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育时代书法作业的评价探新
2023-09-05浙江省义乌市绣湖中学杨燕青
浙江省义乌市绣湖中学 杨燕青
新美育时代要求教师由技能教学向素养培养转型,注重立德树人。需要做一个有情怀、有底蕴、技艺精、能创新、善融合的新美育时代教师。书法是传承优秀文化的艺术瑰宝之一。教师要在书法教学中达到以“美”育人的目标。
书法作业评价主要是指评价者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书法学习中的作业进展和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价值判断,以期达到学生素养提升的过程。因此,反思传统学生书法练习作业评价中的问题,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成为当前书法教学评价改革中的重要课题。
一、对传统书法练习作业评价的反思
1.评价目的重等级区分而忽视素养提升。对于学生的作业,教师往往主观给出一个等级评价,打上“优”或“良”。打上“优”的学生自然高兴,但不知好在哪里,打上“差”的心里难过也不知差在哪里,导致学生未能及时掌握学习信息,压抑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这样的评价影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
2.评价内容重视技能而忽视综合素质。对练习作业评价,教师往往简单地对练习中的技巧掌握做以评价,未能较好体现培养学生多方面素养的要求,忽视了书法评价的全面性与发展性。
3.评价方法突显作品而淡化多元评价。教师仅凭一页字或以平时练习作业批改的平均等级而定。造成对学生发展的评定简单化、表面化,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特别是学生在书法学习中体现出来的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形成情况。
4.评价主体以他评为主而淡化自我评价。只有教师个人评价,不重视学生主体评价,这是书法教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一人说了算,学生没有发言权,没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评、互评。学生对评价结果缺乏深刻的认识和反思,学生之间缺乏学习结果的交流,这样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培养核心素养理念下的书法练习作业评价的基本理念
1.评价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提出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依据培养目标,既要注重学生的过去和现实表现,又要重视学生的未来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评价知识技能的表现,更要对学习能力、探究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诊断问题,发现特长,展示才华,从而发挥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
2.评价内容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成功智力理论讲到要使教师深刻地认识到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价值。要关注学生掌握书法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书法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3.评价方法实现多样化。学生书法练习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如成长记录袋、激励性评定、代表作选集等。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发展,更加清晰、准确地描述学生的现状和进步。
4.评价主体强调自评和他评相结合,重在参与,形成互动。新课程倡导的是发展性评价,它十分重视评价对象的个人价值,重视培养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这样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发展、共同进步的过程。
三、书法练习作业评价策略
1.评价目的
书法学习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在大力提升核心素养之今天,书法教学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然而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质量观是一种偏重知识的质量观,是把分数作为评价学业的唯一尺度。久而久之,在师生心理都形成一种不良的观念:评价就是为了得到高分。所以,在评价学生的课堂练习作业时,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评价的目的。我们简单地给学生练习作业打上分数,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显示练习作业的优势,有无体现出技能?还是为了认识学生的成长、经验、感情和兴趣?还是为了应付检查、考试等等。因此,我们在评价学生的练习作业时必须明确评价的意图。
学生与生俱来就有很强的自尊心,对他们的引导最好的方法在于唤醒和鼓励,并通过一定的条件激发他们的练习热情。通过活动去唤醒他们对书法的感受,引导他们用一笔一画去表现美的世界。因此,我们在评价学生的练习作业时,要通过诊断学生在整个学习书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如教师在评价学生书法练习作业时,应注重学生在书法过程中的努力程度、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单独评价学生练习作业是否完美,或过分地注重书写的水平。
只有明确了评价的目的,才能培养学生对书法课的兴趣,才能保护和鼓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
2.评价原则
(1)审美性原则。以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的评价为突破口,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操作为目标。
(2)自主性原则。突破传统单一的指令性评价,实施自我评价。促进积极主动地发展,提高其自主意识。
(3)激励性原则。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的学习与活动。用教师的语调、笑容使每个学生心情舒畅,进而对书法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4)教育性原则。评价本身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素质的发展,任何一个学科都不例外,评价不仅是对主体性教学目标达到程度的评价,评价本身也应对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具有教育意义。
(5)综合性原则。书法教学评价要通过书法练习作业评价学生书法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书法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书法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3.评价标准
对学生练习作业的评价主要有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根据新课程理念,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理解学生的“眼高手低”。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作品。不能脱离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不脱离学生实际水平与生活经验,在学生参与评价时,教师要与其达成共识,具体表现为:
●自主性:是否积极地参与活动,是否乐于和他人合作。
●深刻性:对新内容的理解程度。
●灵活性:能否灵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能综合运用进行创作。
当然,不同阶段的学生其评价标准也就不同。如《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初中阶段要“了解一些最具代表性的书家和作品。学习从笔画、结构、章法以及内涵等方面欣赏书法作品,初步感受书法之美,尝试与他人交流欣赏的心得体会”。
4.评价方法
传统的评价方法过于单一,教师往往以一个分数“打发”了之,这既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评价主体的对象不同,教师可以实施分层评价,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和集体评价,同时还可以运用语言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1)分层评价
分层评价主要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如学习《独体字》“王、止、开、井”一课,根据学生智力、能力的个体差异,把要求分三层次,学生任选一层,教师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其一,能把四个字写正确、清楚,不涂改;其二,能把四个字写正确、整洁,笔画交代清楚,结体匀称;其三,能把四个字写美观,注意每个笔画的方向、长短,字写得有精神。
(2)自我评价
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不仅是评价的客体,同时也是评价的主体。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评价、反馈,通过测评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传统的评价往往以教师为主,教师也常把自己的偏爱和价值观强加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自我感受,难以体现教学的民主性。让学生参与评价,进行自我评价,不仅可以避免教师主观带来的偏差,而且对了解学生和培养学生独创精神都是大有好处的。另外也可以通过自己与自己比,通过前后书法练习作业的对照,看看在哪些方面比以往提高了,哪些方面还犯老毛病。这样做既取得了评价的纠误作用,又起到了激励作用,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如建立学生《书法展览室》就是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在“展览室”中收集书法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研习记录、构想草图、书法练习作业、相关书法信息、评价结果等),用语言来描述书法作品想要表达的感情、构思、不足之处等。通过建立书法学习档案提高学生书法学习的主动性,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教师通过学生的书法学习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中的需求,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个性特色中求发展。
(3)集体评价
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可用语言直接表达,也可用互写评语的方式。这一方法是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练习作业,对其进行描述,然后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在此情况下,学生可以对学习的情况进行相互评价,也可以运用已有的经验,对作业进行批判。学生在评论活动中,学会讨论同学提出的不同意见,学生通过集体评论,会大开眼界,听到许多自己不曾想到的意见。在评论与辩论中,学得演说的技巧,提高他们随机应变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方面。
同学之间相互评作业,可以调动学生的心理因素,积极参与,各抒己见,达到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效果。
(4)语言评价
在评价的表现形式上我们可以采用语言叙述代替分数或分等级的方式来评价学生作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对自己的评价都可以用语言进行评价。它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虽然这样做工作量比较大,但是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有助于学生总结教训,改进技法。语言评价既有利于学生受到实际的指导,又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能更好地体现个别指导的作用。
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写评价日记,记录学习的感受;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让学生在对作业的评论中,接触到许多有意义的观点,增强自主意识,并逐渐确立起成熟的判断标准。这两种评论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学生欣赏美的水平。
当然,任何评价标准和方式的确定,都会受到社会的需要和价值观的影响,同时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进入新美育时代,我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宗旨,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书法教学一定能得以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