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走向

2023-09-06夏德元施宇刘博

传媒评论 2023年5期
关键词:刘博新闻业人工智能

文_夏德元 施宇 刘博

夏德元:时下,随着以ChatGPT、文心一言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生成式预训练大语言模型的陆续推出,各行各业都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新闻界也不例外——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出新,对新闻生产和传播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刘博:首先,我们谈论人工智能对现代新闻传播的影响,让我想起了麦克卢汉口中的媒介即讯息的论断,每一种新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引入一种新的尺度,带来新的模式,产生新的速度,也就是说新媒介所承载的是每个时代的价值与意义。因此,我们在讨论人工智能时就必须有一种生态性与历史性的视角,不能单纯描述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新闻传播,而是要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逻辑、历史脉络与未来走向。

施宇:我觉得在对人工智能的思考上,从社会文化角度去思考尤其重要。首先就是要看到在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中人的主体性问题,或者叫作数字人文建构的问题。从去年大火的元宇宙到今年热议的ChatGPT,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我们不仅要有技术的嵌入,更需要技术与人文在思想领域高屋建瓴,如果技术脱离人文价值,就很可能造成技术的无序发展,并由此放大人的负面欲望,这既是对技术文明的破坏,也是一种对人主体性的侵蚀。从人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使用的工具,是一种尺度,技术的适用范围与发展方向实际上与人的想象力是密切相关的。我始终坚持的一个观点就是,技术的发展始终要建立在人的规则体系之上,人不能成为工具,工具也不能替代人,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是如此。

夏德元:两位对人工智能与新闻生产和传播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怎样的思考呢?

刘博:当前,在新闻传播学界乃至整个社会领域,都在讨论人工智能能否产生意识的问题,或者能不能将其与人等同。在我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在某些层面具有拟人的属性,但在一定阶段,他只能遵循“技术服务于新闻”的目标。人的发展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实际上是两个生态系统,技术系统有可能自成生态体系或者创建一个全新的新闻消费市场,但是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什么是人的本质属性,什么又是技术的本质属性。把技术看作是一种解放和发展人的力量,这样才能有助于在人工智能时代,牢牢掌握其技术发展的主动权。

施宇:具体到新闻传播领域,我们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放到新闻生产伦理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人工智能技术一来,很多人就会陷入一种懵懂的状态,像新闻记者、编辑等群体时常因为新技术的出现而陷入职业危机、产生本领恐慌等。在我看来,任何技术的发展其实对人都是一种危机,它的出现让人们变得更加懒惰,会对人的主体性造成影响。但从新闻伦理的角度去看,任何技术的出现对新闻会造成传播力、影响力、生产效率等方面的提升或进步,但是不会颠覆性改变我们对于什么是新闻、新闻如何生产等基本问题的认知,也就是说,技术的影响很大,但是在人的主体性之下,在新闻伦理的范畴之内,任何有损新闻伦理的技术取向都是该被禁止的。比如,疫情期间扫码成为常态,进而能充分掌握个体的流调数据,我注意到很多自媒体就根据流调数据绘制行动路线图,这样的做法极大侵犯了个人隐私,违背了新闻伦理,是应该被禁止的。

夏德元:那么,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对新一轮新闻生产与实践究竟会带来什么具体影响呢?

施宇:确实,技术的进步对新闻传播必将带来多重影响,就拿当下的ChatGPT来讲,其背后AIGC的生产逻辑很大程度上可能会颠覆我们既有的新闻生产流程。一是新闻业的职业危机,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电气工程系副教授Chinmay Hegde就认为,包括新闻行业在内的某些工作将有被AI代替的风险。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分支,AIGC会加速新闻业的智能化趋势,这种智能化趋势包括内容专业性强、可读性强、内容产出效率高,AIGC将逐渐超过人类生成内容,这不可避免地会替代职业新闻人在常规性内容生产层面的工作。二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格化增强,ChatGPT不仅是一种功能性工具,其本质代表的是AIGC的走向成熟,在ChatGPT出现之前,机器人新闻、虚拟主播等就已经受到新闻业的关注,他们都可以看作是AIGC的代表。与之不同的是,ChatGPT并非单向进行内容生产,而是会根据问题联系上下文进行“创新性”回答,更具人格化特征。三是ChatGPT隐喻着新闻产消模式的变化,ChatGPT具有人格化的尺度,获取有用的知识与想要的答案之前,他必须要求使用者自身具有“会提问”的能力,因此,新闻不是被生产出来的,而是被用户搜索出来的,这改变了大众获取新闻的方式,也建构起新闻产消模式的新生态。

刘博:我觉得,人工智能的应用所带来的意识形态风险和版权风险值得注意。例如,ChatGPT 是OPEN AI开发的对话式聊天工具,其主要的技术原理是通过学习大量文本和对话集合从而实现像人类那样即时对话,传达信息。ChatGPT应用在新闻业中,首先就要考虑新闻意识形态的问题,ChatGPT的主要开发公司在美国,所学习的文本与对话也深受国外意识形态的影响,如果贸然使用,很可能带来本国新闻乃至其他领域的意识形态风险。版权问题并不是人工智能出现后才需要考虑的,早在机器人新闻等新技术参与到新闻生产中的时候,学界便一直对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是否应当作为著作权法上的作品予以保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元宇宙和ChatGPT的出现让我们可以预见在“强人工智能时代”,机器兼具功能性与拟人性双重属性之后,具有了人类的情感、认知、理解等能力,我们就不得不重视人工智能所带来的风险。

夏德元:确实如此,当我们向ChatGPT 询问了一个它并不熟悉的话题时,它常常会不懂装懂地给我们一些编造的信息。加之用来训练大语言模型的语料本身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所以虚假信息、数据偏见等也是我们必须格外警惕的。那么,面临这么多不确定和风险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

刘博:目前,新闻业对ChatGPT的关注更多集中于对其具有人格化特征后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这些方面,而并没有站在大规模使用后所呈现问题的应对。因此,理解ChatGPT需要人类的想象力,但是不能过多地空想,才能更好地实现技术服务于人,而不是人服务于技术。为了应对挑战,我觉得首先要提升大众的智能媒介素养。我们应该重视ChatGPT对内容分发模式的改变,传统的信息分发过程中,技术所影响的是如何呈现内容的问题,最终的信息内容的选择取决于个体的判断。而基于ChatGPT,我们能有效地从海量的信息中直接获得所需的信息内容,提高了信息需求与信息内容的匹配度,有效改变了内容分发模式。在此背景下,大众需要提升智能媒介素养,增强个体对智能技术的认知、理解和认同,并提升个体的整合能力、创新能力,从如何选择有用的信息内容转变为如何有效地进行提问。

其次,需要转换认知逻辑。目前多数的讨论聚焦于ChatGPT对当前社会生活与生产方式改变的可能性,实际上,目前这种改变还未发生。也就是说,我们更多的是从社会文化层面去看待ChatGPT作为一种新技术、新变化的意义,而时常会忽略ChatGPT本身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逻辑。我们应当更多地去理解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原理、底层技术架构与新闻业的未来,而不是基于大规模的想象。

第三,要警惕技术对新闻业带来的虚无主义。综合来看,ChatGPT 的功能已经可以覆盖多个对话场景,从而塑造全新的交互式对话模式,这必将在人机交互、信息分发获取、内容生产等方面影响流量的分布,从而改变新闻业的商业模式。因此,我们需要警惕“技术改变一切”的虚无主义,ChatGPT是通过过去的对话与文本进行训练而产生“类人”的使用体验,但是由于内容文本开源、获取等方面的限制,它并不能对实时发生的事情作出回答,也就无法在目击新闻等方面实现相关替代的效果。

第四,法律政策边界亟待规制。ChatGPT诞生于美国,但它的目标用户聚焦全球化市场,在此之下,必须考虑技术开发者与技术使用市场之间的法律政策规制的差异。例如在询问ChatGPT有关战争等内容时,呈现的结果如在不符合使用市场的法律政策规定的情况下造成大面积传播,则可能面临互联网封禁等惩罚。

夏德元:在人工智能不断发展演进的大环境下,新闻业将往何处去?

施宇:在人工智能环境下,我们的新闻业态、传播生态、内容生产样态,都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但是我们坚信“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随着人工智能在新闻业的逐渐普遍运用,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审核把关职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可能会使我们更多的新闻报道更无限地接近真相,使虚假新闻无处遁形。

刘博:新闻业何去何从似乎是一个技术快速发展时代下被不断追问的问题。从我个人角度出发,在理解新技术对新闻业带来的影响时,不得不审慎使用颠覆二字。事实上,从大数据技术、ARVR技术、元宇宙再到ChatGPT等等,我们对新闻的理解并没有带来颠覆式的创新与理解,更多的是从新闻生产效率、新闻呈现形式等方面带来积极影响,而新技术趋势下“流量为王”与“渠道为王”的论争不过也是新技术对新闻业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表现。就其本质而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并没有突破人的范畴,新闻始终还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信息传递行为。因此,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业何去何从,我觉得有两个角度需要被重视,其一,新闻业的发展要与人的发展相得益彰,无论技术如何改变,新闻对于人类的价值属性都是不能变的。其二,技术要服务于新闻,尤其是要重视人对新闻感知的提升,当我们从单纯的看新闻、读新闻,上升为目击新闻、体验新闻、回溯新闻等,让新闻真正回到新闻发生的语境与场景中,这才是未来技术对于新闻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给出的合理指引。

猜你喜欢

刘博新闻业人工智能
Detecting the meteoroid by measuring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s excited by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hypervelocity meteoroid and spacecraft
A mathematical analysis: From memristor to fracmemristor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 of ion-acoustic solitary waves in a bounded plasma∗
Quantum Fisher Information Gap for Systems with Nonlinear Hamiltonians∗
2019:人工智能
互联网为新闻业带来了什么?
人工智能与就业
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
数读人工智能
从IPSO看英国新闻业的自律与他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