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RP 联合几丁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及机制

2023-09-02林得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13期
关键词:致炎膝骨性软骨

林得志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部队第九〇九医院骨科 福建 漳州 363000)

膝骨性关节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可伴有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甚至畸形等症状,限制日常活动,影响正常生活[1]。目前,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临床以非甾体类镇痛药物、抗炎药物等为主,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会延长患者的病程[2]。近年来,富血小板血浆(PRP)在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该药物含有大量的生长因子及蛋白质,可对受损的组织起到修复作用[3]。几丁糖作为免疫激活剂,具有良好的润滑与生物阻隔作用,可抑制疤痕的形成,减少组织粘连,并能够促进生理性修复[4]。本探究选取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PRP 联合几丁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及机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简单随机化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61 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0 例,男、女分别为20 例、10 例;年龄40~78 岁,平均(56.86±6.17)岁;病程1~5年,平均(3.21±0.78)年;膝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K-L)分级:Ⅱ级18 例,Ⅲ级12 例。研究组31 例,男、女分别为22 例、8 例;年龄41~77 岁,平均(56.27±6.32)岁;病程1~5年,平均(3.19±0.75)年;K-L 分级:Ⅱ级17 例,Ⅲ级14 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字2019000071 号)。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5]中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K-L 分级为Ⅱ~Ⅲ级;均为单膝病变;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其他膝关节病变;多脏器功能障碍;既往关节腔注射史;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精神及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配合治疗。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国药准字H20193414)口服,0.2 g/次,1 次/d。

1.3.2 研究组 采用PRP 联合几丁糖治疗。PRP 治疗:采集两组清晨空腹静脉血8 ml,注入PRP 制备套装中离心,离心半径为15 cm,以2000 r/min 离心10 min,抽取下层红细胞后再次以2000 r/min 离心10 min,离心半径不变。抽取上部血清后静置1 min后充分摇匀,将血小板充分混于剩余血浆中得到PRP,所有操作均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取仰卧位,对患肢进行常规消毒后,叮嘱患者略屈膝关节,于髌骨下方髌腱内或外侧关节间隙进针,在入针后回抽可见少量关节液则在关节腔内局部注射0.5%利多卡因5 ml,将含套装注射器连接针头,将PRP 6~7 ml 经注射器注入关节腔,经局部压迫后屈伸膝关节使PRP 可均匀分布在关节腔内。术后对注射区域采用冰敷30 min,制动12 h。两周注射一次,共治疗6周。几丁糖治疗:取卧位,患肢屈曲90°,选择髌骨或外(内)膝眼为穿刺点,常规消毒后,取9 号针头缓慢穿刺进入关节腔,在抽吸确认有关节液后将几丁糖(国械注准20143142214)5 ml 膝关节内注射。完成注入后将针头退出,穿刺点再次进行消毒处理,外贴医用无菌敷贴后进行患肢屈伸活动。每2 周注射1 次,共治疗6 周。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显效为膝关节疼痛消失,患肢可自由收放,且关节活动度正常;有效为膝关节疼痛与治疗前相比明显缓解,患肢关节仍有受限,但可维持基本生活;无效为疼痛程度与治疗前相比无任何缓解甚至加重,关节活动度无改善,生活受限。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血清指标。取治疗前后清晨空腹静脉血8 ml,常规离心处理后存于-20℃的环境中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骨保护素(OPG)、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水平。(3)膝关节量表评分。西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量表包括疼痛(5 项)、僵硬(2项)、关节功能(17 项)三个方面,采用5 点评分(0~4分)法进行评估,得分越高则病情越严重。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HSS)评分量表共6 项内容,总分100 分,得分越低高则膝关节功能越好。(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局部红肿、皮疹、肠胃不适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软件处理数据。致炎因子、骨代谢指标水平及膝关节量表评分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膝关节量表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后WOMAC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HSS 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治疗后WOMAC 评分低于对照组,HSS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量表评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量表评分对比(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HSS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组别nWOMAC治疗前治疗后3031 t P 65.74±6.2567.31±6.850.9340.35460.18±4.31*53.75±4.86*5.4600.00054.62±5.3755.06±5.820.3070.76065.18±4.76*71.29±4.25*5.2920.000

2.3 两组致炎因子水平对比 两组治疗后TNF-α、PCT、hs-CRP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致炎因子水平对比(±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致炎因子水平对比(±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hs-CRP(mg/L)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组别nTNF-α(ng/ml)治疗前治疗后PCT(ng/ml)治疗前治疗后3031 t P 9.42±1.729.65±1.840.5040.6167.16±1.53*6.38±1.24*2.1910.0320.42±0.150.44±0.130.5570.5800.39±0.10*0.25±0.12*4.9420.00010.84±2.0811.04±2.110.3730.7118.27±2.41*6.34±2.32*3.1870.002

2.4 两组骨代谢指标对比 两组治疗后MMP-3、 COMP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OPG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治疗后MMP-3、COMP 水平低于对照组,OPG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对比(±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对比(±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COMP(μg/L)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组别nOPG(ng/L)治疗前治疗后MMP-3(μg/L)治疗前治疗后3031 t P 3.85±1.033.97±1.080.4440.6594.58±0.97*5.15±0.95*2.3190.02423.85±4.7124.16±4.670.2580.79716.53±2.78*11.25±2.36*8.0060.0004.75±1.054.64±1.070.4050.6873.30±0.82*2.75±0.96*2.4020.020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03%vs 20.00%)比较相近(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认为与年龄、肥胖、创伤等因素密切相关。关节软骨进行性破坏、软骨下骨质硬化等会引起骨组织的增生,增加骨赘形成从而引起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6~7]。故及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治疗,以缓解疼痛程度,改善关节功能,对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该病临床主要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关节腔内注射、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但单一治疗疗效欠佳,无法满足临床需求[8]。

PRP 是通过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浆进行处理后,将血小板经关节腔内注射达到治疗的效果。PRP 可加快软骨基质的合成,并使其大量增殖、分化,可明显抑制破骨细胞,加快软组的愈合[9]。医用几丁糖也是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常用药物之一,其富含高分子多糖类物质,可发挥对关节的保护作用,并减轻疼痛程度[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提示PRP 联合几丁糖可提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分析原因:(1)PRP 富含大量的生长因子,其血小板浓度为全血浓度的2~7 倍,通过小分子通道可促进Ⅱ型胶原与软骨细胞外基质的糖蛋白合成,且利于软骨细胞的增殖。(2)经注射进入关节腔内可促进透明质酸的分泌与合成,从而发挥对关节腔、内源性软骨的保护作用。(3)医用几丁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降解性,其富含多糖类胺类物质,可为软骨的修复形成机械屏障提供营养基础,从而加快关节腔的修复,减轻疼痛程度[11]。

有研究[12]表明,致炎因子在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TNF-α 是参与膝骨关节炎发病的重要细胞因子,与关节软骨降解机制及干扰软骨细胞功能密切相关。hs-CRP 能反映疾病炎症的严重程度,在疾病早期可呈明显升高趋势。PCT 为肽类高分子物质,在受到细菌感染、炎症反应时会急剧上升,在疾病早期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1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TNF-α、PCT、hs-CRP 水平比对照组低,提示PRP 联合几丁糖应用于膝骨性关节炎可降低致炎因子水平。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新生细胞可排出坏死骨细胞,故PRP 注入后在修复坏死骨细胞后可生成新生软骨细胞,从而降低致炎因子表达[14]。联合几丁糖具有良好的吸收性,在经关节内注射后可维持局部药物的浓度,对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与关节内环境具有良好作用[15]。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治疗后WOMAC、HS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提示PRP 联合几丁糖可恢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推测原因可能在于几丁糖可润滑关节、缓冲应力,减少摩擦与粘连,且在经关节内注入后可维持长效的药物浓度,对减轻关节疼痛、增强关节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PRP 联合几丁糖应用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的效果明显,可降低致炎因子水平,改善骨代谢指标,恢复膝骨关节功能,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致炎膝骨性软骨
膝骨性关节炎的自我康复
动脉粥样硬化中PCSK9的致炎作用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原发肺软骨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观察
消痛散塌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效果及对血清IL-2、TNF-α的影响
牛痘疫苗兔皮致炎免疫提取物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膝骨性关节炎的治未病预防及护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