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3-09-02林云峰

大众文艺 2023年6期
关键词:冀鲁豫边区红色

林云峰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聊城 252000)

冀鲁豫边区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山东、河南交界处创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这块土地上孕育了党政军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红色记忆,蕴涵着党政军民英勇无畏,前仆后继的伟大红色精神。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中丰厚的红色文化积淀和革命红色底蕴历久弥新,是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政治认同,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坚定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地位的重要学习资源。

但在当今社会,由于行政区划变更,长期以来,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缺乏足够的重视研究和充分的传承发扬,存在保留残、研究少、宣传难等问题。同时,国内大部分高校思政课堂形式较为单一,所开设的有关地方红色文化专题的选修课程较少,且课堂与红色文化载体的接触受到不同程度的时空限制,缺乏立体化的学习平台,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主体性,无法有效促进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联系。大学生学习地方红色文化存在渠道单一、参与感弱、学习过程乏味等问题。以新时代数字科技赋能为契机,研究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有利于为当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和增强文化自信提供新的方式方法。

一、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一)有利于丰富资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体系化

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是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中蕴含的理论智慧与精神基因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学习与传承的重要历史资源。促进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可使各高校大力挖掘学生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于无形中加强其对学生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帮助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更好地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同时,这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提供了源头活水,使思政课教师不拘泥于讲授传统的教材知识,有利于构建多层次、多内涵的内容体系。

(二)有利于创新形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多样化

要想运用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中的典型历史故事感染学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只靠传统意义上的灌输与讲授是不足的。各高校要以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培根铸魂,发挥多课堂协同的育人优势,将校园里的“思政小课堂”与校门外的“社会大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超话等新媒体平台,情景展示、课题研讨等思政课模式、参观纪念馆、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传承和讲好红色故事,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在感悟红色文化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达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创新,提高了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有利于提高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持久化

将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等资源引入高校可以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资源可以使大学生在赵健民千里寻党的事迹中感悟精神,在刘邓大军渡黄河的场景中坚定信念,在孔繁森援藏的引领中服务西部,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将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及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灌输性与启发性的统一、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的统一,让思想政治教育长久地发挥效用。

二、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的挖掘

据调研显示,大多数学生对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大多数人都只是知道一些或一点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在对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故事的了解程度上,被调查者主要了解的故事是孔繁森援藏、刘邓大军强渡黄河,而对于赵健民千里寻党、范筑先坚守聊城抗日等故事的了解程度较少。因此,用好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资源,推动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便要挖掘好红色文化,研究完善其中的标志性事件,还原在党的领导下冀鲁豫边区的百年奋斗历程,凸显出冀鲁豫边区的红色内涵,助力大学生传承和发扬冀鲁豫红色文化。

(一)红色的火种——鲁西第一个党支部的建立

1926年冬,中国共产党党员杨耕心回到家乡,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鲁西第一个基层组织——中共九都杨支部。1928年1月,在中共东昌县委的领导下,中共九都杨支部发动了坡里暴动,在鲁西地区竖起了革命的旗帜,洒下了红色的火种。历史和冀鲁豫边区人民开始自觉地选择马克思主义。

(二)坚定的信仰——赵健民千里寻党

1933年至1935年期间,山东党组织接连遭到破坏,赵健民骑行自行车千里在莘县徐庄与党组织建立联系。此外,他还无惧严寒酷暑四处奔波,行程千里与鲁西、鲁南、鲁中等地的党支部联系;亲自起草传单、标语宣言来宣传革命理论、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壮大党员;制定正确策略,坚定不移地开展地下斗争。山东省委重建后,为后期山东革命事业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这充分展现出共产党员坚定的信仰。

(三)抗日的烽火——范筑先坚守聊城

1937年10月,10万日军入侵山东。危急存亡之际,民族英雄范筑先与中国共产党开展合作,成立政权,建立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组建抗战群众团体,率部在聊城抗击日军,700名将士壮烈牺牲,范筑先自尽殉国,被列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四)人民的选择——刘邓大军强渡黄河

1947年6月,解放区军民经过一年的内线作战,阻挡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为打破蒋介石的阴谋,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在这一过程中,冀鲁豫边区人民积极捐献物资、拥军支前、参军参战,彰显军民鱼水情,协助刘邓大军顺利渡河,历史和冀鲁豫边区人民坚定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五)改革的春风——第一个万元户的产生

继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之后,冀鲁豫边区人民进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改革。改革开放初期,新华社报道的第一个万元户是聊城临清赵汝兰一家,他们勤劳致富,勇于探索,植棉纯收入10239元,成为先富起来的一员。历史和冀鲁豫边区人民选择了改革开放。

(六)西部的情怀——孔繁森援藏和聊城大学学子服务西部

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市的孔繁森积极响应国家抽调干部到西藏工作的号召,一生都在为西藏地区的发展与西部人民的生活而奔波操劳。在三次援藏的过程中,他倾听百姓心声,提供医疗服务,服务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有效推动了阿里地区的发展。1994年11月29日,他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着眼新时代,孔繁森精神始终激励鼓舞着当代无数聊城大学学子响应国家号召,以青春之我,志愿服务西部,为西部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形成了独特的西部计划“聊大现象”。

三、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引导、帮助人们分析、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本质上便是要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和灌输。为应对当今高校思政课堂单一,学生学习地方红色文化参与感弱等问题,应利用21世纪数字科技赋能,全面构建“大思政课”,推动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走深走实,促进其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自觉感悟党的创新理论与历史,坚定理想信念,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其具体应用的路径如下:

(一)构建“三全育人”体系

冀鲁豫边区(山东部分)地处鲁西,理应和位于鲁中鲁东的山东解放区遥相呼应,成为山东省红色文化的又一张标志性名片。但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研究,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这一特色资源未能有效被各高校利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2]新时代,应充分挖掘利用好地方红色文化、校史资源,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打造独具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1.搭建全员育人平台

学校中所有部门、所有教职工都负有育人的职责。一方面,推动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深入高校育人格局,不仅需要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积极协调,还需要团委、教务处等职能部门的深度配合,协同多主体育人体系。高校领导在与红色文化有关的节日、纪念日等发表重要讲话,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红色文化,学生组织在党委领导与团委指导下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将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的融入落实到各个主体,才能使学生在氛围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自觉感悟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另一方面,高校还应注重发挥朋辈、家庭、社会对学生的育人作用,真正让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入脑入心。

2.打造全过程育人体系

育人要贯穿学生学习成长的全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某个阶段或某个节点的工作,而是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全方位的教育模式。”[3]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可具体通过有代表性的红色人物与事迹呈现,其需要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在高校思政课中,教师应综合运用新时代数字科技,采用“五分钟微思政课”等教学形式将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从而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使学生自觉做红色文化的学习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负责人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与孔繁森精神密切相关的西部计划,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演讲、朗诵等活动,使学生自觉做红色文化的践行者;在微信公众号、易班等网络平台,高校应积极宣传推广与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相关的微视频、推文等资料,使学生自觉做红色文化的宣传者。

3.建设全方位育人空间

育人要体现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挖掘利用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不仅要求学生在这其中自觉感悟理论精华与精神谱系,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而且还要求学生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变,践行红色文化精神,满足当代社会对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当代高校教师要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思想实际,努力从青年学生视角出发,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强化思想引领,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号召力,让学生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红色基因,实现全面发展。

(二)建立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库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中已明确提出:“要积极研发成本适宜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设资源共享、在线互动、网络宣传等为一体的‘云上大思政课’平台。”[4]VR即虚拟现实技术,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与体验感。据调研显示,VR的应用可有效激发学生体验与学习地方红色文化的兴趣,使其能够创新性地传承与发展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打造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库,将VR与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相结合,可突破时空等因素的限制,实现地方红色资源可感化呈现,打造云端思政平台,在情景式、体验式、互动式教育中发挥立德树人功能,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因此,基于VR技术的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库的设计路径如下:

1.VR云游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遗址与纪念馆

近年来,有关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的各个遗址与纪念馆正在不断建设与完善,其分布在各地,例如,刘邓大军渡黄河指挥部旧址位于聊城市阳谷县沙河崖村,范筑先纪念馆则位于聊城光岳楼处,其余各纪念馆在空间上都具有分散性。在当今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实施冀鲁豫边区红色教育研学,参观纪念馆等活动有一定的难度。

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对现实中的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纪念馆进行复刻与还原,建立云游遗址纪念馆的虚拟仿真资源,可使学生在校园内就可以利用VR技术实现720度的红色展馆沉浸式实地体验,同时可以利用专业语音解说等功能,使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便能浏览与参观红色文化纪念馆,体验感受红色文化,使红色资源得到创新性的发展与传承。

2.VR沉浸式体验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故事

冀鲁豫边区为抗战和解放战争胜利做出积极贡献,冀鲁豫边区革命史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部分。但由于区域的变化和历史的原因,目前人们缺乏对冀鲁豫边区重要历史地位、历史贡献的整体把握和认识,制约对边区红色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运用VR技术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室,使“教师通过情境模块、交互模块、体验模块、反思模块、提升模块进行教学”[5],学生在思政课堂中沉浸式体验冀鲁豫边区文化故事,利于发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以刘邓大军渡黄河为例,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对这一红色故事进行改编和创作,创设刘邓大军渡黄河的情景模式,使学生在VR设备下可以沉浸式体验刘邓大军渡黄河的真实场景,并通过视角转换,角色扮演等方式感受到人民的奉献与官兵的坚强意志,体验解放军与人民的军民鱼水情,深化对革命故事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传承历史。

3.VR沉浸式阅读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相关著作

信息技术下数字化阅读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纸质阅读的读书方式,随着VR技术的发展,VR图书更是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中,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再现了书中的场景,加深了人们对书中内容的理解。

各高校图书馆可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优势,开发与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相关书籍的阅读区域,创新性融入VR实景体验技术,打造虚拟仿真书籍数据库,可使作者笔下的文化故事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边区文化的理解,促进其对红色文化的传承。

猜你喜欢

冀鲁豫边区红色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统一战线:杨得志开辟冀鲁豫边区的『秘密武器』
浅论晋冀鲁豫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群众工作
浅论晋冀鲁豫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群众工作
追忆红色浪漫
纪念中共中央冀鲁豫(平原)分局成立七十周年座谈会暨党的群众路线与冀鲁豫边区民主民生运动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
抗日战争时期的鄂皖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