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人工表面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分析

2023-09-02臧利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13期
关键词:骨科置换术髋关节

臧利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民医院骨科 淇县 456750)

人工表面全膝/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骨科膝髋关节病变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病变关节多伴有严重疼痛,且可发生畸形,而通过上述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膝/髋关节功能[1]。有文献表明[2~3],在术后尽早进行全面有效的功能锻炼,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及改善早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人工表面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功能康复锻炼主要在院外进行,出院后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较差,健康状况不容乐观[4]。依从性是患者个人行为与治疗目标或健康建议的一致程度,其能够反映患者“承诺”与医生“目标”是否相同,而缺乏依从性则会导致病程延长,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5]。因此,分析骨科人工表面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依从性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骨科人工表面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自我管理依从性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医院接受骨科人工表面全膝/髋关节置换术的186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接受骨科人工表面全膝/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且无手术禁忌证;(2)意识清晰无障碍,能够有效交流沟通;(3)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非全膝/髋关节置换术原因导致日常活动受限;(2)合并严重心肝肾障碍、恶性肿瘤;(3)术后存在炎症并发症;(4)患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导致不能完成本研究;(5)存在术后严重并发症。男90 例,女96 例;年龄27~85 岁,平均年龄(64.76±12.56) 岁;体质量指数(BMI)21.3~28.6 kg/m2,平均(25.21±2.23)kg/m2;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123 例,大专及以上63 例;合并症:高脂血症24 例,糖尿病17 例,高血压21 例;疾病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2 例,类风湿关节炎28 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53 例,股骨颈骨折23 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20 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变量资料收集 包括性别(男,女)、年龄(≥65岁,<65 岁)、BMI(正常,超重/肥胖)、职业(干部,工人,农民,其他)、费用支付方式(自费,医保)、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大专及以上)、合并症(有,无)、疾病类型(骨折,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其他)、手术方式(骨科人工表面全膝关节置换术,骨科人工表面髋关节置换术)、家庭人均收入(<4000 元,≥4000元)、社会支持(有,无)。

1.3 观察指标 合并症包括:符合高脂血症[6]、高血压[7]、糖尿病[8]诊断标准;BMI 计算公式为:BMI=体质量/身高2,18.5~24.9 kg/m2为正常,24~27.9 kg/m2为超重,≥28 kg/m2为肥胖。社会支持通常包括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等给予个体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系统。采用本院自制的自我管理依从性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6,重测效度为0.88)评估两组依从性,量表包括身体锻炼依从性、锻炼监测依从性及主动寻求建议依从性,共3 个维度,共25 个维度,以李克特4 级评分制计分,1 分为“从来做不到”,2 分为“偶尔可以做到”,3 分为“经常做得到”,4 分为“总是做得到”,总分为25~100分,得分越高表示依从性越好。依从率=(实际得分/理论最高分)×100%,得分率>75%为高依从性,50%≤得分≤75%为中依从性,<50%为低依从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依从性 186 例骨科人工表面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经依从性量表评估中高自我管理依从性的有118 例(63.44%),得分为(77.53±8.69)分;低自我管理依从性的有68 例(36.56%),得分为(42.75±5.86)分,两组自我管理依从性得分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t=29.364,P<0.05)。将发生中、高自我管理依从性的纳入依从性好组,将低自我管理依从性的纳入依从性差组。

2.2 自我管理依从性的单因素分析 自我管理依从性不受性别、合并症、费用支付方式、疾病类型、手术方式的影响(P>0.05);但可能与年龄、BMI、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社会支持有关(P<0.05)。见表1。

表1 自我管理依从性单因素分析[例(%)]

2.3 多因素分析 将表1 中年龄、BMI、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社会支持有关纳入自变量并为其赋值,将骨科人工表面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自我管理依从性情况作为因变量(1=依从性差,0=依从性好),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 岁、肥胖或超重、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家庭收入<4000 元、无社会支持是影响骨科人工表面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2、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表

表3 骨科人工表面全膝/ 髋关节置换术后自我管理依从性差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人工表面全膝/髋关节置换术是将人工假体经骨水泥及螺丝钉将人工膝/髋关节固定旨在正常的骨质上,替代病变的关节,并重新恢复患者膝/髋部位的关节功能正常,也是目前临床公认的有效治疗方式[9]。该术式虽能够有效切除病灶,减轻临床疼痛程度并恢复关节功能,但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对加速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手术的创伤、体位限制及术后并发症等影响可导致患者疼痛程度加剧,严重影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Wu JQ 等[10]在一项Meta 分析中发现,术后锻炼能更好地缓解疼痛,提高临床疗效,说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优势。因此,分析影响人工表面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对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186 例骨科人工表面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经依从性量表评估中高自我管理依从性的有118 例(63.44%),低自我管理依从性的有68 例(36.56%)。结果提示:骨科人工表面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相对较差仍占比较高。本研究结果发现,年龄≥65 岁、肥胖或超重、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家庭收入<4000 元、无社会支持是影响骨科人工表面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可能如下:(1)年龄。年龄越大的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可能越差,这可能和患者对康复的心理预期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对事物的考虑相对消极,更容易接受消极的结果。Oosting E 等[11]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较大(>70 岁)可能是功能延迟恢复的最佳预测因素,说明年龄是影响术后功能锻炼的因素之一。(2)BMI。BMI 越高则可说明患者的肥胖程度越严重,在早期进行活动锻炼时受限程度相对较大,因此会对患者的自我管理依从性造成一定影响。(3)文化程度。国内有学者研究发现[12],认知程度会影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对关节置换术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越多的患者,则在术后的康复锻炼过程中可积极参与且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也越好。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患者则更加重视对疾病的了解,且对康复锻炼的重视程度越高,依从性越好。(4)家庭收入。侯晨霞等[13]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研究发现,经济收入越可观的家庭对运动方面的依从性表现的更佳。这可能是手术及住院等费用会导致收入相对较低的家庭在出院后投入工作及日常生计中,对运动锻炼相对不重视,造成自我管理依从性较差的情况。(5)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包括家庭及社会方面为个体生理与心理提供的资源,在患者自身健康受到一定威胁时若有社会支持则患者对于治疗的自信心越好,可全身心投入至康复锻炼中。

针对上述因素,临床可予以科学合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如:(1)在患者入院后可耐心为协助患者及家属办理入院手续,为其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并联合口头宣教的方式加深患者对疾病及治疗方式的认知,对年龄相对较大且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患者可采用图片、视频的形式加深患者的印象[14]。(2)提供心理干预,降低负性情绪的影响。在受伤后及术前患者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后及术前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列举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保证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锻炼[15]。(3)在患者术后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伸抬腿运动,在患者的耐受范围内逐渐提高运动量及难度,并使其认识到功能锻炼对改善疾病预后的重要性,提高后期自我管理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骨科人工表面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受到年龄≥65 岁、肥胖或超重、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家庭收入<4000 元、无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临床应及时予以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提高自我管理依从性。

猜你喜欢

骨科置换术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3D打印人工髋关节获批准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