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长的季节》:尊重观众的人,赢得了观众的尊重

2023-09-06许敏球

视听界 2023年3期
关键词:漫长敬畏季节

时近五月,一部《漫长的季节》横空出世,技惊四座,豆瓣评分高达9.4,是近年来豆瓣评分最高的国产剧之一。有意思的是,《漫长的季节》呈现出一条罕见的“播后冲高”曲线。它在上线播出期间,关注度并不算太高,等它全部播完过了几天,突然热度飙升,主流媒体纷纷报道,自媒体集体推荐,打分人数激增,显示出极强的“长尾效应”和“情感后坐力”。

在众多评论中,有一条令人印象深刻:“观众太久没被这么认真对待过了。”导演辛爽在接受采访时所言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我也没有什么独家心得,就是尊重自己尊重观众。我能保证的就是我自己和我们团队的所有的伙伴,我们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百分之百的热情在这个项目里。”这看似平常的话语,恰是当下最稀缺、最宝贵的一种创作者品质。

内容行业也是“良心行业”,观众的心中都有一杆秤。创作者要有一颗敬畏之心,敬畏观众、敬畏艺术、敬畏职业;有一颗本分之心,“靠手艺,不靠手气”,以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做到极致。《漫长的季节》就是这样。它在编剧、导演、表演、摄影、美术、化妆、音乐等各个环节都用足了心思、下足了功夫,是一部可以打“全优”的作品。而这些,观众都看到了,感受到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二刷”“三刷”,才会有那么多的自发推荐、真诚赞誉。

《漫长的季节》尊重观众,在每一个细节上都不惜力、不糊弄、不掺水。正如主演范伟在采访中提到的一个细节,有一场大夜戏拍了半宿,导演发现他身上的红毛衣穿错了,最后整场戏全部重拍,“导演是个特别认真较劲儿的人,所以我们基本上不留遗憾”。正因如此,观众看完也会觉得没有遗憾,有一种“圆满”的满足,有一种“被重视”的感动。

《漫长的季节》也相信观众。相信观众的审美,相信观众的品位,相信观众的耐心。现在很多作品,生怕不能在第一分钟吸引观众,都带着一种急吼吼的架势,恨不得把看点一股脑砸过来。《漫长的季节》没有,它虽然是一部悬疑剧,但走的是生活流的路子,节奏很“慢”,一点不着急,不叫卖,它的叙事是纯文学的写法,那就是“贴着人物写”。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有一个共同点:看得见人、看得见灵魂、看得见命运。《漫长的季节》都做到了。在倍速观看常态化的当下,这种“慢”的创作方法是冒风险的,但是《漫长的季节》坚持做自己,以高超的艺术审美眼光、独树一帜的文学性和电影感,打造了一部堪称艺术品的剧集。而它,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观众。这是专业精神的胜利,这也是“良币”的胜利。

《漫长的季节》既扎根于现实,让很多人在其中看到了熟悉的人物身影和时代背影,又超越了现实,在“离地半尺”之处揭示人生与命运的真相。它讲述了一段漫长的人生,同时也讲述了一场漫长的告别。它是关于一个人如何不断失去又努力自我救赎的故事,是关于人与命运如何和解的故事,是关于时间穿过一个人后在他身上留下什么样痕迹的故事,而归根到底,它是一个关于“活着”的故事。“往前看,别回头”,这是历经沧桑后对活着的生命体悟。这也是为何全剧这最后一句台词,会在无数人心中激起连绵不绝的回响。

《漫长的季节》在中国剧集发展历程中是一部标志性的作品,它见证了网剧的进化,也见证了视频网站的进化,它是艺术家与平台共同协力的成果,是网剧精品化时代到来的重要宣告。《漫长的季节》告诉我们:尊重观众的人,才有可能赢得观众的尊重。它还告诉我们:今天的观众已经不是过去的观众了,今天的作品也不能再停留于过去,唯有持续进化、自我升维,才能被不断成熟的观众所选择、所喜欢。

猜你喜欢

漫长敬畏季节
捷径,是更漫长的道路
一些敬畏
我喜欢的季节7
敬畏一粒米
季节蠕变
小老鼠的漫长一夜(下)
季节的变换
小老鼠的漫长一夜(上)
敬畏先烈
花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