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有效方式浅谈
2023-09-05贾青青
贾青青
數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立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展开有效的评价,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的变化、学生的学习结果的变化等。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主要是通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认知方面的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和分析。
一、基于学习素养的评价
在“学习素养”这一维度的学业评价中,教师应关注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素养的发展情况,如数学运算能力、数学思考能力、数学建模能力等学习素养。如果学生的各方面学习素养与学习能力达到了一定的要求,那么意味着学生在素质教育环境下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不错的成长。例如,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时可以了解学生是否能够在数学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展开有条理的思考。在这里,教师可以合理设计一些数学问题,更好地开展这一数学学业评价。
二、基于情感态度的评价
数学学习情感态度能够决定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效果等,因此,教师可以对这一维度的教学要素进行科学的评价。如果在数学学业评价中,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达到了某一要求,那么意味着学生不仅建立了一定程度的学习信心,而且产生了一定的数学学习兴趣,甚至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然后迸发出较强的学习动力,从而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节课中,教师要想开展数学学业评价,可以朝着这些方向进行,如“学生主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知识的积极性高不高?”“学生有没有主动参与两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学生有没有对两个图形的面积求解技巧产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这些问题的合理设计能够让教师的数学学业评价更加科学、有效。[1]
总而言之,学业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评价工作。在教师落实素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提高学业评价水平,就要了解新时期学业评价发生的变化,并了解其在数学教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推进数学学业评价的全面开展,让这一多元化的数学学业评价更能满足新时期教与学的需要,从而保障小学数学教学在科学的学业评价下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淑芹.基于新课程背景的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策略变革探究[J].华夏教师,2019(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