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技能大赛获奖数据分析与发展现状思考

2023-09-05巩嘉贝刘宏达

职业技术 2023年9期

邢 倩,巩嘉贝,刘宏达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 050021)

0 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对于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关乎我国战略发展前景。职业教育在培养过程中更加看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打造新时代的技能型人才,而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发挥着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重要作用。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由教育部发起,协调多个部门、组织来合力举办的一项全国性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作为面向所有职业院校的最高层次的赛事,旨在展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成果、展现职业院校师生风采,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领域专业、课程及教学改革,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提高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对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研究方兴未艾,多位学者立足实际,对技能大赛进行了相关研究。岳金凤[1]从多个维度对2008—2017年的技能大赛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统计分析技能大赛数据、分析技能大赛获奖特征打下了理论基础。吕景泉[2]等人探索了技能大赛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机制和效果。付云[3]针对2008—2017年的技能大赛赛项进行了研究。当前,我国科技、教育、经济等均取得重大发展,技能大赛也需要随着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调整[4-5]。因此,文章针对技能大赛多年的获奖数据进行了较全面的统计研究,同时根据获奖特征反映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思考,以期为提高职业院校人才质量提供参考。

1 获奖经济区域分布特点

1.1 获奖区域整体分布特点

我国内地目前共划分为8大综合经济区域,按照8大经济区域进行数据分析得到表1。从表1可以得到:在内地8大综合经济区域中,沿海地区的获奖高于其他地区,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三个沿海地区的获奖总和与其他5个地区的获奖总和基本持平,区域之间差异大,获奖最少的是西北地区,仅占3.23%。同时反映出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的不同,也影响了在技能大赛中获奖的数量。

表1 2008—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区域分布(内地)

1.2 一等奖区域分布特点

根据表1中的数据,分别分析中职组获奖情况与高职组获奖情况。分析得知:东部沿海地区占比最大,其中中职组一等奖数量占获奖总数比例达46.62%,高职组一等奖数量占比例可达27.56%;北部沿海占比次之,其中中职组一等奖数量占获奖总数比例达21.25%,高职组一等奖数量占比为23.25%,而西北地区获奖最少。获奖的比例与区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相关度。

2 内地各省区市获奖分布特点

2.1 整体获奖分布特点

按照省区市进行分析汇总后得到表2。将所有省区市获奖占比排序后,按照获奖多少分为三个梯队,其中获奖较多的前11个省区市总占比达到了61.98%,获奖数量在中位数的省区市(12~22位)获奖总占比为29.53%,获奖较少的9个省区市获奖总占比为8.48%。从总体来看,三个梯队获奖的比例基本呈现出了6∶3∶1的分布趋势。

表2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总数的省区市分布(内地)

2.2 一等奖分布特点

按照各个省区市获得一等奖的数量进行分析汇总后得到表3,分析可知各省区市获得一等奖的数量及占比有较大的差异。其中江苏省一等奖获奖数量占全国比例最高,达到了19.43%。其次分别为山东,达到了14.27%,浙江达到了14.08%,这三个省份的总和占到了全国获一等奖比例的近50%。

表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各省区市一等奖获奖数量占全国及地区内一等奖比例(内地)

大赛设置一二三等奖数量分别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参赛队伍总数的10%、20%、30%,其中一等奖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总数的比例约为16.6%。根据各省区市一等奖获奖情况进行分析,高于这一比例的省份有江苏、山东、浙江、广东、上海和北京,其中江苏一等奖占全省获奖总数的51.58%。

2.3 内地省区市历年获奖占比变化趋势

将内地省区市历年获奖数量在全国占比数据进行整理,如表4所示。占比呈现增长趋势的省区市有甘肃、西藏、贵州、江西、安徽、内蒙古、陕西、河南、重庆、河北等,占比变动呈现递减趋势的省区市有辽宁、天津、新疆、广东、北京、黑龙江等。

表4 各省区市历年获奖占比分布

3 获奖学校分布特点

3.1 高职院校获奖分布特点

因院校名称更改、大赛初期报名所留院校名称不规范等情况,经过核对,全国有过获奖经历的院校共计1114所,细分为:94所本科院校,59所由专科升为本科的院校,923所专科院校,7所成人高等院校和31所无法确定类别的院校名称(舍去该31所获奖院校对应的99条获奖数据)。按照2021年教育部所公布的1489所高职院校名单,全国有61.89%的职业院校都有过获奖经历。将59所已升本的院校纳入考量范围,全国有63.44%的院校都有过获奖经历。尤其是2012年,相较于上一年有较大的增幅,获奖院校从2011年的197所跃升到2012年的453所。2012年首次增加了分赛区,除原来一个天津主赛区外还增加了10个分赛区,进一步增加了参赛数量。

根据图1中的获奖院校情况分析,在2008年,仅有5.74%的高职院校获奖,之后到2019年总体上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在2019年达到最高占比49.33%,再至2021年的32.98%,即全国约有1/3的高职院校在大赛中获奖。

图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院校情况

3.2 双高院校获奖情况

历年双高院校获奖相关情况如图2、图3所示。

图2 历年双高院校获奖数量与获奖院校数量对比变化趋势

图3 历年双高院校获奖与高职组院校获奖数量对比变化趋势

由图2、图3可得,获奖的双高院校中,196所双高院校(占99.5%)都有过获奖经历,仅有一所从未获得过大赛奖项。获奖的双高院校数量基本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从2008年的42所发展到2019年的183所,2020年由于政策调整,赛项数量大为缩减,有一个拐点;2021年又是稳步上升,达到172所。

随着参赛的获奖院校覆盖面的不断扩大,获奖的双高院校数量在获奖院校数量中所占的比例从2008年的61.76%下降至2021年的35.03%,但是双高院校校均获奖数量较高,也就是说,以2021年为例,占全部获奖院校数量35.03%的双高院校获奖数量占全部获奖数量的50.66%。

4 技能大赛现状分析与思考

4.1 大赛发展平衡问题

根据上文中统计的技能大赛的获奖数据发现,沿海经济区域获奖总数明显高于其他内陆区域,西北地区的获奖总数最少,而且从全国数据来看,双高院校的获奖率高于非双高院校,尤其是在一、二等奖上。经济的发展情况和院校实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获奖结果,经济发达地区往往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学校对于技能大赛的重视也促进了参赛师生的积极参与和备赛。

技能大赛的主旨是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大赛的赛程上,应该出台更多政策鼓励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积极参与,院校在参与中不断积累在技能竞赛方面的经验,将参赛经验转换为课堂知识,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4.2 大赛参与度问题

技能大赛本意是鼓励职业院校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都能从中受益。但学生的参与程度却不尽如人意,大多数院校为了能够在大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将更多的教育资源向竞赛水平较好的学生倾斜,而对于没被选拔参赛或者没有参赛的学生,相关教育资源较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的不平衡,与大赛初衷相背离。

技能竞赛应该面向所有学生,虽然最终站在领奖台的人数是有限的,但是参赛的过程和经验却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赛选拔,构建大赛经验与课堂融入机制,真正实现大赛进入日常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4.3 大赛形式应不断创新

在国家层面,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正处在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也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类型的人才被更多的领域所需要,各领域都应该开展相关的竞赛,同领域的竞赛可开展不同维度、不同类型的竞赛。

在参赛院校方面,不同学校专业特色领域不同,其教科研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某些特色学科也应开设相应的技能竞赛。一方面,能够促进各高校都能参与技能大赛,促进参赛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对特色学科进行推广,在学术交流上更加顺畅,促进学科的进一步融合。

在参赛学生个体方面,新时代大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收能力越来越强,也愿意去接触新鲜事物,对于更加多样化的技能大赛兴趣更浓。创新大赛形式,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赛事,把所学、所会、所想集中到感兴趣的赛事领域,从根本上提升主观能动性,提升赛事效果。

5 结语

目前,从地域层面来看技能大赛获奖情况区域之间差异大,反映出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了在技能大赛中获奖的数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获奖的双高院校的获奖数量明显高于其他高职院校。从院校层面来看,双高院校相较于其他普通高职院校的获奖概率更高,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对双高院校发展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是与学校本身的发展特色及整体水平相关。高职教育的发展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影响着我国战略发展前景,新时代的发展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全国技能大赛作为我国职业院校中的最高赛事,对深化职业教育领域专业、课程及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技能大赛赛事章程应不断发展完善,赛事设置更加多样化,参赛范围进一步扩大,让更多学生从中受益,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