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2023-09-03张有军

天津教育·上 2023年7期
关键词:生活化生物情境

张有军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二者密不可分,生物知识也是如此,与现实生活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应该积极实施生活化教学,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理解并认知生物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帮助学生将系统、严密的理论知识与复杂多变的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结合,保证学生能够在生活化的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知识理解能力,并达成对这些知识的迁移应用,彰显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魅力。文章基于此点,对生活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措施进行探究。

一、生活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应用生活化教學策略能够快速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高效地理解并建构生物知识,打造高质量的课程教学。新课改明确提出初中生物教师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教育理念,应该依据学生现有的生活实际,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展开更有意义的生物课程学习实践,着力于生活化体验,提升学生的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丰富自身知识认知的过程中提升知识理解程度,促使学生获得更为深远的发展。

(一)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

生物知识本身涵盖一些比较难懂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有抽象性特征。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抽象思维已经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抽象思维尚未成熟,依旧需要学生依靠具体、形象的事物理解相对抽象难以理解的生物知识。而在新课改背景下生活化情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抽象知识内涵,能够让学生在较为具体、生动的情境中达成对抽象概念知识内容的理解及感知,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知识的本质并构建相关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二)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

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一系列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事例或情境,能够在短时间内激活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调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及感知相关生物知识,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迁移知识与经验,增强生物知识应用的实效性。

(三)提升学生学习的互动性

生活情境能拉近学生和生物知识间的距离,提升学生学习的互动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部分学生无法感知生物知识的趣味性,难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无法实现与教师、同学的多元交互。所以,教师可以积极地应用生活情境进行教学,让枯燥乏味的生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立足于知识的理解,实现与教师、同学的多元互动,能够在后续的问题解决过程中积极地应用生物知识,主动参与到问题探究中,实现对所学生物知识内容的有效建构及深度理解,最终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

二、生活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生活化教学流于形式

新课改背景下生活化教学理念愈加受到重视,被更多的教师接受和运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时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只是简单地将生活中的一些案例搬到课堂上,并没有将其与所教学知识内容进行深度融合,提出的问题缺乏思考深度,没有综合分析自身引入的生活案例是否符合课程教学的需要,是否能够更好地反映教学主题,是否完全契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水平等。该部分教师在应用生活案例时,没有结合这些内容进行综合性考量,使生活化教学始终流于形式,无法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启发,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达成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深度建构。

(二)教学过程互动性不强

生活化教学需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深度解析生物知识,对生物知识产生深度认知。然而部分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没有打破传统课堂中师生互动较少的局限,未引导学生展开多元化的互动,依然存在“教师讲、学生听”单方面灌输式讲解现象。为了让学生深入感知生活经验与生物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迁移运用生活经验,激活学生生活化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其课堂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多元互动中有效理解及深入建构生物知识。

三、生活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引入生活实例,发现生物学规律

初中生物教师应用生活情境实施课程教学时,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入生活案例,尝试让学生借助生活案例发现生物学规律,看到生活中存在的生物学知识,而后结合生活经验理解知识内容,提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生活情境教学氛围中能够有更强的观察能力,能够在课堂上充分拓展并发散自身的学习思维,能够将自身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将其与生活中的观察、发现联系起来,将晦涩难懂的生物知识理解清楚、透彻,实现对生物知识内容的深度解读,以此揭示生物学规律,实现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有效建构。

以鲁科版初中生物课本教材“鱼类”教学为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常见的鱼类,能概括鱼的生态结构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以此掌握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知识内容。过程与方法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活动,学会观察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教师可以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到养殖类市场观察各种各样的鱼的类型,了解生活中鱼这种生物的基本特点,找出不同鱼的共同点及差别。有的学生经过自身观察发现鱼的头部、躯干部及尾部的基本构造特点,比如,鲢鱼的身体颜色比较淡,以硅藻和绿藻等植物为主要食物;草鱼的身体呈青黄色,以水草为主要食物等。这种与学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能够辅助学生获得对相关知识内容的具象化认知,总结得出现实生活中不同鱼类的基本特点,并且结合教材的知识内容将这些知识进行系统归类。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丰富生活观察方式,提升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也能够让自身思维逐渐深化,成为课堂的主体,更为深入地理解生物学相关知识内容。

(二)展开生活实验,拓展学生知识面

初中生物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时,应该注重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迁移运用,不仅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多元化的实验中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可以开展生活实验情境教学,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激活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热情与积极性,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鲁科版初中生物课本教材“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法,带领学生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探究“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或缺的条件”,进而实现对相关生物知识的具象化感知。

在实验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实验探究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做出相应假设,比如光和光合作用有何关系、光可能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可能是绿叶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等,让学生从这些方面着手,具象化地感知实验操作方向,而后科学合理地讨论实验方案。当实验方案敲定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实验操作,让学生细致地分析整个实验操作的具体步骤,比如,分析为什么要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为什么要隔水加热,为什么叶片会变成黄白色等。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结合学生实验操作的每一个步骤,向学生提出相应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明晰自身实验操作的目的,明确每一个实验步骤的具体目标及方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验证得出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的基本条件。

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联系生活现象拓展实验宽度,比如韭菜是绿色的,为什么韭黄是黄色的?叶片中都有叶绿体,为什么韭黄不是绿色等生活现象。学生立足于现实生活,继续展开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发现韭菜是在有光照的条件下生长的,能产生叶绿素,所以呈绿色,而韭黄是在遮光条件下生长的,没有阳光照射,即使有叶绿体,但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未生成叶绿素,所以呈黄色。这种延伸实验探究,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内容的创造性理解及感悟,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三)布置生活作业,增强实践体验感

生物课程多姿多彩,教师既要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有效建构相关知识,也要引导学生实现对这些知识内容的迁移及应用,让学生将生物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增强学习体验感。教师应优化作业布置,融入生活化理念,改变传统的以书面练习作业为主的形式,积极采取多元化的实践性活动,如社会调查、家庭种植、实验操作、实地考察等,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丰富作业形式和完成体验。这样不仅可以优化作业形式,提升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感,还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生物知识的现实应用价值,提升学生内化吸收、外化运用生物知识的能力,彰显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以鲁科版初中生物课本教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社会调查作业,让学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调查,总结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危险及其根源,鼓励学生尝试走访多个不同的地方,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客观分析本地生物多样性面临危险的主要原因,并以纸质报告的形式在课堂上加以汇报。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借助手机录制视频,展现自己参与社会调查的整个过程,搜集更多的视频、音頻资料,让自己的社会调查内容更为丰富,结果更为真实。

再以“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根据青少年、中年及老年人的年龄特点及营养需求,分别制定一份适合三个年龄段的健康食谱,在配备相关食谱后,还需标注设置这一食谱的原因。换言之,学生要将这些食品的营养均衡情况阐述清楚,让生物知识能够与现实生活挂钩,以此实现高质量的生物课程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应该寻求一条新型的教学道路,彰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生活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立足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发现初中生物知识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教师可以从引入生活实例,发现生物学规律;展开生活实验,拓展学生知识面;布置生活作业,增强实践体验感出发,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探索生物知识,深化对这些知识内容的理解及感知,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宋行军)

猜你喜欢

生活化生物情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不同情境中的水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第12话 完美生物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