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标 思考并实践
——应用“可视化”资源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的逆向思维力

2023-09-06胡逸然

小学生 2023年7期
关键词:思维力逆向可视化

☉胡逸然

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课程理念”部分中,增加了“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1]、“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等要求。在新“新课标”中,同时明确了“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形成具有整合性、关联性、发展性的单元育人蓝图”。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也日益凸显。教师们积极参与到单元整体教学的尝试和实践中,力图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有效进行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2]。

一、英语阅读教学彰显“可视化”价值

文学作品的美学标准,是杰出的作品具有向着不同年龄阶段读者的不同层面同时敞开的鲜活肌底。在小学英语课堂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追寻阅读材料的美学意境,可从四个维度的目标入手:情节与大意;人物与细节;主旨与思想;文体与风格。

不难看出,上述任何一个维度的目标都是环环紧扣、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如若学生只能达到理解阅读材料大意和细节,但是缺乏对文本情感态度的理解,也只是做到了泛泛而读,很难有阅读能力的提升。利用“可视化”阅读的策略可以使得这四个维度立体地向学生铺陈开来,使课堂的阅读教学达到一种接近理想的状态。教师易教,学生乐学。教师也可借助“可视化”工具,引导学生透过形象化的展示直达主题,结合课堂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大幅提升课堂的效率和质量。利用“可视化”阅读,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对阅读材料形成想象画面的能力,会参考文本内容,会调动各种感官能力,会激活有关的背景知识,因此能加深对故事或情节的理解。

二、“可视化”资源赋能,逆向思维力培养

“融会贯通”一词出自《朱子全书· 学三》:“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於此。”该词的意思是指将各方面的知识或者是道理融合贯通起来,从而得到系统的理解。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知识积累过程不是“纳入”,而应该是“融入”。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提高的前提。“融会贯通”是对学习者的要求,也是在学生知识习得和教师信息传递之间的一种恰如其分的契合感,它在知识体系中起到了黏合剂的作用,使学生的知识内化,稳定而扎实,书到用时,游刃有余。

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实现融会贯通,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正向输出,更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力,大刀阔斧地活用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语篇中的深层含义。逆向思维即是反向思考问题,反向一般即是从结论或结果出发,推理分析讨论,最后一样登堂入室,甚至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实际上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以“出奇”去“制胜”。在英语学习中,教师更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回头观望”,将所学、所思与所感,有效形成体系,告别思维定式,打破常规,最终提高学生知识提取和联想能力。现阶段,大多数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的铺陈还是以正向思维为导向,课堂活动大多以“老师设问,学生应答”的形式展开,很难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学生因而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逻辑思维也没法得到相应的提升。而逆向思维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这一块就显得尤为关键。英语素养的综合提升不仅需要“直给”的形式,更是需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以提升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创设高效的“活动型课堂”,以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不断冲击学生的固有思维,从而引导学生调度单元已有知识,更新单元整体知识架构,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三、借道资源“可视化”,逆向开启思维之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正确利用图像和影音等具象的“可视化”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感知课堂阅读教学中的趣味性、故事性、思考性及感染性。与阅读材料中晦涩干枯的英语单词和语法比起来,“可视化”资源可以更加吸引到孩子们的注意力。概念导图、流程图与结构图等直观形式,将内容串联起来,教学目标嵌入进去,一“图”引来百花开。

随着教育改革的需求以及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课本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升的需求,学生需要透过不同的、阶段性的阅读材料,来培养对英语这一门语言的敏感性,进而提升其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教师需要突破知识架构的正向逻辑来设置问题,融入逆向思维力的培养,以音、形、意的课堂小目标为导向,引导学生反推出语篇中的细节、语法的重难点以及生词的搭配,将碎片化的知识通过来回地推磨,深刻地教授到学生的脑海。

(一)课前准备:整合“可视化”资源,促进多维阅读

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阅读的内容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与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我们教师应当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与网络信息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1.以图带读,逆向再现课本故事

在课前,教师应当做好充足的功课,将适合指导学生深度阅读的课文故事挑选出来,以图带读。结合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和课堂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逐步读懂课文内容,掌握当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点。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利用课文中出现的图片进行阅读指导,有效加深学生对课文不同角度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和逆向思维力。

例如,译林版五年级下册Unit3《Asking the way》这篇相对抽象的课文,课堂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在学习后,学会如何用英语问路和指路。在陈述文本中出现的路线时,教师就可以借助课文中出现的地图,将抽象的文字内容通过图片直观地展示出来,通过阅读逆向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站在第三人称视角,快速地厘清课文脉络,找出正确的路线图,提高学生整体思维力,让学生从“学什么”迈向“喜欢学”。

2.巧借绘本,拓展阅读思维空间

鉴于绘本自身图文并茂的特点,小学生在阅读英文绘本的同时,可以充分开发其创造力、理解力、想象力和思维力。每一本英文绘本背后都有一个生动鲜活的故事。配合着明艳的色彩以及简洁凝练的语言,使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地去阅读书里的故事。英语绘本也可以作为知识拓展的途径,巩固与提升学生在课本中已经教授的知识点。所以,在挑选相应绘本的时候,教师要注意与课本内容有所关联。在课堂中指导绘本阅读的时候,教师可通过书上的图片,二度创作,即创设故事情境逆向设置问题,让学生置身于绘本本身塑造的情境中,引发学生与故事情节的共情。

3.利用有声读物,丰富阅读学习体验

从婴儿呱呱坠地开始,就开始了人类模仿声音的旅程。第一次喊“爸爸”、第一次叫“妈妈”……每一次的牙牙学语都来自人类对外界声音的模仿。由此得知,语言学习的根是听和说。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以及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有声读物伴随着网络出现在了大众视野。由“听”及“思”,有声读物不仅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更是将阅读文本跃然耳边,引发学生的二度思考和追忆,反向思考文本深意。

(二)课中实施:绘制思维导图,提升阅读素养

提到“可视化”阅读,就不得不提思维导图。作为一项基本的“可视化”工具,思维导图的展开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厘清文章脉络,并加深模块记忆,帮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解构阅读材料中盘根错节的内容和前后关系,最终促使学生逐步解码字、词、语,进而可以深度思考阅读材料背后的意义。在分析阅读材料时,教师应当将单元不同语篇的主题内涵和思想大意精炼提出,从“结果”寻找“问题”,反向规整内容。在课上,教师可以利用时间轴、问题云、多重流程图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找到单元内核和关键环节。

1.时间轴

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导读时,可以将时间线清晰地列出来,从时间词条出发,将细小的语法和生词词组通过图片感知或听力材料反推出来。教师也可利用时间轴进行统整性地发问,例如,在译林版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8《At Christmas》一课中,教师可以清晰地将时间节点通过图示的形式列出来,在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时,更是可以加强逆向思维的传递,从而反推出圣诞节时间点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

2.问题云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时常会用到“5W——what,why,who,where,when”问题模式来分析故事或对话类型的课文。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巧妙利用这个“5W”让学生反向提出关于课堂内容的问题,再将答案通过阅读理解的形式推出来。在译林版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6《My e-friend》中,主人公Peter 的国籍、爱好、年龄、喜欢的科目与喜欢的课后活动都可以借助学生的反向思考问出相应的问题,这也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篇对话型课文的理解,加快学生的学习进度。

3.多重流程图

多重流程图是流程图的更新,它的设置是为了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在英语写作课中,可以采用多重流程图帮助学生整理事情的大小细节和前后逻辑,而不是流于形式,只做流水账式的记录,使作文变得有条理、有层次、有深度。一些学生在归纳总结时只能大致写出一点碎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大纲类型的词条引出,再将细节进行补充,活化单元写作,写出新意。以五年级下册unit7《Chinese festivals》作为参考,学生在写自己最喜欢的节日时,也可以将主题词提出,反之将细节丰富化,逆向思维自然融入,学生的联想能力也可以得到逐步提升。

(三)课后总结:量化阅读数据,升华阅读情感

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要通过采用多元优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在完成英语阅读任务后,教师更要引导学生通过量化的方式方法,与学生共同见证阅读的成效,也使学生在开展下次阅读任务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有图可依,更是增加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1.阅读收获表

教师在学期开始时可以组织学生绘制阅读收获表。在一学期结束完成不同书目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来填写完成阅读的时间节点、书名、出版社、作者等信息,并让他们摘录自己在英语阅读材料中最喜欢的一句话写在收获表里。这样的阅读收获表可以见证孩子们阅读之路上的成长,也为他们的英语阅读选择提供了一个“可视化”信息,助力教师构建课堂阅读共享平台。

2.阅读分享树

在教室的墙面上,老师可以张贴一张阅读分享树,让小朋友们把自己喜欢并读完的英语阅读书名用树叶的形式张贴在树上。借助这一方式可以促进班级内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改善整个班级的英语阅读风貌。

四、结束语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言的学习有时候会是枯燥的,这或许会让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使教师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可视化”的阅读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教师应当把自己的知识转化成一种更易于学生理解的形式。语言不能表达清楚的地方,“可视化”的形式会让学习过程更具有穿透性,让知识体现出其真正含义。千教万教,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仍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主线。逆向思维意识融入,活动设计前戏做足,无疑开阔了教学视野,丰富了思维模式,从而使教学过程华而“有”实。

猜你喜欢

思维力逆向可视化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逆向而行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再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力的培养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测一测你的思维力
创新思维力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