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戏曲与西洋铜管重奏的融合运用
2023-09-04刘洋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类艺术形式的跨文化交融与创新变得更加频繁和深入。中国戏曲和西洋铜管重奏之间的交融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中国戏曲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创作力和艺术想象力,而西洋铜管重奏以其独特的“纯音乐”形式表现其严谨的音乐逻辑结构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国戏曲与西洋铜管重奏的结合运用能够在作品创作上融汇西洋乐复杂的作曲技法,并增加中国戏曲独特的声腔唱法进行改编,深度体现现代观感与传统魅力结合的音乐审美视角,是一种集多元文化气息与音乐魅力为一体的创新发展。
一、中国戏曲与西洋铜管重奏融合的意义
(一)实现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现代化进程和音乐媒体传播速度的加快,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已不再是独立封闭的系统,在历史的多次变革中,中国的传统音乐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音乐文化的艺术氛围和概念实践也都试图与中国音乐文化进行融合并逐渐结合运用,在此涌现出了大量优秀作品,例如二胡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东西方文化艺术观念的碰撞激发了新的火花,这对传统戏曲音乐的演奏与改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戏曲与西方铜管重奏进行结合运用,不仅能提升社会各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更能拓宽戏曲音乐的传承路径。
(二)助力中国戏曲文化“走出去”
音乐作为艺术文化的一个分支,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是国家文化传播的桥梁。中国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西方的音乐家们对中国戏曲感兴趣的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们不断研究中国戏曲的音律、节拍等,将更多的中国戏曲元素及作品进行“交响化”处理,就是为了更好地将戏曲文化融入西方音乐之中。铜管重奏作为西洋管弦主要的艺术表演形式,可以为中国戏曲的传承与保护提供着力量。将戏曲文化融入铜管重奏中,再由铜管重奏逐渐将戏曲文化传入各个领域,这就是一个逐渐“走出去”的过程。中国戏曲文化具有独特性,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一瞬间就体会到它的美好,更多的是在日积月累的接触中慢慢体会到它的艺术魅力。而西洋乐器也可以成为中国戏曲文化对外输出的一种重要工具,另外,作曲家的改编与融合也在传播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三)促进铜管重奏的中国化发展
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铜管乐器得到了发展与革新,后来铜管重奏借由现代音乐技术的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开始得到广泛的传播。中国戏曲文化与西洋铜管重奏的结合,能够帮助中国戏曲有机融合西方的作曲技法,提高中国戏曲作品的丰盈度和立体度。铜管重奏也能够在与中国戏曲音乐的融合当中,借助中国戏曲多变的类型和丰富的内容,推动西洋铜管重奏音乐的发展。此外,戏曲音乐元素和铜管重奏的融合,是以西方乐器为载体,既能展示中国传统戏曲音乐含义和东方文化,也能拓宽铜管音乐的演奏曲目范围,创新型融合的演奏易于引发情感共鸣,加强观众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铜管重奏艺术在中国发展的音乐价值。
二、铜管重奏与中国戏曲交融创新的现实难点
(一)艺术风格转换困难
铜管重奏的艺术风格强调技巧和表现力。在技巧方面,铜管重奏一般是由四种铜管乐器组成的,包括小号、长号、圆号和大号,有些作品会用到上低音号及其他衍生乐器,每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演奏技巧和音色,演奏者需要掌握这些技巧并将其发挥到极致,才能演奏出高质量的音乐。此外,铜管重奏的音乐通常具有较强的表现力,能够通过强烈的音乐张力来表达情感和美感。演奏者需要通过运用不同的演奏技巧、音色和音乐元素来表达出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而中国戏曲的艺术风格强调语言表述、舞台表演和角色塑造,在表演中展现角色的情感和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铜管重奏和中国戏曲在演奏和表演方式上有明显的不同,因此要将二者结合有很高的技术难度。
(二)情感表达不易
将中国戏曲以铜管重奏的形式表现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其中情感表达的转换是一个困难的问题。一方面,铜管重奏作为一种音乐表演形式,在情感表达上往往更加抽象和间接。相比之下,中国戏曲中的情感表达往往更加直观和生动。如何在铜管重奏的演奏中准确地传达戏曲中的情感,这就要求乐团成员对戏曲予以深入的理解,并在曲调、旋律、节奏等方面做出妥善的调整以实现最佳效果。另一方面,中国戏曲中经常使用各种特定的声调、发音和口音等元素来表现不同角色的个性特征与情感状态。在中国戏曲表演与铜管重奏结合的过程中,如何在演奏中对不同情感状态下的人物进行描绘,需要乐团成员在精通中国戏曲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理解每个角色的情感内核,从而确保音乐和戏曲之间可以实现无缝的融合。
(三)跨文化的适应性不强
中国戏曲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将其与铜管重奏结合需要对戏曲文化、戏曲历史、人物角色等方面进行细致的了解,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中国戏曲与铜管重奏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其艺术表达、编排方式、审美特点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将它们融合在一起时需要对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细致的比较和分析,以确保二者的音乐风格和节奏相互协调,能够传达出中西文化的不同特质。另一方面,将中国戏曲与铜管重奏相结合涉及到对戏曲的改编创作,这需要创作者有高超的音乐功底、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的想象力。他们需要理解戏曲中的传统元素,同时也要创造出新的音乐元素,并将这两种不同的音乐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还需要考虑如何平衡两个元素之间的关系,确保结合后的作品既保留了中国戏曲的精髓,又具有铜管重奏的魅力。
三、中国戏曲与西洋铜管重奏融合的可能性
(一)音乐创作者的技能性和中国戏曲的包容性促进中西音乐文化的融合
音乐的融合创作不论是对作曲家、作词家还是演奏者来说,都是一次音乐思想与情感之间的碰撞,每一次融合都将不断提升音乐创作者的音樂技能。他们自身的音乐文化底蕴为中国戏曲与西洋铜管重奏的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华文化流传几千年,中国戏曲在历史的复杂环境里不断巩固自身文化的传承发展,作为民族优秀的历史传承,在传承中国特色音乐教育的前提下,对西洋管弦乐器的接纳与融合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和较强的可行性。
(二)文化资源范围宽广促进了中西融合的音乐创作
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的历史传承,其底蕴丰厚、情感色彩浓郁,而铜管重奏的传承历史较短,中国戏曲与西洋铜管重奏的结合能够不断地丰富西洋管弦乐的情感表达和呈现方式。音乐的融合能够促进创作者进行提取素材、艺术融合、内容改编等理念上的创新。在当前大众文化的推动下,传统音乐和西方音乐等成为了现代音乐作品创作的灵感源泉,因此中国戏曲与西洋管弦乐的结合创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戏曲与西洋管弦乐的结合已然成为现当代音乐作品创作的重要方向。
四、中国戏曲与西洋铜管重奏的融合策略
(一)把控整体结构与主题,实现艺术风格统一
赋格作为音乐艺术中极具技巧性和审美性的复调音乐,对音乐创作的整体表达和情怀渲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戏曲与西洋铜管重奏在融合运用中,应注重旋律的分层,根据旋律主体的数量进行多声部的划分;例如,当作品中有一个旋律主线时,中国戏曲与铜管重奏的结合可以以多声部对主线进行模仿,创作手法中称之为“单主题赋格”;当有多重主线时,中国戏曲与铜管重奏的结合可以采用“多主题赋格”的创作手法,即让中国戏曲与铜管重奏在音乐的表达中以风格、气质、调性和旋律等形式进行主题的交替呈现,以激烈的音乐对比和此消彼长的手法将中国戏曲与铜管重奏在不断地演进和变化的过程中融为一体,短暂的旋律分歧造成的离心力营造与拓宽了矛盾化的音乐空间,和谐是音乐最终的归宿。在赋格音乐中,主题风格和内容设计的不同是最重要的,它不仅要彰显自己独特的个性,而且要考虑到整体情况,以确保两者之间的联系。传统的赋格创作往往倾向于寻求共同点,在保留分歧的同时,牺牲个性来保持共同关系。
(二)创新融合多种创作技法,突出情感表达
世界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给音乐带来了新的创作理念,也给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中国戏曲与铜管重奏的结合,能够在技艺上融合铜管重奏的巴洛克气息的赋格元素,以现代音乐的创作思维融合戏曲音乐的古典技法,使得中西音乐结合中既具有西洋管弦乐的逻辑旋律,又能够充分体现中国民族的情怀。传统音乐创作融合技巧以模仿对比、横纵对位、倒影、同步倒影、倒影逆行等复杂的技法为主,两者的融合需要在传承调式调性与其音乐旋律的基础上,突破古典音乐的限制,将铜管乐器由不同音色特性所形成的旋律变化以多种赋格技法巧妙渗透在中国戏曲之中。
其一,双轴倒影与无轴倒影技法运用。中国戏曲与铜管重奏中,应注重赋格的多元化,摒弃传统严谨的旋律逻辑,以连续的小节节拍变换和无调性旋律线表达音乐理念,可以在第一个主题的舒展旋律中通过无轴倒影的方式呈现,采用双轴倒影的方式穿插其中,根据旋律紧凑舒缓的变化进行连续性的倒影组合,以紧接模仿的方式加深情感主题,并突出戏剧性和现代审美。
其二,形成多声部之间的同步倒影关系。可以在高潮的部分进行同步倒影的结构组成,并由铜管重奏形成五声部的旋律演奏,通过小号声部进行旋律的减调,协调音律;大号声部可以通过双轴性质进行与主题同步倒影,并以圆号声部与其它四个声部互动,离间的短暂分离感具有后现代音乐的特质,高低声部能够在乐段起始处勾勒出主调。
(三)把控配器对音色衔接的准确性,促进音乐的跨文化融合
铜管重奏的传承历史较短,主要原因在于其音色与配器在演奏过程中有极强的层次感和音律逻辑,其搭配技巧十分复杂。中国戏曲与铜管重奏之间需要注重其二重賦格中的旋律主线,更要满足双重旋律的主题明确和解决铜管乐器音域的局限性和音色的相似性。首先,要摒弃其刻板的赋格行进公式,将主题与乐器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呈现,并以起伏明显的四度和五度音程作为旋律走线,加重其重复音律的分量。其次,为了适应各种铜管乐器的音色特征和音域范围,纵向音间隔关系往往以主题和固定问题的结合而变化,从而突出各种乐器的个性。在音乐展开的第一个部分的第二部分,两个小号部分连接了圆号和长号部分,用《卡农》旋律将第一固定对题的部分素材拼接演奏。双重赋格与实践的精通,通过西方铜管乐器的组合与科学搭配,民族传统音乐与现代作曲技巧相结合,将中国戏曲与铜管重奏结合出优美的音乐旋律,使音乐元素富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五、结语
中国戏曲和铜管重奏是两种具有独特文化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的音乐,它们在音乐元素、乐器配合等方面存在差异,要将这两种音乐形式协调地融合并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形态并非易事,需要编创者对音色进行合理搭配,对乐曲进行创新性改编,并恰当地进行音乐元素转换。中国戏曲和西洋铜管重奏的交融创新是跨文化艺术交流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在各个领域里的发展都呈现出既保持个性又注重融合的趋势,这预示着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的融合,会让中华文明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熠熠生辉,愈走愈远。
参考文献:
[1]罗群.唱念做打,在新时代的舞台[N].中国文化报,2022-09-05(004).
[2]李炳帅.当代创作审美视角下的历史回望——铜管五重奏作品《金叠叠》的分析与思考[J].音乐创作,2016(9):102-104.
[3]荆螈.西洋管弦乐在中国戏曲中的结合与运用——以京剧为例[J].新西部(中旬刊),2019(2):112-114.
[4]田金峰.浅谈西洋管弦乐队伴奏在地方戏曲中的运用方法[J].戏剧之家,2022(28):47-4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艺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广西‘非遗剧种彩调剧《新刘三姐》舞台音乐的‘交响化研究”(项目编号:ZC20210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洋,男,硕士研究生,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国家二级演奏员,研究方向:圆号、室内乐演奏)
(责任编辑 王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