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分析
2023-09-05刘家齐
■刘家齐
数字媒体艺术融入影视创作过程给各类作品带来了无法通过传统拍摄手法达成的视觉效果,为影视作品的受众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享受。数字媒体艺术在极大推进影视创作内容与形式变革的同时,也在后者的影响下发生了诸多新变化,促使现有技术不断创新。尽管二者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但如果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其结合实践往往具有相对的盲目性,从长远来看不利于行业发展,因此对两者之间的融合模式进行分析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数字媒体艺术概述
(一)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定义
我国科技部于20世纪初明确定义了数字媒体的概念,即以数字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为主导,基于大众传播理论,结合社会文化需求将图形、音频以及文字等形式进行传播。数字媒体艺术则从艺术角度出发,将传统数字媒体中的设计、处理、生成以及传输等各环节与当代艺术以及传统艺术有机融合,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设备的信息处理、高效演算与可视化输出等功能,将原本天马行空的抽象艺术概念转换为直观的可感知的信息,需要艺术设计、交互设计以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等学科知识,具有高度的多领域融合特征。
(二)数字媒体艺术在影视创作领域的发展历程
数字媒体发端于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其应用于影视领域的代表作品是著名的乔治·卢卡斯执导的《星球大战》,该作品首次将数字合成镜头应用于影视创作,该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给当时的电影市场带来了极大冲击。到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美国影视作品中采用数字媒体艺术的比例已超过50%。在此后的一二十年中,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思路以及相关技术均得到长足的发展,并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影视创作的主流,从内容到形式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且已广泛融入影视作品的策划、布景、摄制以及后期剪辑合成等诸多环节,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电影市场对数字媒体艺术的需求,推进了影视行业的蓬勃发展。但影视创作的融合中凸显出的问题也日益增多,给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二、数字媒体艺术对影视创作的正面影响分析
(一)丰富核心内容的表现形式
影视作品的核心内容主要基于剧本的上层思想,在影视作品发展史上,传统的剧本多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而来,作品的基本结构以及叙事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原著的制约,表现形式相对单一,摄制组由于缺乏有效技术手段以及受到惯性思维的限制,难以突破传统桎梏。但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与融入有效改善了这一情况,借助数字媒体艺术,可以将艺术作品的核心思想通过更加多样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包括对基本场景的展现以及对各类抽象概念的展现,视觉效果从2D 逐渐发展到3D,影视作品的叙事方式也不再拘泥于原著思想,作品的核心内容可以利用数字技术从更多角度进行表达。
(二)改善影视作品受众的艺术感受
影视作品是对纸质作品或是观念上的作品的展示,是使用各类拍摄器材以及拍摄手法对其他作品的可视化转换,因此其创作应顺应观众对“身临其境”这一感受的需求。传统的影视作品由于受到摄制器材或是播放器材、场地的限制,难以1:1 对剧本中描述的场景进行输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观众的审美体验。但数字媒体艺术的引入,影片的摄制剪辑人员能够对剧本中要展现的具体场景、声音以及颜色进行大幅调整,包括对初步摄制的光线、质感、色调进行调整以及对场景细节、抽象概念或是镜头轨迹进行补充,或是全部利用数字技术直接对艺术概念进行超现实展示与制作,使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时能够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增强其艺术感受。
(三)推进影视剧本创作理念创新
传统的影视摄制基本是基于固定剧本对固有场景进行展现,其所描述的主体相对固定,摄制脱离不开剧本的限制,编剧人员也往往需要考虑拍摄人员的实际能力,难以将各类创新观点大胆写入剧本。而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能够将难以取景拍摄的场地进行构建,对场景所需的道具、天气因素、光线甚至虚拟概念等进行制作,将传统手段难以表达的主题进行展现,重建影视叙事结构,颠覆传统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进而打破传统影视剧本创作的惯性思维,推进剧本创作者的思维理念创新,为更深度地利用数字媒体艺术展现丰富视觉效果创造了可行性空间。
三、数字媒体艺术对影视创作的负面影响分析
(一)削弱了人文艺术表现力
尽管数字媒体艺术为影视作品受众带来了多样化的丰富视觉体验、推进了影视作品创作理念的更新,但其较低成本以及较高的艺术表现力也让影视创作部门对其依赖程度大大增加,各影视创作部门广泛存在盲目使用、过度使用数字媒体技术的状况,甚至对演员的台词、面部表情等基本功底与专业素养也不再做较高要求。但影视作品归根结底是基于“人”的艺术,滥用数字媒体艺术尽管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普通作品的质量,却难以达成高度人文关怀,影视作品的人文价值难以得到重视与发展,长此以往会对影视拍摄、剪辑乃至相关的演员等行业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二)降低了影视作品的精神内涵
数字媒体技术的出现以及广泛应用,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观众的视觉效果以及观看体验,推进了影视创作行业的蓬勃发展,但影视市场对特效电影的需求以及数字技术的高效低成本利用都使得影片制作公司在创作过程中滥用相关技术,过度强调影视作品的视觉冲击以及娱乐性,以顺应市场需求来获取高经济效益,实则违背了影视创作的初衷。影视作品应当展现基于人文的丰富精神内涵,重视对人类优秀思想品格的挖掘,数字技术应当作为其辅助手段而非主导,相关技术盲目使用,削弱了影视艺术的道德价值导向作用,甚至掺杂不良思想,严重破坏降低了影视作品应当具备的精神内涵。
四、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方式分析
(一)辅助融合
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辅助融合方式,是指当影视创作过程中出现实际取景拍摄目标由于成本或是场地限制无法有效实现或是对拍摄完成的片段进行完善补充时,利用数字媒体艺术进行辅助创作或后期补充,使影视作品的最终效果达到预定目标。在具体利用过程中,需要按照剧本需求以及摄制组的实时需要,充分运用图像处理软件以及各类数字合成技术完成对音视频图像的创作以及可视化输出或修改。例如在拍摄各类历史剧时,需要在已经不复存在的场景进行拍摄,而临时布景或是租用类似建筑物的成本过高时,则可利用数字媒体艺术,如《建国大业》等影片中的旧上海、旧长沙中的政府驻地、军校建筑,均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处理与表现,为影片的创作起到了良好的辅助效果。
(二)创造融合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类剧本创作者的思维也越发天马行空,但在过去,其瑰丽思想由于受到技术水平以及拍摄手段的限制,无法高度还原地展现在影视作品受众面前。但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数字媒体艺术能够利用AE、PR、CAD 等图像、模型以及特效制作技术手段完成对虚拟场景、虚拟角色的创建,并按照剧本以及摄制组的要求对其运动轨迹以及镜头运镜进行控制,使之呈现的最终效果与实拍镜头的视觉感受类似,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此类创造性融合的影视代表作品有《变形金刚》系列、《头号玩家》等,其均通过对数字媒体艺术的高度利用,展现了奇幻的世界观,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视听感受。
(三)特殊融合
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特殊融合不同于主流的辅助融合以及创造融合,其主要基于传统实际镜头,通过有限的音视频处理来增强镜头的表现力,尽管其作用类似于辅助融合,但具有本质不同,辅助融合与创造融合均是利用数字技术使镜头产生一种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效果,但特殊融合并不掩盖数字处理的痕迹,反而利用这种处理痕迹来表达特殊艺术需求,如在《仙剑奇侠传》中,主角在进行回忆时,画面变为黑白颜色,镜头有所润滑,能够让观众迅速理解主角的回忆行为。又如主角在醉酒状态时,通过数字处理的画面变得摇摇欲坠、十分模糊,也便于观众对主角的精神状态进行认知,从而在全新角度丰富了影视作品的摄制手法,为观众带来了更具美感的视觉效果。
五、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高质量融合策略分析
(一)提高从业人员的审美、道德等特殊素养
影视行业从业人员包括剧本创作者、摄制组、演员以及后期处理团队等,其专业素养包括文字创作素质、文学审美、表演技术、拍摄技术以及信息化设备操作技术等。从业人员的基本专业素养决定着影视作品的基本质量,但其文学审美、道德价值感受才是决定作品达到何种高度的决定性因素。数字媒体艺术从业人员也同样需要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现阶段仍旧有大量低质量特效流入市场,如各类抗日神剧中的虚假枪炮特效,严重影响观众的审美以及视觉体验的同时,对行业口碑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为此应当切实提高影视行业从业人员的审美、道德观等特殊素养,从而提升影视创作的质量上限。
(二)将人文价值的突出摆在更重要的位置
从影视行业的实践来看,尽管高度使用数字媒体艺术的影视作品取得了较大成就,例如《复仇者联盟》《蝙蝠侠》系列,但历届奥斯卡等重要奖项的最佳影片依旧是《绿皮书》《楚门的世界》这类深度挖掘人文价值、展现历史社会现象的能够引起观众共鸣或是思考的剧目。影视作品的精神内涵是否能够有效体现,首先在于其是否具备高度的思想水准、人文水准以及其是否能够通过合理的感官体验将信息传达给观众,使观众感受到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以及人文精神。只有将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手段有机融合,共同为展现人文精神价值服务,才能够强化影片的实际人文效果,为高质量作品的形成铺路。
(三)适时适度利用数字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各年龄段的观众对特效片等艺术形式的影视作品有了更大需求缺口,影视作品制作厂商为获取高额的经济效益,往往不顾实际,忽视高质量剧本创作以及高技术力的实际拍摄,一味在影片中堆特效,输出了大量的数字媒体垃圾,引起观众不满的同时也损害了影视行业的健康生态。数字媒体艺术的盲目滥用导致其产出的影视作品往往无法带给观众准确的价值表达,如《上海堡垒》一片,缺乏合理的剧情支撑,尽管使用了大量较为先进的特效,具备一定的视觉观赏体验,但难以引起观众共鸣,无法带来有价值的体验,因此票房低迷。所以,适时适度地与传统拍摄手段相融合才能起到最佳的艺术效果,展现影视作品的人文价值。例如在奥斯卡获奖影片《楚门的世界》中,尽管主角楚门所生活的地域使用传统拍摄手段就能表现,但影片末尾仍旧利用数字技术展现了一个覆盖在地球表面的庞大穹顶建筑,将影片内容更为震撼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有效提高了作品的张力。
(四)根据影视行业实践推动数字媒体技术创新
数字媒体艺术在影视创作中进行运用,应当顺应影视行业实践中的观众视觉需求以及票房、收视率等市场需求,对已有技术进行不断创新,使其能够更高效、更高质量地服务于影视创作。例如漫威工作室的电影,第一部《钢铁侠》与最新的《复仇者联盟4》中所使用的技能特效制作、奇幻场景图像处理等均不可同日而语,无论是从精细程度还是从视觉冲击效果来看,均有了长足的进步,配合高质量的剧本创作,为其影片带来了大量受众粉丝与票房收入。这些影片对特效制作、音视频处理技术需求较高,以往制作一个场景往往需要数个月的时间,将会严重拖慢影片的上映进度,进而影响工作室的市场竞争力,而市场需求推进了该工作室的数字媒体艺术更新进程,采用了更加先进的硬件设施,用以支撑优化后的AE、PR等Adobe软件以及更专业的数字处理技术软件平稳运行,如今制作一个科幻场景所需时间已经缩短至原来的1/3,且精细程度与质量均有较大提升,为工作室的后续拍摄与运营提供了便捷条件。因此,根据影视行业实践需求来推动数字媒体技术创新,能在更大程度上推进两者的有机融合。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既是现代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艺术创作领域发展的必然。两者的融合过程尽管凸显出了较多问题,但可以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的审美、道德等特殊素养、将人文价值的突出摆在更重要的位置、适时适度利用数字技术以及根据影视行业实践推动数字媒体技术创新等策略对现有问题进行改善,有力推进两者的高质量有机融合进程,为观众带来更佳的视听艺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