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及养护技术要点分析
2023-09-04李雪华侯爱霞孙玉波吴言卓
李雪华,侯爱霞,孙玉波,吴言卓
(1.滨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滨州 256600;2.滨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滨州 256600)
0 引言
景观园林工程普遍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以及投入多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极易产生突发情况,加大施工难度和成本,为将景观园林的施工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相关技术人员要时刻秉持绿色、环保、经济的设计原则,并加大对园林的养护,为景观园林工程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 建设景观园林的现实价值
建设极具美感又绿色环保的景观园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举措。建设良好的景观园林能够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推动当地城市向现代化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参观园林的同时,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从而拉动当地经济快速增长。
建设景观园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绿色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景观园林不仅能够提升经济效益,还能够有效平衡生态环境。
此外,建设景观园林还为当地发扬城市文化,搭建了桥梁和纽带。在新时期,各地区想要提升经济水平,就要提高知名度,具有艺术价值的景观园林,可以帮助其实现这一目标,在提升其城市知名度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号召力,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当地经济建设中,以此提升当地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1]。
2 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要点
2.1 遵循设计原则
设计人员在设计景观园林时,要严格遵循以下设计原则:其一,经济成本最小化。设计人员需要将景观园林工程的建设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不影响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减少建设成本,从而提升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在景观园林建设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出现暂停施工等情况,这就需要设计人员缜密制定施工方案,确保其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其二,绿色环保。绿色环保的设计原则是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的核心原则。近年来,我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设计人员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将绿色环保的理念与景观园林施工设计进行有机结合,为我国生态文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其三,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和地质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设计人员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充分发挥景观园林独有的自然优势,体现出景观园林独特的魅力。
2.2 合理搭配色彩
色彩搭配直接关系到景观园林的建设质量和效益,因此设计人员要根据景观园林工程的现实情况,合理搭配园林中建筑、植物以及路面的色彩,保证景观园林色彩的协调性。
首先,设计人员要确定景观园林的主色调。在搭配景观园林的色彩时,设计人员要站在宏观的角度上,对园林工程中涉及的要素进行统筹兼顾,确定其主色调,为后续建设和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一般情况下,景观园林的主色调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暖色调,另一种是冷色调。暖色调能给人温馨感和亲切感,若将暖色调作为主色调,设计人员要营造出一种温馨的园林氛围。相较于暖色调,冷色调更能给人一种幽深寂静的感觉,因此若将冷色调作为主色调,设计人员要在景观园林中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将主色调的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2]。
其次,要强调主色调和次色调的协调性,突出景观园林的层次感。主色调展现的是景观园林的整体风格,而次色调的是景观园林的局部风格,因此在设计次色调时,要注重色彩的搭配,确保其能够突出景观园林的风格和特色。
最后,合理补色。为强化景观园林的视觉效果,设计人员需要在确定主色和次色的基础上,对景观园林进行补色,进一步提升其观赏性。景观园林中的要素较多,想要重点突出某一要素,就要对其进行补色处理,以提升景观园林的整体美感。实践证明,补色后的植物群,色彩更加鲜明强烈,能够给人们带来非常震撼的视觉效果。同时,在景观园林的建筑物装饰上进行补色处理,能够进一步增强景观园林的艺术效果。
2.3 结合地方特色
景观园林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突出城市文化独特性,设计人员要将当地特色文化融入施工计划中,让景观园林工程在众多园林项目中,彰显出独特的魅力,以此提升景观园林的艺术价值。设计人员要对当地文化展开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并将特色文化的核心内涵,体现到景观园林中,在吸引外地游客驻足的同时,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当地文化,以此扩大景观园林工程的影响力,为当地城市树立美好的形象,在无形中提升当地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2.4 优选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是施工方案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在选择施工技术时,要结合施工方案的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确保施工方案能够有效运用到实际施工过程中。在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做好准备工作,对施工方案中的内容进行细致了解,对整个工程的布局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出现交叉作业和重叠作业等情况,影响施工质量和效率。
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加大对人员的培训力度,结合施工方案,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全面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以此为园林工程的高效施工提供保障,并确保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顺利竣工。并且,施工单位还要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大对施工人员的监督和管理,一旦发现有人员未能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技术规范开展工作,应立即对其进行严厉的问责和处罚,逐步提升其责任意识,在强化施工效果的同时,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由于景观园林的建设周期较长,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会给周围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这就需要施工单位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对群众生活的影响。施工单位要派遣专门的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除施工人员及有关单位人员外,外来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影响社会安定[3]。
3 景观园林绿化养护技术分析
3.1 苗种
在种植苗木前,养护人员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开展苗木的选种工作,在选择苗种的过程中,养护人员要优先选择对环境适应能力佳、抗病性能强的种子,尽量不要选择从未在当地种植过或种植失败的种子,最大限度上提升苗木的存活率。苗木的种植和养护工作是景观园林的重要环节,因此保障苗木的存活率,对景观园林的整体建设水平至关重要。养护人员选择苗种时,还要考虑到园林的美感,因此应扩大苗种的选择范围,增加苗种的种类,提升景观园林的观赏性。
3.2 移植
移植技术在景观园林养护工作中十分常见,主要是对根系发达,生长趋势好的苗木进行移植,以此提升苗木的存活率。在移植苗木的过程中,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影响移植效果,导致移植失败。通常情况下,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都发生在起苗和运输阶段,在起苗和运输苗木过程中,若未对苗木进行有效的防护,就会给苗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影响最终的移植效果。因此,养护人员使用移植技术开展苗木的移植作业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严格控制移植深度。养护人员要根据苗木的生长习性和特点,将移植深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大多数移植苗木的种植深度,都在苗木主体的根茎位置。但在移植裸根苗木时,应将移植深度控制在植物本体根茎上方的1~2 cm。盆栽类苗木根茎与土壤表层一致即可。
第二,定期进行地块翻整。想要大幅度提升移植苗木的存活率,就要做好地块的翻整作业,确保翻整的深度符合规范,能够为苗木的存活和生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合理选择种植土壤。优良的种植土能够有效提升移植苗木的生长质量,因此工作人员在选择种植土壤时,应做好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检测工作,优先选择含水量在35%以上的土壤。种植土壤的吸水能力直接关系到苗木的生长效率,因此选择吸水性能强的种植土壤,可以避免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出现水分不足等情况。
第四,科学修剪。对移植苗木进行科学合理的修剪,也是提升生存率的重要举措,因此在修剪移植苗木的过程中,养护人员要结合苗木独特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修剪技术和方式,以此提升修剪作业在养护工作中的成效。例如,在修剪广玉兰和樟树时,养护人员就要根据这两种苗木的特殊习性,进行针对性修剪。在修剪广玉兰时,要重点对其不定芽的数量进行修剪和摘除,而对樟树进行修剪时,应将修剪重点放在枝叶上,将不定芽的数量控制在适当范围内即可。
3.3 施肥
为保证苗木的生长质量,养护人员需要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施肥技术方案,为苗木健康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在开展施工作业时,养护人员要结合以下技术要点,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施肥。其一,施肥位置应在苗木根部周围,尽量不要靠近树干。其二,完成施肥作业后,养护人员应第一时间对苗木进行灌溉,以帮助苗木更好地吸收肥料,提升肥料的应用效果。其三,不同性质的肥料对苗木的影响不同,因此养护人员要根据肥料的特性,合理选择施肥方式。以氮肥和钾肥为例,氮肥在土壤中的活性要远远高于钾肥,因此在施肥时,可以用浅施的方式施加氮肥,用深施的方式施加钾肥,以此确保苗木可以充分吸收养分。其四,为给苗木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和养料,养护人员还需定期开展苗木的除草和施肥作业。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出现杂草抢夺养分和水分的情况,为让每一棵苗木都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养护人员需要定期进行清除杂草。在开展追肥作业时,要依据苗木生长状况而定,并不是所有的苗木都需要二次施加肥料,追肥主要针对的是生长质量不佳,生长趋势差的苗木[4]。
3.4 灌溉
在开展苗木的灌溉作业时,要结合苗木的生长习性和土壤墒情,合理规划灌溉量和灌溉周期,确保灌溉量能够满足苗木的生长需求,又不会造成积水。景观园林在建设过程中,为合理搭配色彩,提升整体美感,会引进其他地区的植物,这就需要养护人员对新引进植物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观察,明确其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后,再有针对性地开展浇水、施肥作业。
3.5 病虫害防治
景观园林在建设过程中,会给苗木的生长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也给病虫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保障苗木健康生长,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提升苗木的生长能力。
当前,防治苗木病虫害的技术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及化学防治技术。其中化学防治技术的效果最好,但对苗木和生态环境会造成不同程度地污染和破坏;物理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对其进行消杀;生物防治技术一直是有关部门研究的重点,也是病虫害防治工作未来发展的趋势。这种技术主要针对的是虫害,养护人员可以将害虫的天敌引进到景观园林中,让有益生物对害虫进行扑杀,以此实现对害虫的长效控制,为苗木的长期高质量健康生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防治蚜虫时可以用35%杀蚜净乳油2 000~5 000倍的溶液进行化学防治,也可以利用灯光进行诱杀等。在选择防治技术时,应在不影响防治效果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防治措施,以实现绿色防治。除此之外,养护人员还坚持“早发现、早治疗”的防治原则,一旦发现苗木有病虫害,应立即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及时进行防治,避免病虫害加重,对苗木造成不良影响[5]。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景观园林过程中,要全面贯彻落实绿色环保的建设理念,合理设计施工方式及技术,做好苗木的养护工作,加强对景观园林的防护和管理,进一步提升景观园林的建设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