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选育管用”机制锻造沂蒙乡村振兴骨干力量
2023-09-02中共临沂市委组织部
□ 中共临沂市委组织部
近年来,临沂市持续深化“头雁工程”,建立“精选、优育、严管、活用”系统完备的制度机制,以“头雁领飞”带动“群雁齐飞”,引领沂蒙乡村全面振兴。
严格标准“精选”。聚焦“选得好”,在先进性和纯洁性上下功夫,持续选优配强头雁队伍。严把“入口关”,研究制定担任村干部4 项“正面清单”和13 项“负面清单”,并建立“定期体检”制度,每年利用临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云上平台,开展在职村干部任职资格联审,确保队伍先进性、纯洁性。严把“程序关”,认真落实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制度,细化制定非集中换届期间村党组织书记和其他村干部调整6 项基本程序,明确时间节点要求,确保依规按章操作。严把“质量关”,打破村干部“本村选本村干”“谁票多谁当选”的传统模式,常态化开展村党组织书记选配改革,累计面向乡村好青年、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归雁”“鸿雁”新选配2305 名村党组织书记,进一步倡树实干实绩导向。
多措并举“优育”。聚焦“干得好”,实施接续培养行动,健全头雁队伍能力培育提升机制,推动提质赋能。加强教育培训,坚持分级分类负责,市级每年开展“沂蒙兵支书”“女支书”“青支书”等“小班额”专题培训,带动县乡对2.4 万名村干部全覆盖轮训;系统推动村干部专科学历教育,鼓励参加在职大学教育,实现5153 名符合条件的村干部报考全覆盖,推动学历结构提档升级。强化帮带培育,推广“导师帮带制”“治村导师团”等做法,优选868 名村党组织书记或退居二线、基层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与年轻和后进村干部结对帮带;定期开展乡村振兴“擂台比武”,组织村干部走村观摩、打擂比拼283 场次,推动对标赶超;实施“双百培育”工程,累计评选“王传喜式好支书”184 名、“代村式好支部”177 名,示范带动“头雁”队伍整体提升。加强人才储备,县乡分级建立后备人才库,以40 岁以下优秀人才为主体,通过召开恳谈会、聘任导师顾问等方式吸纳人才,各村常态化储备3—4 名,全市共储备2.7 万名;建立“体验式”培养机制,择优组织2214 名后备人才到先进村、乡镇涉农部门等实践锻炼,确保后继有人。
健全机制“严管”。聚焦“管得好”,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出台从严监管村干部“八项措施”,推动严在日常、管在经常。强化提级监督,健全村干部监督体系,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纪检委员对村干部全覆盖监督;乡镇党委对村党组织书记重点监督,并向县乡一体考核排名后1/3等重点村,选派1200 余名村级治理特派员实行定点监督;县区委组织部、纪委、民政等部门对“一肩挑”的村主职干部提级监督。强化日常管理,严格落实坐班值班、请销假、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健全履职评估考核机制,至少每半年组织1 次履职评估,量化赋分排名,排名靠后的由乡镇党委及时警示谈话,督促整改提升。强化审计巡察,常态化开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目前已完成3 轮任期内村干部全覆盖审计,移送处理村居干部2975 名;加大村级巡察工作力度,紧盯群众普遍关注的村级财务、工程项目、惠农政策落实等领域,对村级工作规范运转、村干部规范用权等进行全面“体检”。
突出实战“活用”。聚焦“用得好”,坚持“人在事上练”,推动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中历练成长、干事创业。推动集体增收,立足村庄资源禀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由村干部带头入社,成立村党组织领创办合作社2483 家,2022 年合作社经营收入15.1 亿元,增加村集体收入3333 万元,惠及入社群众12.64 万户。推动服务增效,坚持支部领办、党员带头、群众自愿、常态长效,成立村党组织领办志愿服务队6224 支,吸纳以村干部为主的志愿服务队员9 万余名,常态化为4 万余名困难群众提供“扫庭院、干家务、洗衣服”等爱心服务25.8 万余次,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健全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村干部“走家串户”工作,全面掌握、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治理提质,结合清廉村居建设,进一步优化小微权力清单,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着力破解办事不公、服务不优等问题;持续规范“三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全面推行“村情发布会”、微信群公开等做法,确保公开及时、了解便捷;创新采取“码上公开”“村务通”等信息化手段,实现村级事务在线公开、便民事项在线办理,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