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摄像技术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与创新

2023-09-06□刘

记者摇篮 2023年4期
关键词:摄像师航拍摄像机

□刘 亮

一、传统媒体电视摄像的基本应用技巧

传统媒体常用的拍摄设备是广播级摄像机,它的优点是拍摄的影像质量高,工作性能全面,并且能够适应各种拍摄条件,但这种专业摄像机需要摄像师具有较强的手动操控能力,对于外在的照明环境和光影条件要求较高,对一些指标要求较为苛刻,如照明强度、色温等。摄像师在拍摄过程中通常采用较大尺寸的影像拍摄设备来提高性能指标,这样拍出来的画面清晰度最高、信噪比最大、画质最好,但这样的设备体积较大,不具备便携性。专业的摄像师在拍摄的时候想保证画面的质量,会将设备固定在三脚架上,并且尽可能地保证画面的稳定性。哪怕是在没有携带三脚架的情况下,扛着摄像机进行拍摄也要最大程度地保证画面不那么晃。

运动镜头是指在摄像过程中,通过摄像机机位、拍摄角度以及焦距等因素调整变化,来完成拍摄的过程。运动镜头主要通过摄像机的外部运动来体现,具体地说,就是“推、拉、摇、移”等运动镜头的拍摄手法。

1.推镜头

推镜头是指画面逐渐向被摄体靠近的镜头,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不断地向被摄体靠近,通过摄像机位置距离的改变完成拍摄;二是转动镜头焦距,不停地拉近画面从而完成拍摄。使用推镜头时,拍摄画面的景别范围会由大到小,画面上主体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推镜头能够将拍摄主体从周围环境中逐渐剥离出来,起到一个强调突出的作用,同时它还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代入感。例如,在本溪市党代会直播时,导播会让主机位把镜头推至会场背景中央悬挂的党徽上,这就要求摄像师在拍摄时应该保持拍摄的平稳与节奏速度,注意画面的起幅与落幅位置,并且要找准画面中着重强调的拍摄对象及表现意义。在推进镜头的过程中,要注意与画面内部主体节奏一致,同时,也要时刻保持拍摄主体在画面结构中的中心位置。

2.拉镜头

拉镜头是指通过摄像机位置距离的变化,不断地远离被摄物,使画面逐渐远离被摄体。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拉镜头;二是转动镜头焦距,把画面从被摄者身上移开。采用拉镜头时,拍摄景物从小到大,画面中主体所占比例逐渐缩小。拉镜头可以把主体和周围的关系表现出来,通常会用于转场或是结束性镜头。

3.摇镜头

摇镜头是指在拍摄时,摄影机本身的位置保持不变,将所拍摄的画面横向或纵向旋转,以脚架或拍摄者本身为中心点,围绕这个中心拍摄。摇镜头在拍摄时,它的焦距或景别并不会改变,但它可以最大程度地捕捉被摄物体的画面,通过转动镜头的方向,使背景空间呈现得更加宽广。例如,在拍摄文艺晚会时,经常会有独唱歌手入画、出画的横摇镜头,更有后排伴舞人群的横摇镜头,这样可以展示拍摄主体的形态与空间的关系,最大化地捕捉拍摄视野,调动观众视觉注意力的起伏变化。在拍摄摇镜头时一定要注意拍摄速度的均匀变化,同时要注意与画面中表现的内容相呼应。

4.移镜头

移镜头是指摄像机的焦距不发生改变,在运动过程中改变摄像机的机位,对拍摄物进行跟随性拍摄的方式。移镜头一般有几种方式,比如横向移动、升降移动等。其中横向移动是摄像机跟随被摄对象做左右移动,升降移动是竖直方向的上下运动。移镜头在表现大场面、大景深、多场景的复杂画面上具有独特作用,可以呈现出气势恢宏、磅礴的画面效果。例如,在拍摄全市升旗活动时,千余人的方阵整齐地排列在市政府广场上,采用广角镜头并确保被摄体时刻处于画面景深的状态下进行拍摄,同时在拍摄时注意随时调整画面焦点,这样拍摄出来的升旗活动画面远比现场还震撼。

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根据画面中拍摄对象的变化,及时调整外在拍摄的角度、景别、焦距等因素,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实现镜头画面的变化。但对于专业的电视摄像而言,判断一个运动镜头拍摄得好与坏,不是看它运动得是否流畅,而是要看摄像师让其运动的初衷是什么,例如一个摇镜头,重要的不是摇得匀与不匀,而是摇的动机是否深刻、是否贴近主题。受限于广播级摄像机的大而笨重及三脚架、摇臂等拍摄配件的沉重,摄像师要想拍摄出灵活、动感的镜头几乎是做不到的。

二、数字时代摄像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像设备体积越来越小、性能越来越先进,单反相机甚至手机、360相机、GoPro水下摄像机、航拍无人机等摄像设备直接拍出来就是4K、8K的高清超高清画质。数字摄影机等各种新型摄影摄像设备的出现,更是给前期拍摄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空间,可以拍摄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角度和画面。稳定器等辅助拍摄设备的出现为拍摄运动镜头提供了方便,摄像师通过相机和稳定器就可以拍出稳定又流畅的专业效果。

1.单反相机

在数字时代,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产生全新的拍摄制作方式,而每一次的技术进步也极大地拓展了创作者的思维空间。2008 年9 月佳能5DmarkII 单反相机的出现,让高质量视频拍摄不再只是专业摄像机才能完成的,5d2已经能拍摄出1080p全高清视频了,达到或者超出广播级播出质量要求,它可以用全画幅COMS、高感光度、低噪点,拍出浅景深画面,而且比专业摄像机价格便宜很多,由此带来了相机视频的革命。

现在,佳能R5相机和SonyA7系列相机已经能拍出8K、120 帧超高分辨率画面,自动跟焦技术也被应用到相机上,使拍摄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目前,本溪电视台已经进行了高清播出系统改造,台里更是与时俱进地采购了SonyFX3电影机,并将其运用于本溪市风光宣传片《醉美燕东》的拍摄。设备的更新换代,为的是顺应数字时代发展,融媒体时代需要更高精尖的设备和更高超的摄像艺术表达技巧。

2.运动相机

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相机、摄像机,运动相机具有极高的便携性和智能的拍摄体验,智能性是运动相机的核心设计理念。运动相机放弃了传统相机对于操作技术的高需求,其智能硬件的加持,让拍摄变得更加容易。它具有超长的续航以及更加智能的自动对焦拍摄等优点,使运动画面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的追踪拍摄更利于实现。

如今,市场上热销的GoPro11、Insta360 one X3运动相机已经能拍摄4K+高分辨率画面,有着更好的电子防抖功能使画面观看起来更具稳定性。在2022年本溪市旅游宣传片《本之约·溪之恋》的拍摄中,滑雪、游泳、骑行、滑翔伞等运动镜头均采用Gopro、Insta360运动相机拍摄,使运动镜头更具代入感,为的是给观众呈现身临其境的速度与激情的体验。

3.无人机航拍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无人机航拍技术越来越成熟,其优点是安全稳定、操控方便、画质高清、安全性好和续航时间长等。无人机航拍起降受场地限制较小,可在操场、公路或其他较空旷的地面起降,摄像师甚至可以在海面上的一艘船里用手完成“接送机”的起降。

无人机航拍可以到达无法用脚步丈量的地方,因此更能接近拍摄对象,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大大提升了电视画面的观赏性。航拍无人机大疆mavic3不仅拥有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4K的细腻画质,更有7倍长焦端镜头拍摄,在无人机航拍景别单一的大而广的基础上增加了长焦镜头的局部细节,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观感。此外,大疆无人机Mavic3大师版还配有ND滤镜套装,让摄像师创作时在ND滤镜中能作出更多选择,这可以更加精准获取适当的光圈和快门速度。

2022年,本溪电视台推出了大型航拍电视纪录片《瞰本溪》,大到山川湖泊,小到博物馆里的一块精美辽砚,所有镜头均用大疆无人机Mavic3大师版拍摄,这就是数字时代摄像技术的发展带给电视工作者的创作灵感。

4.Ronin三轴手持云台

Ronin 稳定器是大疆公司为能够提供稳定流畅的影像画质,满足日常拍摄和影视制作需要的专业级或影视级作品,为摄像师研发的三轴手持云台系统。通过Ronin稳定器,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拍出稳定的高精度画面,即使安装在飞行平台上,也能做到最高级别的精确操控,处于高速飞行状态。此外,Ronin 三轴手持云台控制精度控制在0.02 度范围内,同时可以调节响应速度的快慢,使拍摄角度动静结合。Ronin稳定器配有为其量身打造的高速处理器、高精度传感器以及先进的工业级控制算法,这种辅助拍摄设备的出现使电视画面更具稳定性和流畅感。

在2022年本溪广电全媒体宣传片的拍摄中大部分采用了Ronin 三轴手持云台拍摄。片子在前期策划中就设计了无缝转场的剪辑效果,这就对摄像师前期拍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摄像师在拍摄时依托Ronin 三轴手持云台,运用“人机合一”的精湛摄像技艺,完成了运动镜头间的丝滑转场。

目前,新媒体技术正处于飞速发展中,新媒体技术在电视节目拍摄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促进传媒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有助于推动传统传媒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数字媒体拍摄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拍摄画面的清晰度,还可以延长拍摄时间。随着摄像技术的不断提高,先进的水下摄像技术和无人机摄像技术可以用在茂密的森林、深海甚至太空的摄像。同时,通过这种技术手段捕捉到的画面与镜头也十分清晰,为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打下了扎实的技术基础。由此可见,数字时代的电视节目拍摄技术能够推动媒体行业的转型升级。

三、融媒体时代用“互联网+”思维驱动电视摄像艺术创新

1.融媒体时代电视摄像应更具时效性

数字时代标志着摄像方式的新转变。

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新闻的时效性需求越来越高,新闻需要与时间加速赛跑。传统电视媒体录制播出的方法已无法适应受众的需要,越来越多的电视栏目开始采取直播的形式,这才是和新媒体融合的步调,但这对电视摄像师技术的要求也将更高。2020 年疫情来袭之初,本溪电视台迅速反应推出直播新闻栏目《战“疫”情》,每天10 时、12 时、14 时、16时四场直播实时播报疫情相关新闻。大多采取记者连线的出镜方式,这就给摄像师带来了很大的考验。在采访本溪华联超市保供百姓“菜篮子”时采取记者现场出镜的方式,笔者在现场先是观察了拍摄环境,然后构思了拍摄思路,在长达2 分钟的连线中用Ronin 三轴手持云台完成“移+摇”的长镜头拍摄,在确保新闻第一时间发出的情况下,更是对自身业务水平的历练和提升。

2.融媒体时代电视摄像应更具艺术性

在融媒体时代,摄像师要跳出传统媒体的惯性摄像思维,走出被“推、拉、摇、移”固化的思维,多看新媒体视频,打开拍摄思路,让摄像镜头更具艺术性。

①灵活应用运动镜头呈现全新的艺术感觉。由于摄像设备的更新换代,摄像师可以更灵活地应用运动镜头,比如变焦镜头结合跟随镜头,将摄像机沿跟随轨迹从被摄主体旁拉开,同时将画面拉近,就能实现希区柯克式的镜头效果。镜头中的后景似乎吞没了前景,猛然给观众一种不平衡的透视感。它是一次利落的视觉速写,通过艺术化的运动镜头表现出主体人物的形象。

②善用延时摄影、慢动作高帧率的拍摄手法。延时摄影、慢动作高帧率拍摄成为现在摄影的基本手法,且这些拍摄手法都可以通过摄影设备的自带功能轻松实现。电视摄像已经成为一件门槛越来越低的事情,现在唯一的门槛就是要琢磨如何掌握好摄像设备的性能,找对摄像的感觉。例如,天气晴、能见度高、天空有片片云彩时,是适合拍摄昼转夜的大范围航拍延时摄影的时机,拍摄的画面光线在扫动,云朵在流动,天色由亮渐暗,华灯初上,夜幕降临,可以呈现出车流涌动的城市景观画面;慢动作高帧率的拍摄恰当运用到人物事迹专题片中,让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

③巧用无人机航拍,展现空中视角。航拍涉及诸多技巧,如环绕拍摄、升降拍摄、跟踪拍摄、平移拍摄等。其中,升降拍摄具备转换构图的作用,由远及近,可全面呈现场景,也能够停留拍摄具体事物。

比如,在拍摄本溪广播电视台大楼时,可以利用航拍展现大楼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利用无人机以拍摄目标为中心展开环绕拍摄,可以“刷锅式”环绕大楼看周围环境,也可以用航拍的长焦端镜头只突出大楼的某个光影细节。航拍画面可以是固定的、运动的、环绕的,可俯视、平视、仰视,通过不同视角镜头组接完美表现出想表达的画面。当拍摄较大场景,拍摄对象面积、距离较长时,无人机需要保持一定的高度,顺着直线进行拍摄,便可呈现出延伸的感觉,拍摄固定长线、街道和河流是比较适合运用平移拍摄。

四、结语

新媒体已经影响到传统媒体的发展,而传统媒体为了向更广泛的人群提供信息,一直在适应新媒体的逻辑,逐渐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融媒体发展与传统电视节目的性质、使命、作用一脉相承,因此对节目内涵、精神、价值观、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一致。只有不断满足受众越来越多样、越来越高涨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电视摄像行业才能健康蓬勃地发展。■

猜你喜欢

摄像师航拍摄像机
如何提升摄像师画面捕捉能力
难忘的航拍
《航拍中国》美得让人想哭
陕西画报航拍
摄像机低照成像的前世今生
新安讯士Q6155-E PTZ摄像机
新形势下电视台摄像师画面捕捉能力的优化解析
摄像师拍摄中的创造空间与技巧
高清新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