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管理和核算问题讨论
2023-09-03王子丹
王子丹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事业单位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推动下迈上新的台阶,由此创造了更多的无形资产,且其价值远超有形资产。在此背景下,各行业逐渐意识到无形资产的作用,尤其是事业单位,开始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与核算。但受传统理念和模式影响,无形资产管理、核算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因此,如何做好无形资产的管理与核算、加强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成为重要课题。
一、无形资产概述
(一)无形资产的内涵
无形资产,是指无实物状态,但能为使用者提供效益的资产,主要有专利权、商标权等,是国家和事业单位的宝贵财富,更是单位科研人员的工作结晶。一般来讲,事业单位购入的无形资产多以实际成本为价值,而运营活动产生的资产以支出成本为价值[1]。在事业单位转让无形资产时,按相关规定展开评估;取得收入除国家相关规定外,应记入单位收入;无形资产使用中生成的费用,则计入单位支出。
(二)无形资产的特点
通过对无形资产概念的分析,可知其特点与其他资产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一,实物状态是无形资产的显著特征。以商标权、土地使用权为例,虽然这两者不具备实物状态,但能给单位带来经济效益,或使单位获得超额利益。其二,垄断性。主要表现:一些无形资产受法律制度保护,严禁非持有者无偿获得;排斥他人的非法竞争,如商标权、专利权等;虽然有些无形资产的独占权不受法律保护,但只要能不暴露在外界,实际上也能独占;有些无形资产无法和单位分离,除非单位整个产权转让,否则他人无法获得,如商业信誉。其三,无形资产通常不会出售,而是为了单位的生产经营。简单来讲,就是可以用无形资产进行技术研发、提供劳务等。其四,对于经济效益的创造而言,无形资产具有不确定性。通常情况下,无形资产要和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等其他资产结合在一起才能为单位创造经济利益;另外,无形资产的效益创造易受各因素影响,如技术更新换代速度、产品市场欢迎度等。其五,无形资产是事业单位有偿获得的,不论是外购还是自创,事业单位都要付出相应代价才能获得资产所有权。
(三)无形资产管理的意义
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是评估单位发展潜能的重要指标,也是现代社会评判产业化经营的标准之一。但是,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一直受传统理念影响,存在重有形资产、轻无形资产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单位对无形资产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意识到无形资产是单位发展的潜在动能。研究发现,无形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刺激无形资产的产品生产,提高单位的科技水平,促使全社会尊重知识性劳动,引导事业单位开展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创造劳动;同时,促进国家的技术、经济交流,发展对外贸易。其二,不断提升事业单位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生产力,增加经济利益。其三,促使事业单位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自身竞争力。其四,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促进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改良[2]。
二、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管理和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无形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追求事业单位的短期业绩、经济产出,对于无形资产不够重视,导致单位在无形资产的保护、研发、核算等方面较为落后。调查显示,我国一些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管理意识薄弱,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如在无形资产开发后未申请专利、未及时注册商标等。
(二)无形资产管理制度问题
在无形资产管理过程中,管理制度是影响管理工作开展、管理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从当前来看,一些单位缺乏无形资产管理制度,管理内容不全面,未参照新会计准则开展工作,导致无形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脱离实际。另外,实际工作中一些制度未落到实处,这主要是因为单位缺乏有效的监管,使得相关工作无法顺利开展,降低了管理质量和效率。
(三)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和法律法规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在开展无形资产管理工作时,普遍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工作流程不规范,缺乏约束条件,使得一些评估单位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拼凑数据;有些评估人员不进行市场调研,在评估方法的选择、参数的明确上比较随意,影响评估过程的公开性、结果的准确性。在无形资产的保护上,部分单位缺乏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无法实现对无形资产的保护目标[3]。
(四)核算内容不完整
以前,会计核算的重点是对当前的财务情况进行客观反映,主要是有形资产的计量、确认,有关无形资产的内容少之又少。会计核算过程中,明确无形资产的前提条件是其成本能可靠地进行计量。相反,无法用货币计量取得成本资料的就不能称为无形资产。基于此标准,难以反映单位无形资产的效益。比如,有些事业单位的资产表现在知识产权、人力资源上,而为单位带来现金流量、价值动力的著作并未纳入资产,这不利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的精准评估。
(五)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方法不合理
会计信息不完整、不真实,如会计报表、账户内未列出无形资产状况,这不利于事业单位控制、监管无形资产,也不利于有形资产的管控,甚至会造成资产大量流失。对于不重视内部成本核算的单位,其通常会在获得无形资产后一次摊销,然后将其归入单位支出,使得无形资产账户余额为零。数年后事业单位用无形资产开展投资活动时,很可能会按制度规定借记“对外投资”的科目,按账面上的原价贷记“无形资产”相关科目,而这样又会引发一些问题:其一,难以按照账面确定资产投资价格,因为此时无形资产的账户余额是零;其二,出现无形资产贷方余额的情况。
(六)无形资产摊销问题
新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要在无形资产的使用期限内借助年限平均法进行计提,但其易受科技发展、资产性质等因素影响,因此对于一些无减值的资产可使用直线摊销法计提,如商标权、专利权等。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无法体现出产品价值量的变化,故不适用于价值量受外界影响大的资产。相比之下,为了更好地保证会计信息的严谨性,加速摊销法更适合这些资产,这样能够展现出价值波动的特性[4]。
三、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管理和核算的策略
(一)加强无形资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对于无形资产的管理而言,只有相关人员具有强烈的保护意识,才能保证管理、核算工作顺利开展。对此,事业单位要了解无形资产管理的必要性,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不断培养单位员工无形资产的开发、保护意识,在单位培训活动中设置无形资产管理内容,并积极学习其他单位的优秀管理方式。另外,开展无形资产管理相关培训活动,让员工从思想上了解无形资产管理工作,如无形资产的购入与支出,进而提高无形资产管理质量。对相关管理部门和高校而言,要做好单位无形资产的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营造人人关注、保护无形资产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目前,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管理工作的常见问题是预算控制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这对无形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对此,事业单位要不断完善和优化管理制度体系,结合具体情况优化管理方案,了解资产核算中预算管理的作用,提升无形资产管理水平,减少单位资产的流失。其一,成立无形资产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无形资产管理策略[5]。其二,建立健全考核体系,重点分析无形资产管理问题,深入探讨解决措施,完善管理流程,促使无形资产管理、核算更加规范。其三,在管理制度实施期间,单位要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监督、跟踪,对于违反规定的人员,要进行严惩。比如,在管理、调动单位物资的过程中,应加强监管保障措施的应用,以便明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厘清单位建设、资产管理间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方式,充分发挥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管理、核算的效用,提升服务能力。
(三)建立并完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和法规体系
其一,事业单位要加快自主研发创新,在研发新产品的同时开发、管理无形资产,基于统一、科学的原则审核无形资产的评估程序,运用现行市价法、收益现值法等对无形资产进行鉴定和评估。其二,相关管理部门要建立无形资产评估体系、法规体系,保证无形资产的管理、评估等工作得到法律保护,以维护和调整中介机构、主管部门、无形资产使用和占有者的关系,明确界定各方义务、权利,规范中介机构的种类、性质、职业道德等。其三,按要求建立账簿,确保各项制度、法规落地实施,促使无形资产的管理、核算不断走向制度化、标准化。
(四)拓展无形资产的核算内容
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无形资产内容较少,资产确认范围狭小,这与当下的知识经济发展形势不符。因此,要重新划定无形资产的范围,并对其核算内容进行拓展[6]。其一,在客户满意度上,增加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ISO9000 质量体系认证等。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满足单位管理部门权衡管理成本与质量的需求,还要对质量成本进行核算。其二,在业务管理流程上,增加研究、开发能力及服务水平等。其三,在知识积累和成长上,增加人力资源价值、文化氛围等。
(五)改进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方法
采用恰当的会计核算方法是事业单位顺利开展无形资产核算工作的前提,相关人员要秉持公开、透明的原则调整资产核算方式,并注重先进技术的应用。其一,市价法。对于无法获得成本资料的资产而言,可采用公允价值进行核算。具体来讲,在双方进行交易时,用销售数额、资本金额等表示资产情况。其二,成本法。对于可以获得成本资料的外购资产,根据会计制度按成本进行计价。如果成本较高,用跌价损失项目对历史成本进行调整。其三,期望现金流量法。若某项无形资产无市场价格,但符合合约规定或期望现金流可以估算,那么便用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对公允价值进行估计。具体操作中,结合现金流的发生情况进行加权平均,获得最终的现金流量平均值。其四,非货币计量法。若某货币标准和无形资产的计量需求不匹配,可采用非货币计量法。比如,用比较满意、满意、不满意等表示客户的满意度,用一等、二等、三等表示产品质量,用优、良、中等、差表示激励措施的实施结果,并在单位内部建立管理档案,完整地记录相应内容。
(六)无形资产摊销的改进
其一,对于使用寿命不定的无形资产,要改变其不摊销的规定,由事业单位对其使用寿命进行估算,运用直线法摊销。其二,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期限一旦确定,就不能随意更改。其三,在每年年末,复核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若上一年度影响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因素发生变化,甚至影响无形资产的使用,可将此变化作为一种估计变更,或作为前期会计差错进行调整。其四,对于新无形资产的使用,要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新规定。若出现“出租+自用”的情况,可在自用、租金收益间分摊配比,以便准确反映事业单位的经济实况[7]。
此外,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盘点,避免无形资产流失。在无形资产管理中,管理人员要定期清查盘点无形资产,核对实际存款是否和账面记录一致,台账、明细账是否账账相符;审核无形资产的使用、保管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保证无形资产得到合理、有效的管理,提高无形资产的开发、使用效率;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根据无形资产的分类、核算及评估情况进行列示,规范披露相关信息。
四、结语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事业单位的管理越发趋向自主化,其资产也朝着多元化发展。与此同时,无形资产也逐渐在单位占据重要地位。本文通过上述分析,发现我国事业单位在无形资产的管理方面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不断完善无形资产的核算方法、内容等,并在日常管理中采取有效举措,加大研发力度,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产权管理水平,减少无形资产的流失,进而推动事业单位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