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新媒体记者新闻采访创新路径
2023-09-06王晓波
□王晓波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新媒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广电新媒体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应秉承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理念,对采访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优化,为观众提供更为完善、更受大家喜爱的新闻。
广电新媒体记者要想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新闻采访,首先要有积极向上的思想理念,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优势采集与发布所需的新闻内容,可以将新闻内容以文字、视频、音频或几种组合等形式呈现出来,提高新闻传播的丰富性、创新性,使得观众乐于观看新闻内容。
一、新媒体时代对广电新媒体记者采访工作的新要求
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传播渠道和传播路径越来越多样化,而公众除了可以利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获取新闻资讯以外,还可以在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得到自己需要的新闻信息。可以说,新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丰富了公众获取新闻资讯的方式,让新闻信息的获取与传播的便捷度变得越来越大。虽然对于民众而言,这种方便快捷的信息生产与传播形式使新闻信息的获取变得触手可及,但却使传统媒体的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是浴火重生还是灰飞烟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统媒体的行动。转型升级是传统媒体浴火重生的关键,而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新媒体记者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很多传统媒体比如广电媒体及时把握了发展机遇,并把新媒体技术引入工作中,打造了新媒体平台,为自身注入新鲜血液,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但不可否认,新媒体时代对广电新媒体记者采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具体有以下几点:
1.新闻采访效率更高
对于新闻而言,时间就是生命,因为只有能快人一步才可以体现出新闻的时效性。新媒体记者作为信息采集的主体,其工作效率直接决定了新闻信息的时效性。只有那些能第一时间发布新闻信息的媒体才能瞬间“引爆网络”,吸引民众的眼球和持续关注。当然,遇到未能通过一次报道解决问题的情况,记者还应该持续关注,维持新闻热度的持久性。
在民众心目中,那些总是能第一时间把热点新闻发布出来的媒体往往更具实力,这里的实力不仅代表着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公信力,同时还代表着媒体的“硬实力”与“软实力”。新闻信息就像一种快餐文化,能满足民众短暂的精神文化需求。快餐文化的精髓在于“快”,因为只有快人一步才能让民众成为媒体的“铁粉”。竞争与合作是媒体行业的常态,但更多的时候不同媒体之间存在竞争的关系。
鉴于此,新媒体记者采访新闻的效率高低其实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媒体在一次次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成败。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出,新媒体时代对广电新媒体记者新闻采访效率提出了新要求。
2.采访内容与形式更具多样性与创新性
不同的采访内容与形式往往会产生不同的采访效果。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民众对新闻信息的包容性、开放性、多样性和创新性要求越来越高,而他们作为新闻信息的受众,在新闻质量和新闻价值的评价上更具话语权。根据受众的实际需要去采集新闻信息是保证新闻信息具有可读性的关键。新闻点击率能表现出民众对这类新闻信息社会关注度的大小。很多新闻信息来自于大街小巷,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投影。
在自媒体时代,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民众自发成为“业余记者”,把自己身边发生的新鲜事分享给其他新媒体用户,而这些事很可能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不仅如此,一些民众也逐渐转变思想,大大方方面对记者的镜头,敢于大胆地向记者阐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把记者的采访视为在其他人面前表达自我和表露心声的机会。
不仅如此,由于媒体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还有很多民众会主动寻求记者的帮助,希望能在媒体的帮助下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面对众多受访者,广电新媒体记者要突破传统的新闻采集思维的限制,既要学会主动出击,还要利用好各种社交软件,在民众需要通过媒体解决民生等问题时,积极施以援助之手。当然,在采访的过程中也要遵守相应规则和原则,坚决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总而言之,记者要学会采用多样化、创新性的采访手段和形式,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的采访原则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实现掌控社会舆论导向、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的目的。
3.采访内容更有广度与深度
受到新媒体的影响,民众在信息传播活动的自我定位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过去单方面接受信息的受众逐渐转变成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这就意味着新媒体记者要转变对民众的看法,不能像过去那样把他们仅当成信息的受众。换句话说,广电新媒体记者应该加强与民众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甚至应该把他们当成同行,这样才能获得更多信息线索,更全面细致地了解新闻事件的始末,从而最大程度地延伸采访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广电媒体的采访内容通常会在全社会范围形成社会反响,而且由于民众的年龄阶段、文化程度、职业、服务领域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他们感兴趣的新闻话题往往千差万别。因此,新媒体记者要有意识地丰富采访内容来满足不同民众的实际需求。当然,只有广度而缺乏深度的新闻报道同样难以吸引民众的眼球,这种没有深度的新闻报道就像龙卷风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完全是昙花一现,难以在社会上引起持续的关注。这就显露出深挖新闻内容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跟踪报道是挖掘信息深度的有效方法,因为很多时候,即使有媒体的参与和关注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帮助民众解决问题。民生问题大于天,很多民众对民生问题很容易产生共鸣,而且他们不仅关心事件的起因与过程,同时更关注事件的最终处理结果。因此,媒体记者应该秉承有始有终的报道原则,通过跟踪报道来满足民众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因为只有这样,广电新媒体记者才能更好地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将事件的全貌展现给民众,让民众能详细具体地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避免他们被谣言误导而做出过激行为。
二、广电新媒体记者新闻采访的创新路径
如今,很多广电媒体在大力推进媒体数字化发展,为推动行业发展筑牢技术根基。结合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广电媒体向着智能化发展、数字化转型迈进,探索智能化的全媒体内容生产、智能交互、沉浸式体验、智能媒资管理、智能媒体综合治理等,加强数据管理运营,通过技术赋能媒体业务模式革新、重塑用户连接,从“融媒体矩阵”迈向“智媒体矩阵”,驱动更深层次的媒体融合创新与变革。
新时代不仅为广电新媒体未来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也对新媒体记者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顺应现代媒体发展潮流是提高广电新媒体竞争力的关键,尤其是新媒体新闻信息来源广、传播速度快的先天优势更使民众对各种新媒体软件爱不释手。从广电新媒体记者的角度来讲,他们既要坦然接受新媒体给传统媒体造成的巨大冲击,同时还要以新媒体作为打破自身发展瓶颈的利器,创新新闻采访形式,用更优质的新闻信息吸引受众。与此同时,广电新媒体也应该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提高新媒体记者专业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服务受众。
1.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
新媒体技术为新闻记者提升采访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新闻信息有较强的敏感性是新闻记者挖掘高质量信息的前提条件。新媒体已经成为很多民众传播新闻信息的平台,广电新媒体记者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在浏览民众生产、分享的信息时做个头脑清醒、理智的有心人,不能做“吃瓜群众”。事关民生无小事,民众更关心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这些事更容易引发他们思想与情感上的共鸣。如果广电新媒体记者能主动联系这些信息的生产者,并热心帮助他们,就很有可能获得更多第一手新闻素材,延伸新闻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高新闻的质量。新媒体不仅能给广电新媒体记者收集新闻信息提供平台,而且还能为新闻信息的传播提供丰富的渠道。新闻信息的社会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由传播速度、传播渠道决定。试想一下,如果仍然单一采用报纸这种传统媒体传播新闻信息,那么其影响范围可能仅限于有阅读报纸习惯的群体。现代绝大多数受众更倾向于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得新闻信息,尤其是民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更是让报纸这种传统新闻传播方式暴露出缺陷。
但新媒体则不同,其得天独厚的新闻传播方式与迅疾的传播速度是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所以,广电新媒体记者要学好新媒体技术,让新媒体成为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通过新媒体扩大新闻信息的影响力。
2.转变采访观念
新闻采访并不是简单地把话筒放在对方面前,然后听对方讲话,这种采访观念已经过时。有效采访是获得高价值新闻的前提,广电新闻记者要转变采访观念,采用更有效的采访方式。“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对人物采访之前,广电新媒体记者应该做好采访前的功课,既要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采访方式,同时还要拉近与对方的关系,要把对方当成朋友,而不是简单的工作关系。绝大多数采访对象在面对记者采访时都显得比较拘谨,记者应该尊重对方,并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绝对不能恶意提问,以损害他人隐私或利益为代价去博眼球,否则记者将难以在这个行业生存下去。只有让采访对象感受到来自广电新媒体记者的真心实意,他们才可能打开心扉与记者深入交流,从而让记者采集到独家新闻。记者要有情感、有思想、有道德操守,不应该像冷冰冰的机器那样,只会机械性地将采访对象的话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这种没有融入情感的新闻报道很难让受众在思想和情感上产生波澜,而新闻信息也仅是毫无生机的文字而已,并不能为受众提供一场视觉盛宴。所以,转变采访观念就成为广电新媒体记者采访方式创新的基础。
3.提高记者专业能力
记者对广电新媒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打造专业化、现代化的新媒体记者团队是促进广电新媒体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各媒体新闻信息的收集渠道越来越多。比如,广电新媒体可以利用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收集民众提供的新闻信息,并借助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智能技术等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和整理,最后将其发布出去。这种“工业化”的新闻生产看似节省了人工成本,并提高了新闻生产效率,但新闻信息的质量却难以得到保证,而且新闻的深度往往不尽如人意。众所周知,要想得到有深度的新闻,就必须有记者深入现场采访并持续挖掘新闻信息。有深度、有内涵的新闻报道才会发挥更大价值作用,那些只追求新闻广度而忽视新闻深度的新媒体记者很难在记者行业获得成功。当然,要想生产出高价值、高质量的新闻信息,广电媒体应该专注于提高广电新媒体记者的专业能力,比如语言表达与文字表达能力、与人交流能力、现场发掘有价值信息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只有提高这些专业能力,才能保证广电新媒体记者在媒体行业走得更远。
4.培养记者创新意识
现代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创新性、多样性、趣味性、时效性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创新性。人的行为受思想、观念和意识的影响,对于广电新媒体记者而言,培养自身创新意识是实现采访工作创新的前提。当然,创新意识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对广电新媒体记者的习惯、专业素养、毅力和自信心都有较高的要求。记者是广电新媒体的宝贵资源,提高他们的发展竞争力其实就相当于提高了广电新媒体的发展竞争力。广电新媒体记者应该有前瞻性,牢牢掌握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和特点,把握好未来发展方向,既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要在实践中加强练习。广电新媒体也应该加强对记者的培养培训,并保证培养培训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很多新闻线索来源于普通民众,广电新媒体记者还要学会与民众交流,在交流中寻找创新的灵感。失败是成功之母,广电新媒体记者还要坦然面对创新实践过程中的失败,并学会总结经验、教训。
三、结语
新闻采访作为广电新媒体记者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其采访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广电新媒体记者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创新采访,提高采访质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由此可见,“广电新媒体记者新闻采访创新路径”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