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观融入环境公共艺术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与策略
2023-09-06卜颖辉
卜颖辉
环境公共艺术具有环境生态与文化艺术的双重属性,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课程思政系统工程的重要领域。 [1] 环境公共艺术课程思政建设,“地域文化”是 “文育”基础,“传统艺术”是“美育”基础,“生态思想”是 “德育”基础。“地域文化搭台、传统艺术为媒、生态观念引领”是文化生态观融入环境公共艺术课程思政建设的系统策略。
课程思政;文化生态;环境公共艺术
1.文化生态观是环境公共艺术课程思政的重要理念
环境公共艺术产生于20 世纪60 年代的公共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强调了艺术的环境公共服务性质,提出了“环境公共艺术”的概念。[2]20 世纪80 年代以后,中国的环境公共艺术开始发展,作为一种以环境艺术推动公共文化建设的事物,环境公共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与环境需求,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艺术赋能公共文化服务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生态”的研究源于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Julian Steward,1902— 1972)。1955 年,他以“解释那些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独特的文化形貌和模式的起源”作为研究目的,提出了文化生态观的理念。[3]文化生态观是以不同文化体系在相互影响和作用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的动态文化系统观念。文化生态观强调文化在人类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核心功能以及文化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本质上说,环境公共艺术是以文化环境为基础,以生态观念为内涵,以艺术服务为目的的艺术形式。环境公共艺术课程只有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立足本土文化,开展课程思政,建立系统的环境文化生态观,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环境公共艺术教育事业,培养具有地域文化精神和生态意识的环境公共艺术人才,创作出“生于此、长于此”的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环境公共艺术作品。当今时代,信息流通快速且传播广泛,各地文化环境趋同的现象日益明显。对本土文化进行挖掘、保护,并以此为基础在各个领域进行传承、发展,构建新时代地域文化生态环境体系,已经成为国家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强调文化与生态在环境公共艺术专业领域的重要作用,研究文化生态融入高校环境公共艺术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策略,对于在我国高校环境公共艺术教学中,坚持文化自信和推进生态文明教育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文化生态是环境公共艺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以齐鲁文化生态为中心
齐鲁大地是中华文明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齐鲁地区产生、发展的齐鲁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8000 多年前在黄河下游地区所产生的东夷文化。先秦时代,齐鲁文化中的齐文化和鲁文化虽因地缘交合而相互影响,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文化系统上并不融通,一直是相对独立发展的。齐国因其立国之君姜子牙的“因其俗,简其礼”(《史记·齐太公世家》),奠定了齐文化以东夷文化为基础,融入周文化而形成的文化体系基础。齐国偏隅山东半岛东部,近海洋而地泻卤,齐国人民“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文化上重功利实用,具有开放多元的特点。鲁国最初为周公封地,周公因辅佐周武王夺天下并助周成王平天下而可以“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礼记·明堂位》)。这助推了礼乐文化在鲁地的兴盛,以及鲁文化对周礼思想的恪守。[4]这也为孔孟儒学在鲁地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深厚而稳固的文化基础。孔子创立而经孟子发扬的儒家文化“承前启后,一以贯之”,将中华文化推向“仁”之大道,也进一步坚实了鲁文化尚德重礼的精神基础。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交往频繁,促进了齐鲁文化的交流。春秋时,孔子到齐国避乱。战国时,齐国兴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官办学府“稷下学宫”,孟子长期在此讲学,再次推动了齐鲁文化的融合。秦帝国的天下一统为齐鲁文化的最终统一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基础。汉武帝时期,董仲舒重点将鲁文化的尊君思想和齐文化中的阴阳五行、黄老刑名等思想糅合,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东汉时期,经过经学学者的努力,使得包括齐鲁文化经典在内的经学流派融合起来。最终,在长达1000 多年的历史过程中,齐文化和鲁文化终于统一,形成了完整的齐鲁文化生态。[5]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自古以来齐鲁民众对齐鲁文化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虽然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但是由于齐鲁文化根基深厚,齐鲁地域的文化生态体系一直没有产生大的变化。作为开放性的文化系统,齐鲁文化一直在不断地创新其内在的文化生态构成,适应时代的发展,齐鲁文化生态成了山东高校环境公共艺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
2.1 “地域文化”是环境公共艺术“文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
齐鲁大地地域广阔,环境类型多样。综合考虑自然生态环境、文化思想观念、民众生产生活、地方风俗习惯等方面,可以将以山东半岛为主体的齐鲁地域划分为鲁东、鲁中一鲁西北以及鲁西南一鲁南三个主要的文化生态区域。[6]其中,鲁东文化生态区域主要指的是胶莱河以东的胶东半岛地区。在历史上,该区域属于齐文化区,大部分地区的文化生态美学具有滨海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7]该区域代表性的环境公共艺术作品也大都集中在胶东滨海区域。例如,威海刘公岛“甲午海战纪念馆”纪念性环境公共艺术,以及以威海公园的“画中画”雕塑为代表的休闲性环境公共艺术和青岛“五月的风”为代表的市政性环境公共艺术,基本都是以大海作为背景进行展示的,而且艺术形象上都与滨海环境有着深度的呼应与充分的联系。鲁中一鲁西北文化生态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济南、泰安、淄博、聊城等古城历史悠久,泉水文化、泰山文化、陶瓷文化、运河文化、黄河文化等影响深远。这些都直接引导了该地区的环境公共艺术创作,例如“泉城”济南的标识性环境公共艺术“泉标”雕塑就是在表达泉水文化景观的理念指导下而设计完成的。鲁西南一鲁南文化区的曲阜是“至圣”孔子的故乡,也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这使得该区域很多环境公共艺术创作都受到了儒家文化和礼乐文化的影响。因为这里很多地方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和地方民俗文化在环境公共艺术展示中表现得也比较多。文化生态环境是地域文化存在的基础,同时也为环境公共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从齐鲁各地环境公共艺术的考察中不难发现,齐鲁地区天然多样的地理场域成了环境公共艺术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而环境公共艺术也成了齐鲁各地对外进行文化宣传的重要窗口。
2.2 “传统艺术”是环境公共艺术“美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
传统艺术是齐鲁文化生态重要的文化资源。齐鲁艺术可以为环境公共艺术的美学构思提供丰沛的创作灵感。齐鲁艺术发展历史长,经典作品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建筑艺术、园林艺术、雕塑艺术以及民间美术的制陶、琉璃、剪纸、风筝、织物等。
建筑艺术,以曲阜孔庙为代表的传统建筑艺术,以青岛德式建筑群为代表的近代洋风建筑艺术,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园林艺术,济南的趵突泉、潍坊的十笏园都是驰名中外的园林杰作。雕塑艺术,以青州龙兴寺北魏至北宋窖藏佛教造像为代表的宗教造像艺术,能够让人们直观地领略“曹衣出水”等古代美术作品的风采。齐鲁地区的环境公共艺术创作,在取材立意、构图组织、造型构成等方面,多有取意地方传统艺术美学之处。例如,济南新建地铁站的壁画艺术创作中,有很多作品也是来自传统美术作品。如,山东艺术学院创作的济南地铁3号线环境公共艺术墙绘作品《生生不息》以“济南城即园林”为主题,是在汲取了元代著名美术作品《鹊华秋色图》以及趵突泉、大明湖等风景绘画、园林等艺术作品精髓的基础上,又运用了现代创新设计的手法进行创作的。
2.3 “生态观念”是环境公共艺术“德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
儒家思想是齐鲁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儒家思想以“仁”的观念强调了以人为主体的思想内涵。[8]在一定程度上说,现代环境公共艺术教育中,强调艺术的公共文化属性,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与儒家文化所宣扬的“仁”的思想观念相呼应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很多美学思想都对现代环境公共艺术教育有着精神上的启示作用。儒家思想注重人文情怀、家国情怀与现在艺术教育所宣扬的“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教育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儒家文化中的“中庸”概念,讲究思想上的“中和之美”。“中庸”文化生态语境下的环境公共艺术具有宽厚、宏达的精神品格。儒家文化常以“比德”表征人生之美,“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与环境公共艺术注重以“有意味的形式”进行思想内涵的表达精神追求是一致的。反映在设计实践上是对古今中外文化艺术精神的兼容并蓄,反映在教育理论上则是对诸多学科知识的吸收融合,将文化生态观念融入环境公共艺术德育课程思政建设。
道家文化、 法家文化、墨家文化等都对齐鲁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进一步奠定了齐鲁文化生态的深厚根基。除此之外,运河文化、移民文化、舶来文化等文化发展又使得齐鲁文化生态更加开放,塑造了齐鲁文化生态博大宏富、兼容并蓄的文化德性。这些都使环境公共艺术德育课程思政在齐鲁地区的开展和发展具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3.山东高校文化生态观融入环境公共艺术课程思政建设现状调查
3.1 文化生态观融入环境公共艺术课程思政内容建设情况
在国内,各高校环境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往往是以雕塑、壁画、工艺美术等传统艺术类专业作为基础的。以笔者所在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为例,在造型艺术学院和现代手工艺术学院的公共造型艺术和工艺装置艺术专业方向设置有环境公共艺术专业课程。造型艺术学院有公共艺术、雕塑、绘画、书法4 个专业,分为公共艺术、雕塑、壁画、书法、油画、中国画7 个专业方向。现代手工艺术学院有公共艺术和工艺美术两个专业,分为公共造型艺术、工艺装置艺术两个专业方向,以及工艺美术的金属工艺、玻璃工艺、陶瓷工艺、首饰工艺、纤维工艺、染织工艺、漆艺工艺等7 个专业方向。从以上专业和专业方向的分布上不难看出,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为代表的艺术院校及其他院校艺术专业中的环境公共艺术教育与传统造型及工艺美术类专业有着一定的天然联系,这是国内艺术院校环境公共艺术课程思政建设的专业条件。
在课程设置上,除了有与传统造型艺术课程相关的材料、工艺、造型等课程外,各高校的环境公共艺术课程普遍比较重视公共设计领域所涉及的相关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例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公共艺术专业与环境设计专业交叉较多,开设了建筑史、城市设计等交叉课程;山东艺术学院、青岛科技大学和山东大学(威海)的公共艺术专业也分别开设了与环境设计及建筑学相关的景观艺术、公共艺术造型、公共设施设计、景观设计、景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课程。基础课程中,也开设了设计史、艺术史等公共文化课程。
从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上看,各高校的环境公共艺术课程大都偏重于对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有关造型艺术、材料工艺、视觉传达、环境设计等专业应用型课程所占比例较高。公共文化的课程也有一定比重,例如艺术史、设计史、建筑史等史论类课程,还有公共艺术策划、公共艺术赏析等美育培养课程等。总的来说,现在国内很多院校的环境公共艺术课程思政建设,比较注重以美学精神为指引,将艺术素养培育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但是存在“艺文融合”不足的问题,需要站位于文化生态观的角度,进行课程思政内容建设,建立更加完善的环境公共艺术的课程思政文化生态体系。
3.2 文化生态观融入环境公共艺术课程思政实践建设情况
环境公共艺术是从“公众中来,到公众中去”的艺术,环境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强调公共文化服务的艺术实践主题。很多高校的环境公共艺术课程重视在实践过程中打破教学场域限制,加强同民间艺术文化的联系。例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近年来在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美术现状与发展研究”和社会服务项目“青岛西海岸新区公共艺术研讨会暨公共艺术方案国际征集”等研究及实践项目中广泛发动师生参与,让师生直接深入环境公共艺术创作一线,为环境公共艺术课程服务公共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也有一部分高校尝试在公共文化环境载体上打破物质时空的限制,将互联网、大数据、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引入环境公共艺术课程,把环境公共艺术的公众教育功能拓展到更加宽广的综合领域,实现“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融合创新。例如,山东艺术学院近期的公共艺术专业毕业设计创作采用了微视频、虚拟展示、网络展览等多种跨媒介文化传播形式,拓展了环境公共艺术课程的实践领域,创新了文化生态观融入环境公共艺术课程思政的实践途径。
山东高校环境公共艺术课程思政重视对齐鲁地域文化的挖掘,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环境公共艺术创作题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题材有:
(1)民间艺术题材。这类题材在山东高校的环境公共艺术课程实践中涉及较多,是最为普遍的一类题材。题材大都取材于与齐鲁地域有关的传统绘画、书法、雕刻、戏曲、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等文化遗产,以及民间的剪纸、陶瓷、织造等艺术遗存。该类艺术题材,往往有着比较具体的物态形象,例如戏曲这样的艺术形式,虽然是非物质化的文化遗产,但是也有相对固定的脸谱、戏服、舞台美术等具有特定形象的艺术内容,而且其表演过程中的曲调节奏、动作手势等都具有艺术审美上的“可意象”性,具有宝贵的艺术文化价值。地域性的传统艺术,往往根植于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当中,这类题材的原型本身大都为公众所熟悉,所以很容易在环境公共艺术的取材创作中获得广泛的社会共鸣。这为相关题材的环境公共艺术实践作品融入公共文化生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历史文化题材。主要包括历史传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民俗文化、文物古迹、文化思想等。例如,“一山、一水、一圣人”是齐鲁历史文化形象的抽象与概括,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美学意象载体。[9]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承担的2010 年上海世博会山东馆环境公共艺术的创作中,就是以“一山、一水、一圣人”这样的历史文化主题为蓝本开展设计的。2019 年,由山东艺术学院设计的国庆70周年山东彩车“国泰民安”,设定了“泰山日出”“牡丹盛开”“沂蒙精神”“海洋经济”“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6 个主题。其中主体形象就是取材于“泰山日出”,体现了对齐鲁历史文化生态的重视。
(3)民众生活题材。这类题材往往直接取材于齐鲁民众传统及现代的日常生活,经过艺术家对于社会生活的体悟、感受,加以艺术创作完成。因为与民众生活联系密切,这类环境公共艺术一般在城市与乡村都分布广泛,在公园、广场、街道、住区等环境中随处可见,也是为人们所熟悉的一类题材。
(4)现代科技题材。这类题材的环境公共艺术作品,在创作理念和方法上打破传统,取材工业文化、流行文化、网络文化、科技文化等,以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数字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等现代科技艺术形式参与到环境公共艺术的创作中。相比较其他的取材类型,这类环境公共艺术融入了新技术、新文化、新理念,对创新文化生态观念,引导环境公共艺术课程改革走向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代表了环境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
山东高校环境公共艺术课程的发展历程不长,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例如,一方面,虽然大部分院校针对环境公共艺术开设的文化类课程比较多,但是与文化生态观有关的课程占比较低。没有比较系统的文化生态课程群的支撑,难以使学生从理论层面对环境公共艺术文化生态体系形成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大多数院校少有专门的课程组织学生对各地的典型地域环境、民间文化生态进行深入的采风、研究。这使得学生在进行环境公共艺术创作实践时,对地域文化的印象停留在抽象、模糊的意识当中,很难建立清晰、全面的文化意象,难以创作出能够深入展现地域文化艺术特征的经典作品。再有,民间美术资源类的专题性课程偏少,这主要源于很多对当地的民间美术资源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进行有效利用。有的高校建立了关于民间美术的美术馆、博物馆和资源库等,建立了美术馆教学和博物馆教学等民间美术场馆教学课程体系,很好地促进了相关美学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开展,值得其他高校学习。
4.文化生态观融入环境公共艺术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探索
4.1 地域文化搭台
从学校层面,可以立足本地域广阔、多元的地理与文化环境,以建立实践基地、进行环境调研等多种形式,深入地方,搭建立足地域文化的环境公共艺术文化生态课程思政平台。课程层面,积极探索文化生态融入环境公共艺术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例如,在专题实践课程中,有针对性地选取典型文化地域开展从项目选址、文化研究、环境调研,到方案设计、实地展示、公众反馈等围绕文化生态场域进行的文化主题项目教学。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设计立意开始就充分考虑环境公共艺术的历史发展、文化脉络、场域构成等文化生态环境基本情况,寻找到环境公共艺术创作的文化立足点。在设计构思过程中,让学生广泛、深入地调查当地及广域环境中的文化景观、建筑风貌、风俗特色等地域文化生态元素,提炼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艺术文化原型。在环境公共艺术制作加工的过程中,更要从实际环境中寻找富有在地文化活力的乡土材料,结合传统工艺,创作符合当地文化生态特色的,能“落地生根”的艺术作品。在设计过程中,建立直接的沟通渠道,通过实地访谈、网络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公众建议,将环境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真正转变为面向民众的开放性,使公共艺术环境成为社会公众进行公共文化交流的平台。[10]
4.2 传统艺术为媒
高校立足文化生态资源,以建立博物馆、美术馆等形式,不断搜集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实物资料,在图书馆系统中开设地域文化生态资源库,利用网络途径建立面向环境公共艺术专业的文化生态电子数据库。以环境公共艺术课程为服务对象,以整合地域文化生态资源为发展方向,建立系统而特色的文化生态素材库系统。从文化生态美学资源有序保护与利用的层面,让环境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回归与在地文化有机衔接,促进文化再生产,使环境公共艺术成为推动当地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媒介力量。[11]
4.3 生态观念引领
环境公共艺术自产生起,便具有公共文化的根本属性。与文化生态的结合,为环境公共艺术课程思政建设,在美学思想观念定位上指明了方向。例如,齐鲁文化具有深沉、包容的文化美学品格,尤其儒家文化中的“仁”的观念,同现代文化生态美学观所主张的“文化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存的各要素所组成的文化共同体,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文化生态组成部分都是平等的,文化生态内部关系的和谐稳定保证了文化的有序发展”等观点,在对待文化态度的基本理念上是相一致的。[12]坚持文化生态观,广泛学习,从地域文化中汲取济世致用的文化精华,结合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思想,教育既懂得坚守传统,又勇于探索创新,既饱含人文情怀,又擅长科学技术的现代环境公共艺术创作人才队伍。高校应当以文化生态观念思想为指引,在环境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打破以“艺术家”作为培养重心的教育模式,将艺术家、公众、文化共同纳入环境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视野,以文化生态为纽带,建立起艺术家与公众之间的情感联系,全面树立文化生态观。这是环境公共艺术课程思政建设努力的方向,也是引领国家环境公共艺术事业发展的必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