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的路径探索

2023-09-04郁捷婕

参花(上) 2023年9期
关键词:农民画街舞形式

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的不断演变以及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展现出了崭新的面貌,群众文化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式,而是呈现更加多元、创新的面貌,科技的飞速发展为群众文化活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然而,实现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多元化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只有不断深入探索解决之道,才能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的多元化,推动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更好地享受到丰富而有意义的文化体验,共同创造出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社会文化环境。本文将分析这些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推动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一、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变革趋势

(一)科技创新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

科技创新丰富了群众文化活动形式,让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同时也让新的文化形态得以涌现,通过互联网技术,人们可以在线参与音乐会、戏剧、电影等各类文化活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多元、便捷的文化参与方式。科技创新提升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品质,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让艺术家可以更好地利用数字、网络、虚拟等技术手段,创造出更具有创意和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如音乐人可以通过数字音乐制作软件录制音乐,动画设计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制作更为逼真的动画效果,这些都大大提升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品质和观赏性。此外,科技创新还促进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激发了人们对文化创新的热情,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科技手段表现自己的文化创意,如社交媒体平台可以让人们分享自己的创意和创作,推动文化交流和传播,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当然科技创新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也存在一些负面效果,比如过度依赖技术手段、缺乏真实的文化体验等,因此需要人们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双面影响,从而把握好科技创新和人文关怀的平衡,进而推动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二)多元化社会需求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

社会多元化的需求促使群众文化活动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人们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如音乐、舞蹈、话剧、曲艺、影视等各种艺术形式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兴的文化形态和文化领域,如街舞、电竞、动漫等,丰富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内涵和外延。多元化的社会需求还提高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品质,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优化升级,使得群众文化活动的品质也得到了提升,如电影、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制作技术不断升级,表现手法也更加生动,视觉和听觉效果更为震撼,使得群众文化活动更具观赏性和吸引力。此外,多元化社会需求使得群众文化活动的受众面更加广泛,人们的参与度和互动性也更加强烈,通过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等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文化需求和文化观点,也可以更加方便地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中来,形成了一种更为自由、开放的文化环境。总之,新时期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是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多样化、提高品质和增强参与度的重要因素,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活动形式,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达到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的目的。

二、影响群众文化活动多样化开展的因素

(一)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

群众文化活动的实施需要资金的投入,在实践中,资金投入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成效,所以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益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应当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资金投入计划,以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最大限度地发挥。在制定资金投入政策时,应考虑到群众的实际需求和文化活动的具体特点,同时也要平衡各类文化活动的需求。资金的使用效益是保证群众文化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要对文化活动的开展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管,避免资金的滥用和浪费,确保每一分钱都得到了有效的利用。此外,资金的来源不局限于财政拨款,还可以通过社会赞助等方式获得资金支持。

(二)教育培训与人才储备

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的实施,需要具备相应的教育培训和人才储备机制,但是在实践中,尚且存在着教育培训资源不足、人才储备不足、培养模式不适合等问题。针对这些挑战,文化馆应加大对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相关教育培训的资源投入,如通过举办相关专业课程培训班、研讨会等方式,提供艺术表演、文化创作、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机会,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创作能力。实践中尚未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包括培养基层文化从业人员、培养艺术人才和文化管理人才等,通过建设文化艺术学校、开展文化艺术比赛、设立专项奖励等方式,激励和培养更多的群众文化活动从业人员。由于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从业人员要具备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可以进行跨界交叉培养。如将艺术教育与科技、传媒、创意设计等领域相结合,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文化创意人才,推动不同领域之间的人才进行交流和合作。此外,除了传统的教育培训机构,还可以通过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群众文化辅导等多样化的方式来做好培训和教育工作,可以与文化机构、高校、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合作,共同开展培训项目和人才储备工作,共享资源和经验,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影响力。

(三)社会组织合作与参与

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的实施,使得在社会组织合作与参与上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社会组织资源有限、合作机制不够完善、组织协調难度大等,某地的“农民画之乡”建设为我们提供了成功案例,该地借助当地农民画的特色和资源,推出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包括农民画展览、农民画教育培训、农民画主题采风活动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艺术爱好者前来参与。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加强社会组织的合作与参与,文化馆积极与农民画协会、艺术院校和文化机构等社会组织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工作会议等形式,各方充分交流合作意向,明确目标和任务,制定具体合作计划。相关部门提供了资金支持、场地借用和宣传推广等资源,而社会组织则负责艺术家的选拔和培训、展览活动的策划和执行等具体工作,这种合作机制能确保各方资源有效整合,通过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同时,文化馆还与艺术院校合作,开设农民画专业培训班,吸引了许多热爱艺术的年轻人加入,这些培训班提供系统的艺术理论学习和农民画技法教学,可以让学员们掌握农民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同时还组织农民画主题采风活动,让学员深入农村,感受农民生活的真实与美好,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和热情,通过培养人才的方法,为农民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为未来的群众文化活动培养了更多艺术人才。此外,文化馆与社会组织共同推动了农民画文化活动的参与和推广,通过定期举办农民画展览,展示农民画作品,组织农民画比赛等交流活动,为农民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农民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也增强了群众对农民画文化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三、群众文化活动多样化的实践探索

(一)创新传统群众文化活动形式

新时期创新传统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的方法包括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融合、跨界合作、数字化和互动性的增强等,这些方法能够让传统群众文化活动更加与时俱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同时还能保持其独特的文化特色。以传统戏曲与现代舞台艺术的融合为例,传统戏曲作为中国丰富的传统艺术形式,一直以来都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新时期,传统戏曲面临着年轻人缺乏兴趣的问题,为了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创新传统戏曲的形式成为戏曲改革的重要方向。创新传统戏曲形式的方法之一是将传统戏曲与现代舞台艺术相结合,将现代舞蹈、舞美设计和音乐等元素融入传统戏曲演出中,使传统戏曲更具现代感和观赏性,更能吸引年轻人的兴趣,比如可以在传统京剧演出中加入现代舞蹈的编排和舞美特效,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精美的视觉效果,使观众在欣赏传统戏曲的同时感受到现代艺术的魅力。这种创新形式不仅能够保留传统戏曲的经典元素,还能够与现代舞台艺术相结合,使得戏曲演出更加多样化和富有创意。跨界合作不仅能够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还能够为传统戏曲注入新的生命力,推动其传承与发展。通过创新,传统群众文化活动可以与现代社会需求相契合,焕发出新的活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满足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

(二)推广新兴群众文化活动形式

新时期推广新兴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的方法包括社交媒体营销、线下活动宣传、与其他组织合作推广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新兴群众文化活动的知名度和参与度,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以推广街舞文化活动为例,街舞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和关注,针对这种推广就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发布街舞的相关视频、图片和活动信息,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还可以邀请知名街舞艺术家或明星参与活动,并通过他们的社交媒体影响力来扩大宣传和影响范围。除了在线上宣传,还可以结合线下活动进行推广,如组织街舞比赛、展览或街舞文化节,邀请专业的街舞团队表演和街舞培训机构,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提高街舞文化的知名度;还可以通过与当地的学校、社区或文化机构合作,将街舞文化活动融入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中。此外,可以与相关机构、品牌或文化活动合作进行联合推广,可以与舞蹈學院、音乐学校、体育场馆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举办街舞比赛、培训课程或演出;还可以与街舞服装品牌进行合作,在活动中进行品牌宣传和合作推广,增加活动的吸引力。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线下活动的组织和合作推广的策略,新兴群众文化活动可以更好地扩大影响力,吸引到更多的参与者和观众,推动其在社会中的发展。

(三)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新时期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它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供细致周到的文化服务,增强了社区凝聚力,促进居民的互动和参与,营造了良好的社区氛围。以某社区艺术节为例,社区艺术节是一种通过组织文化活动来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形式,旨在提供一个能让社区居民共享艺术表演、展览和互动体验的平台。社区艺术节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音乐演出、舞蹈表演、戏剧演出、美术展览等,这些活动既包括专业艺术团队的演出,也鼓励社区居民展示自己的才艺,如组织居民参与舞蹈、音乐、绘画等工作坊,由专业人士提供培训和指导,让居民有机会学习和体验新的艺术形式,并通过设置互动展示区域,让居民与艺术家进行互动、交流与创作。同时,社区艺术节可以促进不同领域的合作,通过整合社区内外的资源,与当地的文化机构、艺术院校和社会团体等进行合作,共同策划和举办活动,通过与企业合作,获取赞助和资源支持,扩大活动的规模。社区居民可以在艺术节中享受到多样化的文化活动,还可以与邻居和社区成员建立联系和互动,社区艺术节的举办不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还为居民提供了参与和表达的机会,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四、结语

本文探讨了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的实施路径及其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旨在为进一步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在实践中,需要通过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教育培训与人才储备、社会组织合作与参与等多方面的努力,不断完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推动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提升全民文化素质,相信随着各方共同努力,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将不断发展创新,文化建设也将获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参考文献:

[1]王歆瑜.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策划创新与实践[J].文化产业,2022(25):154-156.

[2]胡云青.新时期音乐类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J].文化产业,2022(10):28-30.

[3]孙霞.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以及策划路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2(04):105-107.

[4]张敬.新时期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J].现代农村科技,2021(11):122.

[5]潘林斌.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策略探究[J].戏剧之家,2021(08):189-190.

[6]乔苹.基层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及实践探索[J].参花(上),2022(04):125-127.

(作者简介:郁捷婕,女,中专,启东市文化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责任编辑 王瑞锋)

猜你喜欢

农民画街舞形式
街舞女孩,势不可挡
龙门农民画的传承与创新
南京六合:农民画绘出“国际范儿”
聚焦《这!就是街舞》
代县成立农民画促进会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的街舞梦想
当农民画“恋”上漆艺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