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戏曲舞台上舞蹈元素的渗入及其作用
2023-09-05董家华
■董家华
自古以来,许多戏曲作品当中都掺杂大量的舞蹈元素,二者可以实现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过程当中,合理引入舞蹈元素,可以有效丰富戏曲内涵,而戏曲同样可以提升舞蹈艺术的艺术感染力。在戏曲舞台当中渗透舞蹈元素,不局限于连贯性舞蹈动作以及成套的舞蹈动作,同时也包括用以表达复杂心理情绪的舞蹈语言以及舞蹈演员的一举一动。
一、当代戏曲舞台渗入舞蹈元素的重要性
(一)丰富动作形式
传统戏曲动作形式具备多元性特征,许多戏曲作品当中的经典动作流传至今,但结合整体形式展开分析,目前戏曲行业发展无论是古装戏还是现代戏,在形式与内容方面都有一套标准,可以在一系列舞蹈动作当中融入与戏剧表演相契合的动作,适当融入舞蹈元素,不仅不会影响到戏曲人物的刻画,甚至可以通过一系列动作风格,呈现人物特征。例如:《白蛇前传》这部戏曲作品,就对一系列动作开展大胆创新,融入现代舞蹈元素,从而确保人物形象与人物呈现出的动作更加契合。以白素贞被法海抓住这一场戏展开分析,传统戏剧表演形式限制人物发展,因此可以通过舞蹈元素这种方式开展创新。在舞台上方垂下黑色铁链,将黑色铁链与白素贞的白色衣服形成鲜明对比,预示着白素贞被枷锁束缚,同时白素贞牢牢地将铁链踩在脚下,预示着白素贞具备不屈的精神与对自由的渴望。通过一系列舞蹈动作设计,可以有效丰富戏曲动作形式。
(二)推动剧情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新编古装剧还是现代戏曲,程序化这一特征都被严重淡化。追根溯源,结合传统戏曲展开分析,程序化特征是受到社会生产力的限制与制约,对于部分动作、部分事件,只能通过凭空想象这种方式进行。不仅如此,传统戏曲采用口传身教这种方式进行传承,这也是程序化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现代戏曲则更加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取材通常来自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经典故事,创作者具备较强的艺术特征,不愿模仿或参照传统戏剧形式与戏剧内容,因此无论是在戏剧内容方面还是在戏剧形式方面,都做出一系列创新。而舞蹈则成为戏剧创新的综合助力,确保戏曲可以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之下,得到舞蹈元素的助力支持,实现创新发展。
(三)营造优质艺术氛围
舞台艺术的呈现讲究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尤其在现代戏曲当中,一系列舞台设施呈现现代化特征,为戏曲表演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为此,编导在戏曲作品创作环节,应当采用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手段与方式,营造可以令观众感同身受的舞台氛围。例如:《钢刀下的红梅》就是一部表现革命英雄刘胡兰英勇就义故事的豫剧作品。结合名字展开分析,不难看出,创作者将革命英雄刘胡兰比喻成在傲雪当中坚韧挺拔的“红梅”。在刘胡兰英勇就义之前,有一场深情回忆的戏,就可以合理引入舞蹈元素,借助“拟物化”这种方式展开构思。选择红梅等一系列道具,由舞蹈演员开展自行控制,顺利演出刘胡兰记忆当中的人物,引出经典唱段,确保舞台随着刘胡兰的思绪完成场景切换。这样一来,舞台层次感与立体感明显提升,营造可以令观众感到深爱的艺术氛围,确保其身临其境地感受戏曲艺术魅力。
(四)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近些年,随着艺术形式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戏曲艺术不再局限于单一式发展,而是更加注重融合式发展。这也为戏曲艺术保护工作与发展工作提供助力,是文化界高度关注以及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但需要注意的是,戏曲艺术发展之所以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与关注,追根溯源,是由于戏曲艺术与现代观众之间存在一定的审美距离,不能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与受众群体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与交流。尤其在部分现代戏曲当中仍然沿用传统戏曲动作、舞台表演节奏、经典故事剧情以及舞台布景方式,这可能会导致戏曲与观众的审美需求、审美习惯背道而驰。而舞蹈艺术的科学融入,对于戏曲艺术而言,是将以审美为主的艺术形式转化为大众型艺术,广泛渗透到群众的现实生活当中,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五)深入戏曲的形象刻画
在传统戏曲当中受到戏曲类型、戏曲风格的影响,在人物刻画方面会呈现出类型化特征。例如:观众在提到秦腔时,就会联想到高大威猛的西北汉子;而在提到豫剧时,就会在脑海当中自然呈现穆桂英、花木兰以及黑脸包公形象。而在现代戏曲当中,可以通过科学融入舞蹈元素这种方式,将人物的多面形象以及性格特点充分展现出来,突破传统人物束缚与限制。例如: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当中,借助一系列舞蹈动作设计,将母子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此基础上,可以起到其他情感交融烘托人物博大的爱国情怀的作用,丰富了人物角色形象。
二、通过渗入舞蹈元素促进戏曲艺术发展的实践策略
(一)科学渗入舞蹈创作,丰富情绪表达方式
戏曲编导与戏曲编剧可以从生活经验以及文本当中提取经验开展创作,此种创作并非单纯将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动作转化为舞蹈动作,而是需要结合人物的情感表达需求以及形象特征,对一系列信息展开科学筛选,并且通过反复加工,对其开展二次创作。舞蹈语言具有较强的拓展功能以及延伸功能,可以将日常生活当中的单一情绪及单一情感借助舞蹈语言无限延伸、充分延伸。
例如:在《风声鹤唳》这部作品当中,就借助舞蹈动作呈现出哀伤的氛围,从而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此种情感并非针对特定事件或特定人物,而是用于升华情感、丰富情感,将人物所遭受到的一系列悲惨遭遇充分呈现,此种情感具备普遍性特征,更加容易使观众感同身受,从而获得共鸣。
(二)借助舞蹈创编,丰富场景表现形式
上述表明,中国传统戏剧表演具备程式化特征,具备完善且独立的表演规矩与表演程序,人物出场顺序与出场时机都需要经过精心设计。而舞蹈元素的融入也并非任性发挥,不同身份、不同特点的人物需要具备较为典型的动作特征,观众可以通过人物服饰、言谈举止,精准辨别人物特点及身份。综上所述,舞蹈语言在人物形象及人物特点展现方面具备一定的自然优势,可以借助唱腔以及独白,介绍人物的身份,确保人物性格以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被观众理解与接受,可以起到有效烘托舞台气氛的作用,营造优质的舞台表演氛围,或者起到“点题”作用。例如:在《嫦娥》当中有一段飞天舞表演,在舒缓的音乐节奏当中,嫦娥缓缓飞天的场景,就需要经过一系列科学设计,方可确保现场观众被艺术氛围所渲染。待音乐正式进入高潮之后,演员可以借助红色长袖不断抖颤这种方式,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使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嫦娥体内鲜血不断涌动,而嫦娥对后羿的情感也通过舞蹈语言充分表达,观众被人物所呈现出的情感所感动。而在大型赣南采茶戏《永远的歌谣》当中的主人公李龙槐,为带领村民战胜夏荒,前往地主岳父住所“借粮”,遭到四个悍仆(家丁)毒打,在表演中展现出一系列扇子花、矮子步以及毯功类技巧等高难度动作,生动而又精准地营造出了“借粮”的艰难氛围。
(三)通过舞蹈创编,增强戏曲舞台悬念
上述表明,舞蹈艺术在中国传统戏曲当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空间,其功能与作用远超舞蹈动作本身。导演通过一系列舞蹈动作设计以及队形的全新编排,可以确保戏曲作品呈现出完整的故事内容,同时在各个桥段当中选择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舞台悬念感明显提升。以大型现代剧《城市英雄》为例,舞蹈队伍在作品表演环节呈现出较为强烈的舞台暗示功能,在“接英雄”与“送英雄”等一系列宏大的群众场面当中,舞蹈演员与群众身份融为一体,舞蹈队伍将剧情、人物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确保歌曲与舞蹈相互促进、相互依托,精准呈现人物情感以及更深层次的心理状况、时代背景以及基本生活现状,从而确保一系列戏曲元素可以得到深度揭示,戏剧风格与戏曲特点被展现得淋漓尽致。除此之外,在表现英雄去世这一场景时,舞蹈演员可以在手腕上系上飘带,为招魂引路这场戏带来一丝神秘之感。
(四)科学设计舞蹈动作,为剧情提供服务
人物关系借助一系列舞蹈语言进行精准传达,可以有效体现人物之间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舞蹈演员选择需要满足基本生活情理,并且具备较强的艺术性特征,此种语言创作源自创作者对日常生活当中人物关系的理解以及事物的观察与感悟。由于人物关系情感表达方式存在一定差异性,此种差异所产生的情感势必会导致人物行为与人物动作不同,因此舞蹈创作不能脱离现实需求以及社会真实场景,编导需要通过一系列舞蹈演员,将人物关系表达清楚,精准传达人物情感。例如:在小舞台剧《风声鹤唳》这部作品当中,有一段双人舞蹈,将男女从彼此心生好感,到确定恋人关系的过程精准展现出来。舞蹈开端,女主人公呈现害羞情绪,而男主人公则表现出爱慕情感,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二人慢慢熟知,互生情愫,由彼此心生好感,最终确定恋爱关系,借助舞蹈动作层层推进戏曲剧情。此种情感不仅符合生活实际需求,同时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确保舞蹈语言呈现与之相应的功能。例如:梅兰芳在《霸王别姬》当中为精准展现人物内心之痛,通过精彩的剑术,确保观众在一系列带有生活化元素的舞蹈动作当中,体会到虞姬的满腹惆怅以及强作欢颜的痛苦。这种表演方式,逐渐被现代观众接受与认可,为现代戏曲发展指明方向。
在戏曲作品表演环节,舞蹈演员不仅需要保证动作干净利落,而且需要确保动作富有灵性,动静皆宜。不仅富有情节性特征,同时具备生动性特征,可以有效调动现场观众的情绪,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作品当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以《永远的歌谣》这部采茶戏作品为例,其中就有一段“耘田舞”,一群女村民在欢快的音乐背景当中边唱边跳,通过一系列耘禾田、拗苞粟、打稗草等舞蹈动作,再现了一幅欢快的劳动场景,同时又将剧中人物地主女儿玉兰的人物特点以及孤独无依的心境精准呈现出来,形成了乐与苦的鲜明对比。而在《白蛇传》这部作品当中,白素贞为向法海索要爱人,不惜与法海大战。此时编导设计“水斗”这一情节,渲染舞台气氛,在一系列蓬勃汹涌的舞台气氛渲染下,观众无不为白素贞的决心以及坚贞所感动,同时也对白素贞的选择以及行为充满担心,营造紧张的现场氛围。
(五)充分展现人物性格特点
舞蹈编导在创作环节,舞蹈的动作美感是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同时确保动作具备完整性特征与连贯性特征,这也是舞蹈编导关注的重点问题。而在戏曲作品当中,舞蹈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功能,同时需要贴近剧情,满足人物塑造需求,不能为展现出演员的高超技巧以及新颖动作,而与剧情脱离,这会导致戏曲作品产生支离破碎之感,使观众感受到戏曲作品与舞蹈动作连接效果不佳。二者无法实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过于凸显人为设计痕迹,会拉低戏曲作品的艺术性,使戏曲作品的美感大打折扣。实际上舞蹈元素的融入,是为使戏曲音乐节奏特点以及风格特点更为突出,有助于塑造人物性格特点,确保戏剧作品当中所呈现出的角色更加深入人心,更加具备典型性特征。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戏曲艺术与舞蹈艺术高度契合,在当代戏曲舞蹈舞台引入舞蹈元素极为关键,二者之间具有诸多互通之处。在此形势之下,通过科学渗入舞蹈元素,可以丰富情绪表达方式,丰富场景表现形式,增强戏曲舞台悬念,为剧情提供服务,充分展现人物性格特点,以促进戏曲艺术稳定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得到编导以及导演人员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