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班

2023-09-02杨树军

连云港文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茂林店长小王

杨树军

春节后的一个下午,瀛海药业董事长陈茂林又来到罗马假日咖啡店。店长小王看到他后,也没有问,照例给他上了一大杯拿铁。

一年前,陈茂林把总经理的位置让给陈瑞阳,貌似落个清闲,其实心里并不轻松。他的老领导朱建国,偶尔也会来咖啡店和他聊聊天。瀛海药业的前身是一家国营制药厂,朱建国是老厂长。他曾经力荐陈茂林上位。后来,陈茂林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才让这个濒临倒闭的小厂起死回生,并且在八年前成功上市。朱建国现在也是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他手里有很多瀛海药业的股票,所以特别关注股市动态。最近朱建国情绪低落,还和陈茂林争论过几次。小王店长都看在眼里,只是不参与他们的对话而已。

说曹操曹操到。陈茂林刚端起杯子,朱建国就进来了。

朱建国说:“茂林啊,瀛海股票今天一开盘就跌,刚才收盘时跌了将近五个点。昨天跌四个多点,加起来快到一个跌停板了。割我肉啊!”

陈茂林一副处变不惊的样子,喝了口咖啡然后才说:“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你也算是老股民了,不会不知道这一点吧?”

朱建国不耐烦了,他说:“我不是看这两天大跌,我考虑的是趋势。事实已经证明,陈瑞阳坚持不参与集采,是个错误的决策。”

陈茂林说:“这一年来我放手让他干,不去干涉他的任何决定。如果他代理总经理一年表现不错,我这个董事长的位置也让他坐。现在时间快到了,结果也基本出来了。不瞒你说,我已经打电话给在美国的小儿子了,他这几天就回来。”

朱建国问:“你想让陈康铭接班?他要是还不行呢?”

陈茂林说:“不试试怎么知道。”

朱建国眉头紧锁。

陈瑞阳是陈茂林的大儿子,一直在瀛海工作,从车间到销售再到后来的研发,三大部门都历练过了。现在已经是快四十岁的人,按理说也可以担当大任了。但是,陈瑞阳是一个内心狂野的人,而他的能力支撑不起他的野心。如果不给他试试,不仅陈瑞阳不服气,就是陈茂林心里也不踏实。何况,换小儿子上位,也有许多不确定性。陈康铭一直在国外读书、工作,父子俩很少交流。两年前,陈康铭正在英国剑桥读博,得知父亲到了退休年龄还在一线工作,他好像隐隐约约感觉到什么,于是主动提出休学,到美国的一家药企上班,一年后就当上了总经理助理。他没有事先征求父母意见,只是到了美国后给母亲打了个电话,说如果父亲需要他回来工作,他可以试试。母亲问过儿子,如果你爸不让你接班呢?陈康铭说,那我就回剑桥继续学业,将来还是做个医生。仅仅是为了给父亲多一个选择的人,陈康铭就做这么大的牺牲,这让陈茂林对这个小儿子另眼看待了。

是让大儿子继续当这个总经理,还是让小儿子回来当总经理?这是个两难选择。经过多日思考,陈茂林决定采取另一种方式,就是搭建一个平台,让两个儿子公平竞争。为了稳妥起见,陈茂林还让即将辞职的副总经理高健也参与进来。

这天,公司董事会成员悉数到场,所有高管也接到了通知参加这次竞选大会。会议议程一共两轮,第一轮是让入围的三个人分别发表竞选纲领,然后淘汰得票最少的一个人。第二轮是答辩,然后是董事会成员投票,得票高者当选公司总经理。

陈瑞阳信心满满,他已经知道高健打算辞职。至于他那个弟弟,也只是个书呆子。听说弟弟最近在美国的一家药企工作,从时间上来说也太短,掌控瀛海这样庞大的企业还显得经验不足。所以,这次的竞选他是稳操胜券,而且还可以把“代理”这两个字拿掉,名正言顺地当上瀛海的总经理。第一轮的投票结果,也应验了他的预判,得票数从高到低分别是他、陈康铭、高健,票数是5:3:2。陈茂林投了弃权票。

下边进入第二轮答辩环节。

主持人宣布,答辩一共三道题。第一题,瀛海是否继续坚持加大研发新药的投入?陈瑞阳的主张是根据目前瀛海的现状,在投入上采取收紧策略,但在项目上保证重点。他所说的重点,就是公司一直在推行的抗癌类药物研究。这是瀛海赖以生存的支柱产品。陈康铭的意见略有不同,他支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这是为了瀛海的发展后劲做准备。但在研发项目上,他建议新开展造影类药剂的研发,这在国际、国内都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如果成功,瀛海将多一个支柱产品,将来的路会走得更稳。这一轮,双方算是打了个平手。

第二题是关于是否参与国家药品集中采购问题。双方开始争论起来。

陈康铭说:“集采是国家宏观政策,是大势所趋。我们必须参加集采。”

陈瑞阳说:“瀛海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主要是因为高毛利率带来的利润。大家都知道,集采就是压低售价参与市场竞争。这对于我们公司来说,参加集采无异于找死。”

陈康铭说:“我们不参加集采,无异于等死。”

陈瑞阳说:“找死等死都是死。等待,会给我们争取时间。我们利用这个宝贵的时间加快研发新药,投放市场后成为独一无二的药品。这样,我们就完全掌握了定价权,继续保证高毛利率。”

陈康铭说:“找死,也并不意味着结果就是死。我们是向死而生。一方面,我们加大研发进度,让新药尽快投放市场。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参与国家集采。虽然集采中标价格低,但是我们可以追求量上最大化,同样可以给我们带来丰厚的利润。”

这第二题,从现场气氛看,辩论渐起波澜。

关键的第三题,什么才是好药?这一题是陈茂林特别要求加上的。对于这个问题,瀛海人的态度一直摇摆不定。曾经还引发过一场大讨论,但是没有压倒性结论。因为这关乎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和每个人的利益相关。

陈瑞阳首先亮明观点:“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终极目标。我的态度很明确,能给我们多赚钱的药就是好药。”

陈康铭说:“我不赞成你的观点。大家想想,为什么社会上不断传出看病难的问题?为什么国家要限制药价、打压医药代表利用不法手段销售药品?价格虚高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必须要面对现实,顺应趋势。我认为,老百姓需要的药才是好药,价格当然是在合理的区间。这是瀛海人的大爱,也是瀛海人的使命。”

陈瑞阳不屑地说:“瀛海不是慈善机构,我们不需要对社会负责。”

陈康铭肯定地说:“错。我们不能把瀛海置于社会之外,仅仅盯着自己的高额利润。做良心药是我们的立身之本,瀛海人要有这样一颗仁爱的正义之心。”

双方各不相让,慷慨陈词。在场的人都在认真听着他们的每一句话。朱建国的态度左摇右摆,觉得两个人说的都有道理。他看看身边的陈茂林,只见他自始至终保持一种姿势,稳稳地坐在那里。

第二轮投票开始了。每个董事有一票的权利。他们纷纷举起手中的选票,结果是五比五,还有陈茂林这关键的一票没有举起来。

众人一片骚动。

陈瑞阳坐在那里不停地张望,他好像在和每一位董事眼神交流。这些人当中,有几个是他事先都谈过话,甚至给过承诺的。让他没想到的是,原来投给高健的两票都转向了陈康铭。陈康铭发言后就低头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一副很坦然的样子。朱建国能够理解,两个人是亲兄弟,陈茂林的这一票很可能会伤害其中一个。但是,一共十一票,他弃权了怎么办?这时,大家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陈茂林身上。

稍微停顿了片刻,陈茂林说:“我还是不投票。不过,我不是弃权,而是要把我的这一票权利交给大家。今天公司高管来了不少,就让他们都投上一票再看结果。同样是,得票多者当选。”

主持人给在场的每位高管都发了一张纸,让他们都写上一个名字。不一会就收齐了选票。大家屏住呼吸,静静等待。

主持人宣布投票结果:“陈瑞阳13 票,陈康铭16 票。陈康铭当选新一届瀛海药业总经理。”话音刚落,会场立刻响起一片掌声。

陈茂林起身离开会场,没有再听陈康铭当选后发言。朱建国的那一票是投给陈瑞阳的。因为陈瑞阳前天约他见过面,并且给过他承诺。今天这结果,看来陈瑞阳承诺的高价回购他手中的股票也就不会兑现了。

回到家中,陈茂林突然想喝杯红酒。

夫人提醒他说:“你身体不好,医生的话你忘记啦?”

陈茂林说:“看到康铭当选了,这比医生的药还有疗效”

夫人又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我看你以后怎么安排瑞阳。”

陈茂林说:“我自有打算。”

夫人不解:“原来你早就计划好了一切?”

陈茂林未置可否,他只是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大事还没有完。”

一周后,陈康铭重新调整的领导班子要和记者们见面。陈茂林知道了具体时间和地点,悄悄到了会场。陈康铭面对记者们的频频发问,他都能从容应答。陈茂林站在人群后边,观察着会场上的一切。

当有记者说:“以前你的父亲陈茂林先生带领瀛海药业一路高歌,造就了一家千亿市值的药企,你父亲在瀛海人心里是神一般的存在。请问,你有信心超越你父亲吗?”

陈康铭说:“我父亲他们这一辈人对瀛海的贡献有目共睹,我有信心带领现在的团队再创辉煌。这需要时间来验证,今天我不去多说,请记者们拭目以待。”

听到记者这么提问,陈茂林突然感觉到小儿子身上还缺点什么。看来,在自己的光环下,陈康铭很难立威,即使取得成绩,也是因为他有个好父亲。这是一般人的惯性思维。不行,要让陈康铭自己站起来。

有记者问:“据我所知,瀛海股价跌入低谷,人才也流失不少,营收和利润同比双减,甚至可以用‘至暗时刻’来形容。请问,你还能如你说的那样参加集采吗?”

陈康铭说:“瀛海的企业精神是:务实创新,敢为人先。现在我要加一句话:服务大众,成就瀛海。在国家需要时,我们只能放弃小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作为民族制药企业,这也是我们的责任。所以,我们当然要参加集采。”

陈茂林心里一怔,突然大声说了一句:“我反对!”

在场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后边。陈康铭这才注意到父亲在现场。

陈茂林接着说:“参加集采,无异于给我们瀛海雪上加霜!我们是国药的头部企业,不仅每年投入研发的资金要保证在营收的12%以上,还有一个庞大的员工团队需要养活,没有高额利润支撑,必将引起人心不稳,企业也难以维持良性循环。”

说完,陈茂林调头就走了。会场上一片骚动,大家都认识刚才说话的人就是中国医药界的“药神”陈茂林。这么权威的一个人表示反对,那么新上任的总经理该如何应对?这可是很好的新闻卖点。记者们重新把目光投向陈康铭。

陈康铭很肯定地说:“参加集采,瀛海肯定要做,这是目前我们摆脱困境的必由之路。如果不成功,我将辞去总经理职务。”说完,他就宣布今天的记者见面会到此结束。

其实,陈茂林并没有走远,他在门外的走廊上听到了陈康铭的讲话,然后带着满意的微笑离开了。他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又到咖啡店坐了一会儿。

等快吃晚饭的时间,陈茂林才回到家中。夫人看见他就大发雷霆。

夫人说:“瞧你今天干的好事!康铭刚才回家说了你的情况,然后就收拾了一大箱行李走了。他还撂下话说,如果不能带领瀛海走出困境,他就一直睡办公室。”

陈茂林笑着说:“这才像我陈茂林的儿子,有血性。”

夫人提高了嗓门大声说:“你说什么?我看你是老糊涂了。还有啊,他已经打电话到美国,让他的爱人和女儿都暂时不要来了。哎,我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我那孙女啊——”

这以后,陈茂林有意不到公司露面。但是秘书每天晚上都会给他打个电话,这也是陈茂林事先安排好的,所以,他对于陈康铭的举动都能及时了解。陈康铭新官上任三板斧,很得陈茂林的认可。第一个就是迅速组建了研发团队开展造影药剂的研发。为了确保成功,他还和省城的大江药业联手。大江药业具有国资背景,人才储备雄厚。第二件事是积极参与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拿到了不少订单,稳定了生产和营收。第三件事,陈茂林知道后开始时感觉有点出乎意料。陈康铭竟然斥巨资收购瀛海的股票一千万股。他到底要干什么?想抄底大赚一笔吗?陈茂林以前是坚决反对瀛海资金直接参与股市的,更不要说操弄股价了。一个月后,陈茂林知道了答案。原来,陈康铭实施了一项激励措施。他让人事部在全公司范围内优选了一千名员工,把收购的股票按贡献大小奖励给他们。这一举措深得人心,股价也开始攀升,可谓一箭双雕。其实,陈茂林早就打算用股票奖励优秀员工,在股价跌入低谷大批购进正是最佳时机。陈茂林心想,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

还有一件事,陈茂林一直放在心上,就是他的大儿子。陈瑞阳落选后整日花天酒地,还借了不少高利贷。他竟然还找陈康铭干了一架,不过陈康铭并没有报警。陈茂林觉得,要找陈瑞阳好好谈一次了。于是打听到陈瑞阳在一家酒店喝酒,陈茂林开车赶了过去。正好碰到陈瑞阳和一帮酒肉兄弟摇摇晃晃出酒店大门。他们正吆喝着要去KTV 唱歌。陈茂林对着正开车门的陈瑞阳上前就是一个巴掌,这一巴掌把周围的人都惊呆了,陈瑞阳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巴掌给打醒了。

陈瑞阳捂着嘴巴喊了一声:“爸,你怎么打我?”

陈茂林说:“怂包,打的就是你。”

陈瑞阳不服:“你已经不认我这个儿子了,你凭什么还要管我?”

陈茂林说:“跟我回家说去。”

说着,陈茂林就把陈瑞阳拉上了自己的轿车。围观的人看到是陈茂林,都站在原地不敢动弹。到了家里,陈茂林直接把儿子拉进书房。

进了书房,陈瑞阳歪着脑袋站在那里。

陈茂林大声呵斥道:“你看看你这副熊样,以前的锐气哪去啦?以前的雄心哪去啦?没当上总经理就自暴自弃了是不是?丢人,真是丢人。”

陈瑞阳也大声说:“你心里只有那个陈康铭,你根本就没把我当亲儿子。”

陈茂林怒火中烧,抬起的手又慢慢放了下来。陈瑞阳意识到刚才这句话真的刺激到了父亲,他不敢正视父亲的眼睛。僵持了好一会,陈瑞阳突然跪了下来。

陈瑞阳说:“爸,这些天我也在不断地反省自己,其实,您也不是没给我机会,都是因为我不争气。现在,我想回头,想踏踏实实地做些事情,但是,时过境迁,我已经没有了东山再起的资本。我恨我自己啊,爸,都是我把自己的前程给毁了。”

陈茂林俯下身来说:“你要是真这么想的就好了。你是我的儿子,我怎么能不管你呢?瀛海的总经理你干不了,你还可以选择力所能及的事情干。你还年轻,遇到失败和挫折都是难免的,关键是不要自暴自弃,不要自己把自己打倒。”

气氛开始缓和,陈茂林拉起儿子坐到沙发上。

陈茂林问:“说说你打算以后干什么?”

陈瑞阳说:“瀛海我没脸再待下去了。”

陈茂林问:“你对医疗器械这块感不感兴趣?”

陈瑞阳说:“当年我搞销售时经常和医院打交道,知道医疗机械在中国市场的需求量很大,进口的设备都价格昂贵。我以前做过调研,这里有很大的市场。”

陈茂林说:“我听说了,你还在外边借了高利贷。孩子,高利贷是个害人的东西,你怎么去碰它呢?”陈瑞阳低着头不说话。陈茂林说,“这样吧,我把持有的公司股票变卖一些,给你把账还上。另外我再给你些启动资金,你到开发区医药城买块地,一步步把医疗器械做起来。能不能成功,就看你自己了。”

听完刚才的话,陈瑞阳抬起头来望着陈茂林,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陈瑞阳说:“爸,这次我一定好好做这个项目,再也不让您失望了。”

第二年春节前。

朱建国突然打电话约见陈茂林,于是他们又到了罗马假日。

朱建国的心情显然大好,一见面就说:“我刚从公司出来就是要告诉你一件事情。你可能还不知道,陈康铭还真研究出了造影药剂,就在刚才接到了批文可以进入临床试验了。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

陈茂林听到这里一下子来了兴趣,他问:“这么快?新药研发一般要好几年时间才能获批。”

朱建国说:“这你就不懂了。这是国家鼓励项目,所以特事特办一路绿灯。”

陈茂林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

朱建国嘲笑说:“当初,你反对康铭还大闹记者会。我看啊,你还不如你儿子有魄力。真没想到,你的神话被自己的小儿子打破了。”

陈茂林说:“要不是我使用了激将法,可能他没有这么快。”

朱建国突然回味过来:“什么?噢——,原来你是故意刺激他的呀!”

陈茂林笑而不答。

朱建国继续说:“你看没看股票行情?这一周瀛海连着两个涨停。还有啊,他在股价最低的时候回购了一千万股奖励优秀员工。这一招真够狠的,不仅稳定了人心,就这一千万股票现在放到市场上也可以大赚一笔。”

陈茂林很随意地“嗯”了一声。

朱建国得意地说:“我这一辈子最大的成功就是保举你接班。现在看来,你也可以把董事长的位置交出来了。”

陈茂林说:“老厂长,这回我们是想到一块了。”

他们的谈话,在一旁的小王店长都听到了。他平时也玩股票,本市的几家上市公司他最关心。抱着对陈茂林的信任,他一直坚持持有瀛海药业的股票。他觉得,一个企业就像是一个人,处处都有其因果和必然。就像是自己的咖啡店,做久了,处处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小王店长当然也知道他们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现在看来,交接班过程中发生的一切,都是陈茂林自导自演的一出大戏,只不过,陈茂林自己在戏中扮演的是“反派”角色。

当天夜里,咖啡店进来一位年轻人。小王店长告诉他还有半小时就打烊了。他说喝杯咖啡的时间够了。

小王店长把客人点的拿铁端过去。那人正在打电话,只听他说:“你和女儿马上可以飞过来,我明天就去租房子。”

等他放下电话,小王店长才说:“先生,你的咖啡。”

那人说:“谢谢!。你给我办一张会员卡吧,我爱人最喜欢喝咖啡了。”那人突然抬头问一句,“你是小王吧?我听我父亲说过你。”

小王店长问:“你父亲是?”

那人说:“陈茂林,他经常来你这里。”

小王店长脱口而出:“你是陈康铭,陈总。”

两个人的这番对话,一下子拉近了距离。

小王店长说:“你已经快一年没回家了吧?刚才听你电话里说,你爱人和女儿要回来,你们干吗不回家住呢?”陈康铭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小王店长接着说,“其实,你错怪了你的父亲。”陈康铭抬起头来,用疑惑的眼光看着他。小王店长说,“当初,你父亲反对你参加集采,是故意刺激你,其实他内心是赞成你那样做的。他公开反对你,就好像是朝自己身上开了一枪,为的是让你在瀛海树立威信。”

陈康铭顿悟。

沉默了一会,陈康铭拿起电话:“妈,您孙女过几天就飞过来,我们想住到您那里,您问问我爸同不同意?”

母亲说:“你爸就坐我在旁边,你直接问他吧。”说着就把电话递给了陈茂林。

只听电话那头,陈康铭饱含深情地喊了一声:“爸——。”

陈茂林拿着话筒迟迟说不出话来。

猜你喜欢

茂林店长小王
《我啊,走自己的路》迟来的感同身受
减肥
我的太行
麻辣烫
一图自测:优秀店长VS普通店长
李茂林藏石欣赏
李茂林 藏石欣赏
李茂林 藏石欣赏
猴店长的烦恼
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