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恰当时空尺度,理解“局部抗战”“全面抗战”
2023-09-03楚浩然
楚浩然
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具有历史学科本质特征的关键能力,《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时空观念水平4要求“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论述”[1]。究竟何为恰当的时空尺度?如何把握恰当的时空尺度?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为例,聚焦恰当的时空尺度,从目标分层、达成路径与综合应用三方面出发,对以上内容进行探讨。[2]
一、时空尺度的目标分层
时空尺度多是从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等学科的角度阐释,都强调“时间与空间的范围”。《辞海》将“尺度”释义为“尺寸的定制” [3]。由此可见,时空尺度包括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两部分,重点在于时空“尺寸”的衡量与把握。
历史教学中,恰当时空尺度的把握不能一概而论,需对其进行目标分层:
首先,时间尺度主要包括绝对时间尺度、相对时间尺度、较长时段的时间尺度与跨越时段的时间尺度。绝对时间尺度即点对点的绝对时间,表现为事件发生的绝对时间和重要的時间,具有典型的标志性;相对时间尺度即点与点的绝对时间相连接,表现为时序性;较长时段的时间尺度,表现为一定的时段特征或时代性;跨越时段的时间尺度,表现为后人所处时代对前人的看法等。
其次,空间尺度主要包括地理空间、政治空间、经济空间、思想文化空间等。地理空间是空间尺度的基本形式,强调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政治空间、经济空间、思想文化空间等则着重于运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概念,从空间维度出发,解释历史现象,分析历史问题。
最后,恰当的时空尺度即基于上述时间和空间尺度去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只有因人因事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才能正确地丈量历史,才能真正理解前人、理解历史、接近历史。
根据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内容主旨,结合落实时空尺度这一学业水平要求,教师将从日军侵华与中国抗战两条时空线索推进,透析中国抗战从局部走向全面的历史进程,对本课需要落实的时空尺度目标分层如下:
(一)时间尺度的目标分层:
1. 绝对时间尺度。知道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的时间,了解事变的过程,认识两个事变的历史影响;知道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等重要史实,掌握局部抗战、全面抗战过程中的重要时间节点。重点是对单点时与事之间的逻辑建构。
2. 相对时间尺度。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日本帝国主义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的历史过程;通过了解社会各界的抗战史实,梳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初步形成到最终确立的历史脉络。重点是完成多点事件之间时序联系的内在逻辑建构。
3. 较长时段的时间尺度。掌握日本侵华和中国人民抗战的阶段特征,重点是理解“局部抗战”与“全面抗战”的历史内涵、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历史动力,以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时局观。
4. 跨越时段的时间尺度。从20世纪30年代的特定时序出发,回归历史场景,以今知古,以古鉴今,认识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过程中,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空间尺度的目标分层:
1. 辨识和运用基本的空间形式。梳理日本先侵占东北,进而进犯长城沿线,再侵略华北地区,逐步深入中国腹地的地理范围扩展;了解从东北持久抗战到长城抗战,再到华北学生运动,至国共合作领导全民族抗战的地理空间趋势。
2. 运用空间概念分析历史问题。综合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分析日本侵华地点选择及空间演变的原因和特征;立足于政治与空间变化的关系,理解全民族抗战形成的空间变化趋向。其重点是从地理空间、政治空间、思想文化空间等多角度理解抗战从局部走向全面,加深对抗日战争进程的理解和对历史特征的把握。
二、目标达成路径探微
举隅教学片段,说明时空尺度的分层目标落实问题。
(一)时间尺度达成路径例说
1.绝对时间尺度
教师展示时间轴1(图片略),追溯近代以来日本侵华的时空原点,将其置于长时段之下进行考察,回顾九一八事变前日本的侵华活动。
在完成时空框架的搭建后,继续呈现材料阅读,请学生分析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间节点选择对中国本土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田中奏折》(1927年7月)
经济大萧条将日本置于经济危机的漩涡中……日本此时考虑的是创造属于自己的经济自足区。
——[英]拉纳·米特《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蒋介石南昌讲话(1931年8月22日)
九一八事变前一天,美国国务卿与日本驻美大使出渊胜次达成一项秘密谅解:美国保证不干涉日本在中国东北的行动,日本则保证其在中国东北的行动应限于锦州以北。
——齐世荣《中国抗日战争与国际关系》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借助已有的时空框架,由田中奏折切入,揭露日本蓄谋已久、步步推进的野心,然后结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国共内战、英美绥靖等国内外因素,获得思维启迪,进而理解后续史事。
2.相对时间尺度
教师通过时间轴2(略,见时间轴3上半部分)构成日本侵华的时间脉络,引导学生回归多点事件之间的时序联系,认识日本侵华的阶段特征,总结从“局部”到“全面”的时间语境在日本侵华过程中的历史内涵。
这一过程中需注意历史现象不是孤立的,如围绕1931至1937年日本对华的局部蚕食与吞并企图,应注重启发学生抓住已有的绝对时间点,从而构成相对时间尺度:九一八事变是乘列强忙于应对经济危机无暇东顾之机,华北事变是日本不取其名而取其实的阴谋,七七事变则是日军速决速胜战略的必然选择。
3. 较长时段的时间尺度
教师结合时间轴3,从20世纪30年代的特定时空出发,引导学生根据日本侵华和中国抗战两条时空线索,总结“从局部到全面”这一时空术语的历史内涵。
需要注意的是,本课较长时段的时间尺度落实,聚焦于日本侵华与中国人民抗战的阶段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时空框架,分析不同绝对时间点及其构成的相对时序,最后回归时空框架,使学生理解两条时空线索阶段特征的演变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4. 跨越时段的时间尺度
教师从20世纪30年代的特定时空背景出发,使学生回归历史现场,根据日军侵华和中国抗战两条时空线索,感悟中华民族所遭受的诸多苦难,体会以中国共产党为首的中国社会各界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的大局意识。
随后,教师出示以下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前人的历史心境。
孙中山曾经描述当时中国的状况,“四万万中国人,一盤散沙而已”。辛亥革命前革命党提出了“驱除鞑虏”的口号,仍未超越狭隘的国内民族矛盾的视野。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救亡图存成为全体同胞必须共同面对的首要任务。
——沈祖炜《抗日战争与中国的民族主义》
结合材料,学生得以拉长历史镜头,形成现实感悟,进一步落实恰当的时空尺度,感悟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过程中,中国人民所表现出来的顽强不息、英勇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空间尺度达成路径例说
1. 辨识和运用基本的空间形式
位置、距离、方向是地理空间构成最基本的要素,经由这三者,地理空间才能展开自身的力量和逻辑,从而影响历史进程。[4]在分析七七事变时,教师出示七七事变形势图(略),在师生互动中尝试还原日军的战略推演。
这一过程教师需借助地理空间三要素角度的思维点拨,经由空间框架的支持,进行日军理想战略的推演,从而使学生理解七七事变正是日本制造事端以借机增兵华北,实现其战略野心的第一步。
2.运用空间概念分析历史问题
依托多种概念,从空间维度来理解史事时,还应意识到各种因素所构成的空间内在关联性。同样是在七七事变的分析中,教师出示以下两则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地图(略)和材料,思考七七事变爆发的必然性。
一个月内解决中国事变。
——[日]陆军大臣杉山元(1937年秋)
将来中日两国将在平汉路以西决战。
——蒋百里(1917年)
以上教学过程教师应借助政治、军事等因素构成的空间框架,从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出发,使学生理解七七事变在卢沟桥爆发,或许存在偶然性,但爆发在平津地区,爆发在两大南北交通主干线北端,则是日本速决速胜战略的必然选择。
三、时空要素综合应用
恰当的时空尺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史学常用的时间、空间等表达形式,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以时间和空间概念范畴解释历史,将史事置于其发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之下做审视,反思对历史的解释。学生要认知真实的历史,就需要摆脱时空的限制,回到历史现场,了解、感受、体会历史的真实境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仅从整体上把握时空尺度,一方面学生难以在特定的时空中准确理解历史,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中也较难落实,因而对其进行目标分层十分重要。但时间即空间,空间即时间,时空尺度的分层不是要割裂与碎片化,而是应在分层过程中强调其综合应用。与此同时,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时空虽然一致,但尺度的不同,往往会导致对于历史对象理解的不同。
与此同时,结合本课教学实践,时空要素的综合应用还应把握以下内容:
首先,深切了解过去的时空语境。理解随着日本对华侵略的不断加剧,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当时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并分析国共关系随之发生的一系列转变,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地位。
其次,理解历史与接近历史。感受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所遭受的诸多苦难,认识中国社会各阶层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的大局意识,感悟中国人民所表现出来的顽强不息、英勇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史为鉴更好地面向未来。
最后,借助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同一空间不同时间、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材料,培养和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的其他素养。
总而言之,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注重恰当时空尺度的把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认同时空尺度作为一种意识、一种思维方式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设身处地去思考历史人物所处的特定时空、处境,才会去考虑历史人物的行为,理解当时的历史情形;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历史思维与独立思考的意识,从而求得真正贴近真相的历史理解,获得现实感悟。
【注释】
[1]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43页。
[2] 本课教学内容参考《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133—138页。
[3] 夏征农等主编:《辞海·第1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295页。
[4] 鲁西奇:《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