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价值观调查及德育对策

2023-09-06李占彪赵谨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3年4期
关键词:公共道德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李占彪?赵谨

摘 要:运用《中国儿童道德发展状况问卷》对来自全国7个行政区的共计13,61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仍有超过四分之一的高中生不完全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中生获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较为多元;高中生在与个人生活关涉較大的价值观上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认识,在社会、国家等公共层面的价值观上未能形成具有凝聚力的价值共识;高中生的价值观念存在性别、地域及生活满意度上的差异。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将高远价值观近身化,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优势;通过协商参与培养公共道德观念,鼓励高中生向居委会、村委会建言献策,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与公益事业;秉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展教育活动,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文化特点,依托有利的、熟悉的文化阵地来开展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高中生;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公共道德;个人美德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502(2023)04-0075-16

作者简介:李占彪,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教育伦理学、教育哲学;赵谨,南通市旅游中等专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学前儿童心理学、旅游心理学。

一、问题的提出

价值观是判断评价事物是非好坏的内心尺度,决定和统帅着人的态度、动机和行为模式[1]。未成年阶段形成的基本价值观奠定了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取向,成年后的价值观虽然也会因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是这只是局部而非根本的改变[2]。每一代人由于青少年时期生活境遇的不同形成了价值观念的代际差异,而代际更替推动了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转变[3],因此可以说青少年群体的价值观念直接决定了我国未来的社会道德风貌。

当前对青少年价值观的研究基本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但其中以高中生群体为样本的研究并不多。沈潘艳等人对比了1987年、1998年、2004年、2015年的调查数据,发现青少年价值观的个人主义和现实化取向正在进一步增强[4]。依据2013年和2019年中国社会情况综合调查数据,李炜发现青年世代较其他年长世代而言对“爱国”“和谐”的认同度低[5]。田丰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及价值观的本质区别认知模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与“行”相脱节[6]。徐浙宁通过对“90后”的问卷调查发现,家庭物质经济条件、亲子关系、生活安全感及青少年自我评价等因素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显著[7]。魏晓文等人的调查研究发现,社会环境、网络舆情、教师引导等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有显著影响并呈正向相关[8]。郭曰铎等人的调查发现,男生、农村、高年级、非民主型教育家庭、非党员干部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和践行意愿相对较低[9]。第二类为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策略研究,这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比如,王洪等人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单类内隐联想测验发现,可以从记忆加工、思维加工、自我情感加工和核心自我加工四个层面促进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10]。陈艳飞认为,价值观教育要走向深度教学,介入学生个体的意义世界,建构和优化学生的思维系统,只有如此才能扭转学生的逆反情绪[11]。陈庆国提倡建构起内容标准、需要标准和实践标准“三大基本标准”,设置“培育实效”和“践行实效”两大板块的考评内容,以提升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12]。

通过上述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对青少年价值观的研究依旧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调查研究中的“青少年”群体多以“大学生”为代表,很少涉及正处在价值观确立关键期的高中生群体。其次,性别、地域、生活满意度等因素与价值观认同是否有关,目前少有研究。最后,对价值观的调查研究受时代环境影响较大,缺少严谨的理论框架与调查设计。为了筑牢新时代青少年理想信念之基,必须密切关注青少年的价值观状态,而高中阶段又是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期,了解高中生价值观的群体性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价值观教育是提升德育实效性的关键所在。因此,本研究将聚焦于高中生这一青少年群体,尝试探讨高中生价值观的现实表现以及高中生价值观在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调查采用了孙彩平教授团队编纂的《中国儿童道德发展状况问卷》,其中关于价值观念的调查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观、公共道德观、个人美德观四大部分(见图1)。价值观调查的题干设计以“我最看重的价值观是……”为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项设计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出发,传统美德观的题项设计体现“个人、家庭、国家、天下”四个层级,公共道德观的题项设计体现“消极—积极”两个向度。问卷设计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国家、传统、公共和个人四个侧面勾勒出中国高中生道德观念的全景图像,了解高中生真实的价值观状态。

因价值观调查难以避免社会赞许性影响,所以本问卷均使用单项选择题且题项均为称名变量,没有做计分处理。本问卷共包括性别、年龄、地域、学段、父母受教育程度、学习成绩、生活满意度、家庭生活方式等11个基础信息题,14个关于价值观念的正式施测题目。通过差异检验以及效应量核准,最终选取了性别、区域、生活满意度3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人口学变量进行分析。本问卷自2017年使用以来经历了2次样本量超70,000的全国范围的施测,调研结果具有内在一致性。

(二)取样设计与被试分布

为使样本更具有代表性,本次调查采用分组分层混合取样方式。以全国七大行政区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南和华南为分组范围(后将其合并为东、中、西三个大地理单元),此次调查样本涵盖7个省、21个区(县),63所高中。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到三年级学生,有效样本数为13,614人。其中男性6334人(占比46.5%)、女性7280人(占比53.5%),15岁3928人(占比28.9%)、16岁4930人(占比36.2%)、17岁3407人(占比25.0%)、18岁1349人(占比9.9%),东部6512人(占比47.8%)、中部5014人(占比36.8%)、西部2088人(占比15.4%),城市样本7685人(占比56.4%)、农村样本5929人(占比43.6%)。

(三)结果判读

对高中生价值观的调查采用的是封闭式的单选题目设计,所得数据通过各选项被选择频数体现其在高中生群体中的被认同程度。自变量与因变量均是类别变量,因此采用交叉列联表分析法。因为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大,所有差異均达到非常显著的程度(p<0.001),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本研究借助了克莱姆v值来确定不同组别之间差异的大小。克莱姆v值是表征效应量的一种指标。效应量大小的判定并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神圣法则,而需要兼顾研究主题的特殊性、已有理论背景、研究设计类型、实证操控过程的有效性、估计指标的使用前提等,以此综合权衡结果的实际意义[13]。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本次调查对效应量的判定采用如下标准:当p<0.01且v>0.05时,视作差异显著;当p<0.01且v<0.05时,视作无实质差异。

三、调查结论

(一)高中生价值观念的现实表现

1. 仍有超四分之一的高中生不完全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中生获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较为多元

调查发现,当前有71.75%的高中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了解,有25.51%的学生不完全了解,还有2.74%的学生不了解。作为已经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任务的高中生,仍有四分之一的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完全了解。值得注意的是,只有30.11%的高中生是从老师的介绍和讲解中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数学生是从校内的标语以及校外其他途径了解的(见图2)。

2.高中生对国家和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较为分散多元

当问及高中生最看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在国家层面学生的回答依次是富强(34.64%)、和谐(24.88%)、民主(21.92%)、文明(17.23%),在社会层面学生的回答依次是平等(32.63%)、公正(27.33%)、法治(22.36%)、自由(16.24%),在个人层面学生的回答依次是诚信(39.20%)、爱国(34.73%)、友善(19.52%)、敬业(4.96%)。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价值词之间,高中生群体有自己的价值认同排序。可以发现,高中生在国家和社会层面的价值观结构较为分散多元,没有形成主导性的价值观。

3.“孝”在高中生群体中得到了较好的继承,公德的价值共识尚未形成

在传统美德方面,“00后”的高中生并没有抛弃孝老爱亲、勤勉踏实的传统美德。调查发现,57.84%的高中生将“孝敬父母”视作最重要的价值观念(见图3),这说明“孝”仍是具有统治力的价值观念。与其相反的是,在公共道德方面,高中生群体没有形成价值共识,“按规则办事”(26.45%)、“正义”(26.16%)、“廉洁奉公”(25.53%)三者平分秋色,没有形成主导性的价值观念(见图4)。当谈及高中生最在乎的个人美德时,31.70%的高中生选择了“勤奋”,20.96%的高中生选择了“向上”(见图5),其他价值观念的占比相对较小,这说明“勤奋”是具有一定主导性的个人美德观念。

(二)高中生价值观念的差异分析

1. 价值观念的性别差异

(1)男生比女生更认同“富强”与“自由”,女生比男生更认同“和谐”与“法治”

本研究发现,男、女生对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存在显著差异(p<0.001,v=0.102>0.05)。虽然男生与女生都将“富强”视作最重要的价值追求,但是女生低于男生4百分点,而在“和谐”的价值观念上,女生则高出男生5百分点(见图6)。对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性别差异更为显著(p<0.001,v=0.146>0.05)。男生对“自由”的认同度高于女生近9百分点,而女生对“法治”“公正”的认同高于男生(见图7)。

(2)在个人美德中,女生比男生更认同“向上”的价值

男、女生对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差异不显著,但是在个人美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01,v=0.088>0.05)。调查发现,女生对“向上”的认同高于男生近5百分点,男、女生对“节制”“勤奋”“大度”“自省”的认同差距较小(见图8)。

2. 价值观念的地域差异

(1)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的高中生更加认同“自由”与“友善”;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的高中生更加认同“平等”与“诚信”

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高中生对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01,v=0.071>0.05),对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分布也存在显著差异(p<0.001,v=0.077>0.05)。就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东部地区的高中生对“自由”的认同度高于中部地区的学生约6百分点,高于西部地区的学生约3百分点;中部地区的高中生对“平等”的认同度高于东部地区的学生约7百分点,高于西部地区的学生约4百分点(见图9)。在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中部地区的高中生对“诚信”的认同度高于东部地区的学生约6百分点,高于西部地区的学生约4百分点;东部地区的高中生对“友善”的认同度高于西部高中生约4百分点(见图10)。

(2)不同地区的高中生在传统美德、公共道德、个人美德上的价值认同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高中生对传统美德的认同存在显著差异(p<0.001,v=0.088>0.05)。有趣的是,在以“孝敬父母”为主导的价值格局中,中部地区高中生对“孝敬父母”的认同度高于西部地区高中生约13百分点,高于东部地区高中生近8百分点(见图11),差距相对悬殊。

不同地区的高中生对公共道德的认同存在显著差异(p<0.001,v=0.091>0.05)。最为明显的是东部地区的高中生对“不影响他人”的认同度高于中部地区的高中生近9百分点,高于西部地区的高中生约7百分点(见图12);西部地区的高中生对“廉洁奉公”的认同度高于东部地区高中生约7百分点。而中部地区的高中生则最认同“按规则办事”的价值观,29.46%的学生选择了这一选项。

不同地区的高中生对个人美德的认同存在显著差异(p<0.001,v=0.090>0.05)。最明显的是中、西部高中生认同“勤奋”的人数均超过了总人数的34%,而东部地区的高中生认同“勤奋”的所占比例约28%。对于东部的高中生而言,他们对“自省”的认同程度要高于中部高中生约7百分点,高于西部高中生4百分点(见图13)。

3. 价值观念的生活满意度差异

(1)对生活不满意的高中生对“自由”的认同程度远高于对生活很满意的高中生;对生活很满意的高中生对“爱国”的认同程度远高于对生活不满意的高中生

首先,不同生活满意度的高中生对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存在显著差异(p<0.001,v=0.071>0.05)。其中,对生活不满意的高中生对“自由”的认同程度高于对生活很满意的高中生约7百分点,且随着生活满意度从很满意到不满意的逐级降低,认同“自由”的人数比例在增加,与之相反的是,认同“平等”与“法治”人数比例在随之减少(见图14)。其次,不同生活满意度的高中生对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存在显著差异(p<0.001,v=0.087>0.05),最为明显的是,对生活不满意的高中生对“爱国”的认同度要低于对生活很满意的高中生约12百分点(见图15),且随着生活满意度的逐级降低,认同“爱国”的人数比例在明显减少,与之相反的是,认同“友善”的人数比例在随之增加。

(2)对生活不满意的高中生对“不影响他人”的认同程度远高于对生活很满意的高中生;对生活很满意的高中生对“孝敬父母”的认同程度远高于对生活不满意的高中生

不同生活满意度的高中生对传统美德的认同存在显著差异(p<0.001,v=0.074>0.05)。最明显的是,对生活不满意的高中生对“孝敬父母”的认同程度低于对生活很满意的高中生约14百分点,且随着生活满意度的逐级降低,认同“孝敬父母”的人数比也在逐渐减少(见图16)。不同生活满意度的高中生对公共道德的认同存在显著差异(p<0.001,v=0.083>0.05)。其中,对生活不满意的高中生最看重的价值观念是“不影响他人”,比对生活很满意的高中生高出近13百分点(见图17),说明对生活不满意的高中生更认同消极的公德观念,且随着生活满意度的逐级降低,认同消极公德观念的人数比在大幅增加。相反的是,随着生活满意度的逐级降低,认同“正义”“按规则办事”“廉洁奉公”的人数比例有所下降。

四、结论与讨论

(一)公德多元分散,私德统一集中

调查发现,高中生在国家层面与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出较为多元的价值状态,在公共道德方面高中生的价值观也表现出正义、按规则办事、廉洁奉公三元分立的局面。可以说,对国家层面、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共道德观念的调查,涉及广义的“公德观”。在传统美德观念的调查中,“孝敬父母”是具有绝对统治力的价值观念,在个人美德中“勤奋”成为相对主导的价值观念,“孝敬父母”与“勤奋”实际上都属于“私德观”的范畴。从上述分析来看,可以佐证“高中生公德观念多元分散,私德相对统一集中”的假设。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当代中学生的价值观念趋向多元、追求自由,但本研究的结果似乎与这一观点有所不同。钟涨宝等人的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对子女孝顺程度的评价较高,并没有出现所谓“孝道衰落”的迹象[14]。王定华的研究发现,“孝顺”被学生视作做人最重要的道德品质,而爱国、敬业等道德品质的位置则相对靠后[15]。无独有偶,陈志科的调查也发现,中学生最看重的是家庭亲情[16]。因此,我们推断高中生在关乎个人与家庭的私德上有普遍的价值认识,某些传统美德得到了较好的继承,但是在涉及公共生活的价值观上则表现得相对多元。这种价值表现实际上符合人性的一般规律,即人总是先将自己与亲近之人的幸福视作最为重要的,因此也更容易形成统一的价值认识。但问题在于每个人除了有自身生活之外还必须要与他人生活在一起,必须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高中生作为国家公民,应该具备相对统一的公共价值理想、公共道德关怀,只有这样,奋斗目标才更明确,青年的力量才能汇聚到一起。

(二)男生更看重自由,女生更看重和谐、向上

有研究发现,女性与男性在国家认同等维度上的差异非常显著[17],大学生对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18]。本研究发现,高中男、女生价值观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和谐”“自由”“向上”的认同上,其主要表现为男生更加认同“自由”的价值观,而女生则更认同“和谐”“向上”的价值观。柯尔伯格的学生吉利根通过对女性的访谈研究发现,男性与女性存在不同的价值偏好,男性追求公正而女性更在乎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提出了女性价值追求的“另一种声音” [19]。而男生关注“自由”可能与所谓的男性气质有关[20]。比如,中国传统中有“大丈夫不拘小节”“逍遥洒脱”“放浪形骸”的文化,这种社会文化倾向可能会塑造男生的“自由”观念。但是,根据马哈利克等人的观点,固执地遵从特定男性气质的人可能会表现出更危险的行为,以及过度追求自由、喜欢冒险、强调权利的偏激价值倾向[21],这就需要高中德育工作者对男生的价值观状态给予必要的关注,谨防其产生偏激的价值观念。

(三)经济发展水平可能是导致价值观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

林语堂曾语“南北方人民的态度、脾气、理解各个不同,显然有迹可循” [22]。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来看,不同地域的高中生对“自由”“不影响他人”“勤劳节俭”“勤奋”等观念的认同仍然存在明显差别。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东部地区经济基础与物质条件相对更好,因此学生们具有追求自由的条件,相反,中、西部的学生更为渴望平等。这也导致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的学生对“勤劳节俭”的认同程度明显高于中、东部地区的学生。在公共道德观念上,东部地区的高中生将“不影响他人”看得更重,这与市场经济逐利的道德观念相吻合,即“法不禁止即自由”,只要不影响他人就可以追求自我利益的实现。同样,中、西部地区的高中生比东部地区的高中生更加注重“勤奋”对于个人美德的提升作用。这些都从侧面说明,经济发展程度可能是导致地域价值观差异的潜在变量,也就是说,步入商品经济时代后自然地域或许不再是造成群体价值观差异的主要因素,经济地域成为造成高中生价值观差异的关键因素。

(四)对生活不满意的高中生表现出更为消极的价值观状态

许多研究证实了价值观念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一种相关关系[23]。本研究发现,生活满意度较低的高中生表现出以下两个特征:首先,追求“不影响他人”的消极“自由”;其次,在“孝敬父母”与“爱国”上表现相对消极。对生活不满意的高中生更重视消极“自由”的价值,这背后有十分复杂的原因,一种可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心态导致对生活不满意的高中生更在乎自己的幸福安危,对于他们来说能够守住不影响他人、不给他人添麻烦的底线已经不易,因此其价值观更体现“消极不作为”的义务而非“积极作为”的义务。另一种可能是,对生活不满意的高中生渴望个人自由不受限制,渴望由个人自由意志主宰生活,因此更加认同自由的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对生活不满意的高中生家国观念相对淡薄。虽然本次调查呈现出这样的结果,但不能简单地认为对生活不满意的学生其家庭观念、国家观念存在偏离,这二者之间究竟存在何种关系还需要继续深入探究。

五、德育对策

(一)将高远价值观近身化,充分发挥校外教育优势

高中生的价值观表现出公德相对多元分散,私德相对统一集中的趋势,也就是说,对高中生而言,涉身的、具身的价值观更容易引发统一认识,较为宏大的、离身的价值观则不容易引发价值共识,这种价值观现象对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根据高中生价值观的问题表征,帮助学生树立起远大的、公共的价值观念是价值观教育的重中之重,这就意味着将“离身”的价值观“近身化”是价值观教育收获成效的关键。

首先,教育工作者应该成为公共道德观的践行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做榜样。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模仿与学习的重要他人。一些相对宏大的价值观念必须有一定的载体才能实现,而教师则是承载公共道德、国家意识的重要枢纽。宏大高远的价值观正是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成为能够感化学生、陶冶学生的东西。只有教师将观念转化为切实的行动,践行“公正”“平等”“爱国”等价值,学生才有可能建立起高远的价值追求。其次,价值观教育要依托真实的生活场,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优势。调查发现,高中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主要来自校内标语以及校外其他途径,而非教师的讲解,这说明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可能不在于讲授,而在于个体真实的生活经验,因此,校外教育在高中生价值观教育上能发挥更多力量。学校教育应与校外教育联合形成教育合力,鼓励学生走进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公共事业教育等系列校外教育场馆,鼓励学生参与校外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高远价值观的理解与体悟,拉近学生个体经验与宏大价值观之间的距离。

(二)通过协商参与培养学生的公共道德观念

高中生对国家与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相对多元的,在关于公共道德的调查中也表现出这种特征,即没有形成主导性的公共道德观念。要真正地培育学生的公共道德观念,首先要求学校正视、重视价值观教育,始终将育人摆在突出位置。价值观教育的关键不在于让学生背会、答对,而在于建立起统一的价值追求与理想。为此,教育者要放弃填鸭式教育,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价值反省与澄清,支持学生对价值问题进行理性讨论,引导学生在自主判断的基础上理解公德的价值。其次,公德培育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协商与对话中来。只有“通过与实际的接触,参与式学习,为学生提供真实、鲜活的经验,刺激学生去思考有关民主、人性、社会公平等议题” ,学生的价值认识才能朝着更高的阶段发展[24]。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议事委员会、师生协商大会等,鼓励学生参与到与自己相关的公共事务之中,在对话与协商中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与责任意识。最后,要扩大民主实践范围,鼓励学生参与到基层群众事务的治理中来。要鼓励高中生向居委会、村委会建言献策,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与公益事业,邀请学生监督公共事业的运行与落实情况,这将有助于其公共道德观念的养成。

(三)秉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展教育活动

本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具有人口学差异的学生可能存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这对教育者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因为这意味着用一种方式、一个模子来教学生的做法可能是行不通的,价值观教育要收获成效必须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首先,男、女生的价值偏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应该有所侧重地开展价值观教育。对于男生而言,应该引导其深刻认识自由的本质及其限度,理解法治对于文明社会建立的价值与意义。对于女生而言,则应该将价值观教育的重点放在如何突破关系束缚,实现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人格的发展上,培养更加积极的价值观念。其次,在对生活满意度低的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尤其要注意价值归因指导。比如,对生活不满意的学生对自由的认同度较高,教师必须要深入了解其自由观念是否积极健康,谨防出现极端自由的越轨行为。对生活不满意的学生对爱国、孝敬父母的认同度相对较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其生活状态进行积极的价值归因,防止学生把对生活的不满简单地归结到国家与父母身上。教育部门以及社会福利部门要利用心理與物质手段切实帮助学生走出生活困境,帮助学生树立起积极正确的人生观。最后,因为学生的价值观念存在地域性群体差异,所以价值观教育应该因地制宜、因地施策。价值观教育与数学、物理教育不同,其人文性、伦理性特征十分明显,只有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文化特点,深度开发当地的德育资源,依托有利的、熟悉的文化阵地来开展价值观教育、才能事半功倍。要重视价值观教育本土化、在地化研究,将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国家课程结合起来统一发力,既要保护好、弘扬好当地优秀的价值观念,又要树立起统一的意识形态与国家观念。

【参考文献】

[1] 杨晓慧.中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调查与比较[J].教育研究,2022,43(03):97-109.

[2] 罗纳德·英格尔哈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244.

[3] 胡建国,董景亮.中国公众生活满意度状况及影响因素[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0(01): 137-144+160.

[4] 沈潘艳,辛勇,高靖,等.中国青少年价值观的变迁(1987-2015)[J].青年研究,2017(04):1-10+94.

[5] 李炜.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变化和差异[J].青年研究,2021(03):16-30+94.

[6] 田丰.优秀文化记忆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39(03):79-86.

[7] 徐浙宁.“90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及其影响因素[J].当代青年研究,2017(02):24-30.

[8] 魏晓文,修新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因素与培育对策[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05):96-104.

[9] 郭曰铎,张荣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与践行意愿影响因素调研[J].理论学刊,2016(01): 108-114.

[10] 王洪,岳童,符明秋.从情感认同到自我认同:价值观认同的内隐实验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21(05): 64-73.

[11] 陈艳飞.“基础”课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构思及实践路向[J].湖北社会科学,2021(04):163-168.

[12] 陈庆国.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评价体系研究[J].江苏高教,2021(02):103-107.

[13] 卢谢峰,唐源鸿,曾凡梅.效应量:估计、报告和解释[J].心理学探新,2011,31(03):260-264.

[14] 钟涨宝,李飞,原春辉.期望、获得支持对农村子女孝评价的影响——基于湖北省红安县340农户的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3):74-84+157-158.

[15] 王定华.我国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再调查与再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16(01):18-24.

[16] 陈志科.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基本判断——基于2011年全国中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科学,2013,29(03):53-59.

[17] 杜声红.企业青年的人口学特征与价值观[J].中国青年研究,2017(08):14-21+13.

[18] 赵雷,陈红敏.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结构[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37(06):61-67.

[19] 卡罗尔·吉利根.不同的声音 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M].肖巍,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7.

[20] 蒋旭玲,吕厚超.男性气质:理论基础、研究取向和相关研究领域[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07):1040-1051.

[21] MAHALIK J R, TALMADGE W T, LOCKE B D, et al. Using the conformity to masculine norms inventory to work with men in a clinical setting[J].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5, 61(06):661-674.

[22]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17.

[23] 邢鹏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与培育对策调查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02):117-124.

[24] 王世伟,黄崴.参与式公民学习——香港公民教育政策的新动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04):87-92.

Survey on the Value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Moral Education: Analysis of 13,614 Samples in High Schools

LI Zhan-biao1, ZHAO Jin2

(1.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2.Nanto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of Tourism)

Abstract:A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a total of 13,614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seven administrative regions across the country, using the Chinese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Questionnaire. It shows that more than one quarter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do not fully understand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and the paths for them to acquir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relatively diverse; high school students have formed a relatively unified understanding of values tha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personal lives, but have failed to form a cohesive consensus on values in society or at the country-level; there are gender, regional, and life satisfaction differences in the value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esponse to the above issues, the article suggests to internalize those high and distance value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after-school education; to encourage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give suggestions to neighborhood and village committees, and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volunteer services and public welfare undertakings, cultivating public moral concepts through consultation and participation; to carry out education activities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of teach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while adapting to local conditions to fully consider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groups, so that value education can rely on their favorable and familiar cultures.

Keywords: High School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Socialist Core Values; Traditional Virtues; Public Morality; Personal Virtue

(責任编辑:魏 一)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国家一般项目“新时代儿童格局培育的时空路径研究”(项目编号:BEA210111)。

猜你喜欢

公共道德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身边的传统美德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基于政府导向的公共道德价值体系构建路径探析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弟子规》与传统美德研究中心简介
社区公共道德建设研究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中公共道德比较研究——兼论中美文化产品争端案中公共道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