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对区域形象的隐性构建

2023-09-03王宇欣

名家名作 2023年1期
关键词:社会公众文学作品记忆

王宇欣

一、引言

良好的区域形象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提升地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地区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对于一个区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区域形象因此受到区域政府和社会民众的关注和重视。区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地区范围”,本文参照按王德业《区域形象浪潮》中的定义:“指那些设有一定政府管理(或行使政府管理)职能机构的互相联系的区间。”区域形象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省或者一个市、经济政策特区等。区域形象“是人们(区内外公众)对区域的一种看法和认识”[1],是社会公众基于区域的客观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科技、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区域形象有一个客体,即区域;两个主体,即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创造区域源像、提供形象传播信息源的主体,以及接收区域形象信息、产生总体看法的主体。社会公众通过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多维传播途径接收到区域信息,产生总体认知,形成区域形象。区域形象既不是区域自身的客观存在,也不是社会公众的主观想象,而是社会公众在区域自身的客观存在之上构建起来的,因此提升区域实力是形象塑造的基础,而如何高效传播区域信息并让社会公众接受同样是形象塑造重要的内容。大众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传播效果具有放大作用,对区域形象构建的影响大,是最受关注的研究对象,但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报刊、影视及新媒体上,而对文学文本的关注极少。本文从文学的本质出发,分析文学对区域形象的隐性构建,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探寻其理论依据及其独特的影响。

二、文学对区域形象的隐性构建

傅道彬、于茀在《文学是什么》中指出:“文学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回忆,是作家对自己所感悟到的世界的回忆。”[2]“在文学中,实际上有两个世界:一方面,文学是有限的、再现的、经验的;另一方面,文学是无限的、象征的、超验的。有限的、再现的、经验的世界,可以是物理事实、社会事实,也可以是心理事实,即人的情感世界。”[3]回忆就是对现实世界的再现,文学要达到无限也必须依赖有限,说明文学作品与现实世界具有不可切割的联系。尽管想象和虚构是文学的基本创作手法,文学观照的却是历史和现实。“文学是社会的产物,事实上,反过来看,它又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发展过程。它是一种社会媒体,本世纪人们的意识和信仰创造了这些作品,反之也被它们所影响。”[4]文学仿佛一面镜子,照射出有关自我和现实世界的看法和认知,对现实社会有着强大的阐释作用。文学创作者作为现实世界的一员,他们成长的地域环境、地域文化的心理积淀往往给他们内心打上了深深的印记,并投射到他们的创作中,因此文学的传播也是区域形象构建的途径之一。

文学要从作家的头脑中传递到读者,必须通过特定的媒介,最早出现的是口语媒介,然后是文字媒介、印刷(手工)媒介,机械印刷技术的发展使文学进入大众传播领域。文学传播的目的与新闻报道、宣传广告完全不同,后者往往采用直白的方式展示或推介区域形象信息,而文学写作不以传播区域形象为目的,但它对于人物命运、社会变迁、文化嬗变等的刻画、描述、叙事和反思,其中地理风貌、地方政治生态、经济以及人文精神等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读者区域形象构建的素材,客观上起到对区域的隐性构建作用。“文学艺术作品以丰富的图文影像形式再现了某种特定的社会现实,并于再现社会现实的过程中建构起了特定的意义。这一再现社会现实、建构意义的过程便是形象的传播。”[5]赛珍珠的长篇小说《大地》、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对20世纪中国形象的构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作家赛珍珠、英国作家希尔顿的小说以及林语堂的英文小说,使上述20世纪‘田园牧歌式’的中国国家形象最终确立”[6]。而《百年孤独》的读者的脑海里留下的是一个被无形的力量排斥在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深陷于迷茫之中的孤独无援的拉美国家的深刻形象。我们从《平凡的世界》中看到陕西的窑洞、煤矿和黄土地,从《温州一家人》想象到浙江的精明、财富、勇立潮头。这些都是我们通过文学作品构建起区域某些方面形象的现实经验。

社会公众通过文学作品和其他途径构建的区域形象,是基于接收到文学作品和其他媒介传递的某个区域的各方面信息并在他们过去经验、记忆的框架之中构建起来的这个区域的总体印象,是在记忆对象的客观物质基础、行为和精神内核等客观存在的基础上主客观互动的结果,其本质上是一种认知,往往与区域源像存在一定的差距。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并非完全来自直接的观察和体验,很多事物在我们真正接触它之前就已经有了关于它的形象,因为“它们根植于我们所生活和成长的文化,并以各种常见的社会文化方式传递和复制:通过家庭和学校的社会化,然后通过书本、电视和报纸的反复报道”[7]。 英国学者鲁珀特·布朗也认为“感知者的世界以历时经验来规定,是建立在回忆基础上的一套有序的期待”[8]。而所谓的个人记忆也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纯粹“个人的”,它受社会的制约,带着社会积淀的痕迹。首先,“记忆不是一个复制的问题,而是一个建构的问题”[9]。其次,人与社会的内在联系决定了个人记忆的社会属性,“作为记忆本身,我们可能会注意到,我们对现在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有关过去的知识。我们在一个与过去的事件和事物有因果联系的脉络中体验现在的世界,从而,当我们体验现在的时候,会参照我们未曾体验的事件和事物”[10]。社会记忆制约着个人记忆,反过来,社会记忆也离不开个人记忆,社会记忆通过整合个体记忆积淀而成,社会记忆是长期历史积累的结果,具有稳定性,因此区域形象一旦形成,也具有稳定性,从而形成刻板印象。社会记忆具有稳定性的同时,作为一个个体主观认知和集体学习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可塑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记忆会不断更新,社会记忆也就不断嬗变。就像一列前进中的火车,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不断载入新的记忆,也不断地抛下部分记忆,不断传承、不断更新。关于社会记忆如何传授,康纳顿认为刻写文本是社会记忆的传授,从口头过渡到书面,从体化实践过渡到刻写实践,文字对社会记忆的影响“取决于这样一个事实:用刻写传递的任何记述,被不可改变地固定下来”[11]。“以文字形式固定下来的对象,进入了公共意义的领域,从而使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阅读这个作品,成为这个公共意义的潜在共享者。”[12]现代电子技术发展迅速,电子信息可以视为广义的刻写,以电子信息的形式传递的记述与文字刻写保存下来的记述一样,进入公共领域成为社会记忆体系的一部分。大众传媒通常以文字刻写或电子信息刻写的方式进入公共领域,天然地成为社会记忆的载体。社会个体从大众媒介中接收到区域信息,然后在社会记忆的框架上构建起个体的区域认知。这也是文学作品对区域形象构建的理论依据,文学既作为社会记忆载体影响社会公众的区域形象刻板印象的形成,也作为大众媒介对个人构建区域形象的个人认知产生影响。

三、文学对区域形象构建的独特作用

区域形象的构建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区域信息;第二是信息的传播效果,社会公众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因此对于第一主体来说,除了做好提升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方面实力的基础工作外,如何将这些信息快速准确地传播出去,并为社会公众所接收和理解,更新个体认知,从而构建新的社会记忆、提升区域形象也同样至关重要。书籍、报纸、影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传播效果具有放大作用,无疑是区域形象构建的重要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爆炸,传播媒介之间的竞争加剧,文学不再占主导地位,但其传播影响仍然不可小觑,而由于文学自身的特性,使它在区域形象构建上产生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信息传播的效果不仅在于接收者对信息的接收程度,还在于接受者对信息的理解深度。同样的信息被不同教育经历、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的个体接受的程度和理解深度都是不一样的,但一般从信息传播的接收端看,当信息通过媒介传到社会公众时,产生的情况不外乎接受(不同程度)、忽略或者对抗。广告式的区域形象宣传册和宣传片,具有鲜明的宣传导向意图,将区域某个或某些方面的形象刻画展示到读者面前,主题、语言和思维往往都比较直白,内容缺乏现实生活的质感,对于一般读者而言不具有吸引力,受众面小,而且现代人认识主体意识觉醒后对于带着明显指向性的广告宣传不再盲信,而是对一切持怀疑态度,甚至在固有的认知偏见中潜意识抗拒。因此,相比于广告式的区域形象宣传册,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文字的抽象性能够给读者提供超乎想象的思维空间,人们在文学欣赏的审美体验中更容易潜移默化地形成新的认知。相比于新闻传播、网络传播,文学作品不仅可以避免话语权问题,还能带给读者深刻的理解和启示、长久的感受和思考,传播效果持续性强。新闻传播快速、直接,但缺乏持续性,就算一些曾经产生轰动效应的新闻事件,一般也在一段时间后淹没在更新鲜的新闻事件和其他海量信息里,而相当多的文学作品却能长久流传。首版于1967年的《百年孤独》,到今天依然被读者奉为经典,流传千百年的文学作品也不胜枚举。另外,文学对于区域形象构建的作用还在于很多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比如《平凡的世界》《红高粱》《白鹿原》等“文学经典”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后成为影视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区域形象元素通过图像、声音带给观众更直观和更具体的视听感受,文学作品对区域形象构建的影响力大为提高。

当然,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本文讨论的文学对区域形象的隐性构建并不对应所有的文学作品,因为“尘封在阁楼中的一本书之文字记载,是该社会之‘社会记忆’的一部分,但不能算是此社会‘集体记忆’的一部分”[13]。王明珂将社会记忆分成三种范畴,其中第一种为“社会记忆”,指所有在一个社会中借各种媒介保存、流传的“记忆”。第二种为“集体记忆”,指在前者中有一部分的“记忆”经常在此社会中被集体回忆,而成为社会成员间或某次群体成员间分享之共同记忆。[14]优秀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学作品能够经久流传,成为社会群体的“集体记忆”,而其传播影响和社会构建的作用是深刻绵长的。

四、结语

虽然“真正的文学艺术作品的目标就是提升读者”[15],但是文学作品所产生的客观影响并不局限于提升读者,文学既作为社会记忆载体影响社会公众的区域形象刻板印象的形成,也作为大众媒介对个人记忆产生影响,文学里的区域形象信息对区域形象的构建不仅有理论上的支持,还有现实经验的印证 。虽然文学只是区域形象构建的众多途径之一,而且现代社会文学不再占据传播领域的主导地位,但文学自身的属性也使它对区域形象的构建产生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而且从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16]来说,文学伴随着人类的存在而存在,文学对区域形象构建的影响也将永远持续。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文学作品记忆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努力给社会公众求证事情的真相——以金华晚报《求证》栏目为例
记忆中的他们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社会公众视阈下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基于武汉市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