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戴茹:此生愿为川派古琴之抱薪者

2023-09-03戴茹

现代艺术 2023年8期
关键词:琴曲美者扬琴

戴茹

蜀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扬琴及古琴双专业硕士生导师,亚洲扬琴协会副会长,中国乐器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古琴文化学会会长,成都市文联志愿服务团古琴分团团长。编著《川派古琴入门教程》《琴箫合奏曲集》《扬琴基本技能练习》等教材若干,部分音乐作品获“第十一届华语金曲奖”HIFI演奏奖、“2020年度十大发烧唱片榜”最佳古琴演奏专辑奖、“十三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物出版规划入选奖等重要奖项。

蜀地自古多琴人。川派琴风激越、跌宕、拙朴,有如蜀山之奇险,蜀人之率直,素为琴界重鼎。古琴流派的形成受地域影响颇大,山川地理、民风民俗、语言特色及创派人的学识、教养、性格、经历等皆是重要因素。万缘聚合成就流派,近代川派概莫能外?

以前的古琴是香火式的孤传,加之早时习琴之人寥寥无几,艰难衰微的环境造就了琴人们多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倾囊相授,既无可参考的教学实例,更无可遵循的学习轨迹。但我无疑是幸者,生逢古琴鼎盛时期,处于琴脉千载蜀地,又投师名门。现今川派古琴的傳承多以师徒家传为主,或以学院授习为纲。传统门派私授个性色彩浓厚,保留着更多地域性特征和对琴曲的独到理解,而音乐院校背景的琴人则被称为“学院派”,更加重视系统性和兼容性,将传统琴曲以更为科学的方式演绎出别样风采。我的学院风格源于开指恩师曾成伟先生,以及李祥霆、龚一、成公亮、吴文光等琴界大家和我自身在授课中不断摸索形成并巩固的。学院派是我安身立命的基础,亦是我汲纳众长时修葺神魂的内核。

川派的传承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懵懂稚子很难对高深的古曲产生兴趣,没有兴趣就难以坚持。秉承着不怕艰难、不服输的劲头,我自编教材,把儿歌、唐诗编成古琴琴曲,用熟悉的旋律、诗词带动小朋友习琴的兴趣,随后再慢慢深入,加入更多技法,带领孩子们渐入古琴优雅深邃的艺术海洋。但这一系列儿童古琴曲传播范围有限,基本处于自印自用的状态,对知识产权保护十分不利,在古琴教材匮乏的年代频繁被人盗版也无力追究。然而,“幸运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2006年,我巧遇当时的中国书店出版社的社长于华刚先生,说起这样的困境,为之后结下善缘。十多年来,一路见证着中国书店为古琴的传播不遗余力,我十分欣喜终于有专业人士为古琴书籍的出版发行保驾护航,便也放下顾虑,全身心投入教案的整理编著中。靠着弹琴人特有的恒心,历时三年,用尽毕生的经验为川派琴学铺桥筑路、抱薪拾柴,使《川派古琴入门教程》成功面世。

琴学之路艰难崎岖,琴学之境浩瀚无涯,非意坚心静者不可得之。地域派别形成了古琴艺术“共崇雅正·百脉齐鸣”的特质,新时代下,川派古琴艺术应向更多层次和内涵的方向挖掘,宗 “蜀声峻急,若激浪奔雷”,承“稳健豪放,朴实无华”之风,展蜀琴“峻急”之动力,彰“佛礼深悠、清虚空灵”,采各路琴粹落,使下指若劲风,出音如清玉。薄克礼教授曾这样评价我的演奏:“既显张力和对比,又传浑厚与温润。藉由殊妙的音节,展现心如水上波澜不动的平稳心态。奏之高情时,又内敛吸人,激情释放,一曲收音,尽含纯美。”这亦是我所想表达:曲子如同花木,尽管妍姝相异,但其根脉都深植在川派古琴艺术的土壤下。而艺术的传承好比一条河流,有溪流注入才能归于大海,琴者应秉承“古之美者,承之;今之美者,扬之;外来之美者,融之”之道,使这古老艺术历久弥新。愿你我如填海的青鸟,以飞石激浪的恒心,终成川派古琴之抱薪者,让川派古琴艺术焕发更耀眼的光芒。

猜你喜欢

琴曲美者扬琴
应用于合重奏的扬琴音域介绍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玻尿酸联合A 型肉毒素重塑下面部轮廓的效果观察
琴曲《幽兰》探微
明朝琴曲的清商音与含半音五声音阶
夜的钢琴曲(六)
梅庵派琴曲《捣衣》风格探源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年轻化及轮廓重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扬琴的传入与流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