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新闻编辑的“深入浅出”
2023-09-06李明明
□李明明
一、引言
深入浅出指的是将深刻的内容以一种通俗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
所谓电视新闻编辑的“深入浅出”,顾名思义指的是编辑在编辑电视新闻时要“沉下去”,即深入电视新闻各个环节中,探究细节层面问题;同时又要“跳出来”去思考,不能像游泳那样,一个猛子扎进水底,完全浸泡于水中不出来。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不仅是一项特别严谨的工作,更是一项特别细致的工作。但细致绝不是细小,作为电视新闻编辑,要具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真功夫,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深入浅出”,这对提高新闻产品质量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二、电视新闻编辑“深入浅出”的必要性
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加速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同时也迫使电视、报纸以及无线广播等新闻媒体不断转型升级。电视作为家庭必备电器之一,不仅能让民众观看影视作品,而且可以让他们获取新闻资讯,在民众修身养性、娱乐身心等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也正是因为电视的普及性,电视新闻产品在民众心目中有较高的地位。但新媒体的发展却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电视新闻的发展,将很大一部分新闻受众分流出去。“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电视新闻不想被新媒体“蚕食”市场,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做好新闻编辑工作,不断提高新闻产品质量。
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媒体从业人员获取新闻素材的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这虽然使新闻的广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绝大多数新闻产品缺乏深度,难以引发受众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针对这种情况,电视新闻编辑应该转变编辑观念,不能为了保证新闻的新鲜性与时效性而不愿意深挖新闻信息。优质新闻产品应该“有始有终”,也就是说要从头到尾为受众呈现新闻事件全貌,不能只报道新闻的开端却不追踪报道事件结果,虎头蛇尾的做法只会引起受众的反感甚至厌恶。电视新闻媒体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新闻编辑要培养“深入浅出”的意识,既要通过深挖为受众呈现更全面、更具体、更完整的新闻报道,同时要懂得如何用亲民性强、浅显易懂的文字、图片、语言、视频来传播新闻事件,以赢得受众的认可。
三、电视新闻编辑现状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创新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见识、文化水平和鉴赏能力等越来越强,所以那些平淡无奇、缺乏创新性的新闻产品很难得到他们的认可。众所周知,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由来已久。虽然在传统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传播效率、传播速度以及影响力要强于报纸和无线广播,但飞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却使电视新闻的优势荡然无存。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无论哪个行业想要快速发展,创新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因素。电视新闻的社会影响力和受众数量之所以会直线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电视新闻产品千篇一律,同质化问题非常明显,产品内容缺乏创新性,根本不能让受众眼前一亮。这主要是因为很多电视新闻编辑缺乏创新意识,他们仍然习惯采用那些落后、单一的编辑方式,不仅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升,而且不能生产出创新性新闻产品。
2.缺乏“地气”
媒体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广大人民群众,所以电视新闻编辑在生产新闻时应该以迎合受众实际需求为目的,尽可能地增强产品的“亲民性”,一方面为“深入浅出”做好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以拉近与民众之间的距离,让他们体会到媒体的温暖。任何一个服务行业都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知道消费者的真正需求是什么,从而对后续的产品或者服务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在融媒体时代,受众更希望获得那些“接地气”的新闻产品。那些看似简简单单却能折射出社会现状的新闻产品更容易吸引受众的眼球甚至可能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不幸的是,目前电视新闻编辑过于关注一些重大新闻,却忽视了民众更喜闻乐见的新闻素材,致使其所编辑出的新闻产品往往缺乏“地气”,这就反映出目前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方向存在偏差的事实。
3.缺乏更专业的编辑人才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媒体行业已然步入崭新的新媒体、融媒体、自媒体时代。为了能在这种媒体时代下更好地发展,电视新闻媒体除了要加强新媒体平台的搭建,更重要的是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打造一支更现代化、优质化、专业化的新闻编辑队伍,这样才能在提高新闻产品质量的同时扩大自身社会影响力与公信力。作为电视新闻编辑人员,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外,还要懂得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编辑工作与传统媒体时代下的新闻编辑工作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这样才能有效调整新闻编辑策略,从而保证新闻编辑质量和效率。但事与愿违,部分电视新闻编辑缺乏居安思危意识,不仅对新媒体带来的影响和冲击视而不见,而且不愿意转变发展观念和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导致最终的新闻产品根本不能满足新媒体时代下民众的需求。所以可以说,缺乏更专业的新闻编辑人才已经严重制约了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健康开展。
4.忽视了社会职能的体现
无论是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在新媒体时代,媒体的存在价值都不单单体现在传播新闻信息方面,同时还反映在其社会职能方面。掌控社会舆论导向是媒体最关键的社会职能,尤其是我国正处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期,更需要媒体能通过宣传先进知识、弘扬先进文化、传播先进理念等来提高民众的思想政治水平。新闻信息是电视新闻媒体掌控社会舆论导向的载体,所以电视新闻媒体要想发挥社会职能,首先应该从新闻内容入手,有意识地融入思政元素,让受众在获取新闻信息的同时还能接受思政知识的洗礼。从媒体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上来讲,电视新闻记者主要负责新闻采访以及相对粗浅的整合编辑,所以他们能为新闻产品添加的思政元素比较有限。但电视新闻编辑则不同,其本身就是要对新闻素材进行“深加工”,不仅要编辑文字、图片、视频、特效等,同时要加入一些必要的内容,使新闻产品更具艺术性、创新性、可读性、教育性。因此,真正决定新闻产品思政价值的往往是新闻编辑而不是新闻记者和新闻主播等。然而,很多电视新闻编辑在编辑新闻时并未真正考虑新闻产品思政教育作用的大小,间接说明他们忽视了媒体社会职能的体现。
5.未能做到“深入浅出”
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兴起降低了新闻记者和新闻编辑岗位的入门门槛,人人都是新闻记者和新闻编辑的时代似乎悄然而至。但也正是因为那些不负责任的“草根记者”“草根编辑”的存在,虚假信息、垃圾信息不断产生,恶化了当前的媒体环境。电视新闻媒体作为主流媒体之一,除了要为受众生产高质量新闻信息以外,也应该为净化媒体环境作出努力,通过“深入浅出”的手段来帮助民众分析新闻事件,避免他们被一些不实信息或者断章取义的信息误导。目前,电视新闻产品都具备相当大的广度,也就是新闻产品所涉及的行业和领域非常广泛。这虽然可以保证新闻产品的普适性,但由于缺乏深度,所以很难让受众汲取足够的营养,很容易让他们失去兴趣,最终导致“脱粉”。因此可以说,未能做到“深入浅出”是目前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问题之一。
四、电视新闻编辑“深入浅出”的策略
与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要求不同,融媒体时代下的电视新闻编辑工作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复杂性也更强。为了在电视新闻产品具备足够广度的同时延伸其深度,电视新闻编辑不仅要充分认识到“深入浅出”的必要性,更应该寻找行之有效的策略,在不断提高新闻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受众阅读难度。
1.提高创新性
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媒体环境和条件下,新闻产品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性。电视新闻编辑“深入浅出”需要讲究一些技巧,但最关键的是要有创新性。这是因为,部分受众之所以不愿意观看电视新闻,除了电视新闻传播会受到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以外,还因为电视新闻同质化现象明显,受众很难从中获取更多新鲜的有价值的信息。
所以,一方面,电视新闻编辑要提高新闻产品的创新性,不仅要从编辑技巧、编辑方法、编辑观念等方面进行创新,还要考虑创新的可行性,增强新闻的互动性,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作用。另一方面,新闻编辑要对新闻产品创作方法和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在不断提升电视新闻编辑业务能力的同时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只有把创新元素融入新闻产品中,电视新闻编辑的“深入浅出”才不会只停留在形式上。
2.融入普通民众中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其实很多优质新闻素材也源于普通民众的生活小事。作为电视新闻编辑,他们不应该把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发现和挖掘重大新闻题材上,因为重大新闻题材很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盲目追求重大新闻题材的做法不可取。由于电视新闻产品的主要消费人群是普通民众,而普通民众更关心与他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或者在他们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所以这就意味着电视新闻编辑可以通过深入挖掘身边的新闻事件,并持续跟踪报道来满足民众的好奇心。当然,要想实现这些目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融入普通民众生活中,用心去感悟、用心去倾听,这样他们编辑的新闻才会更有感染力和亲和力,而不是给人一种“无病呻吟”的感觉。新闻产品最重要的作用可能并不是传递信息,而是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不断教育民众,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为构建更和谐文明的社会奠定基础。
3.构建更专业的新闻编辑队伍
虽然电视新闻媒体越来越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培训工作,但老员工仍然占很大的比例。不可否认,这些老员工都有着丰富的新闻编辑经验,但他们似乎并不喜欢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使他们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电视新闻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工作质量,如果编辑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那么就很难保证新闻产品的质量。因此,为了达到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要求,电视新闻媒体必须构建更为专业的新闻编辑队伍。首先,电视新闻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用优厚的待遇吸引高质量人才;其次,不仅要把人才引进来,同时还要能留住人才,这就需要电视新闻媒体能尊重人才,并为其提供能展示他们才能的舞台,确保其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最后,要完善人才培养培训制度,既要使培养培训常态化,同时还要严格考核员工的培养培训成绩,做到奖罚分明,使每一个员工都能珍惜和重视培养培训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支更专业化、更现代化的电视新闻编辑队伍,“深入浅出”的新闻生产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
4.确保社会职能的体现
电视新闻媒体的基本职能是为民众传递信息,把国内外实时动态告知民众,让民众在了解新闻事件的同时领悟一些道理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在实现媒体基本职能以后,其才能发挥出第二个社会职能,即掌控社会舆论导向,引导民众形成积极向上的意识形态,避免他们被不法分子利用。实际上,电视新闻编辑“深入浅出”并不仅仅体现在内容上,同时还包括对民众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要有教育引导民众的意识和观念,把思想政治内容与新闻信息有效融合,提高新闻产品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新闻编辑还应该充分利用好各种自媒体平台,搭建新闻传播新渠道,一方面让民众更方便快捷地接收电视新闻资讯,彰显其以受众为本的服务特点;另一方面也能加速电视新闻媒体的转型,使其更快步入正轨,尽早适应现代媒体的发展趋势。
五、结语
一言以蔽之,电视新闻是我国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新媒体技术的形成和发展给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影响。在这个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想提高电视新闻产品质量,应该做好新闻编辑工作。新闻编辑要培养自身“深入浅出”的意识,既要深挖新闻报道,还要懂得如何用浅显的文字、图片、视频来传播新闻,这样才能赢得大众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