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作文语言训练的学习任务群指导方法

2023-09-01钱海霞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诗意细节作文

钱海霞

在高中阶段,作文是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板块,在此板块内,学生最终作文创作水平的高低会受多种因素影响,语言则属于各项因素之中重要的项目。无论是考试大纲还是作文评分细则,均做出了作文语言的明确要求,如考试大纲需要学生作文具有生动具体的语言,且句式保持灵活多样,要有正确的修辞、深厚的意蕴,而作文评分细则极为明确地提及了语言表达水平在衡量作文成败方面的重要意义。据此,本文针对作文语言训练要求,强调了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多项指导方法。

一、以语言积累为基本任务

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以语言积累作为基本任务,让学生在每日课前几分钟时间内完成教材中的、教材外的摘抄好词佳句展示。利用类似的方式,学生可以随时感受有价值的作文素材,并将其导向于实用。举例而言,素材积累的有效方式在于探索古典文化,像孔子、老子、陶渊明、李白等文化大家,秦皇、汉武等政治人物,孙悟空、林黛玉等文学形象等,均有比较强的写作引用价值。教师可指导学生完成针对这些人物的语言积累任务,从人物经历、成就、影响等角度积累与之有关的素材,并在恰当的时机应用于自己的作文创作中。然而各色资料纷繁错杂,很容易使学生眼花缭乱,所以以语言积累作为基本任务时,教师应当讲究指导方法,讲究灵活运用,在实践中注意两个问题:其一,要保证学生对积累具体任务形成兴趣,而不能强行施加影响;其二,要保证学生在积累过程中形成对于积累输入与写作输出的关系认知,而不能只知积累而不知应用。

二、以细节描写为重点任务

作文主题的良好表现,需要写作者真实情感作为依托,而真实情感则往往要在细节处见到端倪。因此可认为针对作文语言进行训练时,细节描写应当成为重点任务。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留意细节描写应有任务驱动力的牵引,在任务赋予时,力争不发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情况,也就是说,教师要使学生一面注意细节描写,一面明确语言细节应用以作文写作要求为导向,以整体的构架为制约。关于以细节描写为重点任务的具体做法,教师可给学生如下几方面的指导:其一是要求学生认识到细节描写在语言应用方面的价值,利用情境再现等形式,帮助学生体会范例作品情感,据此产生对于某一事物的细致入微观察、细致入微表现的动力;其二是要求学生找到细节描写的切入点,如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多种资源的应用,让学生据此把握某一处细节、某一个特写的形式,寻找到细节描写的技巧;其三是要求学生找准细节描写服务于作文的关联点,作文主题选择应以作文材料立意为中心进行,而细节描写则应在主题选择后进行恰当表现,如立意是志存高远的,那么主题便应是宏观博大的,相应的细节描写便也应有指向于整体的结合路径。

三、以诗意表达为升华任务

诗意表达是一项可使学生作文成果进一步升华的重要任务形式,即教师如果能够巧妙运用意象指导方法,可帮助学生在语言方面散发出诗意,取得更好的写作效果。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学生仍然还有词汇量贫乏问题存在。针对这种情况,为使学生在写作语言的诗意表达方面取得进展,建议在学习任务群中增加大量积累词汇的倡议与指导内容。如教师在教学郑愁予《错误》时,可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在现代视野中书写“我达达的马蹄”?在教学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时提出问题:“杏花,春雨。江南”和“高楼,美食。江南”比起来,有哪些描写上的优势?这些任务问题的赋予,会使学生比较清晰地感受到写作语言诗意表达的优势及必要性,并同时潜移默化地掌握表达的技巧。另外,为了更好地贯彻以诗意表达为升华任务的理念,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诗意意象。例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需要学生记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槐树叶底,……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等句子;教学《兰亭集序》一文时,要求大家记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等词组。这样经过一段时期的积累,学生便可以自然浸润于诗情之中,并把诗情化为自己写作语言发展的力量。

四、以生活实用为拓展任务

生活实用是写作语言发展的另一角度,因此教师可将生活实用作为拓展任务在课堂上加以呈现。传统作文教学会以高考作文为导向,但高考作文中充斥着司马迁、苏东坡、屈原、李清照等人物内容,又显示出学生脱离生活状态生硬迎合高考要求,却无法在考试中取得理想作文创新效果的窘态。若想避免这种窘态,需要學生从生活实用角度进行语言应用的探索。据此,教师可以情境任务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关联生活素材进行语言使用的创新尝试,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接触观后感、读后感、倡议书等一些生活实用题材,在这些题材中更为真实地表达观点、使用语言。需要强调一点,即教师应密切关注作文要求的时代变化,使关联于生活实用的任务指向性更清晰,更容易接纳学生的语言发展需求。如近年来的冬奥会、新冠肺炎防控给学习带来的影响等,均可成为立足于生活不同角度的写作指导任务。

五、以创新应用为拔高任务

写作不能沿袭固定格式,教师的教学指导工作同样不能沉迷于既定写作教学模板之中,而是要引导学生站在不同视角思考问题并创新应用语言。例如在教学《登泰山记》一文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独立将作品翻译为白话文,再通过发挥想象力进行二次创作。像面对“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句话时,学生注意到本句体现出的是作者初上山顶的体会,青山因为作者“背负皑皑的白雪”的生动描写,有着由静转动的视觉效果。而这种十分精妙的描写是语言的娴熟应用,如果学生能够将其化用到自己作品之中,进行写作时的描写创新,势必会为作文创作增色不少。除了灵活运用之外,比较直接的模仿使用也并非不可取,它同样可以体现出作文语言的创新性。通俗一点来讲,模仿使用就是以一个著名句子为范本,再写一个与之类似的句子,在此期间,模仿者应当注意所模仿句子同写作主题的关联性,只要关联得当,同样可认为是成功的创新。例如有学生直接模仿《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一句话,将其用在自己以节约时间、珍惜青春为主题的作文中,在亮明主旨的同时,使读者眼前一亮。值得注意的是,以创新应用为拔高任务时,无论是灵活的化用,还是直接的模仿,都不能怠于思考,不能语言单一,而是要以多种形式、多个角度进行自觉的写作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内容上的、行文思路上的良好配合效果。

简而言之,高中生尚不具备成熟的思维发展条件,因此尚需进行从积累模仿到独立创作的过程变化指导。指导过程中,针对语言的提示与激励是必要的。高中语文教师要以学习任务群为载体,进行这方面的教学实践,给学生创造思维与能力发展提供契机。本文所论述的语言积累、细节描写、诗意表达等各项策略,正是满足这一要求时的必然与必要指导方法。未来,教师应当针对这些方法做进一步探索,最终让学生走向作文创作的成熟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第二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诗意细节作文
诗意地栖居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被耽搁的诗意
细节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