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高校就业育人路径探析
2023-09-03赵建中
赵建中
(河南农业大学)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农林高校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各类人才培养的首要阵地,担负着重要的育人使命,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农林高校作为知农爱农型人才培养的要地,必须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性问题,放在心里、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中。需要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导向的就业育人工作体系,将就业教育、就业引导等全面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激励农林高校毕业生将职业理想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中。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高校就业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愿不足、实践经验匮乏
根据调查和访问发现,部分农林高校学生对农业农村工作的理解不深,基层就业意识、情感认同和社会认同度不高。一是学生认为在农村就业不能满足自己对薪酬、待遇和福利的期望,而且在农村工作职业发展前景有限,晋升、深造的机会较少,并且担心农村的各种资源有限,对农村的交通、医疗和教育等基础公共服务质量不满意。二是学生认为基层工作盘根错节,工作难度较大,事务琐碎,更有甚者担心遇到农业问题时因自身缺乏经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等无法胜任其工作。同时,担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较窄,无法较好地享受社会保障。三是学生认为趁年轻可以先去大城市寻找机会,家人也普遍支持自己到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中心城市发展,而对去农村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学生受到家长影响,不愿到农村发展。四是学生普遍缺乏在农村实践实习的经历,缺乏在基层工作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导致其不够了解乡村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和工作日常形态,认为乡村生活离自己很遥远,自己从来没有考虑过到基层工作,更有甚者还会存在排斥心理。
(二)就业育人模式单一,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固化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农林高校要适应科技发展新趋势与产业革命的需要,以推进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建设为己任,构建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农业教育新体系。农林高校的就业育人模式既要满足乡村振兴对于各类人才的需求,又要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农林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效果,将理论优势和人才优势转化为就业创业优势。另一方面,为使农林高校实现特色发展,课堂教学方式要不断进行创新。同时,相应的实践实习也要及时安排,以巩固所学知识,将理论灵活运用于实践。但是,部分农林高校的就业育人模式过于单一,导致创新创业教育脱离乡村振兴的需求。
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系统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实用、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影响职业成功的因素。当前,部分农林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固化、教学针对性不强,呈现出理论教学与实际相分离的状态。首先,部分农林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和其他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相似度较高,缺乏农林院校特色。同质化的就业育人模式是不符合不同高校的办学定位、难以满足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的。其次,农林高校许多专业性强的实践课程都是选修课,必修课程中缺少前沿性、专业性强的知识,学科交叉与融合应用不足,且就业育人模式没有有效应用于实践课程中。最后,部分农林高校的专业课程中未能融入乡村振兴的内容,人才培养链条中缺乏让学生深度了解基层社会生产生活现状的教育环节,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到乡村生活、体验的实践经历。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因此,农林高校要立足于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定位,深入了解乡村建设对于实干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并进行针对性培养。一方面,农林高校要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改革与建设,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让学生能够对当前农村发展新环境和新局面有所了解,以便更好地适应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农林人才不仅要符合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还要符合党和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要求。因此,农林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要与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实操能力和实干精神。例如,农林专业毕业要求中可添加在基层实习的经历,通过实地训练提高学生对农业农村的认识,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一些与自身未来职业相关的信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基本职业素养。
(二)注重提高农林人才培养质量
基于农村发展的现状,农林高校要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人才质量的提高,通过对学生职业发展状况的跟踪了解及社会各界对人才职业技能要求的剖析,从而对“培养什么人”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不断提升农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强毕业生的职业自信,使其形成有利于职业发展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同时,要积极引进、培养“双师型”教师,采取企业顶岗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以带领学生更好地投身乡村建设。此外,要明确多面型、高端型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标准,多维度培养不同类型的农林人才。农林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调整实践课程安排,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进一步打通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融合通道,采用递进式、多元化以及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高质量人才。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高校就业育人的路径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高校要想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来推动教学体制的优化与改革。但是,当前部分农林高校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实训基地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对于上述问题,农林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实施教师引进计划,利用教学资源的科学配置来引进应用型高素质教师。同时,农林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对引进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对其教学经验、实践经历以及社会阅历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
二是在教学活动期间,要鼓励和引导教师“走出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同时,可以采取拟定农村调研课题的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对乡村建设有更直观和清晰的认识。
三是经常开展师德专题教育,推进教师政治理论和师德规范学习常态化,构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体系,将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深化教师评价改革,严把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关,突出教育教学能力,构建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新型评价体系。
四是农林高校要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进一步打造青年教师培训基地以及老中青相结合的科研教学团队,科学合理地对教师队伍进行规划;完善相应的设施设备,为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便利;要充分考虑与企业合作,以产教融合的方式培养“双师型”教师。
(二)精准就业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
农林高校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定制、多元发展路线和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路线,实现人生规划。尤其是针对农村生源、低收入家庭学生、亟需就业群体等开展就业帮扶并引导其到基层工作,参与农村建设,这样既能满足学生自身职业需求,又能解决乡村人才缺口大的问题,提升毕业生求职录用率。同时,要定期回访,跟进基层就业毕业生的职业现状和发展情况,选择基层人民满意的毕业生作为榜样人物进行校内宣传,树立学生对乡村振兴的信念感和认同感,扭转现阶段高校毕业生不正确的从业心理。
择业观对择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择业观是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前提。农林高校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自主择业、主动择业的意识,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倡导和鼓励学生到基层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同时,要严格监控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思想状态,引导学生紧跟时代步伐,找准角色定位,认清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以社会需求作为自己择业的客观基础。
(三)调动社会资源,搭建校企校地协同育人平台
农村工作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更是为了整个国家的发展与稳定。作为农林人才培养重地、服务乡村振兴的先行者,农林高校为农村工作培养了大量高质量人才、提供了先进理论和创新技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农林高校通过积极调动社会资源,搭建校企校地协同育人平台,共同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一是促进校地深度合作。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农林高校要积极与农村基层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进行合作,实现校地深度合作。同时,要加强实践教学,并有针对性地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给学生提供便利的实习条件,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服务乡村振兴积蓄力量。
二是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宗旨,以产学研一体化为途径,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农林高校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真正为乡村振兴注入优质人才。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及专业技术能力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建议学校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实训,对专业岗位技术、技能进行学习,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知识与技术的融会贯通。同时,要积极构建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采用工学交替的培养方式,在教学、技能培训、研发等方面进行合作。这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学校、企业和学生都能从中获益。
三是经常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农林高校要多开展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进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以学校为主导、专业教师带队的形式,充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实践活动。同时,也可以与农林高校科研项目相结合,选择优秀学生与教师一起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研,全面加强农林高校与农业农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四)全程化就业指导,构建就业育人闭环体系
对于大一新生,要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着重加强人生观教育。从入学开始,培养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增强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以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红色讲座和专人示范引导教育等,强化学生的自我规划意识,坚定学生学农爱农、服务乡村振兴的理想信念。大二以后,要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的就业方向向服务农村倾斜。提升学生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将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真正地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继而能够投身到服务乡村振兴之中。可以开展榜样宣讲、社会实践、团学活动、专业拓展活动和职业技能竞赛等,引导学生真正沉下身子到田地、深入村庄、扎根基地,多观察、多走访、多实践。针对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要积极组织开展实习实训、求职培训、政策宣讲、职场模拟等活动,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实干精神。农林高校要做学生建设乡村的引路人,积极对接乡村就业岗位,加强对“大学生村官”“选调生”“三支一扶”等政策的宣传,给予学生更多的乡村实习实践机会,为学生扎根乡村、服务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打通乡村就业渠道,实现精准就业,发挥每个农林人才的最大作用。
四、结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和历史遗留问题,这绝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组织能够独立解决的,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共同建立和完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农林高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科学理论、创新技术以及高质量人才等,担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创新农业科技的重任。农林高校应基于乡村振兴背景,抓好师资队伍与教学体系建设,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不断推进教育模式改革创新,深入研究应用型人才的科学培养模式,以更好更快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助力乡村振兴。
总之,农林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要求学生能够投身基层,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具备为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主动探索的精神、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农林高校要推动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鼓励学生参与农村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积极开展讲座、乡村振兴知识竞赛和扶农助农活动等,建立健全实践育人体系,探寻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