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庸之道”

2023-09-04王苏醒

关键词:做法中庸来源

王苏醒

摘要:“中庸之道”作为儒家思想的最高道德标准,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文化内涵,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试从《中庸》其书着手,从“中庸”思想的来源、释义及“中庸”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和如何做到“中庸”等方面进行论述,从而明确“中庸”思想体系的丰富思想内涵,加深对“中庸”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儒家 “中庸”思想 来源 形成 做法

“中庸”思想最早见于孔子《论语·雍也》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何晏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后来“中庸”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经子思之手,写成了《中庸》一书,由此奠定了它在儒学的地位和影响。

本文从《中庸》入手,在分析其成书目的、内容主旨和价值的基础上,分别从“中”“庸”的释义和来源等方面进行考究。“中庸”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至今仍起着教化人心的重要作用。

一、《中庸》其书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后朱熹从中剔选出来,独立成篇。子思作《中庸》,提出“道”是可以统一道心、统一人心的。他担忧“道学之失其傳”,失去本身正人心的作用,所以作《中庸》起整饬的作用,实为孔子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和“中庸”构成体用关系的是该书中提出的“中和”思想,是儒家把“中庸”思想运用到处理实际事务的一种境界追求。由“中庸”到“中和”更加明晰地体现了作者的思想主张和精神追求。围绕这一主题,《中庸》这本书论述了几大重要思想,分别是中庸、修道、至诚尽性。可以说,《中庸》一书是君子知本身、正人心的重要引导,是通向内圣的关键。

二、“中庸”思想来源及释义

(一)“中”

“中庸”一词的关键点在“中”。唐兰先生考证指出:“中”本是旌旗之类,而后成为中央、中间的“中”。[1]经历了夏商周三代引申出中正、中行、中德等意义,如孔子引尧曰“允执厥中”。

首先“中”为万事万物的核心,万物始于中,又止于中。中可以生发出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又止于中。由此看来,一定意义上“中”相当于老子提到的“道”。古人强调“天人合一”,人与天地万物共生共存,而天地万物是以“道”为原则而生成的。人不能违背上天的意志,即不能偏离“道”,也就是不能偏离“中”。

这一思想在《周易》中早就有所表述。其中明确提出“时中”这一核心思想,“时”指把握好时机;“中”指的是掌握好分寸,没有偏差。书中指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2]这是说世界本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要通过“时中”来进行协调,如果失去“时中”,一方发生偏离,另一方就会马上失去和谐,进而影响阴阳变化,阻碍发展。

发展到孔子时期,孔子继承了“中”的观念,并加以完善,正式地提出了“中庸”这一概念。他指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孔子“中庸”与前人不同之处在于:一方面,孔子强调修道,“吾道一以贯之”,把中庸之“道”完全提升到道德层次,上升到君子修行的精神追求层面,并进一步延伸到家国观、和同观,并强调这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另一方面,在“中”的基础上加以丰富,赋予了“庸”的意义。

(二)“庸”

关于“庸”的释义,并没有留下太多的文献材料,在《尚书》《左传》中提到过,庸有“常”和“用”两种解释,后人对此有所阐发。如孔颖达提出“庸,用也”。东汉时期郑玄指出“庸,常也”,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宋代二程和朱熹,二程认为“庸”只是常,朱熹在《中庸章句》中则是引用二程的话“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不易”即为“常”。

究竟解释为“用”还是“常”更合理呢?通过考证,许慎《说文解字》:“庸”本义为“用”,后引申出平常、经常之义。“庸”为天下定理,所以很显然是其引申义“常”而并非其本义“用”。

综合上述,从“中”“庸”二字的来源和释义,可以看出“中庸之道”这一观念自古就有,后上升到道德层面。至孔子创立“中庸”这一思想体系,“中庸”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赋予了新的内涵,形成了一整套较为严密的“中庸”思想体系。

三、“中庸”思想体系

这一思想经由孔子提出,子思作书,到宋代二程、朱熹时期,“中庸”思想的研究达到了顶峰,再发展到明清时期,王夫之对此加以批判,提出新的“中庸”观。至此“中庸”思想从修德至善的体系转变为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具有了实用价值。

(一)孔子

“中庸”作为完整的思想体系最早是由孔子提出来的。《论语·雍也》提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把“中庸”定义为一种崇高的道德准则,一种人生的处世态度。

纵观孔子思想主张,可以发现“中庸”思想是一以贯之、具有整一性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无邪”即“正”,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论音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反映到文学上要求从形式到内容都不要过于激烈,要含蓄委婉。这类似于“主文而谲谏”“温柔敦厚”之要旨,由论诗、论音乐到提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把中庸定义为一种崇高的道德标准。

再由道德观又引申到同和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所追求的是变化中的统一,坚守“正道” ,“正道”本不偏激,本是万事存在和发展所依据的稳定规律。为了奉行正道,有时行为亦或表象上显现出激烈偏颇的特点,但于正道实现而言,却是“中庸”,“中庸”绝不是妥协,而是对大道的坚持,实事求是,折衷而是之,是对儒家忠恕之道的发展。

(二)子思

“中庸”思想形成之后,经子思、孟子等人逐渐完善,逐渐把“中庸”思想确立为儒家思想的最高道德典范。其中子思贡献最大,他在《中庸》一书中提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如何达到“道”?则是要靠“中和”“至诚尽性”。其中“中和”绝非折中、庸俗的调和,而是始终能够做到坚守正道,择善固执。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中庸”之道的正确做法,即不过分激烈,恰如其分的进行表达。“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往往能坚守正道,而小人则是随波逐流,不能坚守中庸之道。

“诚”则是强调面对利益诱惑时,只有诚心诚意才能唤醒本性,做到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这样才可以与天地参合,达到道的最高境界。要做到诚,最基本的就是要自我教化,君子要慎独,要时刻警醒着自己,即便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情况下,仍然要用君子的标准尺度来要求规范自己。其思想主旨在于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提高,从而修身养性,达到至诚、至善的境界。[3]

(三)二程、朱子

“中庸”思想到了宋代被尊崇到很高的位置,程颢、程颐创立了理学,并指出“中庸天理也”,这样把“中庸”上升到天理的高度。人在面对事物的诱惑时,容易丧失本性,社会便会失去理,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做到“中庸”,而“中庸”本身也是“理”,是天下的正道、万物运行的定理。正如程颐谈论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也,庸者,天下之定理也!”不偏不倚是为“中”,不改变常规叫做“庸”,中庸就是要求人们为人处事要中正和谐,坚持正道,从而达到“遵从天理”,进而“达道”,可以说这是对儒家思想的新鲜阐释和補充。

南宋时期理学大师朱熹承袭了二程的思想,把《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并作有《四书集注》,他极为推崇儒家之“道”,以理作为最高典范,同时重申“诚”,相比子思《中庸》中的“诚”,指的是人性,朱熹提出“诚者,天之道也。”[4]即诚就是天理的本然,正是由于“诚”天理才能化生万物。同时“诚”也是圣人之德,可以通过择善固执来实现。

(四)其他方面

宋元之后,《中庸》更是成为了学校官定的书目,极具教育意义。一直发展到明清时期,宋明理学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为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王夫之大力批判宋明以来中庸思想,从经世致用的角度出发,强调实学,从务实的角度重新阐释“中庸”,进而提出了自己的新“中庸”观。

王夫之的“中庸观”对丰富和发展传统的中庸思想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从认知理性出发对“中”重新界定,淡化了中庸道德的形上学的品格,凸显了感性生命实体。2.从考据学和义理学出发对“庸”进行新的解释,使“中庸”具有普遍的方法论的意义。3.以体用解“中庸”,克服了宋儒形而上学的缺陷,使其“中庸观”充满了辩法思想。4.从道德形上学之道与道德实践的外王事业合一的角度阐发中庸大旨,突出“中庸”本天德、成王道的重要旨趣。[5]

当今社会,“中庸之道”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但“中庸”始终不等于庸俗的妥协、调和,而是择善固执,坚守正道,包含着实事求是、求真至善的良好品质和道德追求。

四、如何做到“中庸”

“中庸”是很难完全实现的,正如《中庸》中提到的:“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唯有君子才能坚守正道、正心诚意。在当今社会“中庸”仍发挥着作用,那我们该如何向“中庸”靠拢呢?

(一)三大法宝

要遵循“中庸之道”的三大法宝——“慎独、忠恕、至诚”。

“慎独”强调自我教育、自我修养,即便一个人独处,也要谨慎的自我约束、反省,不做违背道德的事,做到至诚、至仁、至善。“忠恕”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体谅、互相关心、宽容忠恕、体仁而行。“至诚”是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要坚持至诚,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进而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天性,就能感化万物,发挥万物的天性,便可以达到至仁至善,与天地并列为三。

这三大原则时刻提醒我们:“中庸”,绝不是一种保守、妥协、不求上进、无所作为的态度,而是包含着修身、律己、至善、宽恕等实事求是的品质。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个人的发展,都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

(二)具体做法

除了坚守上文提到的三大法宝外,还要有具体的做法,子思在《中庸》一书中提出“三达德”“五达道”两条基本做法。所谓“三达德”指智勇仁,所谓“五达道”指“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达道要靠三达德来调节,而三达德最终要依靠“诚”,即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加固,归根到底还是要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达到至诚的境界,才能达到“中庸”。

通俗来说,每个人都处在大大小小的集体当中,要修身立道,保持诚心,妥善处理好与周围人的关系,坚守“中庸之道”,时刻规范自己,就能获良好的人际关系。一方面我们要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良好品质,另一方面,更要顾及他人的感受,“己所欲”,也不要毫无顾忌的“施于人”,而是要坚守“中正”,考虑他人的感受,防止过犹不及。同样,国家的建设,国际关系的发展,都要坚持“诚”,坚守“中庸之道”,“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才能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世界多元文化的实现。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中庸之道”作为一门学问和智慧,其内涵是极其深奥复杂的,但也是君子通向内圣、走向正道的必然选择,所以我们必须坚持靠拢。尤其在当今社会,面对诸多的情况,人有时不免会失去正心、本性,偏离正道,在这时只有靠“诚”,只有坚守“中庸之道”,才能回归本心。而“中庸之道”绝非一般所说的庸俗的调和,在坚持“中庸”的道路上,始终都是对正道的坚持。这对于我们理解、坚守“中庸之道”有着重要的警示和启迪作用。

参考文献:

[1]宋任命.中庸探析[D].河南大学,2011.

[2]李松生.《中庸》与《周易》的中道思想管窥[J].学海,2010.

[3]游唤民.论中庸的产生和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

[4]郭齐.朱熹对孔子中庸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孔子研究,2005.

[5]章启辉.“中庸”辩正——王夫之的中庸观[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2).

猜你喜欢

做法中庸来源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中庸自明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试论《说文》“丵”字的来源
“赤”的来源与“红”在服装中的应用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盐城市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关于『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