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提升策略

2023-09-06张吉慧

记者摇篮 2023年3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电视新闻传统媒体

□张吉慧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所以传统的电视台也在与时俱进地探索创新,通过节目内容与传播形式的创新,并结合观众的个性化需求开展分类传播,在逐步提高电视节目质量与水平的同时,让电视节目吸引更多受众。各类媒介技术的升级换代,也推动着电视新闻传播不断地发展进步,现阶段电视媒介从传统单一的形式逐步发展为多元形式,相应的电视新闻传播模式也有了优化改进,互联网传播模式是时代发展对电视新闻提出的要求。电视新闻参考新媒体新闻传播方式逐步增强自身影响力是非常必要的,科学利用多样化的技术构建多功能电视新闻体系,能促进电视新闻舆论能力的提高。

一、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的正面影响

1.提高新闻传播时效

在传统媒体处于主体地位的时候,群众通常是从电视、广播及报纸等处获得新闻资讯。但是传统媒体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报纸难以第一时间更新内容,并且新闻篇幅有限,使其难以全方位反映新闻事件。各类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使新闻受众能够通过移动终端及时获取最新的新闻信息,并且能够基于移动网络查询各类新闻的最新动态,能够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高效传播新闻,能够拉近新闻受众和新闻资讯的距离,减少新闻信息失真情况的发生,进一步提升新闻传播的效率与速度。而且在各类互联网信息平台中,受众群体能够提出自身的看法,加入对新闻信息的讨论中,有利于挖掘新闻深层次价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新闻事件的走向。

2.增强新闻互动性

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方式通常是单向传播的,这意味着人们只能被动地了解新闻信息,不能针对新闻内容提出自身看法,对一些政策的传播而言,也难以及时获得群众反馈,这是不利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鲜明的互动性是现代化新闻传播模式的重要特征,人们能够在浏览新闻资讯之后,在专门的反馈板块发表自身看法与意见,同时也能就新闻事件与他人开展互动交流,讨论更多深层次、有价值的信息。此种互动交流模式能够让人们冲破时空局限,开展更加密切的交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3.新闻传播更具多样性

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短视频以及音频等多感官的信息也融入新闻中,使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新闻事件,获得更加真实具体的新闻内容,这无疑可以满足受众个性化需要。从传播模式方面而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视新闻节目的改革创新带来更多机会,电视新闻传播也得以优化。在新闻传播中有机融合视频、图片及文字,使新闻内容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群众不但能够阅读与收听新闻内容,也能够更加直观地观看新闻内容,通过各类新闻传播途径随时获取自己想了解的新闻内容。

二、新媒体背景对电视新闻传播造成的负面影响

过去,传统媒体一直处于新闻舆论工作的主导地位,但是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环境中,新闻传播速度与效率变得更高,而且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信息的生产者与传播者,这也导致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也在逐步增大。尤其是不实信息内容会在各类信息平台快速传播,甚至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部分信息平台为了保障阅读量或者点击量,对新闻信息的可靠性审查不到位,存在没有核实就让其上传的情况。而且在新媒体背景下,每个人都能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群众能够对某一新闻事件提出自身的看法。网络平台中开放程度较高,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严格遵循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原则,导致一些虚假新闻信息也在快速传播。如果官方不能及时辟谣,群众是无法有效识别新闻内容真实性的,这可能对新闻公信力造成负面影响,使整个新闻传播过程存在更多风险因素,严重的时候还可能引发社会恐慌,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传播表现出鲜明的风险性。

1.挤压传统媒体的市场发展空间

传统媒体中,新闻信息的生产者基本是专业新闻工作者,通过采访、写稿以及编辑、审核等一系列流程之后,新闻内容才能在传统媒体中传播。但是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群众也能参与到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环节,不过由于大部分群众不具备新闻专业素质,其生产与传播的新闻信息存在很强的个人主观意识。人们只需用手机就能够撰写信息上传到网络平台,这导致新媒体传播的新闻数量非常大,新闻内容真实可靠性却有待商榷。一般情况下,新媒体追求的是浏览量与视觉效应,比较契合人们较快的生活节奏,可以满足群众浅阅读与快速了解时事新闻的需求。由于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的门槛比较低,使得新媒体新闻内容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严重挤压了传统媒体的市场发展空间,也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导致电视媒体等传统媒体在市场竞争中不占据优势。电视新闻节目、影视剧与电视综艺等必须利用新媒体才能达到创新发展的目标,才能获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

2.新闻内容的权威性被削弱

在新闻学中有一个“守门人”(Gatekeeper)的概念,这是整个新闻媒体中最为重要的角色,其可以是个人的形式,也可以是组织的形式,守门人主要对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开展专业审查与核实,严格遵守相应的把关机制。尤其是审核新闻信息与当前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是否匹配,新闻信息传播之后会不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但是在新媒体背景下,群众也成为新闻信息的生产者与传播者,使得新闻传播表现出鲜明的开放性与随意性,传统新闻媒体中的守门人无法在新媒体中充分发挥把关功能,这就会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与权威性造成负面影响,过多的虚假新闻内容快速传播,也导致新闻公信力有所减弱。新媒体背景下守门人的缺失给新闻传播带来很多新挑战。所以有必要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质,让新闻内容可以在有序的新媒体环境下高质量传播,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3.对传统媒体主体地位产生强烈冲击

电视媒体在传统媒体时代占据主导地位,其受众群体属于新闻需求单一的群体。但是在新媒体产生以后,上述情况发生了改变,多元化新媒体的快速成长对电视媒体带来很大挑战。电视新闻传播属于单向传播,话语权通常把控在专业新闻工作者手中,通过生产、传播相应新闻内容来引导舆论方向。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模式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受众能够积极参与到对新闻事件的讨论与评价中,新闻生产和传播主体也在发生改变。新媒体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消失,二者应该进行有机融合,打造更高效的新闻传播方式,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内容。

三、新媒体背景下如何提升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

1.融合新媒体,创新节目形式

现阶段,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非常依赖网络,比如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在网络中搜寻自己需要的新闻内容,加之手机十分普及,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上网查找信息,所以能够定点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新闻节目的受众越来越少。新媒体平台能够为新闻受众提供多样化的服务,而电视媒体也能够合理利用新媒体平台,紧随时代发展趋势,对电视媒体传播模式进行优化升级,构建起多元化的电视新闻传播矩阵,把电视网络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让电视新闻节目能够在各互联网平台实时传播,并且利用网络平台优势,为受众提供回放与点播等便利服务,让受众能够根据自身喜好选择相应的新闻内容,进而提升电视媒体的吸引力,增强其舆论引导功能。比如,中央电视台利用各类新媒体渠道传播新闻信息,设立了评论区,方便与受众开展交流互动。此类电视新闻传播形式可以让主流媒体和人民群众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达到新旧媒体有机融合的目标,使新闻传播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电视新闻在利用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也需要逐步创新自身传播理念,及时更新信息,并考虑受众多样化需求,丰厚电视节目内容。比如说电视节目《国家相册》《国家宝藏》等就是新旧媒体有机融合的典范,尤其是利用3D 动画技术增强内容的可视性、观赏性,使真实的新闻事件和虚拟情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再现新闻场景,让其能够感受到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便利性和科技感,拥抱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基于新媒体技术的电视新闻传播模式不但在逐步改进新闻传播者的思维意识,也在促进新闻传播内容的创新发展,使新闻信息能够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获得更多受众的关注,继而有利于电视新闻积极发挥舆论引导功能。

2.保障电视节目内容质量

为了确保电视新闻的质量,需要做好选题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视新闻传播的效率与收视率。在选题过程中,必须考虑当前人民群众比较关注的新闻类型与内容,能够反映人民的心声,把电视新闻报道传播重点放在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上,增强新闻的贴近性和服务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视新闻拥有持久活力。现阶段许多电视媒体都开设了民生类电视新闻节目,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比如《百姓关注》《民生365》等节目。虽然民生类新闻节目播报的新闻事件比较小,但是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关联密切,容易引发共鸣。民生类新闻节目能够为群众解读最新的民生政策,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为立足点,通过新闻采访、志愿服务、舆论监督等形式,关注群众最关心的事、报道群众想了解的事,全方位地发挥沟通社会、传递信息、舆论监督的作用,为百姓提供一个高效的信息服务及诉求解决平台。

想要提升电视新闻传播时效性与质量,必须对传播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传统电视新闻内容较为严肃,会让新闻受众感到枯燥,无法满足其审美要求。在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能够利用先进的新媒体技术,比如3D 技术模拟新闻事件发生的场景,让受众能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新闻现场,也有利于提升受众的持续观看兴趣。

想要保障电视新闻传播质量与效率,还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职业素质与综合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其不但能够反映出主持人的道德素养,并且影响着电视媒体的形象,所以必须组织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参加业务能力培训活动。同行之间也应该经常进行经验交流,为电视新闻传播模式的优化发展作出贡献。

3.利用信息平台、强化群众参与

在新媒体背景下要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基于新媒体技术构建起电视新闻客户端,进行实时传播,有效解决传统电视新闻节目时效性不高的问题。采写完的新闻能够在各类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体在传播时间方面的局限性,有效提升新闻传播时效性。比如说在报道神舟飞船的新闻信息时,央视官网以及公众号会第一时间公布相关信息,把握住了新闻传播的“时度效”。想要进一步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吸引力与收视率,还应该引导受众参与新闻节目互动环节,比如在播报新闻的时候在屏幕右下展示二维码,受众可以扫二维码进入节目的交流平台,积极表达自身看法,也能够与其他受众进行互动。电视台可以对受众反馈的信息进行整理与统计,根据受众呼声逐步改进节目,此举有利于提升受众群体的忠实度,并吸引更多潜在受众收看电视新闻节目,最终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率。

四、结语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应该紧随时代发展潮流,根据新闻市场需求及时进行改革与优化,创新电视新闻节目模式与内容,融入具备时代特点的元素,吸引更多受众,为受众提供多样化的新闻传播服务。可以把新媒体技术和电视新闻媒体有机融合起来,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线上新闻平台,在保障新闻权威性的基础上,考虑受众群体的心理和审美需求,让新闻传播更加贴近受众。传统的电视媒体也需要打造特色品牌,通过高水平高质量的节目逐步增强自身的舆论导向能力,吸引更多受众,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焕发生机。■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电视新闻传统媒体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方言新闻节目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