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形象的建构与传播研究
——以三大国际电影节为例
2023-09-06马健力
□柴 玥 马健力
电影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凭借传播的高效与广泛遍及世界各地,用视觉化的方式高效隐蔽地对现实进行着描摹和艺术化处理,折射出不同时期社会的众生相,进而形成作为国家与社会整体的“国家形象”。国际电影节作为电影行业互相交流借鉴、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平台,对推动各国的电影艺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为代表的三大国际电影节凭借其无与伦比的影响力,成为中国电影构建与传播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与途径。本文通过分析2000年以来三大国际电影节上提名和获奖的中国影片,分析当前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的特点与问题,为中国电影提升影响力与中国形象的塑造提供建议。
一、三大国际电影节中的中国形象
随着2001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实施“走出去工程”及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电影逐步与国际接轨。自2000年以来中国电影频频亮相三大国际电影节,入围和获奖影片数量呈上升趋势。由此中国电影扩大了在国际电影市场中的份额,海外传播的迅速增长使得中国电影中的国家形象日趋多元。2000年以来中国电影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奖电影6部,戛纳电影节获奖7 部,柏林电影节获奖15 部。据此,可以将我国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1.风起云涌的武侠世界
自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外资本的进入,使得中国电影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当代中国的社会与文化越来越多地展现在世界面前,以《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代表的,满足西方“异域想象”为导向的中国乡土民俗电影已经无法满足海外市场。在新的全球话语和消费主义潮流之下,面对着滚滚而来的全球化浪潮,通过武侠题材将中国传统文化具象化,凭借既真实又表现感极强的拍摄手法,开创了中国电影具有强烈市场营销意识和全球意识的大片时代。武侠题材电影通过炫目的武打动作、水墨画般的场景镜头、纯色且亮丽的服饰,对观众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一时期的武侠题材电影,用造型与色彩增强戏剧张力,通过权力争斗与“弑君”情节完成对专制守旧秩序的冲击以及对人性自由的追求。《卧虎藏龙》《英雄》两部电影在商业上的成功也引领了中国电影的武侠风潮,如《夜宴》《无极》《鸿门宴》等,通过巨额制作成本与大牌明星演出,试图为羽翼渐丰的中国电影产业打开国际市场。
2.特殊历史的多元再现
历史题材电影以真实的历史事件、环境及人为背景,通过丰富的视听手段实现观众对特定历史的“逼真”体验。近代中国的特殊历史时期,赋予了电影人“再现”历史的使命。这一时期的历史题材电影并没有对历史背景本身进行过多刻画,而是通过对主人公的生活现状进行展示,体现特定历史背景下生命的无助与个人命运的无奈,通过个体悲剧的展现形成对集体记忆的建构。
如何处理个人叙事与民族创伤的关系,成为这一时期我国历史题材电影所面临的主要困境。通过时代背景符号化,聚焦于个人意识觉醒与情感的表达,从而减少中西文化间的隔阂,使影片更容易被世界观众群接受。通过刻画人性的复杂与多面性,一方面引发反思,另一方面,将历史与现实相耦合、情感和生活相杂糅、文化与意识形态相映照,向世界呈现了一个具有“东方人文精神”的中国电影形象。
3.社会变迁的边缘叙事
城市是人类历史的容器,也是现代化进程的演化场。在电影世界里,作为乡土文明的对立面,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但也是暴力和污秽的藏身地,它是人性的高台,也是非人性和人性异化的祭坛。伴随着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快速崛起,城市成为中国发展的聚焦,通过影像构建关于中国城市的“想象的共同体”,凝结了现代中国最为复杂的空间隐喻。《白日焰火》通过黑色电影叙事,消解了城市中的社会秩序,表达了主人公的压抑与焦躁,塑造了边缘化的城市空间。《地久天长》勾勒出乡土的“旧传统”与城市的“新秩序”之间的碰撞,表现出社会发展带来的个人观念的改变。此外,《文雀》等影片,通过城市边缘人的角度展示着现代城市的“真实生活”。以贾樟柯、王小帅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将传统电影中容易忽视的边缘人物形象呈现给观众。这些边缘人物境遇更多的是导演个人经历的自我投射,而情绪化的电影表达、自我放逐的身份定位,体现着新生代电影人与这个世界的隔阂。
二、中国电影形象建构的局限性
1.电影主体身份迷失
萨义德在《东方学》中指出,把东方视为西方意识形态永恒的认知客体,看作与西方相对的、替代性的极端。新世纪以来三大电影节一些参展的中国影片,有意无意地满足了符合西方文化想象的“他者”形象。这些电影人“研究国际电影节的喜好,研究评委和观众的特点,面对评委和海外观众时,刻意迎合其审美趣味,进而导致电影主体地位和主体身份的丧失,在跨文化交流中难以发挥作用和影响力”。
2.电影作品类型匮乏
电影节上的中国电影在题材与拍摄手法上都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迎合电影节喜好的同时缺乏打动西方观众的中华文化精髓,这体现出中国电影类型的单一。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崛起,带动了中国电影类型化发展,但与好莱坞恐怖片、悬疑片、歌舞片、科幻片、魔幻片等丰富的电影类型相比,中国电影只能笼统地分为主旋律影片、艺术影片与商业影片三类。电影类型的相对单一,造成观众对中国影片的审美疲劳,难以在国际主流电影市场站住脚,降低了中国电影的国际竞争力。电影除了具有票房价值,它更能创造无法以票房衡量的价值符号、软实力、影响力、国家文化形象等。而电影类型的丰富,一方面是电影工业成熟的表现,另一方面也能够强化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与传播力,促进国家形象的建构与完善。
3.艺术与商业缺乏平衡
电影的商业性作为其与生俱来的属性,应以满足观众与市场的需求为目标。优秀的电影作品在传达电影主创的意图之外,更应当打动观众内心,让观众产生共鸣。而电影节上的一些中国电影往往因其低成本制作、非传统叙事方式,成为导演展现自己个性的试验场。即使观众的审美水平在不断提高,这种不接地气的叛逆表达脱离了观众,往往造成“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三峡好人》作为新世纪以来首夺威尼斯金狮奖的中国电影,在中国国内的票房仅有30.8 万元。而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韩国影片《寄生虫》在韩国国内创下了1000万人次的观影纪录,名列2019年韩国电影票房第二名,全球票房超2.5亿美元。商业与艺术的精妙平衡,使其在2020年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与最佳国际影片四项大奖,成了首部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外语电影。《寄生虫》作为类型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并没有局限于现实主义题材的压抑性,在速食化的消费社会语境当中保留了商业电影的奇趣,是一次成功的商业化尝试。
三、强化中国形象的传播策略
如今,文化在国际竞争中愈发占据重要地位,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占比不可忽视。作为文化产业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国电影在“走出去”战略指导下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如何在提升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同时,保留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塑造与传播一个“新时代”的中国形象,成为中国电影人亟须解决的问题。
1.打造国际电影节品牌
电影节是以电影的展映、评比、交易、创投为主要内容的会展活动,是会展业和电影业的强强联合。通过举办电影节,邀请外国电影人与影片“走进来”,促进各国电影人之间的交流,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繁荣电影市场,成为我国电影“走出去”的重要推动力。国内的电影节在政策扶持及国内电影市场繁荣的助推下,近年来在规模与层次上提升显著。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我国唯一的国际A 类电影节,通过主竞赛单元中设立的“亚洲新人奖”孵化年轻影人,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搭建电影交易市场、电影项目市场、电影论坛与国际电影展映等平台,完善上海电影节推广、营销、发行功能,集结中国电影力量;成立“一带一路”电影联盟,通过电影巡演机制将中国新片推向50 个机构成员,让世界了解中国电影的发展形势。2020年,在全球电影节受新冠疫情影响几乎全面停摆的情况下,第二十三届上海电影节采用影院展映、露天放映、线上展映、线上论坛与线上洽谈等方式让各国影人仍能为电影梦想齐聚一堂,展映中外影片322 部,共放映1146 场,观众147502人次。这不仅提振了疫情下中国电影人的信心,也向世界电影产业释放积极信号,展示了中国电影与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与无限潜力。
2.类型电影本土化发展
类型电影是一个关乎故事内容和风格特色的概念,指题材、体裁或风格相似,并在主题、结构、价值观念甚至角色形态上表现出类似趣味的电影。当前中国电影产业格局中,喜剧片、武侠片等类型获得持续投入并取得长足发展,但科幻片、歌舞片等类型仍处于空白或较低水平。随着中国电影市场日趋成熟,如何改变题材单一、缺乏创新、缺少“IP”等电影创作乏力局面,通过电影类型化实现产业升级,成为中国电影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首要议题。《流浪地球》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填补了中国科幻电影类型的空白,推动了中国电影工业的进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意使观众获得极大的共鸣。此外,《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分别将类型电影主旋律化与主旋律电影类型化,用类型叙事包装主旋律内容,以历史事件中的普通人为切入点传递主流话语。不同类型电影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电影创作格局的繁荣,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多维立体的中国形象。
3.深化电影产业改革
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为推动电影产业繁荣发展,陆续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填补法律空白增强中国电影产业活力,开拓发展空间。除中央法律政策支持外,各地也应结合自身特点,出台符合地方实际的政策指导,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影视作品。甘肃省借助黄河文化、丝路文化等优秀人文资源,通过对电影精品创作的扶持奖励,孵化出《甘南情歌》《黄天厚土》《丢羊》等优秀电影,获得多项国际国内奖项。地方影片依托国家政策“走出去”,使海外观众了解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改善中国影片类型单一的状况。
当前中国电影依靠国家政策进行海外传播,但仍处于“单打独斗”的状况,难以形成有效合力,亟须官方整合。通过设置面向海外的文化管理机构,在对国际电影市场发展走向、各国电影产业概况及观众喜好等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拓展海外发行市场、制定电影推广策略为主,以合理配置电影基金、出口影片税收补贴为辅,扩大中国电影国际知名度,提升国际影响力。
四、结语
作为重要的文化工具与文化载体,中国电影如何塑造自信、强大的新时代中国形象,如何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成为其面对的重大议题。随着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的逐步完善、“走出去”战略等国家政策的积极推进,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强,西方对中华文化的误读得到逐步改善;运用特有的中华文化符号进行形象自塑,不断瓦解西方媒体他塑壁垒。但在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逐步提升的同时,发掘中华文化的普世价值、破解文化折扣,最终实现文化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真正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电影才能跨越文化鸿沟,增强国际话语权,成为中国形象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