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研究

2023-09-03马晓梅

天津教育·上 2023年7期
关键词:双减分层作业

马晓梅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科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考试压力,可以从作业分层设计上进行探索。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设计适合其水平的作业,可以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对于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设置更具挑战性的题目,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小学数学设计分层作业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流,互相帮助,提高彼此的数学水平。通过分层作业,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辅导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前提是依据班级数学水平确定分层标准。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学习能力,将同一班级的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估、考试成绩等多种方式确定分层标准。确定好分层标准以后,小学数学分层作业需要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水平,针对性地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从简单的数学概念开始,逐渐加深难度;对于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设置更具挑战性的题目。小学数学分层作业需要根据作业难度和学生水平,合理安排布置时间。对于难度较大的作业,可以适当延长布置时间,以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作业。教师在作业布置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提供必要的辅导材料和参考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一、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层

对学生分层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知识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主要考虑数学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爱好、数学知识水平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这种方法通常通过考试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来判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这种方法通常通过问卷调查、自我介绍等方式来判断。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这种方法通常通过课前测试、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来判断。需要注意的是,对小学生进行分层作业设计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避免让学生产生失落、自卑心态。同时,应该采用多样化的分层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任务和挑战。

二、确定作业内容难度适中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数学水平,包括基础知识、解题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以便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作业内容。其次,教师要控制作业内容的难度。作业内容的难度应该与学生的数学水平相匹配。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从简单的数学概念开始,逐渐加深难度;对于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设置更具挑战性的题目。再次,教师要注意作业类型和形式:不同类型和形式的作业,其难度也不同。如选择题相对容易,而解答题则比较困难。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应该考虑不同类型和形式的难度。最后,教师评价标准。教师在设计分层作业时应该明确评价标准,以确保作业内容和难度符合教学目标,并且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反馈。总之,在确定作业内容难度是否适中时,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并且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三、合理布置分层作业的数量

小学数学作业要注意数量,至少要考虑以下五要素。第一,学生学习能力。要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布置适合的作业量。第二,作业难度。作业难度越大,作业量就应该越少。对于同一难度的作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作业量。第三,学生时间安排。在安排作业数量时,需要考虑学生除数学之外的其他时间安排,如课外活动、家庭作业等。第四,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分层作业数量。如果是为了强化基础知识,则需要更多的练习题。如果是为了提高解题能力,则需要更多的难题。第五,教师时间安排。教师需要考虑自己在批改作业上所需的时间,以确保能够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总之,分层作业数量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到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并且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四、分层作业形式应当多样化

多样化分层作业是指根据学生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不同难度、不同形式的任务和挑战,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单一形式的分层作业容易产生“高人一等”“低人一筹”的问题,小学数学多样化分层作业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多样化分层作业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知识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多样化分层作业可以根據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适合自己的任务和挑战。多样化分层作业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任务和挑战,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如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多样化分层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分层作业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不同形式。根据任务形式可以设计多种类型的作业。如研究性任务、创造性任务、实践性任务等,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任务中展现自己的才能。根据作业要求形式,教师可以设计任务式作业、拓展性作业、补充性作业。教师设计不同的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完成,为高水平学生提供更高难度、更深入的探究任务,以挑战他们的能力,为低水平学生提供更简单、更基础的练习任务,以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根据任务参与者数量,教师可以设计合作性作业与自主性作业,让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任务,通过相互合作、交流和协作来促进学习。自主性作业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内容进行研究和探究,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为了避免单一形式的分层作业,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分层作业需要为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从而避免出现单一形式的分层作业。针对分层作业,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团队中互相协作、交流、学习,从而避免单一形式的分层作业。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基础题型的练习,如加减乘除、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计算等。对于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挑战性的题目,如复杂的代数式计算、几何图形的分析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级别的实际问题解决作业,如运用比例和百分数解决购物问题、运用代数式解决图形变换等。针对高年级学生可以设计探究性作业,如利用三角函数求解实际问题、证明勾股定理等。

总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应该以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并体现出渐进式难度和个性化需求。

五、遵守分层作业基本原则

作业设计是数学教育的环节和方法。分层作业应该遵循公平原则,不应该出现任何有损公平的情况。每个学生都应该有机会接受适合自己水平的作业。分层作业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分层作业应该具有渐进性,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加深难度,以便于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数学能力。分层作业应该具备评价功能,通过检查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和错误,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分层作业应该具备教学效果功能,通过分层作业,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辅导学生,使其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要避免过于强调分层、忽视个体差异、缺乏挑战性任务等问题。

减负增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趋势,分层作业关注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性,是改进班级统一作业的有效策略。小学数学分层作业需要发挥教师作业布置智慧,努力实现“双减”导向下的减负提质。

(徐德明)

猜你喜欢

双减分层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