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届青年论坛综述
2023-09-03吴洋洋
吴洋洋
2022年7月29—30日,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届青年论坛暨“当代文论研究中的空间、地理与场域”学术研讨会以线上会议方式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与科研机构的40余位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还邀请了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等机构的知名专家作为评议人。本次会议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主办,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学校美育研究中心承办。近年来,以“空间”“场域”“地理”为关键词的系列理论方法使得中国文论在方法论更新和话语建构上不断取得突破。会议旨在充分拓展“空间生产与体验”“空间表征与实践”“场域区隔”等相关学术议题和理论方法展现出的生长空间,推动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嘉军主持,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韩东育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春雨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王峰教授分别致辞。
学术研讨会从七个议题展开,所论议题兼具理论深度与包容性,既有对“空间”“地理”“场域”话题的理论思考,也有从这一理论视野出发对文学、艺术、美学现象的关注,与会者围绕相关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 空间研究、文学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在空间研究领域与方法上,青年学者们的发言呈现出极大的丰富性。讨论的内容涉及空间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开拓与建构,空间理论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启发以及自身主体性的合法性确认等问题。福建师范大学的颜桂堤详细梳理了当代文学批评中的空间性话语重构。空间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批评范式,为文学空间提供了一种想象与阐释方式,改变了文学批评中历史想象优先的局面,实现了历史想象与地理思维的平衡关系。江苏师范大学的曾仲权提出空间批评的命名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理论渊源,要获得更为恰切的命名方式,有必要回到晚近西学思潮发生的文化语境。因其由后现代空间主题转向、全球化浪潮与人文地理学、批判人文地理学耦合共同形成,可以命名为地理空间转向(Geospatial Turn)。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许栋梁提出构建文化空间的本体论需要从“狭义文化”“广义文化”“融合视域”三个角度展开多维阐释,并以20世纪香港文化空间为个案展开本体论的探讨。北京大学的勾彦殳认为共同体在当代西方社会普遍遭遇了荒谬处境,在后现代的理论视域下,“想象的共同体”无法躲避二元对立的误区,最终演变为意识形态的统治工具,想要避免陷入与之相同的困境,需要对主体性背后的合法性基础进行反思。北京师范大学的郭风华认为在“异托邦”“第三空间”理论阐释下,空间形态的乌托邦呈现出极大的丰富性与开放性,通过空间的描绘、异托邦的设置,乌托邦文学得以展现特定的价值观,因此空间本身也是乌托邦正名的重要维度。太原师范学院的赵潞梅比较分析了科幻叙事中出现的“平坦世界”和“洞穴世界”两种空间形态,指出在诸多科幻小说的“洞穴世界”中,科技带给人类的并非福祉,而是对人类的控制与反噬,人们应当充分认识到科幻小说中洞穴世界的这一艺术设定的隐喻意义。华南师范大学的张成华关注到前南斯拉夫文论中的地理空间意识。前期的南斯拉夫文论以地域为出发点构想该地域的文化地位,后期在理论构建中忽视地域区分意义,引入全球化角度,而这一转变又与前南斯拉夫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化相关联。
青年学者们的研究中,文学地理学同样显示出方法论意义。北京师范大学的吴键考察了南北文学论转型为一种近代知识的历程,指出南北文学论承接于地域风俗论,却建立在现代科学世界观的基底之上,体现了古今地理观念的转型。北京师范大学的聂章军关注“70后”作家的小镇书写,认为“70后”与小镇二者都具有“中间物”的属性——分别处于“革命”与“改革”、乡土文明与城市文明之间,表达了作家的时代思辨与个体感悟,作品实现了文学地理的超越性,获得了世界性。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楚惬梳理了堪舆学中的生态美学的研究现状,认为堪舆学说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应加以科学合理的阐释,使之生发时代价值。青海民族大学的唐星研究了从西汉至晚唐的汉唐丝路纪行文学,分析其空间特征,包括人物的流动感比较强、活动轨迹清晰、文学景观多样化等。
青年学者们注意到了中西文论中可以借鉴的理论资源。中山大学的李石提出华人美国学者的批评实践呈现出“游牧诗学”特征,反映出与西方后现代理论的复杂关联,游牧主要表现在文化游牧、理论游牧、文本游牧三个维度上面。“游牧诗学”理论的价值在于能够从认识论层面推动对美国华人学者的反思性研究,审视其理论生存状态与批评实践的特征。上海大学的黄雨璇认为萨义德提出了作为空间感的批判意识是对西方学术传统中以时间性为基础的解释模式的反思,指向其倡导的“世俗批评”、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分析和文学批评理论中的空间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的李盛则认为将萨义德的拯救思想锚定在处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上,对重识萨义德的思想全貌有重要意义。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的王正刚、江朝辉对粤西古代“八景”文献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认为其展现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综合类景观。东南大学的熊海洋关注中国画的空间感问题,认为正是空间意识将宗白华的生命哲学与艺术意境理论联系起来,空间感问题在宗白华的美学研究中发生了一次由静到动、由虚到实的转变,这是中国的传统思想与西方的生命哲学交流的产物,也在更深层面反映出近代知识分子对国民性的张扬。成都大学的张郑波分析了美国汉学家郭安瑞对清都戏曲表演空间的研究策略,从政治权力批判和公共文化空间理论角度解读清都戏曲表演世界。
二、 艺术与文学中的空间表达
当代文学与艺术的空间表现问题,具有很强的关注度,摄影、电影、文学叙事、绘画等艺术门类均有涉猎。复旦大学的刘宸讨论了空间理论在空间艺术中的多重面向,比利时艺术家弗朗西斯·埃利斯的作品反映了空间理论的丰富性,空间本体的开放性与空间理论的多样性获得了艺术实践的操演。江西服装学院的闵媛春指出中国艺术电影的叙事空间呈现出多元审美形态,就第六代导演而言,建构底层民众的生活空间成为其重要旨趣,丑的空间建构反映的是底层民众日常生活的“真”。山东大学的杨东篱对电影《无依之地》的生命游牧情怀进行了思考,结合柏格森、列斐伏尔、海德格尔、德勒兹以及宋明理学的相关理论深入分析了电影中的直觉革命,提出“无依之地”作为不依托于物质世界和境界的地域,是天人合一的澄明之境。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的寇文静讨论了成獭巳喜男的电影在空间建构方面富有诗意性和纪实感,表现处于社会边缘和家庭边缘的女性空间。山东师范大学的赵卿探讨了海派绘画在审美现代性上的意义与价值,以及艺术现代性转变的系统性发生过程。
现代意义上的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打破了空间因素对主题的限制,人对不同地域中的景观更容易产生审美体验。北京大学的盖琳以特定年份郑振铎的“旅游”书写为中心,考察了郑振铎对现代性产物旅游的体验,并探究了现代空间中的新观念。上海大学的谢尚发从风格化、地方志、田野调查的“深描”三条路径理解贾平凹笔下的商州,区分了“文学的商州”和“地理的商州”。商州世界使文本中的地方成为一种身份,并在这种身份的基础上,生成了“地理自我”。北京联合大学的周春霞分析了刘恒小说《黑的雪》中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挖掘了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空间意象特征与文化内涵。山西大同大学的刘虎指出在新世纪农民工题材小说中,空间不仅是纯粹地理意义上的场所,还具有强烈的社会文化属性和象征隐喻功能。城市空间的意义在农民工进城前后发生了变化,而返乡的艰难与认知错位带来了农民工身份的再次分裂。
三、 文艺美学与文艺理论前沿问题研究
会议还涉及了当下文艺理论研究的其他前沿问题。中山大学的丁文俊重审本雅明与阿多诺之间的三次美学论争,并指出:“阿本之争”展开的基础恰恰是双方对如何将“记忆-语言”构型运用于文化政治批判的不同理解。结合自然历史的理念和神学语言观念的视野,双方的分歧是由“感性共同体”和“来临中的共同体”两种路径造成的。西华大学的付骁以《拉奥孔》为中心,对文学研究的方法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认为语图横向比较是文学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在实践中具备有效性。牡丹江师范学院的黄大军对李泽厚解读《红楼梦》进行了再批评,总结了李泽厚的研究特色在于以“哲学美学”为底色,以“情本体”为批评路径。四川大学的吕东诠释了尼采提出的“路标艺术”概念,指出其内涵、思想源流、理论价值。路标艺术聚焦于描绘现实的美感,具有榜样的力量,表明尼采深受新人文主义的影响。之后尼采的艺术观呈现了悖谬式转向,反映了其对待艺术态度上的思想分裂。华南师范大学的张巧讨论了摄影在历史性和内在时间性方面均展现出的现代性逻辑,指出对摄影历史性和内在时间性的描画也就是对现代性时间逻辑本身的描画。华东师范大学的林云柯认为作为系统环境的“文学”具有其自身的原理,认为当下的“人工智能书写”热潮,既窄化了对文学的丰富理解,又忽视了相关技术领域。上海大学的聂世昌关注拉吕埃尔的非-美学理论,指出拉吕埃尔将哲学引入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的框架内,是为了使哲学与艺术“叠加”或融合,这种叠加融合的新产物形成了新的艺术实践类型。湖州学院的高丽燕通过分析倪迢雁(Sianne Ngai)所新创的“嗨”这一审美范畴,透视了其中蕴含的身体、情感与技术意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安徽师范大学的石涎蔚对“内爆”这一理论术语进行梳理,透视其内涵和特色,同时探讨了麦克卢汉、鲍德里亚、哈拉维三位理论家的理论异同。河北师范大学的王亚芹,从知识谱系学的视角对“赛博格”一词进行了理论回溯,指出可以将之分为“具身化”和“离身化”两种主要范式,其未来走向是由“人机共存”走向“审美共生”。
研讨会闭幕式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汤拥华主持,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国华致辞。此次会议气氛热烈,交流充分,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学习探讨的平台,推动了对相关学术议题的研究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