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技剧《战上海》审美特征赏析

2023-09-05高文新

杂技与魔术 2023年2期
关键词:杂技表演杂技上海

文|高文新

近年来,红色题材杂技剧成为杂技舞台的热点。如何用杂技艺术赓续红色根脉、歌颂革命战争中的英雄及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先进模范,中国杂技人找到了新的创作突破口,使传统的杂技艺术在弘扬民族精神、诠释红色题材上承担起了时代的使命。

杂技剧《战上海》由上海杂技团有限公司与上海市马戏学校联合创排,是海派杂技对红色题材的首次探索。该剧以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战役为历史背景,多维度、立体地艺术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上海地下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协助下保护上海电厂、解放上海的英雄事迹,展现了革命前辈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英雄主义赞歌。该剧对传统杂技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探索,以全新的艺术理念、编创手法进行杂技解构,开创了中国杂技剧的新篇章。

一、“技”与“剧”的融合之美

杂技剧是跨界美学融合下杂技艺术的戏剧化表达,解决“技”与“剧”冲突问题是创作人员面临的首要问题。

杂技剧《战上海》采用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法,将革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以解放军战士江华和地下党白兰这对年轻恋人的经历为线索,围绕正面战场和地下斗争两条主线交替展开,包括“血战外围”“负隅顽抗”“智取情报”“暗巷逐斗”“青春誓约”“铁骨攻坚”“雨夜飞渡”“迎接黎明”和“丰碑”等九个场景,剧情编排紧凑缜密、扣人心弦,杂技表演惊险奇绝,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效果,既有中共地下党员白兰冒着巨大风险智取情报与特务的冲突,又有白兰与人民解放军江华的爱情;既有动荡复杂的时局,又有解放军兵临城下的压迫感;既有旧上海歌舞厅的歌舞升平,又有悲壮战场的硝烟弥漫,戏剧的冲突与张力赋予了杂技新的表现空间。比如,“智取情报”一幕场景设定在歌舞厅,女演员踩着高跟鞋跳探戈,爬上十几米的高杆展现杂技技巧;“暗巷逐斗”一幕中,舞台场景不断切换,融入了辗转跳跃、自行车追逐等杂技技巧,情节紧张惊险,无名老太太扛着横杆与特务周旋的情节非常出彩,动作设计既有杂技又有舞蹈,又仿佛在打醉拳,通过快慢镜头般的影视表现手法,使观众身临其境,融入悬疑紧张的谍战片氛围中,拓展了杂技的叙事技巧;“铁骨攻坚”一幕中,编导巧妙地用攀爬软梯来表现解放军遭遇苏州河北岸敌人居高临下的火力封锁时奋不顾身、英勇顽强、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雨夜飞渡”一幕将梅花桩技巧高度写意与大胆创意相融,解放军战士在苏州河防撞桩上闪转腾挪,跳跃潜行,险象环生地避开了敌军的封锁火力顺利渡河,艺术再现了我军战士智勇双全的本领;“迎接黎明”一幕通过蹦床、高杆设计,杂技演员在舞台上上下腾空跳跃,通过一系列空中高难度动作展现了解放军战士为了保卫电厂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最终江华成功拆除炸弹英勇牺牲的场景。

杂技剧《战上海》剧情推进与杂技表演环环相扣,毫无违和生硬之感,以杂技艺术讲述故事,以故事情节带动杂技表演,杂技因戏剧冲突更具故事性,戏剧因杂技更具观赏性,达到了杂技艺术与戏剧表演的完美融合。

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之美

杂技剧《战上海》展现了上海解放战争的恢宏画卷,将革命历史与现实叙事结合,表现了中国人民为了争取胜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虽为红色革命战争题材,该剧的舞台呈现却不是一味的战火漫天、枪林弹雨,英雄也有铁骨柔肠的一面——在“青春誓约”一幕中,伴着悠扬的音乐,翩若惊鸿的双人绸吊表演,将江华与白兰的唯美爱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雨打在白兰树上,空枝上多少等待。忘不了你许下的诺言,总有一天你会回来。风雨中的夜上海,容不下温馨的梳妆台。你毅然放开我的手,用热血把思念覆盖。从不问值不值得,只为了心中所爱。也许会提前离开,我们都明白。看硝烟散尽,风雨不再;等黎明升起,春天回来。等那一天到来,亲爱的人,我们永不分开。”

主题歌词采用双关、象征等修辞手法,营造出一个充满诗意、浪漫又无奈、决绝又积极向上的意境。歌声响起,伴着绸吊上两人优美地飞舞,让人不由得沉浸在二人的爱情世界里。江华与白兰也渴望浪漫的爱情,也向往上海解放后的美好生活,但当时的上海风雨飘摇,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革命胜利,为了上海解放,多少热血儿女舍小家,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奔赴战场,只是为了心中美好的愿望实现,让黑夜散去,太阳升起。该幕结合杂技、舞蹈、音乐、舞美等艺术元素,抒发了两人相爱却不能相守、追求革命理想的心声,以浪漫主义风格拓展了剧情的深度。

三、舞美设计之美

舞美设计是杂技剧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杂技剧《战上海》以“声、光、电、影、景”等现代舞美技术,立体式、大场面、多维度、分层次地艺术再现了剧情中的壮烈场景和恢宏场面,使观众有了身临其境的舞台艺术效果。无论是“暗巷逐斗”一幕中纵深变化的街景道具,还是“智取情报”一幕中的灯光、色彩设计;无论是“铁骨攻坚”一幕中的软梯设计,还是“雨夜飞渡”一幕中的梅花桩设计;无论是“迎接黎明”一幕中的旋转蹦床设计,还是“丰碑”一幕中的以人体塑造雕像设计,都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手段、新媒体、新技术、新型材料,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冲击和耳目一新的体验。“迎接黎明”一幕中,解放军战士和敌人搏斗的道具蹦床,采用了360°旋转设计,演员在高空翻腾跳跃,将激烈的战斗场景立体再现,将全剧推向高潮。

《战上海》的舞美设计,既尊重杂技艺术的本体特征,又结合音乐、服装、灯光等元素营造出契合剧情的丰富又具有想象力的舞台意境,赋予了该剧震撼人心的舞台风格,提升了该剧的艺术质量,增添了剧目的观赏度。

四、技艺之美

杂技剧的本体是杂技艺术,杂技表演所具有的高、惊、险、奇、难、绝等技艺高度,是杂技表演追求的目标。杂技剧《战上海》汇集了在国内外多次获奖的20 个精品杂技节目,涵盖杂技、魔术、滑稽、驯兽等表演样式,将常见杂技技巧柔术、爬杆、钻圈、绸吊、叠罗汉、自行车等巧妙地与剧情融合,为观众献上视觉盛宴。杂技表演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蕴含古典美学内涵,其编排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和谐美感的追求。该剧中爬杆、柔术、绸吊所展现出来的是优美,演员通过杂技技术将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性、协调性呈现在舞台上,带给观众别样的视觉审美享受;而攀爬软梯、翻跟斗、梅花桩、蹦床所展现出来的是壮美,表演出的是力量与阳刚之气势,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震撼与冲击。该剧杂技表演中壮美与优美并存,在不同的剧情、场景下对应不同的表演风格,以高、惊、险、奇、难、绝等杂技技巧,表现了男性体格的健硕和女性体态的优美。该剧以“技”为本体,从其他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由特殊审美走向综合审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呈现出丰富的视觉艺术效果。

五、文化意蕴之美

《战上海》通过惊险奇绝的杂技表演、精心组织的戏剧结构、张弛有度的情节设置,歌颂了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追求光明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尾声“丰碑”一幕中,杂技演员用身体塑造了一座英雄的丰碑,向革命先辈致敬。人民英雄应该被历史铭记,被人民铭记,是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一只和平鸽飞来,落到“丰碑”顶端的演员手中,升华了全剧的主题,给观众一种直击心灵的审美体验。

该剧所蕴含的文化意蕴、民族精神,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企盼。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我们伟大祖国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取得的成就是人民自强不息、拼搏奋进换来的。我们更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唱响主旋律,发挥正能量,传承好红色基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杂技剧《战上海》尊重杂技本体艺术特色,融入现代审美理念,融合戏剧、舞蹈、音乐、服装、道具、灯光等多种舞台艺术元素,带给观众全新的审美体验,同时又带给观众一定的思考,是一部集传统性、艺术性、故事性、思想性、观赏性、舞台性于一体的“有筋骨、有血肉、有温度”的成功作品,其典型的时代质感与艺术美感提升了杂技舞台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人民人格化的雕塑,呈现出红色题材杂技剧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

猜你喜欢

杂技表演杂技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杂技表演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浅析创造力在杂技表演中的作用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老鼠演杂技
安全行驶千万不能儿戏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