品质,努力为祖国的伟大复兴奉献青春,这也是团队所有老师教书育人的生动写照和真实缩影。

陕西省三秦人才王文强教授作为延安大学生态学学科带头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延安大学“更有特色、更有水平”的大学建设总要求,时刻不忘谋划学科建设,处处发挥榜样带头作用,积极带动生态学学科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团队成员徐世才热爱教育事业、彰显教师本色。他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导航人,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技能大赛”“挑战杯”等国家大型比赛,获地厅级以上奖励40多次,2018年入选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首批入库导师。

团队还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引领等方面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悉心指导,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和带动了学院良好教风、学风和院风的形成。学院本科生考研率和碩士研究生考博率连年居高,学生在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iGEM)、“互联网+”、生命科学联赛等各类大赛中获奖近200项,其中获iGEM金奖2项、银奖2项,全国“互联网+”大赛铜奖1项;获批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0余项,获科研奖励20项;学生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核心以上180余篇。

三、扎根黄土地,潜心科研,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了响应党中央号召,团队发挥学院涉农专业、学科、人才的优势,以需求为导向,以科技指导、农技培训、科研成果等形式服务地方。团队成员王延峰教授是农民群众的贴心人,他创建的“安塞区生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站”,常态化举办苹果、葡萄等管理技术培训。团队成员邓振山负责的“菌草团队”和“食用菌团队”,以“菌草种植”和“食药用菌栽培”为抓手,多年来一直为延安各县区菌草种植、食用菌企业和农户提供义务指导。团队成员齐向英带领的“山丹丹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指导企业和农户种植山丹丹,带动了革命老区子长市的“山丹丹节”和当地旅游事业;徐世才带领的“种植养殖”团队,有瓜果蔬菜、植物病理、畜牧养殖等方面教师,他们根据需要随时组合,常年服务地方。近年来,团队先后组织师生300余人次赴延安各县(区)开展科技服务,培训农民及技术人员1000余人次,累计为延安各区县帮扶有机肥、食用菌菌种菌包、培养架等物资与材料共计30余万元。

团队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扎根黄土高原,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为导向,在陕北特色生物资源、生态修复及生态农业等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研究,以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在黄土高原上蹚出了一条条科研新路,写下了辉煌壮丽的篇章。

刘长海教授扎根陕北三十余载,他几乎走遍了陕北沿黄地带的山峁沟渠,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做了系列研究。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地区基金及“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等项目,为南泥湾湿地的恢复与部分重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阐明了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动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及其生态功能,研发了半干旱黄土区林草植被改土及坡面侵蚀防治关键技术。

王秀康教授创建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陕北地区特色作物提质增效创新团队”。他几乎天天清晨六点就扎进实验室或在田间地头采集土壤样品,一直工作到深夜。通过课题研究,他创新性地阐明了陕北黄土区覆膜和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机理,为陕北旱区推广精准水肥管理、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成果先后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陕西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等。

该团队还开创性地对中国树甲族昆虫进行了系统分类,发现17种新种和1属级新异名;发展了以生物源农药防治为核心,非寄主植物趋避为辅助的果蔬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为陕北地区蔬菜和果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雷忻和邓振山推广了延河流域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及菌草生态治理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相关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

在团队的带动下,学院形成了一个“爱国、敬业、奉献”的工作氛围,涌现出一个团结向上的教书育人集体,促进了学院事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学院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建设,承担了国家、省、市及横向科研项目29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8项;荣获厅局级以上科研奖励60余项,其中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项;出版著作28部,发表学术论文820余篇,其中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中科院一区顶尖杂志上发表论文6篇,被SCI、EI等收录140余篇;获批国家专利160项。

团队负责人刘长海教授表示,要以“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韧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性,同团队及全院老师一道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團队代表的回信精神,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继续带领团队把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供稿:延安大学)

猜你喜欢

山丹丹陕西省生态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延安!我永远的山丹丹
又见山丹丹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延安! 我永远的山丹丹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