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建议

2023-09-01雷琳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水浒水浒传整本书

雷琳

“整本书阅读”这个概念其实大家并不陌生,但是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这个概念似乎又是陌生的。将整本书阅读放到学习任务群的环境中,该怎么去把握和实施呢?笔者以《水浒传》整本书阅读为例,探讨如何实施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

一、整本书阅读

早在1941年,叶圣陶就提出了“读整本的书”,他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这样表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这是叶圣陶先生第一次提出“读整本书”这一概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于整本书阅读也非常重视,明确指出:“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味。”同时,《新课标》设置了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把整本书阅读从课外活动变为语文课程的内容,成为语文教师必教的内容,也成为学生必学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和兴趣来选择合适的图书,并根据需要制订阅读计划,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利用形式多样的读书分享活动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养成阅读习惯。

二、选择《水浒传》的原因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小说刻画了水浒英雄“忠、信、义”的优秀品质,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突出的艺术经验,能通过人物的行动去表现不同的性格特征。这些英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因此选取合适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欣赏,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审美能力与思维能力。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人文主题为“走近中国古典名著”,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四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景阳冈》选自《水浒传》。单元“快乐读书吧”中推荐阅读整本的古典名著,就是以单元选文作为推手,引导学生将在课堂上学习的阅读方法延伸到整本的古典名著的阅读中去,认识经典人物,品味精彩故事。由课本中单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继而转向阅读整本书,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指导,从教学来讲可以做到无缝衔接。

三、《水浒传》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设计思路与实施建议

(一)创设真实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内驱力

整本书阅读的主体是学生,作为阅读领航者,教师应积极创设有价值有意义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驱力,吸引学生积极参与阅读。

如,关注小说“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核心思想,将核心任务设为“评头论足说反抗”,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关注小说精彩的故事情节,将主题定为“好汉故事擂台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举行“梁山故事会演”,训练学生编剧能力和表演能力;还可以举行“水浒文化节”,树立学生的价值观。

(二)设计进阶性任务,引導持续阅读

《新课标》中提到,第三学段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应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反思”,让学生分享“整本书阅读的经历、体会和阅读方法”,从整本书阅读走向学生的反思。教师可以结合《水浒传》的特点,对照学段要求,找到整本书阅读能力的提升点,通过绘制“故事地图”,综合设计分层次的阅读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整本书阅读中去。

(三)搭建阅读支架,指导策略方法的运用

1.绘制人物形象卡,运用阅读方法

以《水浒传》中的重点人物豹子头林冲为例,林冲本是京中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因自己年轻貌美的妻子被高衙内看上多次遭到陷害,最终走投无路被逼上梁山。小说将林冲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却又谨小慎微、委曲求全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怎样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细节描写,感受人物的形象呢?人物形象卡的绘制可以利用图表,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人物性格,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随着阅读的深入,为了完成小说重要人物或者“我喜欢的人物”形象卡(“水浒英雄卡”)的绘制,学生关注主要情节、主要事例,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使得人物形象日益丰满。在人物形象卡(“水浒英雄卡”)的完善过程中,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运用阅读方法,关注人物的细节描写,从语言、动作、神态中揣摩人物形象,阅读能力得以发展。

2.梳理情节线索,运用阅读策略

林冲是《水浒传》中第一个被逼上梁山的好汉,也是《水浒传》中颇具争议的人物形象,把他的身份、经历及性格成长等联系起来,可以帮助学生对人物成长以及水浒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在《水浒传》中,关于林冲的故事主要分布在第七回、第八回、第九回、第十回、第十九回等,为了了解林冲这一人物形象,就需要学生有目的地阅读相关章节,将散落在各个章节中的故事情节给串起来。再通过情节图的绘制,把主要事件标注在曲线上,以这样一张山形图(图3)形成较为完整的情节线索链,帮助学生理清事情发展的脉络,感知情节的变化和林冲性格的成长。

(四)创设分享平台,展示阅读成果

小学阶段的整本书阅读活动以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经验为组织原则。《新课标》强调了两点:交流读书心得和分享读书经验,由书的阅读到人的发展,这是设计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基本原则,二者要统筹兼顾,综合考虑。

在《水浒传》的整个阅读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结合任务群的实施与推进,组织多次的读书分享交流。如:在“英雄人物我来绘”环节可以结合学生的阅读,分享交流“我认识的水浒英雄”,在完成重要人物的“水浒英雄卡片”绘制以后,还可以进行“水浒英雄卡片”的展示与评价;在“精彩情节我来研”活动中,大家可以分享交流小说中“我认为最精彩的故事情节”,可以用师生共读、同伴共读的方式交流自己的阅读所得,同时,通过情节的梳理,聚焦精彩环节,通过品读、细读、研读等方式,在细节描写中感受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经典故事我来讲”是学生阅读整本书后的成果展现,把阅读和思考的成果通过绘声绘色讲“我最喜欢的水浒故事”展现出来,甚至还可以根据小说的描写,将文本进行转换,着手改编小剧本,演一演“我印象最深的水浒故事”。

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导”的作用,要认真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对学生完成各样学习任务给予恰当及时的个别辅导。同时,通过对学生阅读情况的大体了解,对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分类评价。

整本书阅读的总目标是基于整本书阅读的综合发展,这个目标是指向学生的阅读素养的。整本书阅读任务群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特定的作用,教师要统筹规划,精心设计,从学习情境的创设、进阶学习任务的设计和布置,到交流表达环节的组织,都需要持续观察,并就学情进行及时的调整,真正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作者简介: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水浒水浒传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读《水浒传》,看北宋社会风俗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张恨水《水浒人物论赞》之品味及思考
《水浒》求疵录二则
《水浒传》(节选)教学案例