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衣人生 锦绣百年

2023-09-05李振村

阅读时代 2023年9期
关键词:张立刺绣母亲

李振村

看过冯骥才《俗世奇人》的读者,想必都对书中的天津老手艺人印象深刻。比如泥人张、刷子李、苏七块……那个年代,出名的手艺人都被人起了外号用以表明其技艺精湛。

当时的天津,还有一位“线儿张”,就是以刺绣闻名的张贵。“线儿张”的手绣戏衣,深受马连良、谭富英、尚小云、荀慧生等名角的喜爱。

20世纪20年代,“线儿张”的顺兴号开拓东北市场,在沈阳成立了“老恒泰戏衣庄”,店里同样是京、评剧名角云集。

沈阳市非遗项目张氏戏衣的第三代传承人张立,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早就为母亲录制了七部口述历史,而且,他筹备的张氏戏衣博物馆也准备在今年开馆。

张立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是传承,二是研究。为了让戏衣庄能够运转下去,他在55岁的时候还出去打工挣钱。但关于戏衣的研究,现在并没有成系统的书籍。不过,祖辈留下了大量的戏衣图样,他准备在此基础上整理出来,更好地传承下去。

从宫廷绣工到“线儿张”

张立的母亲96岁了,已经有些糊涂。几年前,在母亲还思路清晰的时候,张立买了摄像机,花了几年时间把母亲的回忆记录下来,“多数是母亲的亲身经历,还有一部分是母亲复述的奶奶的回忆”。

张立的爷爷张贵生于1877年的天津武清。七八岁的时候,张贵因为家里受灾被京城的一位先生相中带到北京一家京绣作坊做学徒,后来又成了宫廷绣工。

1900年,张贵回到老家武清,因为有着精湛的宫廷手艺,于是就在天津成立了顺兴号绣花作坊。后来又与义盛洋服店东家王锡山合作,开始制作绣花成衣,天津几家大百货都去他那拿货。

都知道刺绣曾是江南的传统技艺,苏州就号称有“十万绣娘”。而北方的刺绣与南方最不同的地方,就是绣工都是男的,最多的时候,张贵的刺绣作坊里有30多位男绣工。“虽然说核心技艺轻易不传外人,但是一般的还教,没有徒弟,自己哪里干得过来。”

因为戏曲艺术在民间的繁盛,张贵开始制作戏衣,也因此出了名,被称为“线儿张”。张贵与王锡山共同制作的一件金丝龙袍的戏衣,就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张立介绍说,在1983年出版的《中国戏曲志·天津卷》上对此也有记载。

南谢、北尹、关外张

随着张氏戏衣的声名远扬,关外的买家也越来越多。1924年,张贵派长子张庆顺在沈阳北市场开设了分号“老恒泰戏衣庄”。“当时,我们家出了几位绣工,王锡山家出了一位裁缝。”

“老恒泰”一开张就火了。但一件精心制作的戏衣,要经过下料、画样、过粉、配线、刺绣、裁剪、缝纫等二十多道繁复的制作工序,“活根本干不过来。可是我们家还是以天津、北京为主,于是王锡山又自己派人张罗,就在‘老恒泰边上开设了‘王恒泰戏衣庄。当时王家派的人就有我师父陈道渤”。

1950年,因为张庆顺病重,张立的父亲张庆德带着全家来到沈阳接管了“老恒泰”。

张立手里有好多本沈阳市文化局在20世纪50年代出的《戏剧》杂志,里面的名家名角身上的戏衣,大半都是出自张庆德之手。

当时红遍东北的唐韵笙,就指定张庆德为其设计制作戏衣。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是当时评剧旦行六大流派中的三位名角,也是张立家中的常客。“当时戏衣设计大师就有南谢、北尹、关外张的说法,可见业内对父亲技艺的肯定。”

1954年,“老恒泰”公私合营成立了艺新刺绣生产合作社。“我父亲就是合作社的顶梁柱,当时一个月工资115元,含国务院技术津贴15元,”张立说,“1955年,我国军衔制出台,我父亲他们接到秘密任务,给元帅服的肩章做穿绡,就是负责肩章刺绣的部分。”

1979年,退休后的张庆德代表张家的“老恒泰”,找到张立的师父陈道渤代表“王恒泰”,双方合作成立了中街老王恒泰戏剧服装厂。那一年,张立16岁,他的人生也就此改变了。

业务接待可是业内“大拿”

由于父亲母亲、哥哥姐姐都是从事戏衣这一行,张立从小就生活在色彩斑斓的戏衣世界里,耳濡目染之下,小学时的他“天天就趴在炕上,临摹各种图案纹饰”。不过,父亲却一直不让他从事这一行,“总是说我不行,不让我干”,后来张立才明白,父亲是觉得干这行太辛苦了。

老王恒泰戏剧服装厂成立之后,因为一开始缺人手,于是张立开始在父亲成立的厂里做学徒,学绘图、刺绣、制作技艺。

“为了向父亲证明我行,白天在店里看父亲和师父画样,晚上我就不下班照着他们的图纸临摹设计,啥时候打更的来撵我,我才走,”张立说,“师父陈道渤看我这么用功就总带我去剧院看戏,讲解舞台上每个‘行当身上的穿戴,以及配套的盔帽、把子、鞋靴等的穿戴,还经常带我去后台看箱官怎么管理衣箱。所以借此机会也认识了不少名角,了解了每个角的服饰特点。”

当时,张庆德负责设计画样,师父陈道渤负责业务接待,张立除了负责描图、刺版、刷样外,还要兼顾卖货和发外件加工。“我就是喜欢学习,每次各个工种的手艺人们制作时,我都会用心地看人家怎么制作,然后尝试。”除了戏衣,张立也逐渐了解了整个戏曲服饰相配套的各个工艺环节。

1989年,因为勤奋好学肯钻研,张立不仅成了戏曲服饰“百事通”,也负责起了戏装厂的业务接待。这个业务接待可不是端茶倒水,而必须是业内的“大拿”。“客户一说要演什么戏,马上就能告诉他需要什么服饰,用什么材料、用什么纹饰、刺绣用什么颜色等。”

20世纪90年代末,张立为沈阳故宫制作庆典的服饰和銮驾。因为九龙伞的纹样太大,他就趴在客厅的地上画。当时身患疾病的父亲就坐在沙发上看着他画,“看了一会儿感觉哪不对,就跟我要笔。可是他实在是画不动了,试了几次就把笔甩在了地上。我就跟他说,放心吧,我会设计好的”。

55岁带着母亲去打工

1997年,恒泰戏衣庄在张立的操持下再一次开张。2015年,历经百年风雨的“张氏戏衣”被认定为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的戏衣市场不景气,怎么能把学到的手艺发扬光大,把百年字号经营下去?张立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一件制作精良的手绣戏衣,市场价格可以达到三四万元,看起来很高吧,可是,这一件几百万针才能绣出的戏衣,需要一个熟练的手艺人干上大半年之久。

张立在55岁的时候突然作出了一个决定,他对戏衣庄的员工们说:“你们在沈阳坚持下去,我出去看看有没有出路。”他想去看看外省同行都是怎么经营的,同时也检验一下自己的业务能力。这一出去,张立就被浙江一戏装厂高薪聘为了总顾问。“我知道,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装在我脑子里的戏衣的传统图样、配色、刺绣针法和制作工艺。我也没有藏私,因为在文化传承方面我们是需要共同承担责任的。”

张立说,去了南方才知道,那边地方戏的戏衣市场很是红火,生产的戏衣价位适合不同的用户。“我去的第一年就从纹饰和刺绣针法及配色上做了调整和规范,产品得到了大戏种行业内的认可。”

第二年,因为放心不下母亲,张立回到了沈阳,但厂家老板又亲自来请,于是张立带着母亲一起去了浙江,一走就是五个年头。

“我在筹建张氏戏衣博物馆,”张立说,“父亲留给我两大箱的戏衣图样手稿,师父留下的也有,他们风格各异,还有近代有记忆的实物,充分表现脉络的一些文史资料,这些是真正的传承。我正在整理之中,准备出一本传统戏衣图谱,让后来者有古可考,有迹可循。”

因为戏衣制作工艺过于繁复,品类繁多,一个学徒至少要花三年时间才能入门,而要学到全活十年也未必能出师。后继无人的尴尬处境并非戏衣独有。張立说,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找到一位合适的传承人,要懂得传统文化,也要懂现代的时尚设计。喜欢这个行业的人,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与恒泰戏衣庄联系,共同开启一段新的传承之路。

(源自《辽沈晚报》,王传生荐稿)

责编:马京京

猜你喜欢

张立刺绣母亲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清新唯美的刺绣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陪你半程
陪你半程
给母亲的信
刺绣新生
信任
果园姑娘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