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必须堪当重任(下)

2023-09-02

创造 2023年6期
关键词:本领领导干部

◆ 木 子

三、本领高强才能成就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很多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也有干劲,但由于缺乏本领,结果是虽然做了工作,有时候也很辛苦,不是不对路子,就是事与愿违,甚至搞出一些南辕北辙的事情来。”这种“缺乏本领”就是能力不足的表现,能力不足就难以干好事、干成事。新时代新征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需要解决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有可能会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领导干部本领适应的一面正在下降,不适应的一面正在上升,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领导干部唯有具备“硬能力”和“真本领”才能不负重托,展现担当作为新气象。

(一)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打铁必须自身硬。做好领导工作,只凭经验、光靠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作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升到全局高度,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关键要素,先后提出了要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这“八项本领”和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这“七种能力”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既是对青年干部提出的,也对各级领导干部增强能力本领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实践性。理当一体领会、深入了解其蕴含的深刻内涵和内在逻辑,深学细悟、扎实历练,全面提高各方面能力本领,使自己的能力本领与所承担的工作职责相匹配、与岗位的需求相适应。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面对各种复杂局面和繁重任务,本领不够、本领恐慌、本领落后在我们的一些干部身上有所表现,由此带来的不会为、不敢为、乱作为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事业发展。领导干部只有具备高强本领,工作才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出新出彩,否则即使机会摆在面前,也抓不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想把他的工作干好,就必须先把工具打磨锋利。领导干部想要干事创业,也得磨砺出过硬的能力本领。没有能力本领这把“利器”,空有一腔干事的热血,不仅干不成事,还有可能会坏事。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不提高本领就会不适应、不提高本领就是不负责、不提高本领就是不忠诚、不提高本领就会被淘汰的观念,时刻审示自身能力水平,持续学习磨炼,把品德操守、政治能力、业务本领、服务意识等“利器”修炼好磨炼好,在伟大事业中冲锋陷阵、攻下堡垒。软肩膀担不起硬担子,有真本事才有真勇气。现实中,一些干部没有担当的勇气,“怕”字当头,甘当尸位素餐的“公堂木偶”、无所事事的“政坛摆设”;有的奉行“无为”哲学,能绕就绕,能拖就拖,绕不过拖不过就应付了事;有的打“太极”,上推下卸、左推右挡,凡此种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力不足,没有自己的“金刚钻”。领导干部只有以强大的能力本领作为“开山斧”,才能增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锐气、树立“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气、坚持“偏向虎山行”的正气,顶得住压力、扛得住重担、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攻克难关、夺取胜利。职务越高,本事就要越大。领导领导,既要领又要导,就是要作出示范表率,领导干部职务越高,责任就越大,要求也越高,本事也要越大,否则就难以服人。要把学习与实践贯穿领导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主动到基层去摔打、去“接地气”、去“墩墩苗”,在干事中长本事、在历练中变老练,特别是要到那些矛盾多、困难大、任务重的地方,多经历一些大事要事、急事难事,全面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要勇作为,更要善作为,掌握正确方法,以“最优方程式”解决问题。

业精才能成事,博学方能多才。随着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管理也呈现出精细化、精准化的局面,过去那种一知半解,随便拍脑袋决策、简单粗糙办事的做法已经行不通。领导干部必须既当“专家”,也当“杂家”,成为复合型干部,不管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能具备基本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做到术业有专攻、专博相济,才能本领高强,让自己更加游刃有余。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攀登到事业顶峰,都要靠心无旁骛攻主业。”领导工作是具体的,是一门学问,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工作要求。做好所负责的工作都离不开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水平作支撑。领导干部要专心专业专注,发扬“安专迷”精神,安下心来、专心致志、迷恋至深,踏踏实实、倾情投入;要提高专业化能力,既要有想问题、作决策的谋略,又要有抓工作、办事情的才干,干一行懂一行,成为本职本业的行家里手;要专一执着、安心工作、专注本职,使激情和活力、能力和潜力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让工匠精神成为党员干部的标配。领导干部要追求“治玉石者”的精益求精,摒弃“差不多”“过得去”的思想,把工作当产品,把程序当工序,始终以高标准、高质量对待,力求把每一件事都做成精品。要培养“庖丁解牛”的专一专注,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不管在什么岗位、做什么工作,都能聚精会神攻主业。要培养“绣花功夫”的精细作风,把“严细实”要求贯穿工作的全过程,用心对待每一个细节,精雕细琢,不断提高工作业绩。做工作的“多面手”,成为复合型人才。博学而后多识,认识的精深要以知识的广博为基础。只有掌握了更加丰富、更为全面的知识,思考问题、处理事情的思维和角度才会更开阔,视野才会更宽广。要坚持“俱收并蓄,待用无遗”,兼容并包,注重点滴积累,勤于实践,开阔思路眼界,让学习成果不断通过实践的检验,变成经验、变成理论,反过来指导实际,不断拓展眼界、创新思路,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二)“本领恐慌”是最大的恐慌

早在1939年,毛泽东同志就讲过:“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历史和实践启示我们,没有全党理论大学习,没有干部能力大提升,就没有党的事业大发展。当前,我国发展已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暴露的时期。从世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从国情看,我国发展面临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情况,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从党情看,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面临的“四大危险”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特别是相较于我们党的使命任务,相较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较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要求,“本领恐慌”仍需进一步解决。领导干部必须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以便更好胜任领导民族复兴的重任。

官升未必水平涨,权重未必本领强。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不会随着职位的提高而自然增长,倘若职务上稍有进步,就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自己无所不能,那就会出大问题。李先念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时,他自认为“没有学过经济”,本领恐慌、压力很大,赴任后他刻苦钻研、不耻下问,“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习,最终成为经济领域的专家。这样的态度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没有生而知之,更没有“升而知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任何人从呱呱坠地开始,都是一张白纸,只有经过不断的努力、磨砺、锻炼,才能有所成就。领导干部职务高权力大并不天生等同于能力高本领强,如果长时间被周围的人“唱赞歌”,吸着“精神鸦片”、受着“精神按摩”、爱着“精神贿赂”,难免头脑发昏、骄傲自满,认为职务高了,水平就自然升了,事事发指示、处处作指导,不求长进却又不懂装懂、假充内行,这种人常闹笑话是在所难免的,更可怕的是,容易胡乱决策,给事业带来损害。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要不断追求上进,努力进步,决不能官升脾气涨,错把平台当本事。一时“能”不代表永远“能”。职务得到提升是代表过去的成绩、过去的能力水平得到组织和人民的肯定,而并不代表随着职务提高,水平自然跟着上升。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本领不够的危机感,面对工作中的各种风险、压力、挑战,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在持之以恒的知识更新和实践锻炼中不断补足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在总结反思中不断求实、求变、求优,练就一手“绝活”、几把“刷子”,从而胜任繁重的工作任务,肩负起时代重任。人岗相宜尽其才,能力本领要与职务岗位相匹配。人岗相宜才尽其用,是古今中外选人用人所追求的目标。能够走上领导岗位,说明自身能力过硬,也都干出了一番成绩,才能被组织选中。但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如果不注意更新知识、提高能力,就有可能看不清发展趋势,察不出蕴藏其中的机遇和挑战,贻误发展时机,给事业造成损害。职务提升了,责任加重了,更应潜心修炼,刻苦钻研本职工作,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争做行业的行家里手。

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实干成就。人的一生都是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的过程,在不断学习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成就一番事业。知青习近平初到梁家河时,带着一个大箱子,里面全是政治、文化、科技、数理化等各类书籍,他白天和大家一起下地干活,晚上回来就点一盏煤油灯看书,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锻造了过人的本领。新时代,领导干部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也必须把学习和实践作为重要任务,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努力做到堪当重任。学习力是核心竞争力。“刀不磨会生锈,人不学会落后。”当今时代,知识爆炸、信息核变,如果我们不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就会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毫无竞争力。有人说,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人读十几年书,才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只有把学习当作一种神圣职责、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才能真正做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自觉把其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要拓宽知识结构,博闻强记,广泛涉猎政治、经济、社会治理、生态保护、金融、规划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把工作中积累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进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实践是最好的磨刀石。想到和达到中间,还隔着做到。领导干部不能只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应该将思考创新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实践中,善于用思考的结晶来指导自己的工作,用创新的成果来推动自己的工作,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特别是要按照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以过硬的能力素质,使自己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减少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能。

(三)练就领导现代化建设的硬本领

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领导干部具备坚持正确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能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能力、抓落实的能力等多种能力。但就当前和现阶段来说,也有一些需要领导干部迫切掌握和增强的能力素质,那就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当前国情实际和发展需要提出来的,是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本领中最重要的,也是抓紧提升最紧迫的任务。

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在新形势下发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面临的发展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变化,认识时代、适应时代、引领时代,保持各项工作稳中求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具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硬本领。用思想破冰,推进理念更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前提是人的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转变。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重大时代意义、现实意义、实践意义,带头解放思想,树牢新发展理念,推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的彻底更新,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用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以服务创新,促进大众创新。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的发展,通过创新催生新业态、打造新产业、提供新动力。领导干部既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更要服务好社会创新,带头改变传统管理理念,当好创新主体的后勤部长,破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让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迸发。用系统观念,规划事业长远。高质量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领导干部要坚持联系地、发展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学会提升一两个层次抓发展,跳出本地看本地,不断拓宽思路和视野,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对工作看得更远一些、想得更深一些,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来,真正推动事业长远高质量发展。

增强服务群众本领。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也是领导干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一项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得到群众的信任,绝不仅仅靠权力,更主要的是靠人格魅力和工作能力,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领导干部必须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增强群众组织力的规律和特点,掌握正确的方法,充分宣传教育群众、组织发动群众,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准确掌握组织群众的规律。规律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组织群众概莫能外。领导干部要善于带动服务群众,加强自治组织建设,注重发挥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力量;要善于宣传教育群众,充分利用和扩展各类基层阵地和文化设施,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激发群众爱国爱党热情。切实改进组织群众的方式。感人心者莫外乎情。领导干部要积极融入群众,经常到群众家看一看、坐一坐、谈一谈,用情感人、用情动人,真正获得群众的认可、接受和亲近;善于理解群众,站在群众的角度出主意、想办法、作决策,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意愿、稳定群众思想;真心善待群众,不把群众当“外人”,充分尊重群众的人格尊严,办事上公平公正,待人上平起平坐,态度上平易近人。不断完善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利益表达是人民群众享有的最基本民主权利。领导干部要注重建立公平、开放的群众利益表达机制,为不同群体提供公平表达利益的平台,引导理性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使群众的意愿、要求、呼声能够顺畅地表达出来。同时,要完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法律保障,明确利益表达的主体、范围、程序、方式,简化法律诉求的过程和程序,发展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体系,使群众能够依法行使自己的利益诉求表达权。

练就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我们历来重视强化忧患意识,善于防范风险挑战。邓小平同志曾强调:“我们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这样,即使出现了大的风险,天也不会塌下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驾驭风险才能赢得机会、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既然当了干部,就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使命和挑战,越在危难时刻,越要敢于担当,越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应该负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始终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风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担当。在风险挑战面前,领导干部要敢“认真”,做每件事都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既要统筹谋划,通盘考虑,周全计划,又注重细节,谨小慎微,做细做实,面对矛盾和问题,不绕过、不躲闪,敢于较真碰硬,把使命责任扛在肩上。要敢“认领”,认清职责定位,既要到位又不越位,职责范围内的事不推诿、敢担当,不等不靠,积极主动,未雨绸缪,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预见性、前瞻性,恪尽职守,尽心尽力干到最好。要敢“认账”,言而有信、履行承诺,言必行、行必果,敢于紧盯重点难点,敢于一抓到底,以正确的姿态,把权力、问题一道交接、一起认领,做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掌握复杂局面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领导干部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面临的局面越加复杂,必须掌握辩证思维方法,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风险的发展规律,使决策部署、工作措施、工作实效在复杂局面中占据有利地位,拥有主导的权利。要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善于在抓住发展机遇中防范风险,善于在复杂局面中寻找发展的机遇。要坚持“重点论”,在掌握复杂局面中抓重点带一般,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既狠抓重点,又要兼顾均衡,实现抓重点、带全局,化解矛盾、推进工作。要坚持“转化论”,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正确认识事业的发展前进本质规律,在掌握复杂局面中注意处理好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通过一个个矛盾、一桩桩难题、一次次风险的分析研究、疑难会诊、防范破解有效应对风险挑战。

四、把工作交给自己,把自己交给组织

组织是由一个个党员组成的,具有磅礴伟力,是党员最坚实的依靠。领导干部进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要始终相信组织、维护组织、感恩组织,自觉把组织当依靠,重大问题及时请示汇报,困难问题及时反映,主动给组织剖心迹、说真话,对组织毫无保留,坦荡真诚,并自觉把自己置于党的组织之中和领导之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决定,不折不扣完成党交付的工作任务,任劳任怨、苦干实干,自觉践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

(一)组织是最大的靠山,政绩是最硬的凭证

个人成长进步,一靠个人努力,二靠组织培养。这两个条件中,组织是核心、是基础,离开了组织培养,个人努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段时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抱大腿”“接天线”“钻圈子”,搞一些非组织行为,妄图通过划入“某某线”“某某圈”得到认可、获得提拔,其实往往都摆脱不了利尽而散、食尽而亡的困境。作为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强化组织意识,始终忠于组织、相信组织、感恩组织,任何时候都与组织同心同德,在实干中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以实干业绩获得组织的认可,以优异的业绩接受组织的挑选。

没有组织就没有一切。“组织”二字重如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遇到问题要找组织、依靠组织,不得欺骗组织、对抗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干部的一切,领导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组织中的普通一员;没有组织,就没有施展才华的平台,纵有天大本事也毫无用武之地。身为新时代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强化组织意识,增强对组织的归属感,感恩组织的教育和培养,接受组织的信任和监督,敬畏组织的纪律和规矩,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把敬畏之心转化为兢兢业业、忠于职守、义无反顾的工作动力,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要有“自己是组织的人”的理念。党章明确规定,我们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每个党员无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民主生活,接受党内外的监督。因此,党员干部要有身份意识、党员意识、组织意识。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种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脏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党。”时刻牢记“自己是组织的人”,是共产党人一切思维和工作的出发点。领导干部要强化党员意识,经常用党章这面镜子照一照自己,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是人类基本的情感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然而,一些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党的培养与个人进步的关系。有的得到提拔重用,认为都是“应该”的,是自己“凭本事”挣来的,“到时间了也该考虑我了”,与组织的培养和同事的支持无关;有的得不到提拔任用,就怨声载道,满腹牢骚,认为组织对自己不公。还有的“谢私恩、忘党恩”,把职务升迁看成是某个领导的“恩惠”,对领导感恩戴德,投桃报李,把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信任抛在一边。实际上,组织从来不欠任何人,领导岗位是党和人民对干部的信任和重托。领导干部要摆正自己与组织、自己与群众的关系,学习陈毅同志的感恩观,“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莫作恶。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所作?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第四想到虽有功,岂无过失应惭怍”。

当干部一定要有政绩。政绩是为官从政取得的实绩。当领导干部是要有政绩的,没有政绩的领导干部是立不住的。事实上,无功就是过,平庸就是错。如果只是占着位子不作为、拿着俸禄不干事,那就只会是一个“庸官”“懒官”。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政绩观的问题,也就是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事实上,政绩只有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而树,只有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是党和人民之福,才是实实在在最有分量的政绩。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树牢正确的政绩观,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不图虚名、不做虚功,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政绩。没有实绩的干部,不是好干部。实绩是检验干部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正的政绩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了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应该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了475 天,几乎所有时间都用在带领干部群众锁风沙、战旱涝、兴水利,光阴无虚度,事业有进展,百姓得幸福,创造出了真正的政绩。领导干部必须把心思和精力放到干事创业上来,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岗位上扎扎实实干事谋发展,把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抓实抓好抓到位,做出一些让群众称道的实绩,以实干赢得尊重,靠真本事立身。显绩潜绩都要有。评判一个干部的作为,不仅要看任内干了些什么,也要看其卸任后留了些什么。领导干部为官从政,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好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要甘当“铺路石”、跑好“接力赛”,以“功成不必在我”境界,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多做打基础、管根本、利长远的事,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二)干事是领导干部的本分,担当是领导干部的天职

干部干部,干字当头、先干一步。干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检验干部是否合格最直观的标尺。曾国藩在《治心经·诚心篇》中有一句话:“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领导干部既然选择了从政,就要心系万家灯火、情牵百姓忧乐,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如果身在岗位不想为,守着规矩不作为,惧怕规矩不敢为,拿着俸禄不尽为,庸政懒政怠政,整天无所事事、庸碌无为,也是一种腐败,甚至是危害更大的腐败。这样的领导干部既会愧对那份工资、愧对那份职责,更会愧对党和人民。

为党工作是天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入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如果不操为党尽职的心、不干为党分忧的事,就对不起党员的“党”字、干部的“干”字。大将徐海东讲,“党把我一个没有文化、受尽旧社会痛苦、百事不懂的手工业工人,培养成一个高级将领。使我不安的是为党、为人民做的工作太少,病的时间太久”,“一个共产党员在停止呼吸前不为党工作,是耻辱,不配做共产党员”。对领导干部来说,无论职位高低,不管资历深浅,都应该始终把为党尽职、为党担责作为干事创业的基点,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干事机会和工作平台,始终一片赤诚在心、一颗红心向党、一生无怨无悔,心甘情愿为党和人民勤奋工作。

干事最能检验领导干部忠诚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忠诚和信仰是具体的、实践的”,“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忠诚于党必须做到知行合一,归根到底要落到干事创业上来。领导干部如果没有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或者忠诚不纯粹、不牢固,就会不想干事,不思进取,“混日子”“熬年头”;就会不敢干事,奉行“少干事,少出事”“不干事,不出事”的歪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会不善干事,思想陈旧、思路封闭,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贻误党和人民事业。忠诚不是空洞的口号、高调的表态,必须用行动说话、用实绩作答。领导干部唯有始终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真心诚意、尽心尽力、没有二心,想干事、干好事、干成事,才能证明和诠释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绝对忠诚。人民向往什么,干部就干什么。为党工作和为民服务是内在统一的,为党工作,就是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都要始终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感情上亲近人民,在行动上融入人民,人民群众期盼什么,我们就追求什么,人民群众希望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干好什么,多干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好事实事,让人民群众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敢于担当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衡量好干部的基本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了党和人民事业,我们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劲草、真金。”担当是党员干部职责所系、使命所在,担当精神是共产党人的魂,是党章对党员的明确要求。要拎着乌纱帽干事,不要捂着乌纱帽当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历史的重任落在了我们肩上,要挑起这副担子,必须敢于担当”。领导干部的担当,主要体现在解决矛盾问题上。愿不愿直面问题,敢不敢跳进矛盾漩涡,考验的是党性觉悟,检验的是领导水平。任何远大目标、任何宏伟蓝图,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的,必须靠解决困难、化解矛盾得来。只有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才能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才能聚合人心、凝聚力量。领导干部必须时刻认清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以“铁肩担道义”的果敢和“妙手著华章”的自信,努力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职责落到实处。守土知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领导干部知责守责是基本,担责负责是义务,尽心尽责是要求。要熟悉自己的“责任田”在哪里,细化责任、细化分工、细化目标,多管齐下,把“田”管好。要做“战士”,不做“绅士”。面对艰难险阻、矛盾问题,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要冲锋陷阵、临危不乱;面对大是大非抉择,要保持定力、掌控全局;面对失误、错误,要敢于担责、勇于负责。要自觉锤炼韧劲和耐心,磨砺意志和品格,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把心操到、把责尽到、把活干好,真正成为领导事业发展的主心骨。

(三)一心做事,莫问前程

做事不是为了做官。领导的精髓就是奉献与牺牲。能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奉献自己,是我们人生之大幸,理当加倍珍惜。不论官位大小,都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到干好工作上,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从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小事做起,多看看自己做了些什么,干得怎么样,少留意自己的荣辱得失、进退留转,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境界和追求,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

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做事还是做官,表现出不同的人生境界和价值追求,做事的人,把心放在事上,以能做事、会做事、做好事为追求,敢于负责、无私无畏;“做官”者想的是功名利禄,图的是“官途光明”,甚至不惜为此耍手段、搞阴谋、讨巧卖乖。邓小平同志第三次以73 岁高龄复出时讲过一段感人肺腑的话:“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小平同志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为我们做出了表率,领导干部都应当有这样的境界和追求。职务上知足,工作上知不足。要正视组织、正视自己、正视岗位,把自己看低一些,把位置摆得正一些,多想一想组织的培养、自己的不足、与他人的差距,把名看虚些,把利看淡些,常怀感恩之心、少生非分之想,常怀平常之心、少生攀比之想,常怀自律之心、少生贪婪之想,不比条件比干劲、不比享受比奉献,把更多的心思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用在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上。不可设计升迁路线。个人的升迁是组织的事,自己无权设计和安排。不要设计升迁路线,而要尽心设计干事路线,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到干好工作上,积极应对各种复杂难题的考验,提升自己应对各种现实问题的能力,以一流的业绩接受组织挑选,在干好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逐步成长为领导认可、组织放心、群众拥护的好干部。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做任何事情都会面对取舍、付出和牺牲,只有像“老黄牛”一样躬耕不倦,像“拓荒牛”一样奋斗不息,像“孺子牛”一样奉献不止,才能善作善成、干出成效。如果做了一点点工作就伸手要待遇、讲条件,舍不得牺牲奉献,其结果必然只能是什么也得不到。领导就是奉献,更应当具备“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和“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情怀,自觉自愿地为党和人民事业、为人民群众幸福燃烧自己、消耗自己,真正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领导的精髓就是奉献与牺牲。岗位的价值在于“做事”,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有了这颗心,就会‘痛并快乐着’,再怎么艰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会患得患失。这才是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的大奉献。”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奉献精神,兢兢业业、夙兴夜寐,有功劳的时候不伸手、有苦劳的时候不计较、有疲劳的时候不抱怨,心甘情愿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做吃苦耐劳、无私付出的“老黄牛”。老实人不会吃大亏。总害怕吃亏的人,往往会吃大亏;而不怕吃亏的人,一般也不会吃太大的亏。老实人埋头苦干、踏实工作、不事张扬,始终坚守自己的本分,虽然有时候会吃点小亏,但公道自在人心,长久来看,是一定不会吃大亏的。反观一些投机取巧、满肚子“小九九”的人,看似一时得了一些便宜,但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却是会栽跟头的。领导干部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光明磊落、襟怀坦荡,才能行稳致远。

(完)

猜你喜欢

本领领导干部
小透明,大本领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谁的本领最大
谁的本领大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