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幸存者偏差”评估模型的调查研究方法
2023-09-04郭芳刘永吴雁平
郭芳 刘 永 吴雁平
摘 要:分享成功试点项目经验或项目成功部分的经验,应该且必要,但仅分享这些,存在“幸存者偏差”的可能。在分享成功经验的同时,对试点过程产生的数据进行挖掘,尝试采用试点项目通过率、试点区域覆盖面、试点单位类型覆盖面、试点系统完成度、试点项目完成度、试点单位变更率、试点项目如期完成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归纳分析,探寻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形成可复制、易使用的“幸存者偏差”评估模型,既有助于后来者,在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试点、推广、应用、实施时,充分利用先行者的经验,少走弯路,避免“幸存者偏差”造成的影响,防止踩坑;也可为《“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提供一个工具。
关键词:企业;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管理;单套制;项目管理;动态防护;信息滤选
Abstract: Sharing experience from successful pilot projects or successful portions of projects is necessary and desirable. However, it may lead to “survivor bias”. While sharing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the data generated in the pilot process will be mined, and indicators such as the pass rate of the pilot project, the coverage of the pilot region, the coverage of the pilot unit type, the completion degree of the pilot system, the completion degree of the pilot project, the change rate of the pilot unit, and the completion rate of the pilot project on schedule will be used for statistical induction and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laws of universal significance. The formation of a replicable and easy-to-use "survivor bias" assessment model will help the followers not only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experience of the forerunners in the pilot process, promotion,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lectronic document archiving and electronic archive management, avoid the impact of "survivor bias" and prevent them from falling into a trap, but also can provide a tool for the mid-term evaluation and summary evaluation of "The 14th Five-Year Plan "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Archives.
Keywords: Enterprise; Electronic document archiving; Electronic archive management; Single set system; Pilot project; Project management; Dynamic protection; Information filtering
1 前言
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也稱“生存者偏差”,指的是当取得资讯渠道仅来自幸存者时,此资讯可能会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1]为解决各类型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长期保存难题,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2016年以来,国家档案局先后组织开展了“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电子文件单套归档和电子档案单套管理”“企业集团数字档案馆(室)建设试点”“机关业务系统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等多项试点工作。为落实《“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确定的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和电子文件“单套制”管理规划任务,进一步大范围进行成果推广和转化,奠定了基础。
仔细梳理业已完成的“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项目(以下简称“试点项目”)公开数据,缺少来自未通过验收项目的完整信息。由此,有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幸存者偏差”。本文基于“幸存者偏差”理论视角,通过整理、对比分析该试点项目立项、验收、成果三个不同阶段产生的数据信息,发现在试点项目验收通过、试点区域覆盖、试点单位类型分布、试点(系统)完成度、试点项目(内容)完成度、试点单位变更、试点项目如期完成七个方面存在差异与变化。从整体、主体、客体(系统与内容)、时间、空间、行业等六个方面,重视、关注、分析这些存在差异与变化的数据,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助于消减后来者在学习、应用、推广试点经验时,可能出现的“选择偏差”。由这种方法提炼出的“幸存者偏差”评估模型,则或可用于正在进行中的《规划》中期评估,即《规划》结束时的总结评估。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方案强调:要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调查、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2]本文是采用上述方式和技术,从情报学的视角,进行调查研究的一次尝试。
2 研究概述
本节包括:试点项目简介、信源、问题的提出及意义、概念及指标含义。
2.1 试点项目基本情况。为贯彻落实《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解决各类型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长期保存难题,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国家档案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6年决定分批组织开展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工作。[3]历时6年,2021年10月,随着最后一家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单位顺利通过验收,“试点工作圆满收官”。[4]
2016—2018年,国家档案局分两批选定了60家试点单位项目,第一批试点工作于2016年7月启动,经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发展改革委和各有关中央企业认真组织的“推荐,经研究评议及论证”,[5]于2016年12月“精选33家企业作为首批试点单位”[6];第二批试点工作于2018年9月启动,于2018年12月确定27家试点单位名单。2019年至2021年,国家档案局分三批对试点单位进行了验收。2019年第一批13家,[7]2020年第二批10家,[8]2021年第三批24家,[9]共47家试点单位通过验收。
试点过程中,为了保证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家档案局每年召开试点工作进度检查会,及时推广试点过程中形成的案例,[10]通过多种形式全程跟踪指导。通过验收的48家试点单位实现了CAPP、PDM、ERP、财务系统、运营业务系统、电子邮件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CAD设计文件、安全生产调度、勘测设计管理等20类共计71个企业主营业务系统的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解决了一大批企业主营业务信息系统的归档难题。[11]
在试点成果的基础上,国家档案局组织出版了《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案例集》管理系统卷、技术系统卷、电子会计档案卷等书籍,用于项目成果应用与推广。管理系统卷、技术系统卷已经上市,京东、当当等网络平台均有销售,对试点项目成果的普及与实用化,产生着积极推动作用。
2.2 概念。幸存者偏差,是由优胜劣汰之后自然选择出的一个道理:未幸存者已无法发声。[12]人们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13]即由“报喜不报忧”的信源,导致“以偏概全”的信息传达,进而导致“盲人摸象”的失当判断。
2.3 信源。现有试点项目产生的数据信息,为基于“幸存者偏差”理论的“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情况,提供了真实可靠样本。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国家档案局网站、中国档案报、天眼查、在线英文缩略词查询、国家档案局组织出版的《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案例集》管理系统卷、技术系统卷等可靠信源。
2.4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梳理比较试点工作整个过程产生的数据信息,可以发现值得注意和深入探究的地方。比如:试点项目确定的试点单位数量与最后通过验收单位数量不一致,试点单位原定试点系统名称与通过验收时的系统名称不符、试点单位原定试点项目内容名称与通过验收时的项目内容名称不一致、通过验收单位名称与起初确定的试点单位名称不同,部分通过验收单位项目与确定试点时的项目名称有所不同。这些变化了的信息意味着什么?对日后成果推广应用会不会产生影响?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此类问题试点组织方没有提及,从验收单位的成功经验中也找不到直接答案,产生这些情况的项目承担单位又没有机会说明。这便具有了较为典型的“幸存者偏差”特征。
因此,依据“幸存者偏差”理论,对试点项目产生的数据,采用归纳、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深度挖掘,尝试使用试点项目通过率、试点区域覆盖面、试点单位类型覆盖面、试点系统完成度、试点项目完成度、试点单位变更率、试点项目如期完成率等指标构建试点项目“幸存者偏差”评估模型,既能充分利用先行者的经验、少走弯路,又可避免“幸存者偏差”造成的影响,防止踩坑,进而为试点成果推广和转化,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据此,亦可为正在进行的《规划》中期评估和日后将要进行的总结评估,提供一个较为适用的工具。
2.5 指标及含义。(1)试点项目整体通过率。指通过验收的试点单位数与全部承担试点任务单位数的比值,即试点项目通过率=通过验收的试点单位数/全部承担试点任务单位数×100%。
(2)试点区域覆盖面(空间)。包括试点单位区域覆盖面、未完成验收试点单位的地域分布、各区域试点未完成验收单位数量占比。
试点单位区域覆盖面:指各区域试点单位数量占全部试点单位数量的比值,即试点单位区域覆盖面=某区域试点单位数/全部试点单位数×100%。未完成验收试点单位的地域分布:指各区域未完成验收试点单位数量占全部试点单位数量的比值,即未完成验收试点单位的地域分布=某区域未完成验收试点单位数/全部试点单位数×100%。各区域试点未完成验收单位数量占比:指各区域未完成验收试点单位数量與本区域试点单位数量的比值,即各区域试点未完成验收单位数量占比=某区域未完成验收试点单位数/该试点单位数×100%。
(3)试点单位类型覆盖面(行业)。有宏观与微观两种表述。宏观上是指通过验收的试点单位所在行业类型与全部行业分类的比值。微观上是指通过验收的试点单位所在行业类型与全部承担试点任务单位所在行业类型的比值。这里我们采用的是微观层面的表述,即试点单位类型覆盖面=通过验收的试点单位所在行业类型/全部承担试点任务单位所在行业类型×100%。
(4)试点项目完成度(客体)。指通过验收的试点单位的项目名称与全部通过验收的承担试点任务单位立项时的项目名称一致性的比值。包括试点系统完成度和试点内容完成度。试点系统完成度(系统)包括试点系统数量及各试点系统数量占比、通过验收试点系统数量及各试点系统数量占比(含全部通过验收的系统数量及各试点系统数量占比)和未参加验收、部分通过验收和部分未参加验收的系统数量及各试点系统数量占比。试点内容完成度=通过验收的试点单位的项目名称与立项时名称相同的项目数/全部通过验收的承担试点任务单位立项时的项目名称数×100%。
(5)试点单位变更率(主体)。指通过验收时承担单位发生变化的数量与通过验收的承担单位数的比值,即试点单位变更率=通过验收时承担单位发生变化的数量/通过验收的承担单位数×100%。
(6)试点项目如期完成率(时间)。指试点承担单位通过验收的时间和其申报时预期时间相同的单位数量与通过验收的试点单位数量的比值,即试点项目如期完成率=如期通过验收的承担单位数量/通过验收的承担单位数×100%。
3 试点项目数据分析
3.1 试点项目整体完成情况。项目确定的试点单位共有60个,最终通过验收的47个(有报道48个),有13个试点单位的项目没有出现在通过验收名单当中。其中,在78.33%的试点单位最终通过验收的同时,有21.67%的单位没有出现在通过验收名单当中。其中第一批未出现在通过验收名单中的单位8个,占同批33个单位的24.24%;第二批未出现在通过验收名单中的单位5个,占同批27个单位的18.52%。第一批未出现在通过验收名单中的单位比例高于第二批。换句话,第二批试点单位完成度高于第一批试点单位。超过五分之一的未完成率传递出了哪些信息?通过分析推断,或有:
3.1.1 面上推广时未完成率大概率高于25%~30%。如果经过单位申报、主管部门推荐、国家局评估后,入选的试点单位尚有超过20%的未完成率,那么这项工作在面上全面推广时,一个拟定周期内的未完成率大概率高于25%~30%。组织机构在开展这项工作前,要有足够的心理、资源、措施准备。否则会对日后的推广应用产生负面影响。
3.1.2 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审督有助于完成率提升。造成第一批试点和第二批试点完成单位比差异的原因,如果从表1所列内容简单对比看,申报单位是否有省级或行业主管部门推荐或是主因。由于没能获得开始试点工作的通知等原始文件,无法确定第一批试点单位申报是否与第二批试点申报一样,需要经过省级或行业主管部门的推荐,结论能否成立仍需查证。如何经过查证属实,则表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审督有助于完成率提升。
3.1.3 获得未完成验收试点单位没有通过的原因,意义与取得通过单位经验同等重要,甚至更有价值。13个试点单位的项目没有出现在通过验收名单当中,这些单位是自己放弃了验收,还是验收没有通过?如果是试点单位自己放弃了验收,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是技术条件?还是管理能力?是人员素质,还是资金资源?如果是试点单位没有通过验收,是哪些方面没有通过?涉及哪些要素?什么原因?公开信息没有说明,不得而知。作为看客和研究者,我们可以不知道,但作为项目或工作的组织者,不能不知道、不清楚。只有尽可能地了解和掌握试点单位没有出现在通过验收名单当中主客观原因和造成这一结果的影响因素,才能够在面上的工作防止和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提高工作的完成度。
3.2 试點单位地域分布。地域分布可以按区域、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类型划分。本节选择包容性强的区域划分。
3.2.1 试点单位地域分布。试点单位数量占比由高到低,华东21个,占试点单位35.00%; 华北11个,占试点单位18.33%;全国7个,占试点单位11.67%;东北6个,占试点单位10.00%;西南5个,占试点单位8.33%;华中4个,占试点单位6.67%;华南3个,占试点单位5.00%;西北3个,占试点单位5.00%。整体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正相关。
3.2.2 未完成验收试点单位的地域分布。从区域看,涉及8个有试点区域中的6个,达75%。未完成验收试点单位数量占比由高到低,东北4个,占未完成验收试点单位30.77%;华东4个,占未完成验收试点单位30.77%;西南2个,占未完成验收试点单位15.38%;华北、华中、西北各1个,各占未完成验收试点单位7.69%。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弱相关。
3.2.3 数量占比情况。各区域试点未完成验收单位数量占比由高到低,东北4/6=66.67%,西南2/5=40%,西北1/3=33.33%,华中1/4=25%,华东4/21=19.05% ,华北1/11=9.09%,华南0/3=0,全国0/7=0。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强相关。
3.3 试点单位行业分布。表1是“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单位行业分布情况列表。表中行业类别各来自试点单位在“天眼查”(https://www.tianyancha.com/)中所标明的所属行业。
由表1可见,参加“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单位行业共23个。通过验收企业涉及行业19个,占行业总数的73.91%;未完成试点企业涉及行业10个,占行业总数的43.48%。
3.3.1 试点行业情况。同时涉及通过验收和未完成试点的行业,共6个,占比26.09%;分别是商务服务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批发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属于喜忧参半的行业。这些行业的共同特点是参与单位多,参与企业数量均在前四名,分别位居参与单位数量的第一、第二和第四位。这提示我们在开展试点工作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多选样本。
3.3.2 验收行业情况。全部通过验收的行业,共13个,占56.52%;分别是银行业,未知,研究和试验发展,保险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土木工程建筑业,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资本市场服务,租赁业。是完成度最好的行业。虽然从结果上看,皆大欢喜,但也要看到13个行业中,有7个行业参与单位是“独苗”,3个行业参与单位是“双棒”,容易出现“一荣俱荣”的情况,试点结果的行业代表性偏弱。
3.3.3 未完成试点行业情况。全部未完成试点的行业,共4个,占比17.39%,分别是房地产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水上运输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这四个行业的共同特点就是参与试点的单位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孤军作战”,一旦“失独”便是“一损皆损”。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未完成试点到底是参与试点企业的问题?还是整个行业的问题?提示我们在开展试点工作时,既要关注参与单位的能力水平,也要注意不同行业参与试点单位的数量平衡,尽量避免一个企业代表一个行业的情况。
3.4 试点单位项目完成情况
3.4.1 试点单位系统完成情况。“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单位试点系统情况可从网站(https://www.abbreviationfinder.org/cn)中获得。试点单位试点系统名称英文缩写,来自试点单位试点项目名称中的英文缩写,或中文名称在“在线英文缩略词查询”中查询所得。
(1)“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单位试点涉及各类系统36种,共103个,平均每种系统3个。实际上36种试点系统使用并不均衡,各系统使用数量相差很大,比如使用率前两位的SAP14个,占全部系统数量的13.59%,ERP11个,占全部系统数量的10.68%;两者合计,以约5%系统种类占比,占据了全部试点系统数量的25%。使用次数在5次以上的6种系统,使用数量总数达到52次,超过其他30种系统的使用次数。更有近参试系统种类60% 的21个系统,每种只有1个使用频次,总共只占全部参试系统的20.28%,不及使用频次最高的前两位的占比。
按60个试点单位平均计,每个单位涉及的系统种类约2种。而实际参试单位选择的参试系统种类,最多的5种,最少的1种,差距明显。
这种差距,一方面反映出参试单位使用种类上存在差距,基层单位各类系统使用种类上的差距或更大。另一方面,考虑到参试单位入选需经过单位申报、主管机构推荐和组织者批准流程,参试单位申报的系统,通常是成熟度高,使用效果好的系统,实际工作中,各单位不可能做这种筛选。试点结果在实际工作中的可信度和可复制程度会有所降低。
(2)通过验收系统31种,共72个,分别占系统种类的83.78%和系统数量的69.90%。其中全部通过验收的系统21种,共34个,分别占系统种类的58.33%和系统数量的33.01%。从参试系统种类看,约九成的系统种类通过验收,其中全部通过验收的接近六成,即参试系统种类的全部通过率在60%左右。从参试系统数量看,约七成的系统通过验收,其中全部通过验收的超过三成,即参试系统的全部通过率30%强。上述结果,反映出参试系统中普遍有未能参加验收的情况出现,完全通过验收的系统的种类占比高于完全通过验收的系统数量占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前一个结果可以接受,后一个结果不尽如人意。
(3)未参加验收系统16种,共31个,分别占系统种类的44.44%和系统数量的30.10%。其中全部未参加验收的系统5种,共5个,分别占系统种类的15.63%和系统数量的4.85%。从参试系统种类看,接近45%类型的系统未参加验收,其中全部未参加验收的接近16%。即全部参试系统种类中有接近半数未参加验收,但全部參试系统种类的全部未参加率只有16%左右。从参试系统数量看,超30%的系统未参加验收,其中全部未参加验收的接近5%,即参试系统的全部未参加率只有不到5%。上述结果,反映出参试系统中普遍有未能参加验收的情况出现,但完全没有参与验收的系统的种类和数量占比不高,从统计学上看,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但放到全国这样一个巨大的面上看,16%所代表系统类型的绝对数量和5%所代表的系统绝对数量将是庞大的,不可忽视。
(4)部分通过验收和部分未参加验收的系统情况。在全部36种103个参试系统中,有一部分通过验收和未参加验收的系统,这种系统有11种,共64个,分别占系统种类30.56%和系统数量的62.14%。这一部分在整个参试系统的种类中占比不高,但涉及的具体系统数量却接近三分之一,表明这种情况可能对试点经验的普遍有效性或存在影响。若单从参试种类上看,约有三分之一种类的系统,同时存在通过验收和部分未参加验收的情况。表明这种情况在试点工作中客观存在,具有一定普遍性。提示我们在拟定计划时应当将这种情况考虑进去。若从系统数量上看,涉及系统接近三分之二。其中通过38个,平均通过比55.38%;未验收26个,平均未验收比44.62%。明显低于以31种、72个通过验收系统分别占系统种类(83.78%)的28.42%和系统数量(69.90%)的22.28%。表明是否考虑未参加验收情况,对试验结果有平均25.35%的差距。这种偏误不仅具有重要的统计学意义,在实际工作中也有明显的提示,甚至是警示作用。
如果我们再从每个种类系统中通过验收和未参加验收系统的数量来分析,若以通过验收系统数量超过半数为成功,相等为无效,少于半数为失败。那么PDM(88.89%)、OA(75.00%)、SAP(71.43%)、CMS(62.00%)四类系统试点通过(40%);EIP(50.00%)、EPP(50.00%)、CAPP(50.00%)、MES(50.00%)四类系统试点无效(40%);ERP(36.36%)、EC(25.00%)两类试点失败(40%)。整体上看,这种情况的试点成功率不足一半。这样就提醒我们在看待试点结果时,不能只看到通过试点单位的通过系统,更要关注和研究那些没有参加验收单位承担的系统试点。
3.4.2 试点项目内容变化情况分析。(1)通过验收单位项目47个,与试点项目申报批准名称完全相同的21家,占通过验收单位的44.68%。
(2)通过验收单位项目,与确定试点时的项目名称不完全相同的26个,占通过验收单位的55.32%。即超过半数通过验收的试点单位项目名称发生了改变,且变化项目数量超过未变化项目数量。这种情况表明,试点单位在选择时,对完成试点的能力持乐观态度,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估计不足。26个试点项目名称发生变化的项目中,原设计试点内容合计128个,实际验收试点内容96个,占比75.00%。直观看是原设计试点内容缩减了32个,占比25.00%。但实际上是试点项目内容增(加)、减(少)、扩(大)、缩(小)、改(变)后,验收时的结果,并不能够全面完整地反映试点项目内容实际的变化情况。要了解掌握这种变化,有必要对试点项目立项验收内容变化数据中的项目名称变化从增、减、扩、缩、改五个方面,做一个梳理。
(3)试点项目内容增加情况。26个试点项目名称发生变化的项目中,试点项目内容增加的6项,占比23.08%;增加内容9个,占原项目计划内容个数的7.03%,占完成验收内容个数的9.38%。增加最多的1个项目增加3个内容,平均1个项目增加1.5个内容,是试点项目内容变化次多的情况。
(4)试点项目内容减少情况。26个试点项目名称发生变化的项目中,试点项目内容减少的12项,占比46.15%;减少内容35个,占原项目计划内容个数的27.34%,占完成验收内容个数的36.46%。减少最多的1个项目减少5个内容,平均1个项目减少3个内容,是试点项目内容变化最多的情况。减少的项目内容是增加内容约4倍。
(5)试点项目内容扩展情况。26个试点项目名称发生变化的项目中,试点项目内容扩展的3项,占比11.54%;扩展内容3个,占原项目计划内容个数的2.34%,占完成验收内容个数的3.13%。扩展最多的1个项目扩展1个内容,平均1个项目扩展1个内容。是试点项目内容变化最少的情况。
(6)试点项目内容缩小情况。26个试点项目名称发生变化的项目中,试点项目内容缩小的5项,占比19.23%;缩小内容5个,占原项目计划内容个数的3.91%,占完成验收内容个数的5.21%。缩小最多的1个项目缩小1个内容,平均1个项目缩小1个内容,是试点项目内容变化次少的情况。缩小的项目内容是扩展内容约2倍。
(7)试点项目内容变更情况。26个试点项目名称发生变化的项目中,试点项目内容变更的9项,占比34.62%;变更内容12个,占原项目计划内容个数的9.38%,占完成验收内容个数的12.50%。变更最多的1个项目变更2个内容,平均1个项目变更1.33个内容,是试点项目内容变化居中的情况。
(8)试点项目内容整体变化情况。26个试点项目的128个计划内容中,有64个发生了增、减、扩、缩、改,占比50%,刚好过半。26个试点项目的96个最终通过验收的内容中,有29个是增、扩、缩、改后的结果,占比30.21%,超过三成。这样大面积、高比例的变更变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试点成果的影响力。上述与确定试点时的项目名称有所不同、大都发生的缩减和变化比高的情况说明了什么?至少可以说明计划和预估与实际情况和实施状况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注意的是,试点项目可以缩减,可以变更替换成可以完成或方便完成的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不会有这么大的灵活性。这提示我们在进行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项目推进中,需要慎之又慎,细之又细。
3.5 试点单位变更情况。在通过验收的47单位中,有10个通过验收单位的名称与起初确定的试点单位名称不同,占比21.28%,超过通过验收单位的五分之一。这种名称变化的原因大致有全称简称之分、主体变更之差、本体更名之变、隶属关系之别等。表2是试点项目立项验收单位名称变化情况,表中单位名称比较结果系“天眼查”查询结果。
3.5.1 主体变更之差。10家通过项目验收立项与验收名称不同的单位中,有4家项目承担主体发生了改变占比40%。其中有2家承担主体发生了上移,即立项时使用的是本公司名称,验收时使用的是本公司母公司的名称,占二分之一。承担主体上移,可以视为项目得到原承担单位上级单位的重视,提高了项目管理和实施的层次;也可以视为原承担单位不具备完成项目试点的能力,而由其母公司接手。有1家承担主体发生了下移,即立项时使用的是母公司名称,验收时使用的是本公司所属子公司名称,占四分之一。承担主体下移,可以视为项目得到原承担单位降低了项目管理和实施的层次;也可以视为原承担单位不是最合适主体,轉而由其子公司承担更为合适。有1家承担主体发生了变更,即立项和验收时的主体发生了改变,占四分之一。变更前后的企业所属行业没有变化,企业性质发生了变化。为何出现变更,没有公开信息说明。
3.5.2 全称简称之分。10家通过项目验收立项与验收名称不同的单位中,有3家项目承担主体没有改变,只是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分别采用了单位的全称或者简称,占比30%。其中有2家立项时使用简称,验收时使用全称,占三分之二;1家立项时使用全称,验收时使用简称,占三分之一。出现这种情况,习惯也好,粗心也罢,给后来学习者造成一定困惑是少不了的。提示我们再进行类似工作时应当注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3.5.3 本体更名之变。10家通过项目验收立项与验收名称不同的单位中,有2家项目承担主体本体,在试点期间进行了更名,占比20%。更名没有公开信息说明。
3.5.4 隶属关系之别。10家通过项目验收立项与验收名称不同的单位中,有1家项目承担主体,在试点期间其隶属关系发生改变,占比10%。
3.6 试点工作如期完成情况
试点单位通过验收单位项目完成时间,与组织方要求完成的时间及承担方承诺完成的时间存在差距,是合理的,但如果这一差距超出一定的范围,无论对组织方,还是承试方都是一种逾期,反映出的都是计划或实施上的不周。对于受“摩尔定律”影响的信息技术应用项目,如果逾期时间超过一年半,其成果的推广意义将大打折扣,甚至归于无效。“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单位项目立项验收时间可从国家档案局官网中获得。
3.6.1 试点工作的几个重要时点。试点工作从启动到圆满完成有五个重要时点:一是试点工作启动时间,第一批2016年7月,第二批2018年9月;二是试点单位项目确定时间,官网中称为“试点确定时间”,第一批2016年12月,第二批2018年12月;三是试点单位计划或承诺完成时间,官网中称为“计划完成时间”;四是试点单位通过验收时间,官网中称为“公告通过验收时间”,第一批2019年,第二批2020年,第三批2021年;五是一些试点单位完成验收后,国家档案局网站发过一些新闻稿,其中报道的时间要早于正式公布通过验收的通告,官网中称为“报道完成时间”。
3.6.2 试点工作的两组时差。官网中“计划与报道时差”和“计划与公告时差”是反映试点工作是否按时完成的两组指标。“计划与报道时差”是指“计划完成时间”与“报道完成时间”的差;“计划与公告时差”是指“计划完成时间”与“公告通过验收时间”的差。差值为正值时,表示实际完成时间在计划完成时间之内;差值为负值时,表示实际完成时间超出计划完成时间之外。在“计划与报道时差”和“计划与公告时差”项中,“.”左侧数值为年数,“.”右侧数值为月数。
3.6.3 “计划与报道时差”。在47个完成项目验收试点单位中,报道通过验收的有24个单位。提前完成项目的有2个,占24个单位的8.33%。其中最多提前四年零三个月,最少提前一年零四个月,平均提前两年零十个月。延迟完成项目的有22个,占24个单位的91.67%。其中最多延迟三年,最少延迟一个月,平均延迟一年零两个月。
3.6.4 “计划与公告时差”。在47个完成项目验收试点单位中,以公告通过验收时间为准,提前完成项目的有3个,占47个单位的6.38%。其中最多提前三年零六个月,最少提前两个月,平均提前两年零三个月。延迟完成项目的有44个,占47个单位的93.62%。其中最多延迟三年零一个月,最少延迟一个月,平均延迟一年零五个月。“计划与公告时差”与“计划与报道时差”的平均延迟值相差无几。
3.6.5 综合观察。综合“计划与报道时差”和“计划与公告时差”,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一是延迟完成试点的单位数量上远高于提前完成試点的单位数量。二是超过全部完成试点单位数量90%的延迟完成试点的单位数量,表明试点延迟完成是一种普遍情况,整体项目如期完成率偏低。三是虽然试点单位完成试点到通过验收有一定时间差,且2020年—2022年又有疫情干扰,但平均一年零两个月至一年零五个月的延迟,还是反映出计划与实际实施情况的吻合度存在较大距离。四是目前我们虽然从公开信息中,还无法获知造成普遍延迟的具体原因,但试点工作如期完成情况不尽如人意却是不争的事实。
4 结论及思考
4.1 “幸存者偏差”普遍存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在信息筛选上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偏爱“报喜不报忧”。只关注“成者”,忘记“败者”。因此,会不可避免地落入“幸存者偏差”的“坑”。
4.2 “幸存者偏差”异化表现。“幸存者偏差”不仅表现为“未幸存者已无法发声”,还表现为“幸存者”特征信息的改变或变化。如果只关注和接受“幸存者”呈现的特征信息,忽视“幸存者”在不同时期、阶段、地点所呈现特征信息的变异,同样会掉入“幸存者偏差”的坑。
4.3 “幸存者偏差”动态防护。在具体工作中,要避免出现“幸存者偏差”,不能仅仅依赖事前的“推荐”“研究”“评议”“论证”“精选”,还需要事中的及时督查反馈,适时调整原有的计划。
4.4 “幸存者偏差”信息滤选。作为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从方便推动整体工作的需要考虑,那些来自“幸存者”之外的信息,可以选择不说,也可以选择不公开,还可以选择不宣传,但不可以不知道。只有知道,并给予重视,才可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应对,避免出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后果。作为实施者、被管理者、行动者,为完成任务计,更需要掌握那些来自“幸存者”之外的信息。
就在本文草就之时,恰逢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印发。方案要求: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守党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听真话、察实情,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14]既为后续研究确定了原则,也为类似研究指明了方向。
*本文系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面向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应急处置决策需求的档案数据能力建设研究”(批准编号:2020-R-5)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幸存者偏差.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9%B8%E5%AD%98%E8%80%85%E5%81%8F%E5%B7%AE/10313799.
[2]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中国档案报[EB/OL].[2023-03-20].https://mp.weixin.qq.com/s/peecWxnLqhCspvgrboCOAQ.
[3]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工作圆满收官.中国档案报[EB/OL].[2021-10-25].https://www.saac.gov.cn/daj/yaow/202110/19e15a1fb74847efa059c6b02b8471e5.shtml.
[4]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工作圆满收官.中国档案报[EB/OL].[2021-10-25].https://www.saac.gov.cn/daj/yaow/202110/19e15a1fb74847efa059c6b02b8471e5.shtml.
[5]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确定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第一批试点单位的通知.国家档案局网站[EB/OL].[2016-12-22].https://www.saac.gov.cn/daj/yaow/201612/6b407a76423d4fb6a4f65fa40e8c9383.shtml.
[6]国家档案局持续推进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工作.中国档案报[EB/OL].[2018-12-19].https://www.saac.gov.cn/daj/qydagz/201812/9f36ff7bd027485cb63c82d4d7fa5635.shtml.
[7]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验收企业名单(第一批)的通知.国家档案局网站[EB/OL].[2019-04-03].https://www.saac.gov.cn/daj/tzgg/201904/69b75678945b40b6b8547c8264a10aee.shtml.
[8]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试点通过验收企业名单的通知.国家档案局网站[EB/OL].[2020-04-03].https://www.saac.gov.cn/daj/tzgg/202004/a247fac91218468890f370bc266467d4.shtml.
[9]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點?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试点通过验收单位名单的通知.国家档案局网站[EB/OL].[2021-11-02].https://www.saac.gov.cn/daj/tzgg/202111/dd8f93cdcd0b438f9a80e25069777ce9.shtml.
[10]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工作圆满收官.中国档案报[EB/OL].[2021-10-25].https://www.saac.gov.cn/daj/yaow/202110/19e15a1fb74847efa059c6b02b8471e5.shtml.
[11]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工作圆满收官.中国档案报[EB/OL].[2021-10-25].https://www.saac.gov.cn/daj/yaow/202110/19e15a1fb74847efa059c6b02b8471e5.shtml.
[12]你真的懂“幸存者偏差”这个词吗?.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0313799/d080Dl5ZRb6HMA2bSFlPK8UMxO6EfgvLsKG5i085tyuEeb4imZudSl4xB7XP1XMfctRAe1P9LKrjRk2V14zfY4qbUW0PZnpQ21dzaFpTZWEjJQ.新华网[引用日期2020-07-08].
[13]“幸存者偏差”:理性思维要能战胜直觉思维.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0313799/35e6bhULGsmIs8JRjq3Lt1lIK7U32yQeV2g2LhsiGdcakIoAW0ReJftV3_2gIqbXnUGL-9EQW4PkD4ZNJQqiAuqqgowRn_xAQoZljzfjaSQYRoSzksHwPGNrvQ.红网[引用日期2020-07-08].
[14]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中国档案报[EB/OL].[2023-03-20].https://mp.weixin.qq.com/s/peecWxnLqhCspvgrboCOAQ.
(作者单位: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刘永,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郭芳,副教授;3.开封市档案馆 吴雁平,副研究馆员 来稿日期:202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