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劳动教育创新评价机制的研究

2023-09-03伍顺燕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8期
关键词:维度劳动小学生

伍顺燕

劳动素养是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颁布了相关意见、指导纲要,将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程之一,并要求“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小学是学生劳动素养形成发展的关键阶段,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及模式的影响,劳动教育一直处于不被重视的状态,所采取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较为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对此,学校需对原有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加以创新,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将此作为开展劳动教育工作的基础。评价机制的构建事关教育管理的效果,有什么样的评价体系,就有怎样的办学方向。本文从小学劳动教育评价机制的构建入手,提出应该通过量表细则的完善、多元评价维度的构建、联动评价机制的建立以及评价结果的运用,进一步推动小学劳动教育评价工作的扎实开展。

一、显化量表细则,评价劳动常识的熟悉度

小學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较为丰富,包括劳动知识与技能、劳动价值观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其育人目标既包含了对上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包括对学生劳动思想、价值观念、精神品质的提升,注重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发展。在过去的劳动教育评价中,教师多从定性的角度评价学生的劳动成果,会简单提及学生的劳动态度与劳动表现,但这种评价多是从教师主观角度出发,个人臆断的现象较为突出,无法对劳动教育进行定量的分析。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可以构建劳动教育的评价量表,对其中的指标、细则等进行全方位的优化,从而了解学生对劳动知识与技能等基本常识的熟悉程度。

对此,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劳动清单,对劳动的具体内容进行细化,将每一次劳动实践活动都贯彻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上,形成长效的劳动实践活动记录。同时,学校、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劳动教育的内容、场景和现实的诉求。另外,可以将表现性评价作为量表评价的基准,即加强对学生劳动表现的关注度,通过学生在劳动中表现出的语言、文字、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等进行判断评定,从不同角度了解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过程性表现、思想变化情况、技能熟知程度等。

劳动评价的量化对于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为了更精准地搜集数据信息,可以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收集劳动实践的过程信息、成果材料,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综合评估。

二、指向多元维度,评价劳动情感的认同度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对劳动教育的内容构成有着明确的规定,将其分为日常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因此,学生的劳动素养囊括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价值观念这三个维度的目标,为了便于评价工作的开展,教师可将劳动态度(价值观念)、劳动习惯(知识)、劳动能力作为评价的具体维度,开展多元化、针对性强的评价工作。

在劳动态度这一维度的评价上,该维度是学生劳动价值观念的直接表现,关系到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是否尊重和爱护劳动成果。劳动态度的提高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以此来达成劳动教育的目标。因此,劳动态度是小学劳动教育评价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劳动习惯这一维度的评价上,该维度是知识层面的评价内容,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责任感、劳动的热情与自觉性等多个方面。在劳动教育中,学校与家长应该克服功利化的教育目标,在长期的引导中加强对学生劳动习惯养成的关注度,帮助学生形成热爱劳动、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最后,在劳动能力这一维度的评价上,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不要只关注劳动技能的培养,而是要在劳动实践中,指导学生学会科学劳动,形成强烈的劳动情感。

在确定评价维度的同时,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劳动情感的发展,即加强对学生劳动态度培养的关注程度,做好情感态度上的引导工作,进一步提高小学劳动教育开展的整体效果。

三、设计联动机制,评价劳动意志的内化度

在小学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接触的主体包括班主任、各学科任课教师、同学、家长等,他们对学生的劳动参与、表现情况也会形成不同程度的认知。学生在校的劳动表现只是其能力素养的一个方面,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小学生的劳动素养状态,还应该设计构建联动的评价机制,即调动学校、教师、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劳动教育评价的过程,了解学生在不同场景下的劳动表现情况,精准地评价学生劳动意志的内化程度。

首先,不仅要关注班主任的评价结果,还要调动任课教师参与评价,把握学生在不同学科课堂上的劳动行为,避免造成劳动评价的偏差。另外,当学生离开了学校,其劳动行为的主要场地由学校转变到了家庭。教师可与家长进行沟通,让他们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对这一教育工作的配合程度,在此基础上同步开展教育评价工作,避免学生在学校接受到的劳动教育在家庭中不起作用。家长需要跟进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劳动表现,正视学生在评价考核中存在的不足,给予积极正向的引导。不仅如此,家长的劳动价值观、理念与行为也对学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家长需端正自己的行为、观念,积极地发挥榜样作用。

联动机制的构建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劳动意志的内化情况,为了跟进学生在校内、校外的劳动表现,教师可灵活运用线上平台,就学生劳动素质的发展进行沟通分享,以便发现当前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四、运用评价结果,评价劳动行为的持久度

劳动教育评价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新完善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服务于校内校外的劳动实践,推动学生劳动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应该加强对评价结果的运用,不仅需要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他们了解自身在劳动习惯、劳动态度、技能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还需要以实践为最终导向,提高对实践知识运用的关注度,在学生的生活场景之中,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个性化行为来开展高效的评价活动,将劳动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帮助小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做出正确的决断,提升实践经验的能力。

对此,学校可以为每一位小学生建立劳动实践的档案,开展动态性的评价活动。教师将“记录—整理—评价”作为基本的步骤,通过档案的建立,将学生的劳动实践情况纳入其中。对于一年级至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他们记录下每一次的劳动,鼓励他们说出劳动感受。对于三年级至四年级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引导他们自主记录每一次劳动的过程,沟通分享如何使用各种劳动工具,如何与他人合作。教师可以将学生劳动的过程通过拍照、录视频等不同方式记录下来,进行分类整理,从动态上把握学生的成长发展,评价学生劳动行为的持久程度。

在开展动态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开展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活动,帮助他们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调整自己的劳动状态、劳动能力。

总而言之,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构成,劳动教育对学生的综合成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小学劳动教育不仅要关注教育的内容,更应该将评价工作作为重要构成,对现有的评价体系、参与主体、评价内容与方法进行创新优化,以此来提高小学劳动教育评价工作开展的整体水平,解决小学劳动教育中“评什么”“怎么评”“谁来评”的问题。

注:本文系2022年江门市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小学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22JMDY024)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维度劳动小学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光的维度
我是小学生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