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中的“特殊国情故事”
2023-09-06栾轶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特殊国情故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故事。
“特殊国情故事”之“特”在于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从最初提出就重视社会主义性质。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讲清中国最特殊的政治国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内可以坚定道路自信,对外可以破除现代化的西方迷思,为中国式现代化争取更积极的舆论空间与传播主动权。
“特殊国情故事”之“特”在于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因此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很重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要讲好“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故事,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现代化。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还要讲好100 年来党在各个时期所具有的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故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建设中国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而是要依靠艰苦奋斗,正如总书记所言:“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特殊国情故事”之“特”在于讲清中国式现代化所处的客观现实。传统中国发展不均衡,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人均资源相对供给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人均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14亿人实现现代化的艰巨性 讲清这些特殊国情,才能让人们认识到14 亿人整体迈进现代化的艰巨性与复杂性,才能既有心理准备又有奋发动力,既能目标坚定又能脚踏实地,在信心与耐心中持续推进现代化建设。
“特殊国情故事”之“特”还在于讲好中华传统文化的故事。采取何种模式的现代化道路,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存在密切联系。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等思想有助于我们从历史维度上理解中国现代化为什么没走西方老路,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行。此外,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实践逻辑,讲好中华传统文化的故事,有助于国内外受众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这一“长时空”情境下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脉与历史传统。对内,可以鼓舞信心团结全体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对外,可以给那些与西方现代化国家不同体制不同文化背景又渴望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提供一个植根自身文明“走自己路”的路径选择。
新发展阶段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新故事,需要新叙事,讲好新发展阶段中国式现代化故事需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故事”“实践故事”“特殊国情故事”等关键故事入手,遵从历史逻辑叙事,以大历史叙事观构建新发展阶段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体系与传播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