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实践之爱国主义篇

2023-09-01何道平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祖国

何道平

国家情怀是情感教育中的主要分支,指人对自己国家与民族饱含的情感,是随着人民幸福、国家富强而产生的精神层次的追求。在初中阶段实施情感教育实践之爱国主义篇,能够帮助学生从内心深处激发出对祖国的真挚情感,产生浓浓的眷恋之情。同时通过家国情怀的教育,还能帮助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型人才,即情感与认知双赢的人。

一、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之爱国主义教学的特征

(一)民族性

初中语文爱国主义情感教学有明显的民族特征。爱国主义情感是民族精神凝聚的产物,同时也对民族发展起推动作用。爱国主义情感的产生与发展往往随着国家民族的产生与发展,是祖国人民真挚情感的凝聚,所以爱国主义情感的民族性是其存在的主要保障。可以说国民对自己国家产生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国家生命力的强弱。国民如果有很强的家国情怀,会推动国家与民族的生生不息,生命力更加蓬勃,反之国家則会逐渐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由此可知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之爱国主义教学有很强的民族性特点。

(二)时代性

情感教育之爱国主义教育之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中一直被教师重视并运用,是因为其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中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明显的时代性特点。基于此能够保证爱国主义教育要紧随时代的脚步进行创新与改革。

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情感有不同的主题与内涵,如中国古代中的爱国主义情感主要表现为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国家分裂等内容;到了近代,爱国主义情感主要有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等,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路线;在现代,爱国主义情感则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积极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中,为复兴民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学要紧随社会发展的脚步,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道路,为社会的发展贡献精神力量。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情感教育之爱国主义选篇

部编版初中教材中每一册都包含爱国主义的文章,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难度与数量呈递增趋势。例如七年级从下册开始有七篇文章,分别是《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黄河颂》等;到了八年级一共有十一篇爱国主义文章,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黄鹤楼》《使至塞上》等;九年级则有十二篇关于爱国主义的文章,如《沁园春·雪》《屈原》《唐雎不辱使命》《过零丁洋》等。

可以将初中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文章再分为强国思、救国行、爱国情三种。描写祖国发展过程中的科技研究或者其他领域成果的文章,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发展与壮大,继而产生爱国之情与民族自信心,将自己的个人情感上升到民族情感上,在教材文章的描写中被事件的成就感所打动,建立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另外无论是教材中的现代文还是古文,作者都表达“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观,呈现一种为祖国做贡献,誓死保卫祖国的爱国情。编者编入的文章中人物也是有代表性的,能够体现优秀的革命精神与理想信念,在人物经历的学习中能够为学生树立榜样精神,感染学生建立高尚的信仰,成长为更优秀的人才,回报社会,报效祖国。

三、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爱国主义篇的实践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为例,分析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天下国家”是第二单元的内容,与第一单元阅读教学内容的主题有紧密的联系,两个单元中的课文分别为《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孙权劝学》《土地的誓言》《木兰诗》等,都显性或者隐性地表达了不同时代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基于此在综合学习中的主题“爱国”与这两个单元课文内容一脉相承,旨在让学生了解“天下国家”的含义,知道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关,由此建立爱国之情。基于此教师在课堂中使用朗诵法与多媒体教学法,让学生先看视频然后进行朗诵,以此受到爱国事件与名言的感染,陶冶心灵。

(一)看爱国故事

课堂开始,教师列出我国爱国人物与爱国故事,让学生根据关键词进行连线,通过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然后教师为学生播放电影《叶问》的片段:片段一,叶问打赢日本人后,日本人问他的名字,回答“我是一个中国人”;片段二,面对英国拳王对中国武术的无视,叶问回忆起自己师傅临死前说的一句话“为生活我可以忍,但是侮辱中国武术就不行”。在播放完经典片段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叶问不说自己的名字而是强调自己是中国人呢?”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知道在战乱年代,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叶问称自己是中国人就是想为国家争口气。同时教师指出在当时中国所处的环境中,即使一个人的武术再高明对于拯救国家来说也是杯水车薪,只有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侵略者才能拯救国家。由此让学生知道只有国家太平,自己的小家才能更加安宁。正因为中国有很多爱国志士,最后中国终于“站起来了”。

(二)听爱国故事

在学生看完爱国故事的视频之后,教师可为其继续讲述爱国故事,可选择“天眼之父”南仁东的故事为学生讲解,让学生在听故事的时候思考感人之处。听完故事后再让学生回答南仁东身上具备的感人品质,如治学严谨、胸怀祖国、淡泊名利、坚毅执着、平易近人、善良真诚等。最后让学生分析视频中的叶问与故事中南仁东的共同之处,学生会不约而同地说道“他们都热爱祖国,并乐于奉献”。教师以“普通人也有爱国情感吗?他们是怎么表达自己爱国情感的呢?”引出下一个活动。

(三)抒爱国情怀

最后一个环节中,教师展示中国国旗与梁帆的故事,为学生传输“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且持久的情感”观念。接着让学生自己朗诵爱国诗词,并在朗诵后写下自己的感悟——如何去爱国?有的学生说努力学习,提升自己,为祖国做贡献;有的学生说要做善良的人,积极帮助他人等等,在教师的肯定下总结在日常的点滴之中都要渗透爱国行为,只要我们努力做好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自立自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回报社会,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四)培爱国情感

在“天下国家”综合学习中对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邓稼先》的故事与课外钟南山院士的故事两把“钥匙”,让学生通过《邓稼先》文章赏析中的三句评价性语句,感知邓稼先的精神品质,在他的身上学习爱国人物身上的理想信念。最后教师利用入人心魄的结束语创设动人的情感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情感素养,学会在爱国主义文章的阅读中感受强大的精神力量,知道祖国之大我对于小我的重要性。

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实施情感教育之爱国主义篇的教学是必须的。通过此类课文的学习可以加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加强其家国情怀教育,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崇拜与热爱。从教师角度分析,在语文课堂中实施爱国主义的教育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情感教学,快速完成教学目标,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另外,实施情感教育实践之爱国主义篇还能为教师的情感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方式与方法,促使情感教育更加行之有效。

作者简介: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开明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祖国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我爱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