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爱“救”在身边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探索服务类社会救助新模式

2023-09-04樊文

中国民政 2023年13期
关键词:相城区小杰管家

☉本刊记者 樊文

“感谢党和政府对我家的关心和帮助,让我对生活有了希望。”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漕湖街道的刘阿姨领到救助金,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刘阿姨家有两个高龄老人和两个上学的孩子,丈夫突发脑中风,导致家庭陷入困境。相城区借助“困难群体智慧帮扶信息平台”,及时发现了她家庭的困难,不仅办理了低保、实时医疗救助,还为她链接慈善、医疗等资源,实施免费电动轮椅适配、专业医疗康复训练等精准化帮扶项目。如今,丈夫的身体慢慢好转,一家人的生活也渐渐步入正轨。

刘阿姨家的帮扶项目是相城区开展服务类温暖救助的工作缩影,也是相城区打造“相帮扶·城温暖”社会救助服务品牌的生动体现。作为民政部组织开展的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地区,近年来,相城区围绕“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聚焦主动帮扶、温暖帮扶、精准帮扶、体系帮扶,实现了社会救助向集约聚合、定制式服务、温暖救助、按需施策的转变,在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同时,提升了社会救助的温度,满足了困难群众的新需求、新期盼。

主动帮扶 “温情管家”叩响“困难之门”

“这些生活用品温暖的不仅仅是我的身体,更是我的内心。”居住在相城区绿色时光花园的田阿姨,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今年52岁的田阿姨身患肢体残疾,多年来行动不便的她基本不出门、不社交,只有年迈的父母陪在她身边。相城区元和街道“温情管家”团队在常态化巡访中得知这一情况后,不仅定期送上粮油、洗手液等“爱心礼包”,还陪伴她体检、理发、参加绘画等活动。“温情管家”送爱上门,打开了外面世界的光亮。在社区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田阿姨勇敢地找回自我、找回价值。

“温情管家”是相城区依托基层治理网格化打造的管家型团队。相城区共划分686个基层网格,每15户困难家庭配备1名“温情管家”,共打造镇、村两级295人“温情管家”团队。他们负责常态化巡访,对接实施帮扶项目,及时掌握困难对象的动态情况,主动发现“沉默的少数”。此外,相城区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汇聚医保、优抚、殡葬等部门数据,建立全区低收入家庭数据库信息平台,实现了“政府所能”与“群众所需”的对接。平台上线以来,累计对3602个帮扶项目全流程监管。

温暖帮扶 探索“物质+服务”温情救助新模式

6月5日一大早,相城区北桥街道社区服务人员吴敏来到79岁尤老伯家里打扫卫生。尤老伯无子女,家里的房屋拆迁后,村里安排他住进过渡房,不仅为他添置了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电,还买来崭新的被褥。工作人员入户走访时发现,老人腿脚不便,日常做家务很吃力,为此,村里为他申请了养老服务政府援助项目,提供居家上门服务。看着干净整洁的房间,老人脸上洋溢着舒心的笑容。

针对像尤老伯这样的特殊困难对象,相城区探索“物质+服务”温情救助新模式,不仅为困难群体在节日发放慰问金,开展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等活动,还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提供综合性帮扶,切实解决困难群体的急难愁盼,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黄埭镇长康社区的老人们,同样也很幸福。从2021年初开始,黄埭镇全面启动“惠老助餐”项目。每周一到周五上午11点,“银龄餐厅”送餐车为全镇近1200名老年人送去午饭。与此同时,“相城仁医”、“澄姐在你身边”、“相伴相知”等一大批特色服务项目应需落地。

为了探索常态化服务路径,相城区提高服务类救助帮扶比重,通过结对帮扶、社区互助、公益志愿、专业社工等,不断将救助服务由访视、照料,拓展到生活帮扶、助医等。在服务对象上,不仅聚焦困难群体中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龄老年人、精神障碍患者、残疾人等特殊对象,还通过帮扶跟踪、定向培训等途径,帮助有劳动能力的困难人员上岗就业。

精准帮扶 为困难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

在黄桥街道胡湾村,13岁的小杰(化名)有节奏地拍打着欢乐鼓。“孩子变化很大,现在能和别人打招呼,还积极参加活动,这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小杰母亲对前来走访的工作人员说。

小杰患有轻度智力障碍,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在评估小杰的情况后,街道联系第三方社会组织,帮他制定“个人+家庭+社区+社会”四位一体个性化服务方案,帮助进行潜能开发,鼓励参加欢乐鼓小组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小杰越来越开朗活泼。

相城区黄埭镇“银龄餐厅”工作人员为老年人送餐。

做好帮扶工作贵在“精准”。对此,相城区以困难群体差异化需求为导向,通过推行入户调查、系统比对、第三方抽查核对“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完善一户一档、实行一户一策,动态掌握困难群体服务需求,一事一议解决个案问题。同时,统一建立帮扶项目库,制定认领帮扶项目书、项目完成反馈表和资金使用规范表,利用信息平台“区块链+”模块全程跟踪每个受助人员的帮扶进度,实行全过程建档、跟踪和监管,做到过程闭环、效果显著。截至目前,8大类个性化帮扶项目实现了对困难群体的全覆盖。

体系帮扶社会协同扩大救助“朋友圈”

“周伯伯,最近天气炎热,用电用气都要当心!”在北桥街道北渔社区的周爷爷家里,志愿者认真查看老人家中用电用气设备,叮嘱老人注意安全。

这是相城区民政局联合区慈善基金会启动的“中鲲助老 温情守护”关爱特殊困难老人安居项目。项目安排第三方专业机构和志愿者上门,免费为全区200多户特殊困难老人家庭进行水电检测和维修。目前,在相城区已形成由党员先锋团队、志愿者团队、爱心企业、专业社工等构成的救助帮扶共同体,他们主动为困难群体帮扶找项目、想办法、拿措施,以冠名基金、定向捐赠、企业结对等多种形式扩大救助“朋友圈”。

救助帮扶要走心,更要体系化、专业化。相城区着眼建立健全政府基本保障与社会力量帮扶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在党建示范引领下,建立区、镇、村三级结对帮扶联动机制,由全区45家区级机关组建5个党建联盟,积极聚合社会力量、链接专业资源,形成了“弱有众扶”的温暖氛围。3年来,全区慈善组织共募集帮扶资金近1.59亿元,创新设立社区慈善基金97个,惠及困难家庭1500余户。

相城区通过持续扩面、加速提质、加强保障,用心用情用力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创新,切实为困难群众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让救助在身边,温暖在人心。

猜你喜欢

相城区小杰管家
郁小文的猪管家
苏州市相城区:未来五年将打造区块链创新应用示范区
约定
做自己的小管家
关于相城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荷塘月色
伤口“小管家”
HAPPY LIFE创意管家型APP
他鼓励了我(二)
偷梁换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